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1 温度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51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1 温度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351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第1节 温度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1节 温度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1 温度【学习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计;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提问法、类比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春夏秋冬的图片:春天凉爽宜人,夏天酷暑难耐,秋天秋高气爽,冬天寒冷刺骨等。学生观看图片,了解四季的不同,由此引入温度的概念:物理学中,我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二)新课讲授:温度计生活中很多物体的温度不同,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我们有时凭感觉去判断物体的冷热,这种感觉可靠吗?演示实验:请几个学生分别:一只手接触冷水,另一只手接触热水,过一会儿,两只手同时插入温水中,如图所示,感受一下,两只手的感觉是一样的吗?说明什么问题?体验的学生回答:不一样,说明了仅凭感觉器官去判断温度的高低不准确。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是靠不住的,要准确判断和测量物体的温度,必须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请学生参考课本P47“想想做做”完成“自制温度计”。学生实验,如图所示,取一个带塞玻璃瓶(如注射用青霉素瓶)和一根细透明塑料管(如细饮料吸管),在瓶中装满水(在水中滴两滴红色墨水),将细管插入塞中并使细管中的水略高出瓶口,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学生观察到的现象:细管中的液面上升,然后把小瓶放入冷水中,观察到的现象:细管中的液面降低。小组讨论得到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教师出示各种常用的温度计:学生认真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种类和基本结构。温度计的种类:有实验室用温度计、医用体温计和家庭用寒暑表等。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包括:玻璃泡、细玻璃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刻度。通过教师点拨使学生了解,为了使测量更精确,故将温度计的玻璃管设计得非常细。(二)摄氏温度学生认真阅读课本P48“摄氏温度”部分,结合手中的实验用温度计,带着问题进行自学,教师出示自学问题:1.温度计上的符号℃是什么?2.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3.读出下面的温度值:30 ℃、-15 ℃。学生讨论回答:1.℃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2.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沸水的温度是100 ℃,在0 ℃和100 ℃之间划分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摄氏度。3.30 ℃读做:30摄氏度,-15 ℃读做:负15摄氏度或零下15摄氏度。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小资料:自然界的一些温度,请学生正确读出温度值。(三)温度计的使用学生阅读课本P49~P50完成以下问题。1.我们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呢?3.使用温度计时,还有可能出现什么错误?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然后要看清它的分度值。2.使用实验室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3.学生讨论:Ⅰ图A错误,玻璃泡不能接触烧杯底;图B错误,玻璃泡不能接触烧杯壁;图C错误,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图D正确。Ⅱ甲方法错误,读数时若俯视读数会偏大;乙方法正确;丙方法错误,读数时若仰视读数会偏小。(四)体温计教师出示体温计,并用多媒体展示体温计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体温计里面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教师播放视频:体温计师生共同总结:1.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玻璃管非常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有明显变化,因而更精确。2.读体温计示数时要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重新用体温计时,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的温度不准确。3.使用温度计前不甩,则当被测的体温高于体温计的示数时,水银柱会上升;当低于体温计的示数时,水银柱不会下降,可简记为“能上不能下”。 (三)课堂练习:1.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玻璃管的内径做细一些B.玻璃管的内径做粗一些C.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D.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答案】A 2.通常情况下,0 ℃的水和0 ℃的冰,两者相比较( )A.0 ℃的冰要冷一些B.冷热程度相同C.0 ℃的水要冷一些D.状态不同,无法比较【答案】B 3.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性质制成的,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A.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选择符合要求的温度计B.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C.从液体中拿出温度计擦干净放在原来的位置D.待液柱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应和液柱的液面相平E.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液体中并与液体充分接触【答案】热胀冷缩 BAEDC4.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度值为0.01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答案】C(四)课堂小结:学生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小组交流收获和疑惑,教师来回巡视并给予指导帮助。本节课学习了温度的有关概念,知道了摄氏温度的两个规定、读法和写法。练习了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了解了其他类型的温度计。(五)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第1节 温度一、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2.种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3.看清:量程和分度值二、摄氏温度三、温度计的使用四、体温计 【课后反思】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第1节 温度优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教案,共1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进行新课,体温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