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6分)1.下列事例中的“小水珠”,形成过程属于吸热现象的是( )A.青草上的露珠 B.烧开水时的锅盖上的水珠C.寒冬学生哈出的“白气” D.冰块上滴落的水珠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故蒸发快慢与温度无关B.水的是沸点是100℃,故水达到100℃时就一定沸腾C.90℃的水也可能正在沸腾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且温度不变3.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关于这个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A.这种雾气是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时会从周围空气中迅速吸热,使空气降温C.这种雾气是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D.这种雾气是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4.关于水的三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蒸气温度很高,小心烫伤B.极寒地区,水只能是固态C.寒冬,窗户上的白色冰晶是水凝固形成的D.0℃时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5.中国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内涵,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是凝固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是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是液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液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6.在标准大气压下,保温瓶中盛有半瓶 0℃的水,现将温度为-5℃的冰投入水中,并盖上瓶盖,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水和冰的温度都不变 B.水和冰的质量都不变C.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 D.水的质量减少,冰的质量增加7.甲乙两支温度计同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分别是 2℃和-3C,如果将两支温度计放入 25℃的水中,示数恰好均为 25℃,则当把甲乙两支温度计同时放入同一杯热水中时甲温度计示数为71℃时,乙温度计的示数及相比于甲温度计的测量误差情况分别是( )A.75℃,误差大 B.75℃,误差小 C.81℃,误差小 D.81℃,误差大8.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测得某容器中的温水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A.56℃ B.60℃ C.75℃ D.80℃二、填空题(14分)9.为了增加演出效果,舞台上常喷洒一些干冰用来产生一团团的白雾,这是利用了干冰_____时_____大量的热量,从而使_____疑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10.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在“①冰、②石蜡、③沥青、④铁、⑤萘”这些物中,属于非晶体的有_________;右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像,从右图中可知,它可能是上述物质中的_________.(以上两个空均填序号)它们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有一支温度计,它上面所标的0~100℃之间有100个刻度线,用它测量温度时,多次发觉它和用别的温度计测量的读数不同. 于是,小张同学决定检验一下.结果发现:当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当插在实际为100℃的沸水中时,示数96℃.那么,这支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是___________;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得教室里的温度为22.4℃(此读数有估计值),则教室里的 实际温度为___________.12.有一支温度计,其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准,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2℃,用它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为94℃,用这只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读数为7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为_________℃;当这只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时,示数和当时的真实温度恰好相同(结果保留整数).13.小红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由下表可知,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的温度计. 14.干湿计是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它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乙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甲温度计的下端玻璃泡不包湿布。当甲温度计示数为22 ℃,那么乙温度计当时的示数应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2 ℃。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湿度)越________。 三、作图题(4分)15.如图所示的仪器是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的一部分,此时它的示数为﹣34℃,请用铅笔在图中把温度计的液柱部分涂黑.16.在图中画出从钢锭铸造成钢轨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四、实验题(17分)17.如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根据图中可知,该物质在B点时的内能________( 大于/小于/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理由是________;(2)根据图中坐标信息可知,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的比热容分别为C1、C2,则 C1:C2=________.18.小明想把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合二为一进行实验,他对500g冰加热使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发现,AB段比CD段升温快,其原因是_______.图像中,物体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实验过程中,第2~8分钟物体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J.(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19.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甲的温度/℃97.097.598.098.098.098.098.098.0 乙的温度/℃35.040.045.049.554.058.362.566.6 丙的温度/℃46.047.048.048.048.048.048.849.8 (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酒精灯、打火机和铁架台外,都用到的主要实验器材还有______________.(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A.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 B.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C.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 D.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3)为减小误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试管中的固体颗粒______________(大/小)一点的好,用如图甲的方式对海波进行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______________,而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快/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4)实验小组又探究某种液态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该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凝固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min,此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这个过程要_______(吸/放)热.9min末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此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态.五、综合题(19分)20.如图甲是某变频空调机制冷系统的原理图。气态“冷媒”通过压缩机加压进入冷凝器,变成液态,液态“冷媒”经铜管B进入蒸发器变成气态,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而达到制冷的目的。我们把一段时间内“冷媒”流过铜管B的质量与这段时间的比值叫做流量,已知压缩机的转速越大,流量就越大。压缩机的转速由变频器供电的频率决定,变频空调机通过改变供电频率,控制“冷媒”流量,从而控制制冷的快慢。“冷媒”流量与变频器供电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格所示。频率f/Hz30507090110130流量Q×10-2/kg⋅s-11.002.143.324.435.576.71 (1)气态“冷媒”通过冷凝器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______(填物态变化)成液态“冷媒”;(2)“冷媒”在蒸发器中______,吸收热量,使室内温度降低;(3)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的坐标中作出“冷媒”流量Q与变频器供电频率f之间的关系图线______。依据所作图线,当变频器供电频率为100Hz时,流量Q为______kg/s,铜管B中“冷媒”流速为______m/s(铜管B中“冷媒”的密度为1.2×103kg/m3,铜管B内横截面积为0.4cm2)。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混合液的凝固点/℃-17-28-37-49-48-46-28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1)在严寒的冬天,水箱里注入防冻液。这是因为防冻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选填“高”或“低”,下同)沸点比水的沸点______。(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_。A.30% B.40% C.60% D.90%(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____);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 (5) 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D 2.C 3.B 4.D 5.D 6.D 7.D 8.C9.升华 吸收 水蒸气 10.②③ ⑤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11.100/92℃(1.09℃) 20℃ 12.76 25 13.98 水银 14.小于低15.16.17.小于 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 1:2 18.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小于 2.1×104 19.温度计 B 小 受热均匀 慢 晶体 5 固液共存态 放 73 固 20.放热 液化 汽化 0.05 1.04 21.低 高 C B 120 升高 水容易汽化,使得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增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