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中图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349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中图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349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中图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3492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中图版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3492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中图版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3492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中图版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3492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中图版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3492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中图版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34927/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中图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3492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中图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3492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中图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234927/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学案打包中图版专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学案中图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学案中图版,文件包含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中图版ppt、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中图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7章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标内容要求]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结合实例,理解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区域认识:结合区域,分析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知识体系导图] 一、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1.自然资源的含义及特征(1)自然资源的含义 ❶自然资源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的数量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总量自然资源的质量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和社会环境需要的优劣程度(2)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一定时间和区域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❷不均衡性数量和质量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符合地质成矿规律,某些可再生的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 ❸整体性各类自然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统一的自然资源系统可变性自然资源的种类会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扩展;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也会发生变化 2.可再生资源及其空间分布——以水资源为例(1)可再生资源及其空间分布:可再生资源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持续再生,其数量相对稳定,甚至有可能增加;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资源,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有些可再生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规律性。(2)水资源及其空间分布水资源量的衡量指标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量来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量的多少。一个地区径流量取决于该地的降水量与蒸发量世界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质量水质,水资源用途不同,水质划分标准也不同我国水资源总量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与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划分为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和缺水带五个径流带 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以达到兴利除害的双重目的3.非可再生资源及其空间分布——以矿产资源为例 ❺(1)非可再生资源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其储量会逐渐减少,甚至有可能枯竭;不同类型的非可再生资源,形成条件不同,存储条件不同,空间分布差异较大。(2)金属矿产资源金属矿产资源经冶炼可以从中提取金属元素的矿产资源质量和其品位有关我国的金属矿产资源探明储量部分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大、质量高,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中小型矿床所占比重大我国的金属矿产资源分布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于几个地区(3)非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除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外,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工业提取非金属化学元素、化合物或可直接利用的岩石与矿物世界磷矿资源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储量约占世界的80%我国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其中菱镁矿、石墨等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4)能源矿产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开采后可直接或经加工提炼后作为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矿物石油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石油的储量有限,空间分布不均衡。目前,中东地区的石油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的50%;石油的含硫量是评价石油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的能源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结构不理想,煤炭资源比重偏大,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比重偏小;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各地区煤炭种类和质量差异较大;石油资源探明程度低,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天然气资源分布比较集中,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以上二、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的数量影响人类活动的规模。某种自然资源数量越多,利用该资源发展生产的规模可能就越大自然资源的质量影响人类开发利用程度以及生产活动的规模和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的质量一般与其数量共同起作用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影响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开发利用成本和利用效率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2)不同的历史时期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时期栽培活动的发展,与当地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密切相关;人们依赖自然界提供的原料和人的体力,进行农、林、牧、渔及采矿等生产活动 ❻工业社会时期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受自然资源分布的限制不断减弱 ❼工业化后期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在减弱2.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1)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种类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过去排除在资源以外的自然环境要素,一旦有了利用和开采手段,便转化为自然资源。❽(2)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能力不断增加,利用率越来越高。(3)人类通过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等方式,解决自然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4)自然资源利用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盲目、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会造成自然资源破坏和短缺,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❶理解自然资源需注意三点①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主要体现了自然环境的供给。