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版9 复活(节选)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复活》(节选)
单元
一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习
目标
1.了解小说的写作特色以及神话原型。
2.了解“托尔斯泰主义”。
3.链接考点,提高应试能力。
核
心
素
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深入解读文本。
思维发展与提升:进一步探究文中的主人公形象。
审美鉴赏与创造: 梳理文章层次。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小说的写作特色.
重点
链接考点,提高应试能力。
难点
链接考点,提高应试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根据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概括你眼中的玛丝洛娃。
玛丝洛娃原本是个善良、纯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引诱和抛弃后,她沦落为妓女,有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他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她作为俄国下层群众的典型代表,她已经丧失了生命,失去了灵魂,对决心赎罪,帮助她觉醒的聂赫留朵夫充满了怀疑与不信任,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充满的是厌恶。
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本课。
拓展有趣的故事,从而创设情境,走进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
一、新知讲解
梳理层次
第一部分:写聂赫留朵夫到监狱见玛丝洛娃。
第二部分:写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见面后述说这些年的遭遇以及玛丝洛娃的心理活动。
第三部分:写玛丝洛娃向聂赫留朵夫要钱,而聂赫留朵夫想求得玛丝洛娃的宽恕。
第四部分:聂赫留朵夫坚持请玛丝洛娃饶恕自己,帮助她觉醒,走向复活。
小说《复活》究竟复活的是什么呢?
“复活”就是灵魂拯救的成功,是灵魂的复活,是聂赫留朵夫灵魂自我拯救的“复活”,是玛丝洛娃灵魂在聂赫留朵夫道德光辉照耀下的被动“复活”。
作者在两个主人公身上寄托了什么样的人性理想?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品,托尔斯泰在两个主人公身上寄托了美好的人性理想。小说的两个主人公一路走来爱恨情仇,历尽坎坷最终都实现了精神灵魂的“复活”,在两个主人公身上寄托了赎罪、宽恕、拯救灵魂、“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美好人性,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的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主 旨
本文写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写到了玛丝洛娃落到社会底层、沦为妓女的经过,表现了被侮辱、被侵害、走入迷途的玛丝洛娃依然对那段生活感到痛苦,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忏悔和赎罪的心理,这些都暗示了两人开始走向精神的、灵魂的“复活”,托尔斯泰通过这一事件表达了对贵族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并寄予了美好的人性理想。
链接考点:
如通过聂赫留朵夫探监时的神态动作来表现他的羞愧和自责;此外,更多的是直接来写他的心理,如“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写出了他的自我反思。
列夫·托尔斯泰善于通过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心理描写
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质,展开人物的内心世界。
分析人物心理是小说阅读常考的题型。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1.画线的句子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或心理)?
2.小说写××人物先用“××(词)”再用“××(词)”,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3.梳理××人物的感情变化过程
直接描写法
这是最为常见的心理描写法,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
例如: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阿Q的心理描写,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活化了出来,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内心独白法
这种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能够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斗争。
梦境描写法
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
例如: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它既揭示出了宝玉关心体贴少女,思想叛逆,具有民主思想的性格特征,又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处于下层地位的人任人宰割的不合理的黑暗现实。
心理剖析法
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在西方的一些小说中很常见。即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莫泊桑在小说《项链》中就运用了心理剖析法。他用“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表现玛蒂尔德希望摆脱寒酸、暗淡、平庸的生活,置身于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奉承的高贵夫人的梦想;通过“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表现她自觉颇有姿色,具有跳出平庸家庭,爬进上流社会的资本的自信心。
神态描写法
这种描写法是通过写人物的神情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的变化。
如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从“顺着眼”“眼角上带着些泪痕”到“眼睛窈陷下去”“眼珠子间或一轮”,用“画眼睛”的笔法揭示出祥林嫂内心的悲伤、痛苦和绝望的过程。
如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从“顺着眼”“眼角上带着些泪痕”到“眼睛窈陷下去”“眼珠子间或一轮”,用“画眼睛”的笔法揭示出祥林嫂内心的悲伤、痛苦和绝望的过程。
动作显示法
即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施耐庵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写林冲听说陆谦追杀至沧州,不觉大怒,“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用了“买”“带”“寻”等几个连续的动词,表现出林冲报仇急切的激愤心理。
语言显示法
言为心声,透过人物语言可以窥见人物心理。
(王熙凤)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林黛玉进贾府》)
环境衬托法
在小说中,环境描写是不可缺少的。恰当的环境描写既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同时,还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
如白居易《琵琶行》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探究标题
标题是小说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常见对标题的探究分析有三种:一是侧重标题内容的意蕴探究分析,二是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分析,三是拟人标题的意图。
探究标题,包括探究标题意蕴和探究标题的作用或好处两类。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①小说以×X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②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做题目?
