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二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第二章质量和密度培优训练(3)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不规则固体中不能使用“排水法”测体积的是( )
A.小石块 B.蔗糖固体 C.橡皮 D.小铁块
2.小明是雕刻爱好者,在利用石块雕刻过程中,石块不变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形状
3.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 )
A.0.006m3 B.0.06m3 C.0.6m3 D.6m3
4.在南美洲有一种“迷你”小西瓜,它和壹元硬币对比如图,对这种小西瓜进行估测,1kg“迷你”小西瓜的个数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V体=)( )
A.250 B.150 C.80 D.30
5.对于密度公式的正确理解是( )
A.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m跟其体积V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物体,其密度跟其质量m成正比
C.同种物质的物体,其密度跟其体积V成反比
D.同种物质的物体,其密度跟其质量m成正比,跟其体积V成反比
6.小华同学对于身边一些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cm
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
D.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7.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4倍 D.c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无关
8.学校食堂为确保师生健康,厨师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是( )
A.密度 B.质量 C.体积 D.温度
9.关于物体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的水全部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增大
B.被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D.温度计中的水银柱受热膨胀后,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10.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把一块铁片压成铁饼,它的密度变大了
C.一种是实心固体,另一种是液体,只要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相同,它们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也大
11.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D.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12.将某种液体倒出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B.质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C.体积、质量均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D.体积、质量均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13.2021年4月29日我国成功将中国空间站“天和一号”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核心舱长16.6m,最大直径达4.2m,关于核心舱的质量估测正确的是( )
A.2.25×102kg B.2.25×103kg C.2.25×104kg D.2.25×105kg
二、填空题
14.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嫦娥五号”在减速下落登月过程中,以月球为参照物,“嫦娥五号”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嫦娥五号”第一次带回了月壤样品,这些样品带到地球时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质量是指物体所含___________,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___________。宇航员把一只铅笔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去,其质量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6.棉花的密度约为0.5______,一枚硬币的质量是6______。(均填合适的单位)
17.一般情况下,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相同的,但也有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的,如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8.小可为测量如图所示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则酸奶的密度为______g/cm3,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230g,计算出酸奶的体积为______mL。
测量步骤 | ①测整盒酸奶的质量 | ②喝掉部分酸奶后,测质量 | 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后,测质量 |
测量数据 | 238.7g | 151.3g | 227.3g |
1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据图象分析,密度ρ甲______(选填“小于”、“等于”、“大于”)ρ乙;质量为1.8kg乙物质的体积为______m3。
三、简答题
20.为什么我们站在地面上感觉不到有风,而在行驶的车上却感觉有风?____________
21.有两把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的汤勺,一把是银勺,一把是铝勺,怎样通过密度的特性来分辨它们?
22.一杯水结成冰后,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发生了变化,这种说法正确吗?请你凭借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水结冰后质量、体积和密度这三个量的变化情况.
23.你也许注意过,在天气预报中,“冷空气”和“热空气”这两个词语的出现频率还不少.那么,冷空气和热空气,哪个的密度大?答:________.
24.有一个用银铜合金(合金的质量等于组成合金的两种金属质量之和,合金的体积等于组成合金的两种金属体积之和)制成的工艺品,请你自选器材,想办法测出该工艺品含银的体积,请写出测量方法和银体积的表达式.(该工艺品放不进量筒,能放进大烧杯)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利用“排水法”测量固体体积,该固体不能溶于水,小石块、橡皮、小铁块均不溶于水,而蔗糖固体易溶于水,所以蔗糖固体不能使用“排水法”测体积。
故选B。
2.C
【详解】
石块在雕刻过程中,会被凿碎一部分扔掉,所以质量和体积都会减小,形状也会改变,但组成石块的物质种类和状态都不变,故石块的密度不变。
故选C。
3.B
【详解】
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体积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
一元硬币的直径约2cm,由图知,“迷你”小西瓜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d=2cm左右;一个小西瓜的体积为
V=≈4cm3
西瓜的密度与水差不多,在1g/cm3左右,一个小西瓜的质量为
m0=ρV=1.0g/cm3×4cm3=4g
所以1kg“迷你”小西瓜的个数为
=250
故选A。
5.A
【详解】
