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4.1对数及其运算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4.1对数及其运算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设计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反思,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新课标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对数内容的第一课。对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甚至有的学生学到高三了,还是惧怕对数。而对数函数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同时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及科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同时,通过对数概念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刚从初中升入高一的学生,仍保留着初中生许多学习特点,能力发展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折阶段。同时,初中函数教学要求降低,初中生运算能力有所下降,这双重问题增加了对数函数教学的难度。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教学中要控制要求的拔高,关注学习过程。
三、设计思想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本节课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机会。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从中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同伴合作、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在教学重难点上,我步步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课堂练习、探究活动,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加深理解, 努力做到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性质,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通过实例推导对数的运算性质,准确地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进行运算,并掌握化简求值的技能;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科学分析问题的精神和态度。
2.通过与指数式的比较,引出对数的定义与性质,让学生经历并推理出对数的运算性质;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的知识。
3.学会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对数的运算法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思想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对数运算性质的重要性,增加学生的成功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及对数的性质,对数运算的性质与对数知识的应用。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对数运算性质的推导及应用。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本教案在注重知识落实的同时,更注重的是过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从实际问题入手,从已学过的指数式入手,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创设,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高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下,学生在力所能及的发现中可以领略到数学的魅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题和习题的选择有代表性、启发性、应用性、创新性。有代表性的例题就是不偏,不怪,不要过难或太难,要切合教材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富有启发性的例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的联想,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最后的那道思考题也比较经典,从函数的角度再一次加深学生对指数与对数的关系的理解。
整个教案以“流畅、开放、合作、引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来,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及设计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引
入
新课
引例:
1、为简化天文、航海方面所遇到的繁杂数学计算,纳皮尔发明了对数方法。
2.假设20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2%,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2000年的2倍?
分析:
学生利用以前的知识可以回答出第一题,但是第二题,即怎么求x? 这对学生来说有困难。教师可引导学生这其实就是已知底数和幂,求指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师可以先启发学生利用指数函数的图像来估计x ,
让学生思考x等于多少?是否整数?或分数?若求不出来能否把x表示出来?。
此题的设计意图是新课标强调的“考虑到多数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为了有助于他们对新概念本质的理解,不妨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实际问题入手”。
这两个例子都出现指数是未知数x的情况,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x,激发其对对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生活及科研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此引入对数是必要的。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1.先复习以前学过的指数式,重点回顾字母a,b,N在指数式中所占位置和各自的含义,以及取值范围。
给出对数的定义:如果a ( a > 0 , a ≠ 1 )的b次幂等于N,即,那么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 记作,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从学生已学过的指数式入手,给出对数式的定义,通过指数式和对数式的对照,让学生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明确对数式与指数式形式的区别,a、b和N位置的不同,及它们的含义,体现了等价转化这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以旧带新,降低难度和陌生感,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两个问题:
(1)为什么对数的定义中要求底数a>0且a≠1 ?
学生可利用指数式里对底数的要求类比到对数式里对底数的要求,或者老师可以反问学生,若a0,a≠1,也为下面研究性质时对底数的分类做准备。
(2)是否所有实数都有对数呢?(或者问:负数与零是否有对数?)
引导学生,在指数式中幂N>0,故对数式中真数N>0.所以负数与零没有对数。老师还可就底数、真数的范围限制,出个练习题给学生:
让学生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明确对数式与指数式形式的区别,a、b和N位置的不同,及它们的含义。互化体现了等价转化这个重要的数学思想。
3.课堂练习:
【例】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1) (2)
(3) (4)
学生阅读题目,独立解题,教师投影学生的解题过程,评价学生,强调应注意的地方。如(1)根据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5在指数位置上,故5是以2为底32的对数。(2)、(3)、(4)略。
练习:(5) (6)
【例】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 (2)
(3) (4)
让学生独立完成,回忆对数概念的引出过程,理清指数与对数、幂与真数的关系,特别是位置的对照。
练习:(5) (6)
完成这几组练习后,要求学生总结一下如何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尽量让学生自己摸索规律、组织语言,老师不要“着急地”去照本宣科,相信学生在经历了一定的练习和思考后,会逐步完善他们的表述语言,这样形成的知识也就能形成更加牢固的记忆。
3、指数式和对数式的互化:
|网Z
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1) (2) (3)
例3、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 (2) (3)
例4、 判断下列指数式与对数式的转化是否正确:
4.对数式求值问题:
例5、求值:
(1) (2)
(3) (4)
变式:
5.探究对数的基本性质1、2、3:
以下三个探究活动由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探究活动1】求值:
②【探究活动2】求值:
③【探究活动3】求值:
通过这三组例题的分析与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落实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新课程理念。
练习:
学生独立解题,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做题情况,要求学生说明解答的主要过程:首先设成对数式,再转化成指数式或指数方程求解。
6.探究对数的性质4:
例5、求值:
(2) (3) (4)
④【探究活动4】
经过前几题的训练,可能有部分同学已能悟到解决此类题型的一般解法步骤:设为x,再转化为指数式,列出指数方程解x.若学生未联想到,教师可适当点拨,但不要越俎代庖,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成。
练习:
探究活动4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正迁移能力,尝试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这种带一般性结论的证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7、介绍两个重要对数:
我们对对数的概念和一些特殊的式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有两类特殊的对数对科学研究和了解自然起了巨大的作用。你们知道是哪两类吗?
解答:(1)常用对数:我们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为了简便,N的常用对数lg10N简记作lgN.例如:lg105简记作lg5;lg103.5简记作lg3.5。
(2)自然对数:在科学技术中常常使用无理数e=2.71828……为底的对数,以e为底的对数叫自然对数。为了简便,N的自然对数lgeN简记作lnN。例如:lge3简记作ln3;lge10简记作ln10。
常用对数:
自然对数:
想一想:
同学们阅读课本的内容,教师引导,板书。
设计意图是旨在考察学生的逆向思维,进一步熟练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及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归
纳
小
结,
强
化
思
想
课堂总结,感悟提升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1.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2.“1”的对数等于零,即
3.底数和真数相同的对数等于“1”,即
4.对数恒等式:,
总结是一堂课内容的概括,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同时,将本节内容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一课时对数的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
作业是学生信息的反馈,教师可以在作业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板书设计
§2.2.1 对数的概念
引例1
引例2
一、对数的定义
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练习
三、探究活动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14.1对数及其运算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及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法选择,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必修15.1对数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例题研究,探究发现,小结,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必修14.1对数及其运算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对数的定义,对数运算性质,对数的换底公式及推论,两个常用的恒等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