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练习题新人教版专题
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 古代印度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 古代印度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埃及;金字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王国的共同点有( )
①都处在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
②都建立了专制王权,维护国王、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③都制定了完备的成文法典
④都在亚洲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①
佛教教义中,哪一条体现了反对婆罗门特权的要求( )
A. 消除欲望B. 众生平等C. 忍耐顺从D. 因果报应
东西方文明古国,创造出灿烂的各具特色的文明。下面是他们的代表的陈述,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A. 古埃及:我们建造了金字塔,发明了太阳历和楔形文字
B. 古印度:我们创立了佛教,建立了种姓制度,还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C. 古巴比伦:我们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还发明了象形文字
D. 古希腊:我们的哲学成就突出,有苏格拉底等大哲学家,还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产生的。与“种姓制度、创立佛教”相关的古代文明发祥地是( )
A. 两河流域B. 尼罗河流域C. 黄河流域D. 印度河流域
雅利安人入侵到古印度,并逐步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其中,国王应属于( )
A. 刹帝利B. 婆罗门C. 吠舍D. 首陀罗
关于佛教,不正确的是( )
A. 佛教是在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形成的
B. 佛教教义对当时渴望解除苦难的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C. 很多国王利用佛教“忍耐服从”的教义并大力扶持佛教
D.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但承认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有关它们的文明成就,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古代埃及——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B. 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
C. 古代中国——分封制度和青铜文明
D.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天方夜谭》
下列关于古代亚非文明的基本史实中正确的是
A. 古埃及人称法老的陵墓为金字塔
B. 通过研读《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象形文字,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C. 哈拉帕遗址、种姓制度、孔雀王朝、佛教、阿拉伯数字等都是古印度文明
D. 在西周时期,我国建立起以分封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200帕那。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那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此规定说明古印度四个种姓( )
A. 职业世袭不改变B. 宗教生活界限分明
C. 宗教权利不平等D. 法律地位不平等
佛教经书中的一些用语,逐渐融汇到汉语中,如“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大千世界”、“因果”、“皆大欢喜”、“彼岸”等。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是源自佛教的《维摩诘经》。这说明( )
A. 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B. 佛教是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
C.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D. 佛教和道教都起源于中国本土
非选择题
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古老的大陆有着灿烂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部落文化到古代文明的转变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他们使最早的欧亚大陆诸文明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尼罗河以及印度河和黄河岸边诞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法典明确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三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时,只是初步形成三个阶层,武士、祭司以及部落民,不存在种姓的意识,职业也不是世袭的……当时没有清规戒律限制这些阶层之间通婚,也没有不能与某种人共餐的禁忌。经过旷日持久的战争打败达萨人后,雅利安人为把他们拒斥在社会之外,尤其是恐惧自己被同化,才开始了种姓制度的第一步
——林太《印度通史》
材料四 “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
——《长阿含经》
请回答: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哪一世界古代文明?列举其文明成果一例。
材料二中的“法典”出自古代哪一王国?该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据材料二,指出汉谟拉比宣称其制定该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据材料三,指出雅利安人“开始了种姓制度的第一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祭司”属于种姓制度中的哪一等级?
(4)材料四体现了佛教的什么主张?该主张与材料三中的种姓制度有何联系?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CBBDA
6——10 DDCDC
非选择题
11.(1)古埃及;金字塔。
(2)古巴比伦;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发典;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3)雅利安人为把他们拒斥在社会之外,尤其是恐惧自己被同化;婆罗门。
(4)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压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堂检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其首都是, 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印度和流域文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 古代埃及复习练习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