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提升卷(解析版)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提升卷(解析版)第1页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提升卷(解析版)第2页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提升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东汉末年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提到,《齐民要术》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能力提升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4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江苏苏北七市三模·2)公元220年,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在地方设立中正官代替乡里评议考察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曹丕推行的政策(  )
    A.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B.阻断世家子弟进入仕途
    C.带有中央集权倾向                                D.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
    【答案】C
    【解析】曹丕采取的政策是九品中正制,该制度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带有中央集权的倾向,故选C项;打破贵族政治特权的是科举制,不是九品中正制,排除A项;在地方设立中正官评议考察人才,世家大族的子弟占了很大的优势,是有利于世家子弟进入仕途,排除B项;材料的内容是选官的方式,不是吏部考核官员程序,排除D项。
    2.(2020·吉林吉林五模·25)唐朝科举考试包括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只要熟读儒家经典和相关注释就能中试,而进士则需要较高的才华和文学水平,因此进士“为时所尚”,多出高官。但武周时期,狄仁杰以明经入仕,却能两度为相。这说明当时的人才选拔(  )
    A.制度已发生质变                                    B.取决于应试者的能力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服务于现实政治需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进士则需要较高的才华和文学水平”可知,进士科对士子要求很高,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时期士族地主虽然衰落,但仍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加之科举制处于初创阶段,能够接受良好教育以具有较高的才华和文学水平的士子,多为世家子弟,因此虽然“进士‘为时所尚’,多出高官”,但不利于寒门子弟的选拔,相比之下,明经对寒门子弟的选拔要求较低,并且在武周时期,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武则天不断打压士族,重用寒门士子,故选D项;明经、进士为科举两种形式,不能说明科举制度的质变,排除A项;根据材料“明经只要熟读儒家经典和相关注释就能中试,而进士则需要较高的才华和文学水平”可知,一般而言,进士相比明经,对应试者的能力要求更高,但狄仁杰却以明经入仕,排除B项;明经、进士为科举两种形式,都能起到扩大统治基础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武周时期,武则天不断打压士族,重用寒门士子,对统治基础有所改变,排除C项。
    3.(2020·九师联盟高三3月在线公益联考·26)从大量记载中可以看到,唐代皇帝和中央对各地各部门的各项行政过程、行政结果实施追踪式的连续控制。许多在汉代无须也不可能由皇帝过问的事情,现在都要奏报呈送,经过三省和政事堂的审理,取得皇帝的旨意之后,再以诏令的方式下达指令。这反映出唐朝(  )
    A.行政制度的日益完备                            B.皇权与相权矛盾缓和
    C.皇权不受制度的限制                            D.专制集权体制的强化
    【答案】D
    【解析】材料 “汉代无须也不可能由皇帝过问的事情……取得皇帝的旨意之后,再以诏令的方式下达指令”可知许多事件需由皇帝决策,此为专制皇权的加强,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皇帝和中央对各地各部门的控制加强,而非具体增设了哪些机构或者调整了哪些流程,无法体现行政制度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皇权与相权之间的交集或冲突,与皇权相权矛盾无关,排除B项;由材料仅可知皇帝对各项事务进行控制,无法得知是否皇权是否受制度限制,且根据所学可知,唐代三省六部制体系之下,门下省可以对皇帝的诏令进行封驳,即皇权并非完全不受限制,排除C项。
    4.(2020·山东日照二模·3)隋文帝时改宇文泰所赐蕃姓,废除宇文氏的六官制度,恢复原来汉族姓氏、汉魏以来的传统官制和华夏礼仪。此举旨在(  )
    A.凝聚人心促进政治统一                        B.笼络士人扩大统治根基
    C.移风易俗促进民族交融                        D.打击门阀防范地方割据
    【答案】A
    【解析】隋文帝改蕃姓,废除北周六官制度,恢复汉制与华夏礼仪,这些举措的目的在于构建政权合法性,形成认同,以促进政治统一,故选A项;笼络士人扩大统治根基的是选官制度,材料未涉及隋文帝时期的选官制,排除B项;恢复汉魏官制并非移风易俗的内容,排除C项;隋文帝的举措与打击门阀防范地方割据无关,D项并非根本目的,排除D项。
    5.(2020·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高三第二次考试·26)唐代开元以前,各宰相“午前议政于朝堂(政事堂),午后回本司处理政务”,开元后,“宰臣数少,始崇其任,不归本司”。这一变化(  )
    A.削弱了宰相的政治地位                        B.利于提高中枢行政效率
    C.强化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D.破坏了宰相的集体议政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出开元年间前宰相是兼职的,开元后宰相成为专职的,这种专职化有利于宰相专心政务,提高中枢行政效率,故选B项;材料“始崇其任”是宰相政治地位提高的表现,排除A项;宰相专职化容易导致相权膨胀,不利于强化君主专制,排除C项;材料宰相专职化没有带来宰相集体议政的变化,排除D项。
    6.(2020·江西赣州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模·25)东汉末年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说明此时的选官制度(  )
    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            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举秀才……举孝廉”可知,选官制度为察举制,又根据材料“不知书……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可知,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实际选官中出现与其品德不符的官员,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注重门第是九品中正制,排除A项;察举制在选拔官员上曾起到过作用,只是在东汉末年弊端暴露,排除B项;察举制选官标准是品德,排除C项。
