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340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秋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3403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秋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3403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秋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3403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秋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3403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秋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3403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秋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3403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秋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34032/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知识点1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 天津是中国北方维新变法的重要基地,相当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响应维新变法,并努力付诸实践。在这一背景下创办的新式学堂是( )A. 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C. 南洋公学 D. 北洋西学堂
2. 隋朝时期创立的科举考试,在延续了1 300多年后,最终( )A. 被清政府废除 B. 被南京临时政府废除C. 被南京国民政府废除 D.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废除
3. 京师大学堂开办后,每到科举考试期间,学生纷纷请假赴考。这说明( )A. 京师大学堂仍然实行的是旧式教育 B. 科举考试仍然是解决读书人做官问题的主要办法C. 戊戌变法在改革教育体制方面毫无进展 D. 各级学堂章程根本没有得到实施
4. (2021·河北邯郸永年区期末)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A. 思想观念解放 B. 大众报业发展C. 铁路交通发达 D. 轮船航运繁荣
5. 近代中国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 三联书店 B. 商务印书馆C. 上海出版社 D. 外文出版社
知识点2 文学艺术的成就
6. (2021·河北滦州期末)“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励志故事,近代用中西画法和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对此故事再阐释的艺术家是( )A. 聂耳 B. 冼星海C. 齐白石 D. 徐悲鸿
7.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乐作品是( )A. 《黄河大合唱》 B. 《英雄交响曲》C. 《义勇军进行曲》 D. 《毕业歌》
8. (2020·北京东城区期末)看电影对现代人来说是不足为奇的事情,但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直到1905年才出现,巧合的是它的内容还是与国粹京剧的结合。这部电影是( )A. 《定军山》 B. 《渔光曲》C. 《风云儿女》 D. 《歌女红牡丹》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严复对废除科举制的评价
材料三 《阿Q正传》继承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用“传”的形式构成全篇。小说紧紧围绕阿Q而“传”,自始至终以阿Q的活动作为唯一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写出阿Q短暂而可悲的一生。
(1)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它废除于哪一年?为什么严复说废除科举制度是“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
隋朝。1905年。因为科举制的废除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进步的表现。(言之有理即可)
(2)图一中的《申报》、图二中的商务印书馆在我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上有什么地位和作用?
《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它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3)材料三中的《阿Q正传》是谁的作品?他的杂文有何特点?
鲁迅。他的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
(4)材料四中的《歌女红牡丹》拍摄于哪一年?其地位如何?赵丹、周璇曾是家喻户晓的影星,他们为人们留下了哪些经典影片?
1931年。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等。
北京大学的前身不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而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科举制废除于1905年,属于清末,不是民国时期。
促使近代教育改革和科举制度废除的因素(1)国内因素:科举制度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其逐渐成为束缚人们思想、扼杀人才、阻碍科技文化发展、导致中国社会整体落后的重要因素。(2)国外因素: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和近代新式学堂的兴办,近代化潮流对中国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改革教育模式、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逐步走出落后的状态。
商务印书馆之最(1)中国第一部大型古代汉语词典——《辞源》(2)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新华字典》(3)中国第一部规范型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4)中国第一部语法学学术专著——《马氏文通》(5)中国第一部专科辞典——《植物学大辞典》(6)第一部由中国学者自己编纂的双语辞典——《英华大辞典》
10. 下列有关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史实中,发生于上海的是( )①创建北洋西学堂 ②创办《申报》 ③创办商务印书馆 ④创办《东方杂志》A. ①②④ B. ①③④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1. 1905年5月,依然被称为“老爷”的京师大学堂学生,穿起了短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 )A. 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 B. 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C. 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 D. 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学制
12. 中国近代历时最久、影响最大,堪称中国近代史“百科全书”的报纸是( )A. 《大公报》 B. 《时务报》C. 《国闻报》 D. 《申报》
13. “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的评价。“他”是( )A. 齐白石 B. 冼星海C. 鲁迅 D. 徐悲鸿
1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黎锦晖、周璇等人为世人留下了很多传唱至今的作品。当时的流行歌曲甜美妩媚。同一时期,聂耳、冼星海等人以饱满的热情创作了一批富有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的作品,成为民族救亡运动的战斗号角。与上述文字介绍同属一个领域的作品是( )A. 小说《狂人日记》 B. 绘画《愚公移山》C. 音乐《黄河大歌唱》 D. 电影《马路天使》
15.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1)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
优先发展。废除八股文;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材料二 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写道:“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2)“此事”指什么事件?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废除科举制。商务印书馆。
材料三 《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3)在新文化运动中,谁最早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张对近代教育的作用。
胡适。文学革命。促进国民教育的发展。
(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先进人物引领教育发展;社会变革(或思想解放)推动教育进步;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等。(任答两点即可)
16.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教育是一个国家振兴的基石,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识读下列图片,探究问题。
(1)图一是中国古代最早设立的最高学府。它的设立与我国历史上的哪一人物有关?它最初设立在哪个城市?
汉武帝。西安(或长安)。
(2)图二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名称是什么?它的设立得益于我国近代哪次改革?图二与图三有什么关系?图三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哪次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1912年,京师大学堂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
(3)图四与我国哪一考试制度有关?这一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明朝时,这一制度演变为统治者强化君权的重要举措,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科举制。隋朝。八股取士。
(4)这一考试制度在何时被废除?如何看待它在我国教育史上的重大作用?
1905年。科举制改善了当时的用人制度,促进了当时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对今天的考试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我国现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出自哪幅图片反映的文件?从此,我国教育采取了什么举措?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文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列强侵略,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时期,戊戌变法期间,甲午中日战争后,京师大学堂,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申报》,商务印书馆,文学艺术的成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完美版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目录,文学艺术成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