ABC.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表示就是,该公式表达的意义是:对于同种物质而言,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跟着增大几倍,即质量与体积总是成正比的,所以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都无关。故A项正确,BC项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密度除了与物质种类有关以外,还与物质的温度、状态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A。
6.D
【详解】
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0.5kg,故A不符合题意;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7cm,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0.4s,故C不符合题意;
D.成年人步行的速度为1.2m/s,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即300s,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详解】
A.由图像可知,当三种物质的质量都为1kg时,a物质的体积最大,c物质的体积最小,由公式知a物质的密度最小,c物质的密度最大,故A不正确,A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当b物质的体积为时,b物质的质量是1kg,所以b物质的密度是
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像可知,当物质的体积为时,a物质的质量是1kg,c物质的质量是4kg,根据得,体积相同密度和质量成正比,由此可知c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4倍,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当质量增大时,体积也跟着增大,但它们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B
【详解】
在将冷水加热至沸腾过程中,温度在升高,根据物质热胀冷缩原理,物质的体积发生变化,由于物质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质量不变,密度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以密度发生变化。
故选B。
9.B
【详解】
A.水结冰后物质状态发生改变,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质量不变,而体积变大,由知道,密度变小,故A错误;
B.被踩瘪的乒乓球,球内气体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气体体积减小,质量不变,由知道,密度变大,故B正确;
C.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在太空中的宇航员虽然处于失重状态,但质量不变,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C错误;
D.水银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中的水银柱受热膨胀后,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知道,密度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
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
A.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是不变的,故A错误;
B.把一块铁片压成铁饼,它的密度不变,只是形状变了,故B错误;
C.一种是实心固体,另一种是液体,只要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相同,它们的密度一定相同,因为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故C正确;
D.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由可知,体积大的密度一定小,故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
A.由图知,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故A错误;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则乙物质的密度不会随质量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误;
C.甲、乙质量相等时,比如图中甲、乙质量都是10g时,甲的体积是10cm3,乙的体积是20cm3,则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甲的斜率大于乙的斜率,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D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
将某种液体倒出一半,体积、质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是物体的属性,与质量、体积无关,不会变化。
故选C。
13.C
【详解】
天和一号核心舱质量为22.5t,即2.25×104kg,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运动 不变
【详解】
[1]嫦娥五号在减速下落登月过程中,以月球为参照物,嫦娥五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嫦娥五号是运动的。
[2]月壤样品的质量与位置无关,将样品带到地球时,质量不变。
15.物质的多少 属性 不变
【详解】
[1][2][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铅笔不管在地球还是月球,质量不变。
16.g/cm3或克/立方米 g或克
【详解】
[1]棉花密度约为0.5g/cm3。
[2]硬币的质量是6g。
17.相同 冰 蜡 煤油 酒精
【详解】
[1][2][3][4][5]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相同,有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比如:冰和蜡的密度相同,煤油和酒精的密度相同。
18.1.15 200
【详解】
[1]由步骤①②可得,喝掉酸奶的质量为
由步骤②③可得,所加水的质量为
由
可得,喝掉酸奶的体积为
酸奶的密度为
[2]由盒上标注的净含量可知,盒中酸奶的总质量为
则酸奶的总体积为
19.大于
【详解】
[1]由图可知,甲物质的密度为
乙物质的密度为
所以ρ甲大于ρ乙。
[2]质量为1.8kg乙物质的体积为
20.行驶的汽车上,人相对空气是运动的,因此感到有风
【解析】
【详解】
人站在地面上,感觉不到风的存在,说明相对于空气,人是静止的。空气相对于地面也是静止的。当人站在行驶的汽车上,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相对于空气也是运动的,因此感觉有风。
【点睛】
以人为研究对象,当人站在地面上,和站在行驶的车上时,相对于空气而言,人的运动状态是否相同是此题的突破点.
21.因为银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所以同体积的银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大,用天平比较二者质量,质量大的是银
【解析】根据同体积的不同物种其质量不同进行判断。因为银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所以同体积的银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大,用天平比较二者质量,质量大的是银。
22.见解析
【详解】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因此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冰的密度是0.9×103kg/m3,因此水结成密度变小;
根据体积的计算公式V=质量m不变,密度ρ变小,因此体积V变大.
23.冷空气
【详解】
有冷空气时,温度低,同样质量的空气,体积收缩,即体积减小;
根据可知,质量不变时,体积越小,密度越大,所以冷空气密度大.
故答案为冷空气.
点睛:要牢记通常物体都热胀冷缩的性质,即质量不变,而体积会变化,再根据正确解题.
24.方法见解析;
【详解】
测量方法:①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②将大烧杯适当倾斜后装满水,将工艺品慢慢浸没在水中,用量筒收集从烧杯中溢出的水,读出其体积。
由可得:
,
整理得:
,
表达式:
。
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