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308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308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3088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优秀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优秀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 一、单选题1.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2NaClO3=2X+3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烛属于纯净物B.X的化学式为NaClC.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分解反应D.在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2.在化学反应方程式 中,X的化学式为A.N2O5 B.NO C.N2 D.NO23.下列“1+1=2”的等量关系中,理论上一定成立的是A.1mL水和1mL酒精混合,形成2mL溶液B.1g氢气与1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g水C.1g硫粉与1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g二氧化硫D.1g硫酸铜溶液与1g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形成2g混合溶液4.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的水的体积B.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了,所以此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1.0g碳与3.4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D.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物质总质量守恒5.下列观念目前你认为科学的是A.核电荷数不相等的原子肯定不属于同一种元素B.分子只能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不能由同种原子构成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D.原子内质子数始终等于中子数6.“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图示信息分析错误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D.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7.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小B.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白磷燃烧结束,应冷却至室温再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D.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8.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电解水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一氧化碳作燃料 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9.建立基本的化学观念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化学,如形成守恒观念,可以更好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每1个C原子和1个O2分子反应,生成2个CO2分子B.32gS与32gO2完全反应,生成64gSO2C.镁条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故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D.10gNaCl溶解在90g水中,形成100gNaCl溶液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0.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7x106反应后的质量/g351822 A.甲一定是化合物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1111.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g103900反应后的质量/g3.23待测3.2 A.W可能是单质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Y可能是催化剂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12.将24g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A.大于24g B.小于24g C.等于24g D.无法确定13.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化合物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可能是高锰酸钾的分解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14.下列图形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装有足量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一定质量的碳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后容器内剩余固体的质量C.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1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1)铝在空气中氧化:_______、_______(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_______、_______16.在通常状况下,溴单质(符号Br2)是一种深红棕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溴单质与氢氧化钠(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次溴酸钠(NaBrO)、溴化钠(NaBr)及一种常见的液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溴单质的物理性质有______;(2)写出单质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文字或符号表达式)。17.如图是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请在图B内虚线右侧将缺少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__________(2)此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图A表示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或“单质”),图C表示的物质属于氧化物,其微观解释为: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分子___________。(3)该变化的微观实质为:在点燃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___________。(4)画出与一个水分子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18.下图是水发生一系列变化的微观模拟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A→B发生物理变化,将图A、D中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使之正确__________;(2)D属于_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判断的微观依据是___________;(3)在B→D的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4)上述B→D发生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判断的微观依据是___________。19.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指出对应的基本反应类型。(1)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________,_______;(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4)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20.在如图转化关系中,生成物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反应②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1)图中A是___________,B是 _________,H是 ___________;(2)写出①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2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所指仪器的名称:a_______。(2)以上装置图中有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填序号)。(3)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比较二氧化锰和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进行如图一所示的实验:将68g5%的过氧化氢溶液快速推入锥形瓶中(装置气密性良好),并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容器中的压强变化,结果如图二所示。(1)由图象可知:常温下,___________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催化效果更好。(2)小明推测两条曲线最终将合并在一起,其理由是___________。(3)小强认为上述实验还不够严密,其理由是___________(写一点)。(4)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上述实验中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_。 五、计算题23.某石灰厂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生石灰(CaCO3CaO+CO2↑)。现取20t含碳酸钙50%的石灰石,完全煅烧(杂质不参与反应)。(1)20t含碳酸钙50%的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_t。(2)完全煅烧20t含碳酸钙50%的石灰石,制得生石灰(CaO)多少吨。24.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求:若要制得2g氢气,需要甲酸的质量为多少g?
参考答案1.A 2.D 3.C 4.D 5.A 6.B 7.D 8.A 9.B 10.A 11.D 12.A 13.D 14.A 15.(1) 化合反应 (2) 置换反应 (3) 分解反应 16.(1)(通常状况下,)深红棕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挥发性(2)溴(单质)+氢氧化钠→次溴酸钠+溴化钠+水或Br2 +NaOH→NaBr+NaBrO+ H2O)17.(1)(2) 化合反应 混合物 由两种原子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原子 (3)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构成一个水分子(4)18.(1)(2) 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3)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种类和数目(4)由水分子一种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两种分子19.(1) 化合反应 (2) 分解反应 (3) 化合反应 (4) 分解反应 20.高锰酸钾(KMnO4) 二氧化锰(MnO2) 二氧化碳(CO2) 2KMnO4 K2MnO4+MnO2+O2↑ C+O2CO2(或2CO+O22CO2) 21.集气瓶 AD
22.二氧化锰 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 二氧化锰是固体,硫酸铜是溶液 解:设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为x答:上述实验中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是1.6g。 23.(1)10(2)设制得生石灰的质量为x, x=5.6t,答:制得5.6t生石灰。24.设需要甲酸的质量为x。 答:需要甲酸的质量为46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