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同步教学必修1: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作业第1页
    人教版同步教学必修1: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作业第2页
    人教版同步教学必修1: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作业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一、选择题1.在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时,常用到一些特殊的颜色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B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C.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D.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将  与氢结合生成水 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在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如图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和水消耗的场所分别是  A①②     B②②      C②③     D③③4.细胞呼吸的实质是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5.将酵母菌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以下模拟实验,最终能产生CO2H2O的试管是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是重要的放能反应B.细胞呼吸是细胞中有机物的一系列氧化分解过程C.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缓慢燃烧的过程D.细胞呼吸是细胞与环境间的气体交换7.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O2,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C[H]O2→H2O,线粒体内膜DH2O→O2[H],类囊体薄膜8.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会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若乙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会使丙酮酸增加C.若丙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会使ADP的消耗增加D.若丁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会使O2的消耗减少9.图示为测量动物呼吸的实验装置,图中a为红墨水珠,b中装有KOH溶液。此装置可测量动物  A.放出的CO2         B.放出的O2C.吸收的CO2         D.吸收的O210.北欧鲫鱼在寒冷条件下,通过向体外排出酒精来延缓周围水体结冰,其细胞呼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能产生CO2                             B.过程①②均能生成ATP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                 D.图中葡萄糖能彻底氧化11多选细胞内的磷酸果糖激酶P催化下列反应:果糖-6-磷酸+ATP果糖-1,6-二磷酸+ADP,这是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重要反应。如图为高、低两种ATP浓度下酶P与果糖-6-磷酸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P应该广泛存在于需氧型生物和厌氧型生物的细胞内B.一定范围内,果糖-6-磷酸浓度与酶P活性呈正相关C.低ATP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酶P的活性D.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既产生ATP,也消耗ATP二、非选择题12.图中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 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为0.1 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放出的热量更多。1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装置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A加入240 mL的葡萄糖溶液加入10 g活性干酵母①________B加入240 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②________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控制实验的________变量。3要测定B装置因细胞呼吸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对装置C的实验处理:装置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C③________④________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 min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表示,则假设成立。13.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的有关问题,设计了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 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后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30℃温水的烧杯中,用重物拴住,再将整个装置置于30℃的恒温水浴锅中。试回答问题:1为了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应设计一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开始后,实验组一段时间内烧杯中液面没有发生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发生变化,则变化情况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实验装置或操作应做两处调整,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酵母菌数量先增加后下降,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为某种生物细胞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1阶段A进行的场所为________。阶段A和阶段B都能够产生的物质________2在此三个阶段中产生大量ATP的是________,此过程是在________进行的。3若将一只小鼠放入含有18O2的密闭容器中,小鼠体内首先出现18O的化合物是图中的[  ]________4若蚕豆种子在发芽的早期测定得出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34倍,说明此时蚕豆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15.某科学研究小组为了研究有氧呼吸的场所及过程,进行了如下3组实验,待充分反应后,分别用澄清石灰水和本尼迪特试剂斐林试剂对反应产物进行检测,请回答: 组别反应溶液结果鉴定澄清石灰水斐林试剂1线粒体+葡萄糖溶液+氧气不混浊+++2细胞质基质+葡萄糖溶液+氧气不混浊++3线粒体+细胞质基质+葡萄糖溶液+氧气混浊++注:的多少表示颜色的深浅1为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每组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应该保持________________2比较第__________组结果可推测,葡萄糖首先在________发生分解。经测定,葡萄糖分解的产物是丙酮酸和[H]3比较第________组的结果,可推测葡萄糖分解的产物移动到________继续分解产生________4本实验________填写不能”)说明O2参与哪一阶段的反应。       参考答案 1C2C解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被用于氧化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这一步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3D解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和水消耗均发生在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即图中所示。4C5B解析:产生CO2H2O的细胞呼吸是有氧呼吸,未离心处理的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CO2H2O;线粒体中可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需要的反应物是丙酮酸。