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机械波的描述学案
展开一、机械波的图像
1.波的图像的画法
(1)建立坐标系,描点
用横坐标表示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表示这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2)连线
连接各矢量的末端,就得到一条平滑曲线,这条曲线就是简谐波在这一时刻的图像.
2.波峰与波谷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达到正向最大位移的质点所处的位置叫波峰.达到反向最大位移的质点所处的位置叫波谷.
3.机械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
(1)机械波的图像表示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
(2)振动图像表示介质中“某一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
二、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1.波长
(1)定义:在波动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之间的距离叫作波长,通常用λ表示.
(2)特征
①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两个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②在纵波中,两个相邻最密部或相邻最疏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2.周期T、频率f
(1)周期(频率):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叫波的周期(或频率).
(2)周期T和频率f的关系:f=eq \f(1,T).
3.波速
(1)定义:振动状态(以波峰或波谷作为标志)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关系:v=eq \f(λ,T)=λf.
(3)决定因素: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在不同的介质中,波速是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波的图像反映的是某一时刻介质中各质点的位移情况.( √ )
(2)由波的图像可以知道各质点振动的振幅.( √ )
(3)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位移始终相同的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 )
(4)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取决于波源.( × )
(5)波的频率由介质决定.( × )
(6)根据v=eq \f(λ,T)可知,机械波的波长越长,波速越大.( × )
2.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由该图像可知该波的振幅为____ cm,波长为____ m;若该波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0.2 s,则该波的频率f=____ Hz,波速v=____ m/s.
图1
答案 2 1 5 5
一、机械波的图像
1.对波的图像的理解
(1)波的图像是某一时刻介质中各个质点运动情况的“定格”.可以将波的图像比喻为某一时刻对所有质点拍摄下的“集体照”.
(2)简谐波的图像是正(余)弦曲线,介质中的质点做简谐运动.
2.波的图像的周期性
质点振动的位移做周期性变化,即波的图像也做周期性变化,经过一个周期,波的图像复原一次.
3.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
(1)带动法:后面质点依次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
(2)上下坡法:沿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的点向下运动,“下坡”的点向上运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如图2所示)
图2
(3)同侧法:在波的图像上的某一点,沿y轴方向画出一个箭头表示质点运动方向,并在同一点沿x轴方向画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那么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曲线的同侧(如图3所示).
图3
(4)微平移法:如图4所示,实线为t时刻的波形图,作出微小时间Δteq \b\lc\(\rc\)(\a\vs4\al\c1(Δt<\f(T,4)))后的波形如虚线所示,由图可见t时刻的质点P1(P2)经Δt后运动到P1′(P2′)处,这样就可以判断质点的运动方向了.
图4
4.由波的图像获得的三点信息
(1)可以直接看出在该时刻沿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2)可以直接看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幅A及波长.
(3)若已知该波的传播方向,可以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或已知某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确定该波的传播方向.
命题角度1 对波的图像的理解
(多选)如图5所示为一简谐横波(周期为T)某时刻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A、B、C、D四个质点的振动周期相同
B.A、D两质点的振幅最大,C质点振幅为零
C.从图示时刻起,经过2T时间,波形与图示相同
D.在图示时刻,C点速度最大,A、D两点的速度均为0
答案 ACD
解析 简谐波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振幅都相同,故A正确,B错误;由波的周期性知,C正确;在题图所示时刻,C点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A、D两点在最大位移处,速度均为0,D正确.
1.在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不同,但各个质点的振幅是相同的.
2.简谐波中的所有质点都做简谐运动,它们的周期均相同.
命题角度2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
(多选)如图6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此时刻质点F的振动方向如图所示.则( )
图6
A.该波向右传播
B.质点B和D的运动方向相同
C.质点C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
D.此时质点F和H的加速度相同
答案 CD
解析 由“上下坡法”可知,波只有向左传播,此时刻质点F的运动方向才向下,同理,质点D的运动方向也向下,而质点A、B、H的运动方向向上,质点F、H相对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由a=-eq \f(kx,m)可知,两质点的加速度相同,因质点C直接从最大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即tC=eq \f(T,4),而质点B要先运动到最大位移处,再回到平衡位置,故tB>eq \f(T,4),故C、D正确.
