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测试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4)(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2308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测试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4)(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2308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测试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4)(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23085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有些人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如在众人面前讲卫生,独自一人时随地吐痰;有警察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这些现象告诉我们 ( )
①只有通过他律才能约束不良行为 ②应该做到心中有规则,注意提高修养
③在小事上不必自律 ④应学会“慎独”,自觉遵守规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 有人说:“彬彬有礼,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与这句话意思最相近的选项是
A.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
C. 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D.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3. 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 ( )
A. 社会秩序 B. 社会规则 C. 自律 D. 他律
4. 当前多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中,部分青少年成为了受害者,也有部分成为了施暴者。减少校园暴力现象的发生,我们青少年应该 ( )
①树立法治观念,做懂法的人 ②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③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④努力学习,做勤学乐学的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没有游戏规则,就无法决定输赢;没有竞技规则,体育比赛就无法进行;没有交通规则,交通就会混乱。这告诉我们 ( )
A. 有了规则,社会就一定有秩序 B. 学校没有规则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影响
C.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D. 对于学生来说,只要遵守校规就行了
6. 小李在专卖店购买的手机不到一周就出现故障,他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但未得到合理解决,于是将该专卖店告上法庭。小李的维权方式中最正规、最权威的是 ( )
A. 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权 B.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 寻求国家法律援助维权 D. 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权
7.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说明 ( )
①公民行使权利,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②在生活中,我们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
③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来自法律 ④公民享有的权利广泛而真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下列有关法律援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为弱者撑起一片蓝天 ②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
③使弱者平等地获得法律服务 ④能使弱者获得更多的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中学生小丽每天都骑自行车上学。一次,为赶时间,在十字路口闯红灯时与一辆出租车相撞,虽然没有受重伤,但也给了她深刻教训。这启示我们 ( )
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 ②遵守规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
③遵守规则,就是只遵守法律 ④不遵守交通规则也无关紧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这是因为 ( )
①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社会秩序让我们享有人身自由、财产安全
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④社会秩序让我们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2019年2月9日,拥有博士学位的中国知名演员翟天临被爆丑闻,有网友在微博上晒出翟天临论文查重结果,重复率高达40%由于学术不端,北京大学对翟天临作出退出博士后工作站的决定。这件事提醒我们 ( )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这是他个人行为,与我们无关
③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④弄虚作假的行为要付出代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在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但由于车辆行人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有条不紊,道路畅通无阻。这表明 ( )
A. 只有电子产品才能保障社会秩序 B.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C. 法律规范和保障人们的行为 D. 十字路口必须要有交通指示灯才能通行
13. 小李在专卖店购买的手机不到一周就出现故障,他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但未得到合理解决,于是将该专卖店告上法庭。小李的维权方式中最正规、最权威的是 ( )
A. 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权 B.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 寻求国家法律援助维权 D. 通过非诉讼方式维权
14.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有70%的少年犯是受互联网色情暴力内容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行为的。这告诉我们 ( )
①要提高自己的控制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一般违法行为发展下去会导致犯罪
③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④只要远离网络,就能健康成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任意行使的权利。”下列对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自由与规则是密不可分的 B.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 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D. 社会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16.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中国的古训,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举止应彬彬有礼,态度不能粗暴傲慢,更不能出言不逊。可见 ( )
①文明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文明有礼能通过端庄的举止体现出来
③礼貌源于最初的人际交往 ④文明有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 某市环保局接到该市一市民电话,举报市内一企业擅自排放生产废水致水污染,该市民的做法 ( )
A. 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 B. 没有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C. 是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D. 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
18. 你想成为受欢迎的人吗?礼貌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一愿望。下列做法符合以礼待人要求的有 ( )
①进入老师办公室前,要敲门 ②父母的同事来家里做客时,视而不见
