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提优训练课件新人教版专题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提优训练课件1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时训练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衰提优训练课件1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衰提优训练课件2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历史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三盐铁专卖,知识点四北击匈奴,休养生息,文景之治,推恩令,罢黜百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一 “推恩令”的实施
1. 《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適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B. 让更多的人得到封地C. 加强思想控制D. 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做官
2. (2019·宿迁改编)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样,诸侯王的疆土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减弱。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分封制 B. 推行郡县制C. 颁布“推恩令” D. 实行世袭制
3. 某电视剧的热播引起了全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在汉代也受到高度重视。汉武帝专为监督权力设立的官职是( )A. 郡守 B. 丞相C. 刺史 D. 太尉
知识点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 (2018·江苏泰州兴化期末改编)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焚书坑儒 B. 采取刺史制度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实行盐铁专卖
5. 观察下面的《汉代讲经图》,图中人物学习的主要教材是( )
A. 《道德经》B. 《论语》C. 《诗经》 《尚书》 《礼记》 《易经》 《春秋》D. 《韩非子》
6. (2018·海南改编)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秦朝的钱币,改铸( )
7. 某校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课本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是( )A. 颁布“推恩令”B. 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商讨征调数万人堵塞黄河决口D. 商议把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的货币
8. 他和卫青在漠北战役中打败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由拒绝收下。这短短的八个字,因为出自他之口而震撼人心,永远刻在了之后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这里的“他”是指( )A. 张骞 B. 主父偃C. 霍去病 D. 董仲舒
9.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使这个“新的朝代”达到鼎盛的皇帝是( )A. 汉高祖 B. 汉景帝C. 汉武帝 D. 汉文帝
10. (2018·天门改编)阅读右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是( )
A.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政府B. 王国数量大大增加C. “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 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11. (2019·南京改编)“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为此,汉武帝( )A. 分封诸侯 B. 广设郡县C. 实施“推恩令” D. 设立州刺史
12. 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A. 行政事务 B. 监察事务C. 军事管理 D. 财政管理
13. (2018·广东)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 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C. 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 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14. 下面是不同时期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 )
A. 百家争鸣、焚书坑儒B. 焚书坑儒、独尊儒术C. 百家争鸣、独尊儒术D. 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15. 汉武帝在位时,西汉达到鼎盛。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是( )①收回地方铸币权 ②盐铁官营 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④奖励工商业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6. (2018·泰安改编)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写道:“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儒学( ) A. 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与繁荣B. 吸收了道家、法家等各派的合理成分C. 遏制了中国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D.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维护统治的工具
17.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开始大举反击匈奴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为击败匈奴建立了赫赫战功的西汉大将是( )①张骞 ②卫青 ③霍去病 ④韩信A. ①② B. ②③C. ③④ D. ①④
18. (2018·江苏盐城东台第四联盟月考)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将全国分为数十个郡,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的设置,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材料二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材料三 《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1)材料一中秦始皇管理地方的制度被称为什么?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郡县制。防止再次分裂,加强中央集权。
(2)材料二中的“上”指的是谁?“上”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施了什么措施?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董仲舒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19.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某校七年级同学对西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措施进行了探讨。请你参与,完成探究任务。【汉初国策】(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统治者采取__________的宽松政策,到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史称“__________”。【捍卫皇权】针对地方封国势力膨胀,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削弱地方封国的策略。
(2)主父偃为皇帝提出了怎样的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其效果如何?
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封国被分割为若干小侯国,势力减弱,无力与中央抗衡。
【知识归纳】(3)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中汉武帝在位时期所采取的政治、思想、文化、军事措施填写完整。
(4)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意义?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示范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2课课堂小测,经汉武帝之世,“五铢”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自主学习,“推恩令”的实施,探究新知,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制,材料研读,图片一,图片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授课ppt课件,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