针对训练1 (多选)如图7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个时刻的波形图,由图像可知( )
图7
A.质点b此时位移为零
B.质点b此时向-y方向运动
C.质点d的振幅是2 cm
D.质点a再经过eq \f(T,2)通过的路程是4 cm,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是4 cm
答案 AC
解析 由题图波形图知,质点b在平衡位置,所以此时其位移为零,选项A正确;因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源在左侧,由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可知质点b此时向+y方向运动,选项B错误;简谐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幅相同,所以质点d的振幅是2 cm,选项C正确;再经过eq \f(T,2)的时间,质点a将运动到负的最大位移处,通过的路程是4 cm,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是2 cm,选项D错误.
二、波长、频率和波速
1.波长的三种确定方法
(1)定义法:在波动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注意 两个关键词:“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同”、“两个相邻质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同”的两质点,振动速度总是相同.
(2)图像法:在波的图像上,无论从什么位置开始,一个完整的正(余)弦曲线对应的水平距离为一个波长.
(3)公式法:根据公式λ=vT来确定.
2.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1)在一个周期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波速与波长、周期、频率的关系为v=eq \f(λ,T)=λf.
(2)波的周期和频率由波源决定,与v、λ无关,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周期和频率不发生改变.
(3)波速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波速不变.
(多选)(2020·北京西城区期中)如图8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x=5 m的M点时开始计时,已知P点连续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 s,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8
A.这列波的波长是4 m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0 m/s
C.质点Q(x=9 m)经过0.5 s才第一次到达波峰
D.M点以后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是向下的
答案 ABD
解析 从波的图像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λ=4 m,选项A正确;由题意可知该波的周期为T=0.4 s,则该波的传播速度为v=eq \f(λ,T)=eq \f(4,0.4) m/s=10 m/s,选项B正确;波峰第一次传到Q所用的时间为t=eq \f(x,v)=eq \f(9-2,10) s=0.7 s,选项C错误;由波的图像可以看出,M点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下,说明M点以后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是向下的,选项D正确.
针对训练2 (多选)一列沿x轴以5 m/s的速度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9所示,P、Q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3.5 m、2.5 m.已知t=0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9
A.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
B.质点P振动的周期为0.8 s
C.0~3.4 s时间内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17 cm
D.t=0时刻起,质点P比质点Q先回到平衡位置
答案 ABD
解析 t=0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由“上下坡法”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A正确;由题图可知波的波长λ=4 m,由v=eq \f(λ,T)得T=eq \f(λ,v)=eq \f(4,5) s=0.8 s,故B正确;经过时间t=3.4 s=4eq \f(1,4)T,质点Q运动的路程s<4×4A+A=17 cm,故C错误;在题图所示状态Q向上运动,P向下运动,故P比Q先回到平衡位置,故D正确.
1.(波的图像的理解)(2019·北京卷)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0所示,比较介质中的三个质点a、b、c,则( )
图10
A.此刻a的加速度最小
B.此刻b的速度最小
C.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此刻b向y轴正方向运动
D.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a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答案 C
2.(波长、频率、周期、波速)(2020·吉林八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中)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图11所示,再经0.6 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 )
图11
A.A=1 m f=5 Hz
B.A=0.5 m f=5 Hz
C.A=0.5 m f=2.5 Hz
D.A=1 m f=2.5 Hz
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波的振幅A=0.5 m,波长λ=4 m,再经0.6 s,N点开始振动,该波的波速v=eq \f(Δx,Δt)=eq \f(11-5,0.6) m/s=10 m/s,所以频率f=eq \f(v,λ)=eq \f(10,4) Hz=2.5 Hz,故A、B、D错误,C正确.
3.(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多选)如图12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传播方向向左,则此时刻有( )
图12
A.各质点的位移都为5 cm
B.x=2 m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
C.x=4 m处的质点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D.x=8 m处的质点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答案 CD
解析 从题图波的图像可以看出,选项A错误;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波的图像可以得出,此时刻x=2 m处的质点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选项B错误;x=4 m 处的质点此时处于负的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选项C正确;x=8 m处的质点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所以速度为正的最大值,选项D正确.
4.(波长、周期、频率)(多选)如图13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1.0 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超前了0.2 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
A.这列波的波速为10 m/s
B.这列波的频率为2.5 Hz
C.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D.该时刻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
答案 ABD
解析 从题图中可知波长λ=4 m,T=0.4 s,解得v=eq \f(λ,T)=10 m/s,A正确;根据f=eq \f(1,T),可得f=2.5 Hz,B正确;b点起振比a早,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C错误;根据波动与振动的关系,由“上下坡法”可知,该时刻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D正确.