③遇到邻居时,主动打招呼 ④碰掉同桌的书时,拾起并微笑道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 “ 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在安徽六安九中正楼巨大的荧光屏上轮换播放着这些词句。该校把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制订成《六安九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要求》,作为学生行动的准则,张贴在每一个教室中。这是因为文明有礼 ( )
①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促进社会和谐
③体现国家形象 ④能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近日,江阴市街头,司机刘某因驾驶轿车在经过斑马线时没有礼让行人被交警拦下处罚。刘某的经历告诉我们 ( )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②如果违反行政法律就要承担行政处罚
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④机动车没有礼让行人具有社会危害性
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④
21. 2021年4月29日,北京朝阳区男子赵某遛狗不栓绳子且辱骂劝说他的群众,被警方予以警告并罚款2500元。赵某依法承担了 ( )
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刑事处罚
22.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新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禁止带入课堂。由此可见
①遵守规则主要靠外在约束 ②规则限制了学生享有自由 ( )
③遵守规则才能维护秩序 ④国家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23.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020年12月26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______不满______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 12周岁、14周岁B. 14周岁、16周岁 ( )
C. 12周岁、16周岁D. 14周岁、18周岁
24. 黑龙江建三江创业农场4岁女童遭“继母”和生父虐打,2020年5月5日,犯罪嫌疑人曲亭亭、于传龙以涉嫌故意伤害罪、虐待罪被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是因为
①没有履行抚养和教育的家庭责任 ②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 )
③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 ④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25. 近年来,随着“网红打卡地”逐渐增多,直播行业的快速兴起,人们的拍照欲望和热情也一再被点燃。为了追求新奇、时尚、个性化的拍照效果,逼停火车者有之、高空玩自拍者有之,其中有人也因此丧命。对此材料警示我们 ( )
A. 维护良好秩序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B. 公民可随意行使权利和自由
C. 公民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D. 遵守社会规则就是做到他律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文明花开,幸福满城。人人维护优良社会秩序,让社会管理、生产、交通、公共场所等方面秩序更加和谐。创建文明城市让人们生活更加美好!
⑴ 如何正确认识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⑵ 怎样自觉遵守规则?
27. 2020年3月31日,为扑救四川西昌市经久乡突发的森林火灾,从宁南县支援西昌的18名地方扑火人员及1名向导在赶往火场的路上不幸被大火包围,壮烈牺牲。2020年4月1日,广东一男子冯某某在新浪微博平台发布多条侮辱救火英雄的言论,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当地警方对其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⑴ 材料中冯某某承担了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例说明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⑵ 行使权利有界限,材料启示我们在行使权利时应当注意什么?
28. 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近年来,虽然查处醉驾交通违法行为的力度持续加大,但醉驾交通违法行为人数仍居高不下。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⑴ 醉驾违反了什么法律?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
⑵ 醉驾“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这说明醉驾要受到什么处罚?这种处罚分为哪两大类?
⑶ 我们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29. 近日,安徽省肥东县人民检察院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对张某某提起公诉,肥东县人民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2020年3月的某天,张某某乘坐公交车去学校替小孩领取课本。当公交车行驶至该中学站牌处时,驾驶员询问有无人员下车,因无人回应,公交车未在该站点停车。张某某发现坐过站后,与公交车驾驶员发生争吵过程中,张某某数次伸手抢夺行驶中的公交车方向盘,公交车驾驶员紧急 靠边停车后报警。事发时,公交车内实载乘客30人左右。张某某在行驶的公交车上 抢夺车辆方向盘,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 条的规定,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⑴ 什么是犯罪?
⑵ 我们为什么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⑶ 中学生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30. 江苏省昆山市首个安全示范区新江南社区内,一名4岁男童被一块200斤的钢化玻璃砸中身亡;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某小区一整块玻璃窗从天而降,砸中一名5岁男童,这名男童于事发3天后抢救无效去世;广州一男子因曾从8楼随意扔下煤气罐、铁锤等物品,被控诉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获刑3年……一段时间以来,多地高空抛坠物致人伤亡事件频发。
⑴ 空抛物现象频频出现说明了什么?
⑵ 请从道德角度简要评析高空抛物行为。
⑶ 高空抛物行为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检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10 CDBAC BAAAA 11—20 CBBAC BCCAD 21—25 BDADC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⑴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进行。
⑵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外在约束,又需要自我约束。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7. ⑴ 行政违法行为。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⑵ 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8. ⑴ 刑法。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⑵ 刑罚处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⑶ 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要杜绝不良行为。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29. ⑴ 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⑵ ①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②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③犯罪往往从不良行为开始。
⑶ 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0. ⑴ ①部分公民道德素质低下,责任意识不强;②部分公民法治意识薄弱,缺乏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③相关部门的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
⑵ 这是漠视他人生命,不负责任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败坏社会风气,有损个人形象甚至整个城市的形象,应受到严厉谴责。这是一种缺乏规则意识,不守秩序的行为,公民在行使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增强规则意识,法制观念,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⑶ ①强化规则意识,遵守社会公德与秩序;②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文明素质;③增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尊重他人生命;④增强环保意识,不随意乱扔垃圾;⑤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遵纪守法的公民;⑥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