③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④xx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⑤小说的题目是××,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而展开的,如果以××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探究标题意蕴
对于探究标题意蕴题,特别要关注标题在文中的具体意思(表层义)、标题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意思(深层义)、标题对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象征义或比喻义)。
探究标题的作用或好处
①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我的叔叔于勒》。
②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如《故乡》《边城》等。
③概括小说主要事件,如《范进中举》《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
④设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如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指向表达效果)
⑤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如《项链》《药》等。(指向情节结构)
⑥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题,画龙点睛,如《子夜》《红与黑》等。(指向主题)
⑦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如《变色龙》。(指向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
写作特色
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思想探索和艺术探索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鲜明地体现了列夫·托尔斯泰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生动的细节描写
刚与玛丝洛娃开始交谈时,聂赫留朵夫在称呼她“你”“您”间犹豫不决;在玛丝洛娃突然开口要钱时,聂赫留朵夫流露出窘态。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塑造了人物鲜明的性格、复杂的情感,寄寓了自己的人性理想。
独特的讽刺手法
所谓“独特”,是指列夫·托尔斯泰的讽刺是不露声色的,他采用现实主义的描写去揭露事物表面与实质的矛盾,在朴素的叙述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如:“当着他的面别给,等他走开了再给,要不然会被他拿走的”,揭露了大小官吏的巧取豪夺。
突出的心理描写
列夫·托尔斯泰不仅仅是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的结果,他更关心过程本身,尤其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那种细微的、难以捉摸的改变。
五、课堂练习
请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概括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①爱恋。玛丝洛娃期盼着聂赫留朵夫归来,急切地要见聂赫留朵夫;
②怨恨。聂赫留朵夫在列车上喝酒玩乐,她的内心充满了对他的怨恨,想以死来报复他。
③绝望。从火车站回来后,玛丝洛娃彻底埋葬了自己与聂赫留朵夫之间的往事。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作者写玛丝洛娃夜里想到要嫁个长官或文书,想到盯着她的辩护人、庭长,主要是为了体现她的堕落和毫无廉耻之心。
B.玛丝洛娃在站台上看到聂赫留朵夫后便敲他座位旁边的窗子,而聂赫留朵夫却将窗子放下,体现了他对玛丝洛娃的视而不见。
C.小说中画线部分的风雨描写有力地渲染了社会环境的无情冷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了玛丝洛娃内心的悲伤和凄惨无助的处境,也暗示了玛丝洛娃的悲惨命运。
D.小说节选部分采取了倒叙的手法,描述了玛丝洛娃被聂赫留朵夫抛弃的情形,对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性格塑造都很完整、全面。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D )
A.俗话说,隔层肚皮隔条心,在婆婆面前,我是一个谨慎的媳妇,这么多年来与婆婆相敬如宾,从没有红过脸。
B.那次在南宁,突然发现站在面前的是当年和我同在一个村插队的老朋友,虽然二十多年没见,我们仍一见如故。
C.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枯水现象,面对这种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已开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D.商家重利本无可厚非,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一古训依然值得那些翻云覆雨的金融巨头们深思啊!
六、拓展提高
【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
在《复活》中,“托尔斯泰主义”有着很好的体现,表现在男女主人公精神的自我完善上。《复活》存在着矛盾:一方面,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的剥削;另一方面,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
《复活》是作家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在经历了漫长而紧张痛苦的探索之后 , 托尔斯泰已完成了世界观和立场的转变。他背弃了自己所属的贵族阶级, 站到了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 形成了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的核心是 “博爱”,其内容是爱自己,爱别人,爱仇敌,爱一切人 。这种爱是一种真诚、无私、崇高、博大的爱,在这种爱的力量的感召下,仇恨、狡诈、自私、丑恶都化为乌有。他曾说,只要所有的人相亲相爱,一个道德完善、没有暴力的大同世界就会出现。
托尔斯泰认为,忏悔是从严厉的自责开始的。在自我反省的基础上,应该去帮助他人也认识到自己的堕落,去达到灵魂的觉醒。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爱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规律。聂赫留朵夫就是如此,他首先并不认为自己具有指责玛丝洛娃的权利,相反他很自责,认为是自己造成了玛丝洛娃的堕落,当他发现玛丝洛娃依旧在堕落之中,就希望帮助她重新恢复对善和爱的信念,达到灵魂的觉醒、人性的复活。
聂赫留朵夫在为他人的活动中感受到自身灵魂的净化,从而达到自我的“复活”,聂赫留道夫通过忏悔和赎罪,卡秋莎通过宽恕对方,从罪恶中挣扎出来,这种爱是出于一种博爱,而不仅仅是男女之爱。所以聂赫留朵夫并不是利用玛丝洛娃,而是想帮助玛丝洛娃,让玛丝洛娃重新走上“精神的人”的道路,达到精神的“复活”,学会宽恕他人,从而从另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寻求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七、作业布置
中国的儒家文化强调“吾日三省吾身”,这与本文中的忏悔赎罪的异同点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任选其中一个话题进行思考,并写成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PPT出示相关问题,集中进行解决。
链接考试考点,教师出示相关内容,进行补充教学。
学生先说内容,教师再指导。
学生试着总结,教师进行指导。
课堂上进行班级检测。
拓展托尔斯泰主义的相关知识。
课下完成作业,升华成文字内容。
教师进行提炼。
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这样的阅读能够更有效率。
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学生进行笔记。
教师鼓励。
锻炼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检测本节课所学内容。
拓展知识,引导理解推理。
完成作业
课堂小结
你能分享这节课你的收获与感悟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和体验。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自主生发收获与感悟。
板书
《复活》节选
第一部分:写聂赫留朵夫到监狱见玛丝洛娃。
第二部分:写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见面后述说这些年的遭遇以及玛丝洛娃的心理活动。
第三部分:写玛丝洛娃向聂赫留朵夫要钱,而聂赫留朵夫想求得玛丝洛娃的宽恕。
第四部分:聂赫留朵夫坚持请玛丝洛娃饶恕自己,帮助她觉醒,走向复活。
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在理解这一节课内容。
及时总结,要点提示,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9 复活(节选)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9 复活(节选)教案及反思,共3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9 复活(节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9 复活(节选)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9 复活(节选)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9 复活(节选)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学生自学,独立思考,自学指导,紧扣教材,自学展示,精讲点拨,当堂训练,巩固运用,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