    7.(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一模·26)唐朝前期,在三省六部制度的政治保障下,君主励精图治,国家实现空前繁荣。唐玄宗统治后期,疏于朝政,任用奸佞,宠幸宦官,终于酿成安史之乱。高度成熟的政治设计没有能够防止唐朝由盛转衰,这说明(  )
    A.政体影响国家政治生态状况                B.三省六部制度的缺陷明显
    C.治乱交替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规律        D.国运兴衰取决于吏治情况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唐朝前期,在三省六部制度的政治保障下,君主励精图治,国家实现空前繁荣。唐玄宗统治后期,疏于朝政,任用奸佞,宠幸宦官,终于酿成安史之乱。高度成熟的政治设计没有能够防止唐朝由盛转衰”,可知唐朝由盛转衰并不是三省六部制的影响的,而是皇帝制度导致的,故选A项;据材料“高度成熟的政治设计”,可知三省六部制并不是存在明显缺陷,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唐朝的发展,并没有提到其他朝代,无法得出规律,排除C项;据材料“疏于朝政,任用奸佞,宠幸宦官”,可知作者强调皇帝的作用而不是吏治,排除D项。
    8.(2019·浙江湖州、衢州、丽水三地市教学质量检测·4)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提到:“既可投牒自列,即不得不就而试之,应试者虽不必其皆见取,然终必于其中取出若干人。是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循私举之而不得。”材料主要体现该制度的进步性是(  )
    A.克服了察举制的一些弊端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D.促成儒学经义的广泛传播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投牒自列”“应试者虽不必其皆见取”可知该制度为科举制,允许自己报名应试,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是科举制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据材料“有司虽欲循私举之而不得”可知科举制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故选A项;知识分子之前就进入统治集团,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科举制克服了察举制的一些弊端,体现不出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排除C项;材料强调科举制克服了察举制的一些弊端,不涉及促成儒学经义的广泛传播问题,排除D项。
    9.(2018·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表1是西汉到南北朝时期地方州那县的数量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表1
    时间
    州数
    郡数
    县/候国数
    西汉末
    13
    103
    1585
    东汉中叶
    13
    105
    1150
    西晋
    19
    173
    1232
    南北朝初期
    38
    313(加镇20)
    1376
    南北朝末期
    275
    663
    约1500
    A.藩镇割据现象严重                                B.郡国制盛行
    C.中央集权加强                                        D.地方制度更替频繁
    【答案】C
    【解析】州郡县的制度设置,本身就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表现,故A项错误;根据表格信息,州郡县是地方行政制度的主体,故B项错误;根据图表信息,州郡县等的数量不断增加,表明通过对地方不断分割,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地方行政区划数量增加,不能体现制度更替频繁,故D项错误。
    10.(2020·山东威海二模·3)《齐民要术》记载:“其(桑)下常斸掘,种菉豆(即绿豆)、小豆。二豆良美润泽益桑。”“楮,和麻子漫散之,秋冬仍留麻勿刈,为楮作暖。”这表明当时(  )
    A.农业经营模式发生改变                        B.传统经济政策得以实施
    C.生态农学观念已经出现                        D.精耕细作技术取得突破
    【答案】C
    【解析】桑树下种绿豆、小豆,对三者都有利;楮、麻一起生长,麻可为楮作暖,农作物的间作和混作表明生态农学观念已经出现,故选C项;材料信息不涉及男耕女织的农业经营模式发生改变,排除A项;重农抑商指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两汉时就已经出现农作物的间作套种,“突破”说法错误,排除D项。
    11.(2020·山东高三第一次仿真联考·3)唐代韩愈认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的做法,会导致国人全都要沦为夷狄的危险,继而他(  )
    A.反对佛教的来世说                                B.推动宗教相互融合
    C.力主复兴传统儒学                                D.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的做法,会导致国人全都要沦为夷狄的危险”可知此时韩愈反对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力主复兴传统儒学,故选C项;根据材料“‘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的做法,会导致国人全都要沦为夷狄的危险”可知此时韩愈反夷狄之法,并非“佛教的来世说”,排除A项;三教合一潮流推动宗教相互融合,与韩愈无关,排除B项;顾炎武宣扬经世致用思想,与韩愈无关,排除D项。
    12.(2020·辽宁丹东高一第一学期期末·8)唐人李白曾这样描述一书法家的作品风格:“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雷,状如楚汉相攻战。”下列与其风格相似的作品是(  )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雷”可知描写的是草书的特征,C图笔画连绵、字体简省,故选C项;A图字体方正,规矩严整,是楷书,排除A项;B图工整清晰,飘逸活泼,是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排除B项;D图横平竖直,粗细均匀,是小篆,排除D项。
    13.(2020·山东高考·3)表1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表1
    时 期
