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后提升练 (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后提升练 (含解析)第1页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后提升练 (含解析)第2页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后提升练 (含解析)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11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后篇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两宋时期出现江南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这种现象说明(  )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 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答案D

    解析江南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说明两宋时期南北农业经济的交流加强,D项正确。

    2.宋朝经济发展,带动了陶瓷生产的市场竞争,促进了制瓷工艺的创新,定、汝、官、哥、钧作为宋朝五大名窑名扬四海。对当时瓷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B.能够烧制出青花瓷和釉里红

    C.瓷器质地细腻光滑,吸水防湿

    D.景德镇瓷器工艺已领先各地

    答案A

    解析宋朝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丝绸之后成了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A项正确;青花瓷和釉里红出现在元朝,B项错误;宋瓷质地坚硬不吸水,C项错误;景德镇瓷器工艺在元朝领先,D项错误。

    3.据记载:(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反映了(  )

    A.北宋东京商业规模较大

    B.北宋城市突出经济职能

    C.北宋时已经出现了夜市

    D.北宋政府非常重视商业

    答案A

    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汴京的交易场所规模大,交易数量大,反映出北宋东京商业规模较大,A项正确。

    4.宋初,恤商之法,如宋太宗诏曰: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收税)这一政策直接造成了(  )

    A.商品经济的活跃 B.土地兼并的炽烈

    C.重农抑商的放松 D.重利风气的盛行

    答案A

    解析恤商会带来商业的活跃与发展,A项正确;土地兼并的炽烈说的是农业方面的影响,商业政策不可能直接影响到农业,B项错误;重农抑商的放松导致恤商之法的制定,而不是恤商之法导致重农抑商的放松,C项错误;重利风气的盛行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D项错误。

    5.“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朝,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已被打破

    C.地方政府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A

    解析唐初的主要承担着军事功能,宋朝的兼有军事和经济功能,一般设置在人烟繁盛处,也就是商品经济比较繁荣之处,A项正确。

    6.《析津志》记载:元大都城内外的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帽子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等,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当时是南北大运河的终点)北面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这一商业布局体现出(  )

    A.水陆交通不畅阻碍了商业发展

    B.元朝时期南北物资交流频繁

    C.市的细化便于征税和百姓购物

    D.元政府积极鼓励工商业发展

    答案B

    解析结合题干可知,元大都城内外分布着众多商业行市,其中米市”“缎子市等集中在今天北京的钟、鼓楼一带,这主要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反映了南北物资交流频繁,B项正确。

    7.汉唐头枕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两宋则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一立国态势的转变(  )

    A.根源于游牧民族的衰微 B.得力于世界市场的出现

    C.受制于东南部地狭人众 D.源自于社会经济的变动

    答案D

    解析汉唐经济重心在北方,面临着游牧民族的威胁;两宋经济重心在东南,海上丝绸之路繁荣。两者立国态势的不同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

    8.“(宋政府)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两浙一带,所在围田遍满”“昔日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南方耕地面积增加 B.南方农田水利发展较快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江南农业生产技术先进

    答案C

    解析材料说明(宋政府)南渡后,江浙经济高度发达,实质上说明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C项正确;ABD三项只是表面现象,故错误。

    9.从宋朝开始,科举取士不问家世,科举考试成为淡化仕途与个人家族关系的一种制度。这表明宋朝科举旨在              (  )

    A.扩大统治基础 B.推动文化发展

    C.排除世家子弟 D.提高选官标准

    答案A

    解析不问家世可知身份低微的人通过科举考试也可以参与政权,这样会扩大统治基础,A项正确;推动文化发展不是宋朝科举制的主旨,排除B;排除世家子弟不符合史实,排除C;由材料可知选官标准在变化而不是提高,排除D项。

    10.唐朝人口迁移受法律严格限制,只能在特定范围内作有条件的迁移。而宋朝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这一变化(  )

    A.反映中央集权趋于弱化

    B.表明政府鼓励民众迁移

    C.推动传统社会结构变迁

    D.有益于封建统治的维系

    答案C

    解析政府对人口迁移的放松,有利于人员的流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宋朝会有利于江南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因此,人口自由迁徙会有利于传统社会结构的变迁,C项正确。

    11.北宋规定,无论是典卖还是绝卖,均需订立买卖合同,合同为一式四份,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付商税院,一留本县。至南宋时改为一式两份,在法,典田宅者,皆为合同契,钱、业主各取其一,此天下所通行,常人所共晓。此材料说明宋朝(  )

    A.土地契约制度已比较完善

    B.自耕农的数量增多

    C.政府对土地控制完全放开

    D.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宋时土地契约普遍存在,到南宋时更加简化,A项正确;土地契约与自耕农数量无关,B项错误;完全放开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庄园经济,D项错误。

    12.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

    A.科举制更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

    B.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C.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D.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答案B

    解析布衣官员入仕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说明当时的科举制对普通民众的开放,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宋时期,传统农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新发展,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进行精耕细作的集约化经营。宋初,从越南引进早稻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普遍种植。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村中开始出现专门种植经济作物(蚕桑、蔬菜、漆树、花卉、果树、甘蔗)的专业户,从事个体小商品生产,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概括两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1)发展变化: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讲究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迅速推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村中出现了专门从事小商品生产及种植经济作物的专业户。

    (2)影响: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品;推动了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唐宋时代的商人群体是富民阶层(没有政治特权,仅仅占有财富和拥有良好的文化教育,依然属于的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商人群体是在国家管制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这种官商模式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有利于商人财富迅速扩大,但也隐藏了严重的社会后患,那就是日益壮大的商人群体逐渐演变成为旧体制的忠实维护者而不是革命者。这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的富民阶层不是向市民阶层转化,而是向士绅阶层转化,富民社会没有走向市民社会,而是走向了没落。

    ——摘编自张锦鹏、杜雪飞《商人群体:

    唐宋富民阶层的重要财富力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出现商业革命的依据,富民社会没有走向市民社会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依据:商业突破时空限制;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市的服务设施趋于完备;海外贸易兴盛;都市商业繁荣。

    原因: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科举制的发展为商人提供入仕途径;传统观念的影响。

    解析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依据实际上要求回答商业革命的表现,可以从市场、货币、都市等角度思考。分析实际要求回答富民社会没有走向市民社会的原因,可以从重农抑商政策、科举制度和社会观念三个角度归纳。

    相关试卷

    2021学年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