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第七章 力复习总结-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11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4 第七章 力复习总结-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11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4 第七章 力复习总结-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118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4 第七章 力复习总结-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118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4 第七章 力复习总结-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118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4 第七章 力复习总结-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118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4 第七章 力复习总结-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118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4 第七章 力复习总结-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1189/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4 第七章 力复习总结-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118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4 第七章 力复习总结-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1189/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4 第七章 力复习总结-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118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4 第七章 力复习总结-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118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4 第七章 力复习总结-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1189/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4 第七章 力复习总结-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118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4 第七章 力复习总结-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1189/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4 第七章 力复习总结-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1189/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7.2 弹力-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 课件 61 次下载
- 7.3 重力-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 课件 63 次下载
- 8.1 牛顿第一定律-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 课件 65 次下载
- 8.2 二力平衡-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 课件 56 次下载
- 8.3 摩擦力-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人教版) 课件 61 次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优秀复习课件ppt
展开1.了解:弹性与弹性形变的概念;万有引力的概念;重心的概念。
5.会:进行力的三要素作图;进行重力的计算;分析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例。
3.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弹力的概念;重力的概念;
2.认识:力的单位;弹力的基本特征;
4.能:利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点诠释: (1)从字面上看“物体对物体”说明有力的存在时,至少需要两个物体,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这就是力的物质性。“对”字前面的物体,我们常把它叫施力物体(因为它施加了力),“对”字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受力物体。有力存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如:人推车,人对小车施加了力,小车受到了力,所以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只有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会有力,若只有物体,没有作用,也不会有力。 例如:人踢球,使球在草坪上滚动,人踢球时,人对球施加了力,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当球离脚之后,人不再对球施力,球也就不再受踢力。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要点诠释: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三种情况:①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例如:刚驶出站台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②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例如:匀速行驶的汽车拐弯了。③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例如,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例如:用力捏橡皮泥,使橡皮泥变成各种形状;用力拉弓,使弓张开;将尺变弯等。都是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符号和单位①在物理学中,用字母“F”表示力,为了区分不同作用或性质的力,还常常用其他字母表示力,如重力—G。②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可采用控制变量法。(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就叫做力的示意图。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①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②确定力的方向并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③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在旁边标出力的符号。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即施力的物体同时也受力。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要点诠释: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包含以下两层含义:(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只要有力的作用,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2)力的相互性。任何物体之间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力。因此,同一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例如:人踢球,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同时人感到脚疼,球是施力物体,脚是受力物体。这样的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符号:G。要点诠释: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不论它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例如:在上升过程中的氢气球仍受重力。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被研究物体本身。
1、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mg或g=G/m,g=9.8N/㎏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其中粗略计算时g=10N/㎏。注意:利用公式G=mg进行计算时,质量m的单位必须是㎏,不能用g,否则计算得出的数据就会有错误。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据此制成了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也可改进后检查窗台、桌面等是否水平。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不同,所谓竖直向下是指向下且与水平面垂直,其方向是固定不变的。
3、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有些力(如摩擦力、浮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不好确定,我们在作力的示意图时,也常把这些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处。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点上;不规则的物体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重心的位置随物体形状的变化而变化,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1、弹性、弹力定义 (1)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能自动恢复的形变叫弹性形变;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弹力的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方向指向恢复形变的方向。日常所称的拉力F、压力F压、支持力FN等,其实质都是弹力。例如,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其实质就是桌面发生了微小的形变后对茶杯向上的弹力。注意: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2)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例如:面团、泥团、橡皮泥等具有塑性。
2、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拉力等。 要点诠释: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应使指针指在零点; (2)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 (3)不要让指针与刻度盘摩擦,即测力计轴线与力的方向一致; (4)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拉拖车时,汽车总是施力物体,而拖车总是受力物体;B.脚踢球时,脚先对球施力使球飞出,然后球对脚施力使脚疼痛;C.物体之间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思路点拨】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而言的,主要看以哪个物体为研究对象而言,因此A错。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与同时性,在踢球的同时脚就会疼痛,不会等球飞出去之后才痛,故B错。物体之间不接触时也会发生力的作用,如磁场的作用,所以C错。【总结升华】判断关于力的说法正确与否,必须准确把握力的概念、力作用的相互性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的含义。
举一反三:【变式】甲、乙两队正在拔河比赛,这时绳子的中心慢慢向乙队一侧移动,则乙队队员手受到的力是( )。A.甲队施加的 B.绳子施加的C.地面施加的 D.甲队、绳子、地面共同施加的
2、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思路点拨】力的作用效果有: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②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归纳出知识点,然后结合图示信息,找出对应的知识。
【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又 因为受到力的方向不同,观察到物体形变方向不同; 所以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B正确;ACD错误。【总结升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物理上将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通过图片找出相关的知识,是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多考查的是物理概念、规律。
举一反三:【变式1】分别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要产生相同的效果,则这两个力( )。A.只要大小相同就可以;B.只要方向相同就可以;C.作用在物体的同一处就可以;D.必须具有相同的三要素
【变式2】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3、探月过程时,把一块矿石从月球运到地球,则矿石所受重力及其质量( )。A.重力变小,质量变大 B.重力变大,质量变大C.重力不变,质量不变 D.重力变大,质量不变【思路点拨】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无关;重力与物体的位置有关,从月球运到地球时,g就会变大,即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大。
【答案】D。【解析】重力与质量不同,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一种力;而质量指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地球是否吸引物体无关。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质量及其特性、重力的概念,是对基本物理量理解的考查。
举一反三:【变式】一个鸡蛋的质量为60g,求它所受的重力是______,若运到月球上质量_____,重力_______。(不变、变小、变大)g=10N/kg
【答案】0.6N ;不变;变小。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筋有弹力,棉线没有弹力 ;B.弹簧被拉得越长,弹力越大;C.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自动恢复原来形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D.面团、橡皮筋、跳板、弓弦具有弹性【思路点拨】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在弹性限度内被拉伸的越长,弹性形变就越大,弹力也就越大。
【答案】C。【解析】弹性与塑性区别是不受外力时,自动恢复物体原状表现为弹性、无法自动恢复原状就体现为塑性。具有弹性的物体在自动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就是弹力,难点是弹力的大小虽与形变量大小决定,但它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弹性限度内才成立。这点同学们可不要忘记。【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弹性、弹力的定义以及决定弹力大小的因素这几个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7.1 力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7.1 力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力,Force,符号F,力的三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学习目标,力的作用效果,速度大小,运动方向,非接触,力的大小,不相同,力的方向,外边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教学课件ppt,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