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常见的运动练习(4)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乙两列火车,以甲为参照物,得出乙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情况是( )A.向东运动 B.静止 C.向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2.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A.0~5s甲车加速运动B.5s~6s甲车速度为2.0m/sC.0~5s乙车平均速度为0.4m/sD.5s~6s乙车匀速行驶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C.前后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4.下列实例中,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蝙蝠的“回声”定位B.大象的“声音”交流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碎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感到声音特别洪亮5.观察图中烟冒出的烟和车上的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一定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6.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小声的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响度和音调7.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海右中学的全体师生高唱国歌。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美 D.节奏快8.如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9.距离声源越来越远,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这是由于( )A.频率减小了 B.振幅减小了C.传播速度减小了 D.音调变化了10.以下关于“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频率越高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1.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36m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12.小宣在探究某个运动学问题时,通过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式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用力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时,就能够听见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先轻轻拨动橡皮筋,再用更大的力拨动橡皮筋,则听到两次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14.(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直接填写结果不用写过程)7mm=_______________________km 3km=___________________nm 5m/s=___________________km/h 240m/min=___________________km/h(2)填上适当的单位一元硬币的直径18.0___________________ 课本宽0.182___________________15.中国最年轻的兵种……特种兵(如图所示)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最拿手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消音靴能够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_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16.刚结束的金色年华体育节精彩纷呈,其中也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请你来说说:(1)在4×100m接力赛上小明和小华交接棒时要注意做到_____才能顺利交接棒;(2)小明在参加100m比赛时,发令枪响,终点计时员应_____(填“看到烟开始计时”或“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否则计时员会将小明的比赛成绩记错。(3)通过计算说明:若终点计时员计时方法错误,小明的比赛成绩将好或坏了多长时间?______(结果除不尽时,保留两位小数) 三、简答题17.如图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回答下面问题:(1)①请判断出甲船的运动方向?②其运动速度与风速的关系?(2)如果以甲船为参照物乙船是向什么方向运动的?18.如图,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什么?由此现象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19.厦门是一个海港城市,海港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小丽星期天到海边游玩,她见到如图所示的情景:由于风的缘故,海岸上的旗帜和海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所示的状态,已知乙船正以5m/s的速度向西行驶,从图描述的情景上推测:(1)此时海边的风速至少有多大?(2)甲船向什么方向航行,为什么?20.2014年12月15日4时35分,“玉兔号”巡视器与嫦娥三号着陆器分离,顺利驶抵月球表面.“玉兔号”在月面上缓慢行进,留下了清晰的印迹.着陆器监视相机完整地记录下这一过程,并及时将成像数据传回地面.玉兔号与嫦娥三号成功互拍,五星红旗显耀在月球之上,实现了中国人千年“月球梦”.请写出相关的物理现象与对应的物理知识.(两条即可)例如:着陆器监视相机完整地记录下这一过程,并及时将成像数据传回地面﹣﹣﹣﹣﹣﹣﹣﹣电磁波.21.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v:介质介质水1 450冰3 230水1 470软橡胶常温水1 480软木500海水1 531铁棒5 200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有关;依据是:______.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有关;依据是:______.设海水温度为,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则此处海水深度为______ m.
参考答案1.D【详解】当甲是静止的,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则乙相对地面向东运动。如果甲向东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则乙相对地面也向东运动,但比甲的速度大。如果甲向西运动,乙也可能向西,且小于甲的速度的时候,那么以甲为参照物,乙和甲之间距离越来越大,可以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如果甲向西运动,乙相对地面保持静止时,以甲车为参照物,也可以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综上所述,以地面为参照物,乙可能静止,可能向西运动,可能向东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D【详解】A.由s-t图像可知,0~5s内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甲车在做匀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 由s-t图像可知,5s~6s内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甲车处于静止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 由v-t图像可知,0~5s内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乙车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为1m/s,故C不符合题意;D. 由v-t图像可知,5s~6s内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甲车处于匀速直线状态,故D符合题意。故选D。3.C【详解】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加油机和受油机的速度是相同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卡车和联合收割机的速度是相同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前后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的速度可能是不同的,相对位置可能改变,所以它们不一定是相对静止的,故C错误,C符合题意;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4.A【详解】A.蝙蝠会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反射回来的声音来定向。故A符合题意;B.因为大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的声音,但是大象却能听见,从而相互交流。故B不符合题意;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声音传播出去,遇到周围高大的建筑物又反射回来,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响亮,人的说话声不属于超声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CD【详解】从图上烟的方向可以判断风的方向是向左的,图中甲物体的小旗向左飘,我们可以判断甲物体可以静止,可以向右运动,也可以向左运动,向左的速度必须小于风速;图中乙物体的小旗向右飘,我们可以判断乙物体一定向左运动,且向左运动的速度大于风速。故选CD。