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扇形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扇形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索,互动授新,课堂回顾,交流收获,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课件出示)
让学生说出图片上物体的名称。
【学情预设】学生依次回答:扇贝、扇形藻、折扇。
师:这些物体的名称中都有一个“扇”字,它们的形状统称为扇形,那么同学们回忆一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扇形?
【学情预设】银杏叶,扇形的盘子……
师:大家见到的扇形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扇形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扇形)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导入,直观形象,学生能很快建立扇形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认识扇形。
(1)师:观察这些扇形,猜猜这些美丽的扇形可能与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有关呢?
【学情预设】预设1:扇形可能与角的知识有关,因为每个扇形上都有角。
预设2:扇形可能和圆有关,因为扇形是从圆上剪下来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而扇形有一条边也是曲线。
预设3:扇形会不会和三角形有关呢?因为它们看上去很像。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在脑海中出现模糊的扇形的形象,并巧妙地将扇形和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为新知的探索做好铺垫。
(2)自学新知,验证猜测。
师:同学们的猜测都有些道理,那到底什么是扇形,扇形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第75页,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扇形,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试着画一画。
【学情预设】预设1:我们通过自学了解到扇形有一条弧,而这条弧正好是圆的一部分;而且扇形的两条边就是圆的两条半径,所以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扇形是圆的一部分,扇形就是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两端的半径所围成的图形。
师:通过汇报,老师捕捉到一个新的知识——弧的概念。
师:我这样画(一个端点在圆上,一个不在圆上,连起来画一条弧线),是否能称作弧呢?
【学情预设】学生讨论,得出在圆上的两个点之间,也就是圆周长上的连线部分才是“弧”。
课件出示弧的概念。
教师指图强调:这段彩色的线叫做“弧”。因为这条弧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和B,所以称这条弧为“弧AB”,弧是圆上的一部分。
【学情预设】预设2:我们小组通过自学觉得扇形的知识和角的知识有关。因为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一条弧围成的,两条半径相交就形成了角,因为这个角的顶点在圆心上,所以这个角就叫做圆心角。但它和其他角一样,两条边(也就是两条半径)张开的越大,圆心角的度数就越大。
师:通过汇报,你们又引出圆心角的概念。什么是圆心角?
课件呈现圆心角。
师:两条半径所夹的角∠AOB,它的顶点在哪儿?
【学情预设】顶点在圆心。
师:像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作圆心角。
师生共同总结:圆心角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角的顶点在圆心;二是角的两条边是圆的半径。
师:我们通过自学知道了什么是弧,什么是圆心角,那到底什么是扇形?
课件展示扇形。引导学生明白扇形的特点:一、顶点在圆心;二、它的两条边其实就是半径;三、它所对的弧就是圆周长的一部分。
【学情预设】预设3:我们小组通过学习了解到扇形和三角形看上去很像,但它们有本质上的区别。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有三个角;而扇形只有一个角,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一条弧围成的,是圆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互相反馈交流、教师质疑的活动,既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分析推理,判断扇形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扇形,那么扇形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回答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反之,扇形就越小;有的学生回答扇形的大小与半径有关,半径越长,扇形就越大;还有的学生会回答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都有关。
师:在同一个圆中,怎样判断扇形的大小?
用课件直观演示: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变大,扇形变大,圆心角变小,扇形变小。
师:不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还与什么有关呢?
用课件直观演示:圆心角的大小一样时,半径越长,扇形越大。
师小结: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都有关系。
(4)认识圆心角为180°的扇形。
师:想一想,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学生自由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出示: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180°。
教师出示圆形纸片。
师:想一想,用这个圆形纸片折出一个圆心角为180°的扇形,该怎么折?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对折)
(5)认识圆心角为90°的扇形。
师:如果要折出一个以 圆为弧的扇形,又该怎么折呢?你怎么得到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的?
【学情预设】通过两次对折,相当于把周角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一份的度数是360°× =90°,即以 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90°。
(6)认识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在折的过程中,你们发现扇形是一个什么图形?
【学情预设】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有几条对称轴呢?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受到圆的影响会回答有无数条对称轴,有的学生会回答有1条对称轴。
师小结:扇形是一个只有1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教学此内容加深学生对扇形的全面认识。
2.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1题。
学生交流,课件呈现答案。
(2)完成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2题。
师:这些图形中哪些角是圆心角?为什么?
学生交流,课件呈现答案。
设计意图:由实物到几何图形,加深对扇形的知识的理解。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3题。
巩固扇形的画法。
2.完成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4题。
结合扇形面积的计算来推导出扇环的面积公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时只要求学生知道“扇形”,能看得懂、听得懂、讲得出,能在图上找出相关对象,知道圆心角和半径都在变化时,扇形大小也在随着变化就可以了。但是在后面的扇形统计图及练习中,都出现了画规定半径和圆心角的扇形,如果仅仅落实本课时目标,就会影响后面的学习。因此结合以后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课时还应对扇形的圆心角和面积稍微拓展。
课时内容
教材第75页内容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物品,认识扇形,能指出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理解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3.通过自主探究,理解扇形是圆的一部分,能分别计算出以半圆为弧和以四分之一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重点
难点
重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并能对它们作出准确判断。
难点:理解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5 圆4 扇形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教学设计(附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七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入,自主学习,交流展示,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