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食物腐败、铁生锈都属于缓慢氧化
B.工业制氧气为分离液态空气法,是物理变化
C.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D.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该气体的含量
2.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一卉能熏一室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
B.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3.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C.原子呈电中性的原因是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D.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也不能反映原子质量的大小
4.盐城东临黄海,有丰富的海产品,海产品中富含碘,这里的碘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5.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6.下列关于元素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论个数,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论个数
B.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两个元素组成的
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7.联合国把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钔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是258g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原子的质子数为101D.原子的中子数为359
8.下列对如图所示实验的表述错误的是
A.烧杯C溶液变红,烧杯B溶液不变色B.该实验能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C.氨分子是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D.该实验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9.下列符号既能表示该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物质的是
A.HB.CuC.ND.O
10.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氧气B.铜C.水D.氯化钠
11.如图是水受热蒸发的微观示意图,不能依据图示进行判断的是
A.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B.水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
C.水分子之间有间隔D.加热后水分子间隔变大
1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空气B.H2O2C.KClO3D.SO2
13.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B.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克,原子核内中子数约为74
D.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
14.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离子核外有12个电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二、填空题
15.建筑业中常用钒钢,根据钒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钒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
(2)图中x=___________;
(3)钒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个电子层。
16.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D表示的粒子符号是___________。
(2)其中属于原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
(3)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
(4)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___________。
17.下图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1)反应前的图示中含有___________种分子;
(2)图中所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18.下图分别是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回答问题。
(1)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2)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_______周期;
(3)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19.图是某物质的分子结构模拟图,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物质是______,俗名为______。
(2)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水的化学性质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其原因是______。
(3)该物质分解产生水和一种气体,该气体是______。
(4)在该物质分解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
三、推断题
20.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甲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丁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请写出相关符号:
甲元素_____;乙元素_____;丙元素_____;丁的离子符号为_____。
21.有核电荷数小于20的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B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它们形成离子的电子排布分别与氖、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第三层的电子比第二层上的电子少二个;D元素的原子核比A元素原子核少一个质子。试推断这四种元素的名称:A、B分别为_____;C、D分别为___。
四、实验题
22.初中化学实验中常采用浓氨水和酚酞试液探究微粒的性质。
(知识回顾)教材采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说明浓氨水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性。
(2)该实验不仅说明粒在运动,还说明氨分子比酚酞分子的运动速率__________(填“快”或“慢”)。
(实验改进)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改用如图装置探究微粒的性质。实验时推动注射器活塞将少量浓氨水滴下。观到A处有明显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能说明氨分子在运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改进实验与教材实验相比较,有不少的优点,请你写出其中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
2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实验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一: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甲同学设计了验证微粒的性质,在一支试管内加入少许浓氨水,再快速将一团用酚酞溶液浸润过的棉花塞在试管口。
(1)甲同学将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2)上述实验说明:______;
(3)同学乙仿照甲同学的方法,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乙同学设计这组实验的目的可能是______。
五、计算题
24.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某原子的原子质量为3.986×10-26kg。
(1)一个碳-12原子的中子数为_____。
(2)求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整数)
25.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 ,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5.146×10-26 kg,求: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为整数)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C 6.A 7.C 8.A 9.B 10.B 11.A 12.A 13.C 14.D
15.(1)V(2)23(3)4
16.(1)Mg2+(2) ABCE D (3)DE(4)AC
17.(1)二
(2)
18.79.90 四(或4) 得到
19.
(1) 过氧化氢 双氧水
(2) 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3)氧气
(4)氢原子和氧原子
20.N Al O H+
21.氟、钙 硫、氧
22.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变红 挥发 快 氨分子能使酚酞变红 B中棉花变红 节约药品、减少空气污染等合理即可
23.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变红色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验证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4.(1)6
(2)解:相对原子质量=
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4
25.3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