6.D【详解】向瓶里灌开水,听到声音是瓶内的空气柱振动,空气柱的结构和材料不变,故音色不变;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振动幅度大,振幅大,响度大,发出大声;瓶内的空气柱质量大,体积大,难振动,频率低,音调低,听到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水的落差小,撞击力小,瓶里空气振动幅度小,振幅小,响度小,发出小声;瓶内的空气柱质量小,体积小,易振动,频率高,音调高,听到尖细的“吱、吱”声;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7.A【详解】高唱国歌,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8.B【详解】由图像可知,开始计时时B就开始运动,且在距离参考点O的5m处,开始计时3s后A才从O点开始运动,故①错误,②正确;由速度公式可知,在s-t图像中,斜率越大,速度越大,由图像可知,从第3s开始,A的斜率大于B,则vA>vB,且在5s末时均在参考点O的10m处,则5s末A、B相遇,故③正确;5s内A走过的路程大于B走过的路程,时间相等,则由可知,5s内A的平均速度更大,故④错误。综合可得只有②③正确。故选B。9.B【详解】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能量的散失,导致传声介质的振动幅度越来越小,即声的响度越来越小。故A、C、D错误,不符合题意;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10.D【详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特色,即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B.敲锣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能够将小石头粉碎,故D正确。故选D。11.C【详解】A.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2=×0.4s=0.2s由v=st得,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s2=v波t2=340m/s×0.2s=68m故A错误;B.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1=×0.5s=0.25s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s1=v波t1=340m/s×0.25s=85m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s=s1-s2=85m-68m=17m故B错误;CD.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17m;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则17m共用时间为t′=t-t1+t2=0.9s-0.25s+0.2s=0.85s汽车的车速为v′===20m/s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2.C【详解】由表中数据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s为运动时间t的三倍,故可知路程s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为s=3t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3.振动 响度 【详解】[1]用力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时,橡皮筋会振动,而我们会听到振动的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2]先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的振动幅度较小,声音的响度较小,再用更大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的振动幅度变大,声音的响度变大。14.7×10-6 3×1012 18 14.4 mm m 【详解】(1)[1][2]由长度进率可得7mm=7×10-3m=7×10-6km3km=3×103m=3×1012nm[3][4]根据速度进率可得5m/s=5×3.6km/h=18km/h240m/min=4m/s=4×3.6km/h=14.4km/h(2)[5]一元硬币约1.8cm,合18.0mm,则单位为mm;[6]课本宽度约为18cm,合0.18m,则单位为m。15.声源 响度 【详解】[1]减弱噪声可以从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及人耳处减弱这三个环节进行。中国最年轻的特种兵所穿的消音靴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从声音的三个特征来分析时,这样做主要是防止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16.速度相同 看到烟开始计时 若终点计时员计时方法错误,小明的比赛成绩好了0.29s 【详解】(1)[1]在4×100m接力赛上小明和小华为了保证交接棒的顺利进行,应尽可能的做到速度相同,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2)[2]因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在参加100m比赛时,发令枪响,终点计时员在看到烟开始计时计时较为准确。(3)[3]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因此这样做会使所记录的成绩比实际成绩好;根据可得,少的时间为17.见解析【详解】(1)由图可知,山上的小旗向左飘,则风从右往左吹,若甲船静止,则小旗向左飘,若甲船向右行驶,则小旗也向左飘,若甲船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时,小旗也向左飘,若甲船向左行驶,且速度大于风速时,小旗向右飘,故甲船的运动状态是向左行驶,且速度大于风速。(2)若乙船静止,则小旗向左飘,若乙船向右行驶,则小旗也向左飘,若乙船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时,小旗也向左飘,若乙船向左行驶,且速度大于风速时,小旗向右飘,故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静止,向右行驶,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如果乙船静止,以甲船为参照物,乙船是向右运动;如果乙船向右行驶,以甲船为参照物,乙船是向右运动;如果乙船是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以甲船为参照物,乙船是向右运动。18.见解析【解析】【详解】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这是因为扬声器的纸盆由于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声音具有能量。19.因为河岸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乙船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乙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乙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而题目中已知乙船正以5m/s的速度向西行驶,所以乙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则此时海边的风速至少有5m/s.(2)如果甲船静止不动,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同,而现在的旗帜的方向明显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反,如果甲船向右运动,旗帜只会更加向左展.所以,甲船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右飘动的情况.【解析】【详解】因为河岸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乙船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乙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乙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而题目中已知乙船正以5m/s的速度向西行驶,所以乙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则此时海边的风速至少有5m/s.(2)如果甲船静止不动,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同,而现在的旗帜的方向明显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反,如果甲船向右运动,旗帜只会更加向左展。所以,甲船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右飘动的情况。【点睛】图中河岸上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左飘,说明此时有向左吹的风.乙船上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乙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乙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对于甲船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左刮,要使甲船的旗帜向右飘,只有使甲船向左运动.20.见解析所示【分析】这类题要求认真阅读文章,从中提炼与所学过知识相关的叙述.【详解】由图可知:(1)车轮上刻有螺旋形花纹的作用?是为了使接触面更粗糙以增大摩擦力;(2)玉兔号落地为什么不能听到声音?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3)玉兔号与嫦娥三号成功互拍时,以嫦娥三号为参照物,玉兔号是运动还是静止?因为玉兔号与嫦娥三号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静止.21.介质的温度 同一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速不同 介质的种类 声速在不同介质中不一样 3062 【详解】(1)①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声音在 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故可以看出声速大小可能和温度有关;②据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可以看出,声速大小可能和介质有关;(2)声音在温度为25℃的海水中的速度v=1531m/s,声音从海面到海底时间t==2s,由v=得海水深度为:s=vt=1531m/s×2s=3062m.【点睛】(1)根据表中信息总结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固体的传声速度大于液体、气体中的传声速度;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温度越高,传声速度越快.(2)从表中查出声音在温度为 25℃的海水中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海水深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