    概 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备君主顾问”“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等信息可知唐代翰林学士在草拟诏制、参谋密计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权,反映了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故选D项;根据材料“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可知唐代翰林学士参与决策,并非“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排除A项;宋代重文轻武,文官地位日益提高,与材料所述时间“唐代”不符,排除B项;三省是指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中六部的总称,与材料主旨“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不符,排除C项。
    14.(2020·山西太原三模·26)唐代以尚书省六部通过寺监和州县维持国家正常运行,以御史台三院(台院、殿院、察院)通过中央直贯基层的使职系统对政务运行中出现的违反律令格式犯罪行为进行纠核,即“台省”并列。据此可知,唐代(  )
    A.权力制衡特征明显                                B.“台省”平行和平等
    C.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D.监察权成为最高层级
    【答案】A
    【解析】“通过中央直贯基层的使职系统对政务运行中出现的违反律令格式犯罪行为进行纠核,即“台省”并列”可以对政务系统进行制约,帮有权力制衡的特征,故选A项;“通过中央直贯基层的使职系统对政务运行中出现的违反律令格式犯罪行为进行纠核,即“台省”并列”虽命名为省,但却是主要监察职能,无法看出其地位和三省的平等性,排除B项;“对政务运行中出现的违反律令格式犯罪行为进行纠核”主要针对的是犯罪行为,不能保证效率,排除C项;“御史台三院(台院、殿院、察院)”可以看出监察院只是御史台的一个部门,不是最高部门,排除D项。
    15.(2020·浙江嘉兴5月普通高校选考科目教学测试·3)唐初中书省依据君主意见出令,门下省审查而封驳之,但门下官员大多阿旨顺情。君主不满门下官员的作为,遂将门下封驳权分散于中书与尚书二省,最终废止。这反映出(  )
    A.三省分权提高了行政的科学性            B.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取消
    C.专制体制制约了封驳权的行使            D.君主高度信任中书尚书省
    【答案】C
    【解析】材料“门下官员大多阿旨顺情”导致封驳权被分散,“最终废止”,反映出专制体制制约了封驳权的行使,故选C项;材料“门下官员大多阿旨顺情”,没有尽职行使审查封驳的权力,缺乏科学性,排除A项;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取消是在明代,而非唐朝,排除B项;君主“将门下封驳权分散于中书与尚书二省”,对中书省仍然行使封驳权,没有体现出高度信任,排除D项。
    16. (2018·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7)唐朝诗人孟郊在七言律诗《登科后》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时孟郊已年届46岁。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科举制(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引领了人们的价值观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冲击了士族门阀制度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科举制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故A项错误;诗中反映的是诗人中了进士之后的得意心情,体现出科举制导致社会形成了以科考中举为追求的价值观,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科举制冲击士族门阀的作用,故D项错误。
    17.(2020·山东潍坊二模·2)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租庸调制之下,农民不管土地财产多少,每年都要向政府纳“租”和给官府服劳役,但是两税法实行之后,就改变了租庸调制“以丁身为本”的征税原则,这就意味着封建政府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故选C项;两税法的内容主要涉及农民如何交纳赋税,与地主的土地兼并无关,排除A项;两税法征收的标准在于“资产”,即实际纳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多少改变了负担不均的现象,也就不会加重农民的赋税负担,排除B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两税法征收的标准确实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仅是其意义的一个方面,而题干之意主要在于论述两税法的实施对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排除D项。
    18.(2020·福建厦门二模·26)在《帝范》中,李世民数次引用荀子之语说明治道,如“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则影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析,离也”。据此可知,李世民(  )
    A.强调了令行禁止的集权理念                B.凸显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C.反思了隋亡唐兴的经验教训                D.实践了经世治民的辩证思想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李世民引用荀子之语,意在强调君主要实行德治教化,用仁义拉拢人心,以身作则,才能上下一心,这体现了对隋朝暴政而亡的反思,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荀子的王道思想,令行禁止的集权理念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李世民作为唐朝皇帝,维护的是君主专制制度,并非凸显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排除B项;据材料“数次引用”可知,材料凸显的是李世民对君民关系的一种论述,而非实践,排除D项。
    19.(2020·江苏苏北七市三模·4)据《五代会要》载,后唐政府敕令国子监集博士儒徒,将“西京石经本”抄写注出,仔细看读,然后雇召能雕字匠人,各部随帙刻印,广颁天下,如诸色人等要写经书,并须依所印敕本。这一记载说明(  )
    A.民众不再使用手抄经书                        B.雕版印刷用于官方刻书
    C.政府推动印刷技术革新                        D.活字印刷推动文化发展
    【答案】B
    【解析】“然后雇召能雕字匠人,各部随帙刻印”表明后唐政府组织匠人进行雕版印刷用于官方刻书,故选B项;官方使用雕版印刷不代表民众不再使用手抄经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印刷技术的革新,印刷技术的革新是在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排除C项;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时期,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20.(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图4 步辇图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答案】C
