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优化练习新人教版高二必修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优化练习新人教版高二必修第1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优化练习新人教版高二必修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A组·基础达标练]1.体温过低和过高对人体都有影响,主要是影响(  )A.汗液的蒸发      B.热量的散失C.酶的活性   D.身体的活动解析:温度和pH对内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实现的。答案:C2.下列关于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对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解释,哪一项是正确的(  )A.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B.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体液调节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解析:坎农提供了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答案:B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解析:有些稳态的调节不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如血浆pH的稳态,同样其调节中枢也不在大脑;稳态的形成有些是局部体液的调节,不一定有多种器官和系统参与。答案:B4.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不包括(  )A.血浆pH能保持相对稳定B.人体能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C.细胞外液渗透压能保持相对稳定D.体温保持相对稳定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血浆pH、细胞外液渗透压和温度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其保持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稳态;遗传物质在细胞内,其维持相对稳定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答案:B5.下列不属于稳态失调的实例的是(  )A.尿毒症   B.高原反应C.糖尿病   D.红绿色盲解析:红绿色盲属于遗传病,不是由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而尿毒症、高原反应、糖尿病均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答案:D6.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C.因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而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着差异D.化验结果会有误差,应当把误差考虑在内解析: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的,而是相对稳定的,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答案:D7.(2017·安庆检测)下列有关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维持生物体pH的稳定B.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患病解析:如果血液的成分稳定,但其他内环境稳态被破坏,人也可能患病。答案:D8.分别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解析:一定范围内,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会维持pH基本稳定,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盐酸和NaOH加得过多,pH会明显下降和上升。答案:D9.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pH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能与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2)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3)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解析:(1)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2)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在构建模型时要注意,成熟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不产生CO2,但可携带O2答案:(1)血浆和组织液 (2)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 (3)如图10.在正常情况下,高等动物和人体的内环境是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的pH将略有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给某病人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9%的NaCl溶液200 mL,预计此病人的内环境的渗透压将________,细胞将________。(3)血液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也能保持相对稳定,如果给一个健康男子静脉推注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100 mL,请在图中绘出你预测的血糖含量变化的大致情况。(4)对于人体来说,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也是内环境稳态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血浆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呼吸不畅,O2供应不足,易导致无氧呼吸加强,产生的乳酸会引起血浆pH下降,同时CO2排出不畅也会使血浆pH下降。(2)质量分数为9%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已远高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此时细胞将失水皱缩。(3)注射初期可能会导致血糖含量暂时升高,但之后会恢复。(4)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是酶活性正常的必要条件之一。答案:(1)缓冲物质(缓冲对) 降低 O2不足时,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 (2)升高 失水皱缩 (3)如图所示 (4)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是酶活性发挥正常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B组·能力提升练]11.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①酸碱平衡 ②Na、K平衡 ③血糖平衡 ④体温调节 ⑤蛋白质平衡 ⑥CO2­O2平衡A.③   B.①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只要与两者有关的平衡,都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D12.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A.肝脏根据机体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不断把终产物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解析: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红骨髓不断造出新的血细胞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答案:D13.如图所示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由人初进高原,细胞进行的无氧呼吸增强造成的B.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解析:初进高原,由于空气稀薄,人体细胞得不到足够的O2,故无氧呼吸增强,产生了一定量的乳酸,故A~B段呈上升趋势;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缓冲物质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成H2O和CO2,CO2经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使乳酸的浓度下降,表现为曲线中的B~C段。答案:A14.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试管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关于此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D.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解析:解答本题需先明确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然后再逐项分析。“等量”是为了排除数量多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即为了控制无关变量,A正确;“摇匀”是为了让参与反应的物质混合均匀,有利于反应充分进行,B正确;甲试管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乙试管是空白对照,不含缓冲物质,因此各自加入盐酸或NaOH溶液后,甲试管中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pH变化明显,C正确;血浆中有缓冲物质,故pH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不是不发生变化,D错误。答案:D     15.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探究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一、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二、实验流程步骤步骤A组B组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滴加等量的Na2CO3溶液?预测结果??结论?? (1)步骤①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②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________。(3)预测结果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是一个实验设计题,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对结果的分析一定要到位,把现象与结论一起总结出来。答案:(1)等量蒸馏水 (2)等量的乳酸 (3)1号试管pH明显上升,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1号试管pH明显下降,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相关试卷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时作业,共12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免费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免费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课后测评,共5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