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
一、地域差异1.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1)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 、 运动的结果。 (2)地域外部条件
2.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
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1)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2)景观变化: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 的变化。 2.形成基础: 状况不同。 3.分布特点(1)山麓与陆地自然地带一致。(2)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 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
四、地方性分异规律受地形、 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
考向一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虽存在地域分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所示。
规律总结 世界气候类型与自然地带分布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典例1】 (2017全国Ⅰ卷,1、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素养解读】试题以城市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图作为主要信息载体,推断自然植被类型以及制约植被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查。
答案 (1)B (2)A
“花开人来,花落人走”是养蜂人的生活写照。每个养蜂人心里都有一幅中国地图,一年四季开满鲜花。读广东、福建等地蜂农“追花夺蜜”的牧蜂图,完成第1~3题。
1.影响蜂农“追花夺蜜”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地形D.市场2.养蜂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蜂蜜产量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A.低温的阴雨天气B.晴朗干燥的天气C.崎岖的山地 D.贫瘠的土壤3.牧蜂图主要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 1.A 2.A 3.A 解析 第1题,蜂农“追花夺蜜”需要根据各地鲜花开放时间,其主要受气温的影响。第2题,蜜蜂的外出活动与天气有关,低温阴雨天气蜜蜂常不会外出活动。如果花开季节遇到寒潮,花被冻得提前凋谢,就会严重影响蜂蜜产量。第3题,“追花夺蜜”时间先从南方开始,逐渐向北推移,到9月在北方结束,主要因为我国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对应的植被分布是根据热量条件进行的南北方向上的移动,所以牧蜂图主要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向二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1)山地所在纬度——相同海拔的山地,纬度越低,垂直带谱越复杂。(2)山地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垂直带谱越复杂。(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山地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复杂。
2.山地垂直带谱分布特点(1)同一自然地带在山地阳坡的分布高度高于阴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
(2)纬度低的高大山地垂直带数目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地。
(3)山地雪线高度与气温、降水、地形的关系。
规律总结 “四步法”判读山地垂直带谱第一步,分析基带类型:由基带类型可推知山地所处的气候区。第二步,分析垂直带谱的丰富程度:一定高度的山地,垂直带谱越丰富,说明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第三步,分析同一自然地带在山地不同坡向分布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同一自然地带在阳坡、迎风坡分布的海拔较高。第四步,分析雪线在不同坡向分布的高低:雪线较低的往往为迎风坡。
【典例2】 (2020江苏卷,13~14)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两山地属于( )A.昆仑山脉B.秦岭C.祁连山脉D.横断山脉(2)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
【素养解读】试题以同纬度的两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作为主要信息载体,推断两山地的名称以及垂直带谱的变化,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答案 (1)D (2)C
(2020全国Ⅲ卷,9~11)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第1~3题。1.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2.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3.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答案 1.A 2.A 3.B 解析 第1题,因为该地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所以阴坡和阳坡的自然地带主要因为热量条件而产生差异。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光照、热量更充足,有利于森林的生长,故林线与雪线更高。第2题,林线升高说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暖;雪线降低说明气候变暖,降水(雪)增多,因此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暖湿,A正确。第3题,火山喷发会彻底破坏原有景观(森林和积雪),因此若干年内该火山锥会慢慢恢复原有景观,火山喷发到景观恢复的过程中,林线从下往上发展到上限,雪线从上往下发展到下限。
地方性分异规律,主要反映的是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这些地方性因素,又称为非地带性因素,因此地方性分异规律又称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具体如下表所示。
另外,有些地区的地方性分异现象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中美洲东侧的热带雨林带,都是因为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信风来自海洋,性质暖湿;暖流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典例3】 (2019浙江4月选考,19~20)“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图1为“理想大陆”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非洲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地带的分布,图2与图1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远近B.沿岸洋流C.海陆分布D.海拔(2)图2中甲自然带为图1中( )A.①B.②C.③D.④【素养解读】试题以“理想大陆”和非洲的自然地带分布图作为主要信息载体,推断地方性分异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自然地带的名称,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答案 (1)C (2)B
(2020浙江1月选考)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①板块张裂 ②板块挤压 ③风力侵蚀 ④流水侵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 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 )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雅鲁藏布江上游位于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形成“V”字形河谷,雅鲁藏布江上游“V”字形河谷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与流水侵蚀作用有关。第2题,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 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主要与该地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大有关,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
图形突破山地垂直自然地带示意图的判读
山地垂直自然地带示意图的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六看”图示解读:①该图示确定山地位置或区域气候类型时,不能以基带河谷灌丛带来确定。因为河谷灌丛带为垂直自然地带中“倒置”特殊现象。利用基带确定位置和气候类型只能以常绿阔叶林带来确定(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区)。
②确定南、北半球或阳坡、阴坡时,山脉须是东西走向。如图示为南北走向山脉,因此无阳坡与阴坡之分,也无法确定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③图示东坡雪线海拔为4 900米,西坡雪线海拔为5 100米。东坡雪线低,说明东坡可能为迎风坡。④图示西坡4 000米以下无自然地带分布,说明西坡相对高度小,东坡自然地带多,相对高度大。⑤利用同一植被类型分布的海拔差异比较山地纬度高低,须是两山地相比,单一山地无法比较。⑥图示基带为河谷灌丛带,出现“倒置”特殊现象,主要是因为气流下沉,降水少,为干热河谷,不能说明该山地所在地区气候干旱。
【典例】 (2018江苏卷,9~10)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米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毫米,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
【素养解读】试题以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和局部海拔范围材料为背景,考查水循环和垂直地域分异等相关知识,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图文信息获取能力,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思路导引】第(1)题,根据材料,该地区的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除去蒸发和下渗,小流域内水量支出还剩 。因此水量支出最不可能是 、 。该实验位置在海拔2 500—3 400米处,该地植被为 ,植被丰富,小流域内水量通过 作用支出较多。第(2)题,我国西北山地,受地形的影响,降水由山麓至山顶的分布规律是 。山麓为半荒漠,随着海拔升高,降水 ,而甲位于半荒漠和山地针叶林之间,因此最可能是 。
答案 (1)B (2)B
(2020福建福州模拟)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高黎贡山北段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调查发现,该地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表现出规律性变化(下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随着海拔上升,该地( )A.木本植物丰富度逐渐减少B.木本植物丰富度逐渐增多C.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D.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该地海拔3 1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主要取决于( )A.气温变化B.降水变化C.土壤变化D.坡度变化
3.海拔3 100米以上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增多,主要原因是木本植物的变化改变了( )A.气温条件B.蒸发条件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3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3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考指津,水循环,太阳辐射量,温度带,落叶阔叶林,从沿海向内陆,高纬度,垂直带谱,较高纬度,风化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考指津,生物循环,能量交换,合成有机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连锁变化,思维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