考点一 波的图像的理解及质点振动方向的判定
1.如图1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质点A在此时刻的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波向左传播,质点B向下振动,质点C向上振动
B.波向右传播,质点B向上振动,质点C向下振动
C.波向左传播,质点B向上振动,质点C向上振动
D.波向右传播,质点B向下振动,质点C向下振动
答案 C
解析 根据“上下坡法”可知波向左传播,同理可判断C向上振动,B向上振动,故C正确.
2.(多选)如图2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此列波的振幅是0.1 m
B.平衡位置在x=15 cm处质点的位移是0.1 m
C.若质点A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则质点B的速度亦沿y轴正方向
D.质点A的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而质点B、C的加速度沿y轴正方向
答案 ACD
解析 从题图波的图像上可以直接读出振幅是0.1 m,平衡位置在x=15 cm处质点的位移是-0.1 m,A正确,B错误;各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D正确;由于A、B两质点此刻处在同一“坡”上,根据“上下坡法”可以判断A、B速度方向一致,均沿y轴正方向,C正确.
3.(多选)如图3所示为某一时刻某简谐波的图像,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质点a、b的振幅相等
B.该时刻质点b、e的速度相同
C.该时刻质点c、d的加速度为零
D.该时刻质点d正在向下运动
答案 AD
解析 该时刻a、b质点位移不同,但对简谐波来说,各质点的振幅都是相等的,A正确;该时刻质点b速度方向向上,而质点e速度方向向下,它们的速度不同,B错误;该时刻质点c位移为负的最大值,其回复力和加速度都为正的最大值,质点d的运动方向是向下的,位移为零,加速度为零,C错误,D正确.
4.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像如图4所示,坐标为(3,0)的质点经过eq \f(1,4)周期后的坐标是( )
图4
A.(3,2)
B.(4,2)
C.(4,-2)
D.(3,0)
答案 A
解析 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坐标为(3,0)的质点振动方向沿+y方向,经过eq \f(1,4)周期后该质点到达波峰,坐标为(3,2),A正确.
考点二 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5.关于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B.在波形图上位移相同的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C.在波形图上速度相同的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D.在波形图上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答案 A
解析 机械波在一个周期内向远处传播一个完整的波形,故A正确;在一个完整波形上,位移总是相同的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才等于一个波长,故B错误;速度相同的相邻两质点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所以C错误;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故D错误.
6.(多选)周期为2.0 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像如图5所示,此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
图5
A.波长为40 m
B.频率为0.5 Hz
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20 m/s
D.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 m/s
答案 BD
解析 已知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波的图像可知λ=20 m,又T=2.0 s,则频率f=eq \f(1,T)=0.5 Hz,B正确;波速v=eq \f(λ,T)=10 m/s,D正确.
7.一简谐横波以4 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6所示,则( )
图6
A.波的周期为1 s
B.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轴正方向运动
C.x=0处的质点在t=eq \f(1,4) s时速度为0
D.x=0处的质点在t=eq \f(1,4) s时速度最大
答案 A
解析 由题图知,波长λ=4 m,周期T=eq \f(λ,v)=1 s,故选项A正确;由同侧法可判断x=0处的质点在t=0时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选项B错误;Δt=eq \f(1,4) s=eq \f(1,4)T,x=0处的质点经过eq \f(T,4)后位于平衡位置和负向最大位移之间,所以该质点在eq \f(1,4) s时速度既不为0,也不是最大值,故选项C、D错误.
8.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7所示,已知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延迟了0.5 s,b、c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5 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此列波的波长为2.5 m
B.此列波的频率为2 Hz
C.此列波的波速为2.5 m/s
D.此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答案 D
解析 相邻两个波峰或者波谷之间的距离就是一个波长,则λ=5 m,A项错;a和b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波从a传到b所用时间为半个周期即0.5 s,所以周期为T=1 s,频率f=1 Hz,B项错;波速v=eq \f(λ,T)=5 m/s,C项错;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延迟,说明波从a向b传播,即沿x轴正方向传播,D项对.