因此,试管乙和丙中能产生CO2H2O6D 解析:细胞呼吸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D错误。7C 解析:无氧环境下,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如有氧气,则无氧呼吸受到抑制,酒精被氧气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A错误;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B错误;有氧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C正确;水分解生成[H]和氧气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D错误。8D解析:若甲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会使丙酮酸的消耗减少,A错误;丙酮酸是葡萄糖分解的中间产物,若乙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会使葡萄糖分解的产物丙酮酸减少,B错误;形成ATP的过程要消耗ADP,若丙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会使ADP的消耗减少,C错误;若丁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使会O2的消耗减少,D正确。9D 解析:动物呼吸吸收O2,产生CO2,由于CO2KOH溶液吸收,故该装置测量的是瓶中O2的减少量。10B解析:过程为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该过程没有CO2产生,A错误;过程为无氧呼吸过程,该过程中有ATP产生,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该过程中能生成ATPB正确;过程为产酒精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错误;图中显示的是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的变化,图中过程葡萄糖不能彻底氧化,D错误。11ABD解析:酶P催化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在需氧型生物和厌氧型生物的细胞内,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完全相同的,A正确;一定范围内,随着果糖-6-磷酸浓度的增加,酶P活性也在增加,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酶P的活性在低ATP浓度更大,高ATP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酶P的活性,C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能产生ATP,果糖-6-磷酸消耗ATP在酶P的催化下生成果糖-1,6-二磷酸,D正确。121不加入石蜡油   加入10 g活性干酵母2去除氧气      3加入240 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不加入活性干酵母4A>B>C 解析:1该实验要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细胞呼吸方式,所以AB两装置内的自变量应为氧气的有无,其他条件要保持完全相同。2B装置内煮沸葡萄糖溶液是为了完全除去其中溶解的氧气,从而制造无氧环境。3装置C作为装置B的对照,测定细胞呼吸引起的温度变化,两装置内的自变量应为进行细胞呼吸的酵母菌的有无。4一段时间后,内部进行了有氧呼吸的A装置中的温度>进行了无氧呼吸的B装置中的温度>无酵母菌的C装置中的温度,则假设成立。13.1将气球中的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等量的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或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2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上升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气球膨胀3气球中不注入氧气    取若干相同装置,并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4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乙醇含量过高、培养液的pH下降任意两点均可解析:1环境因素如温度、压强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实验误差,应设计一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应将气球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换成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或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观察烧杯中液面变化量。2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内,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相等,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随着氧气消耗,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气球膨胀,液面上升。3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不能向气球中注入氧气;实验变量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在不同的温度下无氧呼吸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不同,因此,反应变量因变量通过烧杯中的液面上升量表示。4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出芽生殖使得酵母菌数量增加,后因葡萄糖大量消耗,酒精含量升高,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培养液pH下降,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14.1细胞质基质     [H] 2阶段C           线粒体内膜 3 H2O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占优势解析:据图分析,阶段A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产生的物质[H];阶段B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阶段C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产生的物质是水。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阶段A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物质[H]2阶段C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可以产生大量的ATP3氧气参与小鼠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H]结合生成水,因此若将一只小鼠放入含有18O2的密闭容器中,小鼠体内首先出现18O的化合物是图中的②H2O4蚕豆种子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根据题意分析,蚕豆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比释放的二氧化碳少,说明此时同时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151一致相同    212        细胞质基质    323     线粒体 CO2           4不能解析:有氧呼吸: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式: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1根据表格分析可知,葡萄糖溶液属于无关变量,因此其浓度和体积应该保持相同。2葡萄糖属于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根据表格可知,第2组与第1组相比,葡萄糖减少了,说明葡萄糖首先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的。3比较第23组发现,第3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了,说明葡萄糖分解的产物移动到线粒体继续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4本实验没有检测氧气的消耗,也没有检测水的产生,因此不能说明O2参与哪一阶段的反应。 

    相关试卷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优秀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优秀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练习1解析版docx、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练习1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试剂使用不正确的是,下图表示某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