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1 认识声现象精品测试题
展开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1《认识声现象》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
2.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
A.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C.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D.传播声音的介质
3.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因为( )
A.音叉的振动停止了 B.声音的速度变小了
C.声音的响度变大了 D.声音的音调变低了
4.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失去听觉的人都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
B.在形成听觉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故障,人都会失去听觉
C.耳廓没有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将音叉敲响后,放入口中,先不接触牙齿,听听声音,再咬住音叉,听听声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响些,是由于固体传声比空气强
B.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弱些,因为那样会阻止音叉的振动
C.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声音强些,是因为空气传声强
D.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不能听到声音,是由于空气不能传声
7.下列有关人耳感知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发出声音,这个声音与外界声音一样响
B.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给大脑,人就感知到声音
C.外界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转化为信号传给大脑
D.人如果没有耳廓就不能听到声音
8.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
D.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二、填空题
9.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说话时 在振动发声;笛子发出的声音是 在振动发声;敲锣时 在振动发声。
10.安静的考场内能听到翻阅试卷的声音,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 产生的,通过 传入我们的耳中。
11.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m/s,宇航员在月球上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 无法传声.
12.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本领,蛇是没有耳朵的,如果蛇将头贴在地上,头中的一块骨头就会接收到正在接近的动物活动时发出的声音,由此可见,蛇是利用 传声来“倾听”敌人和猎物的。
13.闭上眼睛,用棉球把一只耳朵堵上,请一个同学在不同的方向跟你打招呼,你_____(选填“能”或“不能”)清楚地分辨他的方向;再把堵着耳朵的棉球拿开,请这位同学仍然在不同的方向跟你打招呼,你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清楚地分辨他的方向.
14.蛇是一种可怕的动物,经常将头帖子地面上,对外界声音的刺激非常灵敏,但蛇没有耳朵,它利用__方式来“倾听”敌人的声音。
三、实验题
15.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你不选择另一种方案的理由是 。
(3)如果采用方案B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四、计算题
16.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和小亮合作测量声音在自来水管中的传播速度。他们一起到自来水管生产厂,量取一段102 m长的自来水管。小明在一端用小铁锤敲击一下水管,小亮在另一端用停表在听到第一次敲击声时开始计时,听见第二次敲击声时停表的读数为0.28 s。(已知测量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多少?
(2)声音在自来水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为:C
2.答案为:D
3.答案为:A
4.答案为:C
5.答案为:B
6.答案为:A.
7.答案为:C
8.答案为:A
9.答案为:声带,空气柱,锣面。
10.答案为:振动;空气。
11.答案为:340;真空.
12.答案为:骨
13.答案为:不能 能
14.答案为:骨传导
15.答案为:
(1)机械闹钟 音叉需要不断敲击
(2)B 响度在区别不大时人耳无法准确判断
(3)泡沫 锡箔纸 衣服
16.解:(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传播时间是0.3s。
(2)声音在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因此听到的第一声敲击来自于水管,听到第一次敲击声时开始计时,
听见第二次敲击声时停表的读数为0.28 s,
则声音在水管中的传播时间为0.3s-0.28s=0.02s
则声音在自来水管中的传播速度是
传播速度是5100m/s。
答:(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0.3s;
(2)声音在自来水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100m/s。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认识声现象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认识声现象同步测试题,共2页。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认识声现象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认识声现象巩固练习,文件包含31认识声现象同步习题原卷版doc、31认识声现象同步习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认识声现象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认识声现象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