9.(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波形图如图8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点,t=0.3 s时质点P第一次到达负方向最大位移处,则( )
图8
A.此波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B.该简谐横波的波速为10 m/s
C.0~0.5 s时间内,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12 cm
D.0~0.2 s时间内,质点Q沿x轴正方向移动2 m
答案 BC
解析 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上下坡法”知,质点P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所以此波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选项A错误;在t=0.3 s时刻,质点P第一次运动到负方向最大位移处,有eq \f(3T,4)=0.3 s,可得T=0.4 s,由题图知波长λ=4 m,所以波速为v=eq \f(λ,T)=10 m/s,故选项B正确;从P传播到M需要的时间为t=eq \f(xMP,v)=0.2 s,0~0.5 s时间内,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s=eq \f(Δt,T)×4A=eq \f(0.5-0.2,0.4)×4A=12 cm,故选项C正确;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Q并不随波迁移,故选项D错误.
10.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9所示,其中质点P、Q到平衡位置的距离相等.波的周期为T,关于P、Q两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9
A.该时刻质点P的速度在增大
B.该时刻质点Q的加速度在减小
C.再经过eq \f(T,4),两质点到平衡位置的距离仍相等
D.该时刻两质点的速度相同
答案 C
解析 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P质点向上运动,Q质点向下运动,可知质点P的速度正在减小,质点Q的加速度正在增大,A、B错误;由题图可知,P、Q两质点平衡位置的间距是半个波长,故P、Q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反,该时刻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再经过eq \f(T,4),两质点到平衡位置的距离仍相等,C正确,D错误.
11.(多选)有一列简谐横波的波源在O处,某时刻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振动形式传到20 cm处,此时x轴上10 cm处的质点已振动0.2 s,质点P离O处80 cm,如图10所示,取该时刻为t=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0
A.质点P开始振动时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B.波的传播速度为1 m/s
C.经过1.5 s,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峰
D.在0~0.1 s时间内,x=10 cm处的质点振动的速度逐渐增大
答案 AC
解析 根据题图可知,质点A起振方向向下,沿y轴负方向,各个质点的起振方向均相同,故质点P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A正确;根据题图可知波长λ=20 cm=0.2 m,此时x轴上10 cm处的质点已振动0.2 s,则周期T=0.4 s,波速v=eq \f(λ,T)=eq \f(0.2,0.4) m/s=0.5 m/s,故B错误;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峰经过的时间t=eq \f(Δx,v)=eq \f(0.75,0.5) s=1.5 s,故C正确;在0~0.1 s时间内,x=10 cm处的质点从平衡位置向波峰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到达波峰时速度为零,故D错误.
12.(多选)(2020·台州市期末)一列波的波源S在O点做竖直方向、频率为10 Hz的简谐运动,t0时刻,向右传播的波形如图11所示,向左传播的波形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
A.t0时刻,x=1 m处的质点运动方向向上
B.t0时刻,x=-2 m处的质点运动方向向上
C.t0+0.175 s时刻,x=-1 m处的质点处在波谷位置
D.t0-0.025 s时刻,x=1 m处的质点处在波峰位置
答案 AC
解析 由于波源在O点处,x轴正半轴的波向右传播,由“上下坡法”可知x=1 m处的质点向上运动,故A正确;t0时刻,x=-2 m处的质点与x=2 m处的质点运动方向相同,运动方向向下,故B错误;波的周期为T=eq \f(1,f)=eq \f(1,10) s=0.1 s,则从t0到t0+0.175 s时刻,经过了1eq \f(3,4)T,x=-1 m处的质点与x=1 m处的质点的位移相同,处于波谷,故C正确;t0-0.025 s时刻在t0时刻之前eq \f(1,4)T,x=1 m处的质点处于波谷位置,故D错误.
13.(2020·日照市期末)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12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5 cm,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 m,0)和(-9 m,0),已知t=0.6 s时,P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图12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
(2)从t=0时刻起,经过多长时间Q点第二次出现波谷?
(3)从t=0时刻起到Q点第二次出现波谷过程中,P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由题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为λ=4 m
P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s=3 m,
所以v=eq \f(s,t)=5 m/s
(2)Q点与最近波谷的水平距离为s1=13 m,
故Q点第一次出现波谷的时间为t1=eq \f(s1,v)=2.6 s
该波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eq \f(λ,v)=0.8 s
故Q点第二次出现波谷的时间为t1+T=3.4 s.
(3)P点起振需经过时间t2=0.4 s,起振方向向上
Q点第二次出现波谷时质点P振动了t3=3.4 s-0.4 s=3 s
知t3=eq \f(15T,4)
质点振动的振幅为5 cm,则当Q点第二次出现波谷时,P点通过的路程s′=eq \f(15,4)×4A=0.75 m.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机械波的描述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机械波的描述学案,共24页。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机械波的描述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机械波的描述学案,共12页。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学案设计,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