②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③自然资源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能源资源属于自然资源,能源不属于自然资源。❷受自然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制约,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良性响应会使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弥补资源短缺带来的限制。❸两个方面认识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①无论非可再生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都具有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但存在一定规律:可再生资源具有地带性规律,矿产资源具有地质规律。②自然资源的流动手段有经济技术手段和产品贸易,也可以直接或间接流动。❹受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南方发展水田农业,北方发展旱作农业,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❺石油、天然气世界上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中约有90%都不与石油伴生,而是以纯气藏或凝析气藏的形式出现,形成含气带或含气区。这说明天然气地质与石油地质虽然有某些共同性,也有密切的联系,但天然气毕竟有它自身发生、发展、形成矿藏的地质规律。❻原始社会,人类是逐水草而居,食物来源于狩猎和采集。此时期的人类对土地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逐水草而居需要到水草丰美的肥沃地段以保证有果实可采集、有动物可狩猎;由于此时期人口数量很少,土地的数量对人类影响不大;也就是说,此时期的土地质量对人类来说比较重要。❼与农业时期相比,工业文明时期土地对人类的影响不同。工业文明时期建设工业设施需要一定的土地数量,但是厂房等设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集聚,可以向垂直空间发展,需要的土地数量减少;工业生产不再需要肥沃的土壤,而更关心土地的地理位置是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就是说,此时期的土地质量强调的是地理区位。❽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考点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影响d曲线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 B.劳动力 C.资本 D.技术(2)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获取信息】①a曲线在采猎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一直为主导因素,工业文明时期被d曲线超越。②b曲线自采猎文明出现后逐渐下降,c曲线在工业文明才出现,且呈下降趋势,d曲线在工业文明时期迅速上升,成为主导因素。【尝试解答】(1)D (2)D 解析:第(1)题,狩猎文明时期劳动力数量直接决定获得劳动果实的多少,是对社会、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因素。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劳动力数量影响作用减弱,农业文明时期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是该时期影响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随后其影响作用逐渐下降。工业文明初期,主导产业工业生产过程中原料投入所占比重较大,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后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料的影响作用不断减弱,技术的影响迅速增大,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第(2)题,农业文明时期,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再明显,其影响作用突出表现为土地的区位。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如下表所示:历史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强较强减弱起主要作用的资源气候、水、土地、生物矿产资源后天性资源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矿产资源对资源型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和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弱化举例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丰沛、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都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以大庆为代表的石油工业城市,以鞍山、本溪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城市,以金昌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都靠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 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存在问题及对策类型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特点总量丰富,分布不均类型多样,比例不当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率大①耕地: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区);②草地: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区);③林地:东北、西南山区和东南沿海山地煤、铁、石油产区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产南方居多问题水土配合欠佳,淡水日趋紧张,浪费惊人,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森林减少;草场退化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对策①跨流域调水;②兴修水库;③节约用水;④防治水污染①依法管理;②“开源”“节流”;③建设保护①贯彻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②合理利用;③综合利用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它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2020年2月17日,我国海域可燃冰第二轮试采点火成功。据此完成1、2题。1.从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角度,可燃冰属于(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2.我国陆地可燃冰分布区主要集中在( )A.江南丘陵 B.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1.C 2.D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它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属于矿产资源。第2题,由材料可知,陆地可燃冰多分布在永久冻土中,我国的江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没有永久性的冰川,A、B、C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存在多年冻土,因此有可能存在可燃冰,D正确。读西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统计数未包括宁夏、陕西)统计表,完成3~5题。地区资源潜在总值占全国比重(%)资源人均潜在值资源结构(%)农林牧资源矿产风能资源全国10010067.232.8西北21.4138.448.651.4新疆6.2146.344.155.9内蒙古7.3136.148.351.7甘肃4.1123.247.552.53.关于西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林牧资源约占全国一半B.新疆人口总数小于内蒙古C.新疆人均农林牧资源比全国平均高D.按资源配置该区域种植业潜力巨大4.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A.距离冬季风源地近B.植被稀疏、摩擦力小C.区域间气压差异大D.距离夏季风源地近5.该地区土地资源开发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是( )A.坡地开垦导致水蚀严重B.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C.农业结构调整导致湿地萎缩D.不合理工程建设导致石质荒漠化3.B 4.D 5.B 解析:第3题,根据表格数据,西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农林牧资源约占西北地区的一半,A错误。新疆资源潜在总值较小,资源人均潜在值较大,说明人口总数小于内蒙古,B正确;新疆人均农林牧资源=资源人均潜在值×资源结构中所占比重,新疆约是64.52,全国平均值是67.2,比全国平均低,C错误;按资源配置,该区域水资源短缺,种植业潜力小,D错误。第4题,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摩擦力小;区域间气压差异大,风力强;西北地区距离夏季风源地远。第5题,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蒸发旺盛,在对土地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壤盐渍化,B对;区域降水少,坡地开垦水蚀问题少,A错;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湿,导致湿地面积扩大,C错;过度放牧,易导致沙质荒漠化,D错。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7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版高三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学案+配套课件第44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1章中国地理课件+学案中图版,文件包含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1章中国地理第1节中国地理概况课件中图版ppt、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1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课件中图版ppt、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1章中国地理第1节中国地理概况学案中图版doc、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1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中图版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