    【解析】阎立本的《步辇图》是唐朝人物画的代表作,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唐朝民族关系的重要史料,具有史料价值,故选C项;吐蕃不属于西域地区,与西域风情无关,排除A项;《步辇图》属于人物画,与表达文人意趣的文人画、反映市井风情的风俗画无关,排除B项;阎立本的《步辇图》再现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没有体现浪漫主义风格,排除D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21.(26分) (2020·江苏南京、盐城二模·21)钱乘旦说:“无论什么国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
    ——(宋)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雍滞,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并特置学士院以安置。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宪宗元和年间,中书小吏滑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宦官),“宰相议事有与光琦异者,令涣达意,常得所欲。……郑余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陈是非,余庆恕叱之,未几,罢相。”……《唐阙史》卷下记云:“一日,枢密使(宦官)出至中书,奉宣与宰臣商量镇州事。”
    ——戴显群《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与唐王朝的灭亡》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初期三省的职责和特点,分析唐初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12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三省制实际运行中的调整及其对三省制产生的影响。(8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省制演变与唐朝兴衰之间关系,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6分)
    【答案】(1)职责: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6分)特点:相互合作;相互牵制。(2分)意图: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巩固唐王朝统治。(4分)
    (2)调整:官员任职多任用低级官员或他职兼宰相权职;三省长官不轻易授人;选用文人学士参与军政;宦官执掌枢密,参与决策。(任答三点,6分)影响:三省地位不断下降;逐渐名存实亡。(2分)
    (3)关系:前期三省制分工合作,对唐朝盛世有积极推动作用;后期不断被削弱和架空,对唐朝中后期的社会动乱有一定的消极影响。(4分)认识:社会发展离不开制度的稳定执行(围绕制度执行、保障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1)第一小问职责, 根据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得出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第二小问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三省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第三小问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减少决策失误, 提高行政效率,巩固封建统治。
    (2)第一小问调整,据材料一“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得出官员任职多任用低级官员或他职兼宰相权职;三省长官不轻易授人;选用文人学士参与军政;宦官执掌枢密,参与决策。第二小问影响,从官员任职多任用低级官员,宦官执掌疏密,参与决策得出三省地位下降,逐渐名存实亡。
    (3)第一小问关系,结合两则材料得出三省制的前期对唐朝的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唐朝后期三省的作用下降,对唐朝中后期社会走向衰落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第二小问认识,制度的完善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社会发展离不开好的制度。
    22.(14分) (2020·天津南开区一模·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等整理
    材料反映了对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发展演变历程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的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
    等级
    分值
    答题情况(具体描述)

    14—10分
    修改建议观点正确,理由论证充分(至少三个方面理由),表述清晰。

    9—5分
    修改建议观点较正确,理由论证较充分(至少两个方面理由),表述较清晰。

    4—0分
    观点错误或无观点,理由论证不充分(一个方面理由或无理由),表述不清晰。

    【解析】观察材料所给信息,结合古代中国选官制度从世官制—军功授爵—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补充九品中正制,运用九品中正制的相关史实说明理由;也可从举孝廉的察举制度下地方有一定的选官权,对材料“朝廷掌握官员任命权”进行修改,运用察举制的相关史实说明理由,注意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相关试卷

    单元检测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单元检测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复习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过知识】 -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这是一份单元复习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过知识】 -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时空坐标,基础梳理,政权更迭,动荡原因,孝文帝改革,社会动荡,江南开发,民族交融,思想文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复习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过习题】 -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这是一份单元复习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过习题】 -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文件包含单元复习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解析版docx、单元复习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