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七章热现象练习(4)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七章热现象练习(4)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1页
    第七章热现象练习(4)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2页
    第七章热现象练习(4)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图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树叶上的露水
    C.秋天大雾弥漫D.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
    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馒头发霉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C.冰淇淋融化D.酒精燃烧
    3.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计在使用前都要将液体甩回玻璃泡
    B.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将玻璃泡拿出液体读数
    C.体温计在使用后,应该在沸水中高温消毒后才能再次使用
    D.酒精的凝固点是-117.3°,所以去南极考察可以带酒精温度计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高于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也是100℃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
    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B.树上出现雾凇
    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D.河面上冰雪消融
    6.小雨同学“五一节”期间借助厨房的简易器材完成了一项实践性作业:自制霜。如图所示,她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放在一铺有湿抹布的桌面上,过一段时间后小雨发现在易拉罐的下端有白色的霜出现,拿起易拉罐时发现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了,小雨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易拉罐中的冰加入盐后极易熔化,熔化过程吸收热量
    B.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是因为水遇冷凝固形成冰
    C.易拉罐下端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要吸收热量
    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冻肉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表面上结了一层霜,这层霜和实验中易拉罐下端形成的霜成因相同
    7.关于物理量的测量,测量结果不正确的是( )
    A.木块长度为1.5cmB.停表示数为3min37.5s
    C.物体质量为41.6gD.液体温度为30℃
    8.大美罗庄,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居住!下列生活美景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雪花融化B.露珠的形成
    C.冬季结冰的湖面D.深秋树叶凝霜
    9.冬季常吃的火锅中经常加入“冻豆腐”,原本光滑细嫩的鲜豆腐,经过冷冻和解冻,豆腐中形成了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是因为豆腐中的水( )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汽化,后凝华C.先凝固,后熔化D.先凝固,后升华
    10.关于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食品保鲜的时候会用到干冰,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
    ②用冰箱制作冰棒,发生了凝固放热的现象
    ③冷冻的牛排表面的霜是水蒸气吸热凝华而成的
    ④烧开水的时候,壶口的“白气”是水汽化吸热形成的水蒸气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11.“神州六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的。当火箭在太空中高速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温度可升至几千摄氏度,为了防止烧坏火箭内部搭载的仪器和设备,常在火箭的头部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从而保护火箭头部,这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什么特性( )
    A.熔化、汽化放热B.熔化、汽化吸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12.“碳纳米管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 10-6nm,直径 10-7nm 的碳纳米管中充人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30℃——490℃,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碳纳米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B.金属镓的体积在 30℃-4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
    C.金属镓的体积在 30℃-490℃的范围内变化可忽略不计
    D.金属镓的熔点低于 30℃、沸点高于 490℃
    二、填空题
    13.以下是关于空气湿度的资料。
    ①若的空气最多能容纳水蒸气为8g,而实际容纳了2g,则空气相对湿度为。
    ②其它条件相同时,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如图,其中一温度计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液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
    (1)如图可以读出湿球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干球温度计示数更_______ (选填“高”或“低”)。
    (2)若相对湿度是,湿球温度计示数为,从表中和题意推算出干球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
    14.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______性质制成的。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某表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可知晚上的气温是______℃。另有A、B两支酒精温度计,它们的量程、分度值以及玻璃管的内径都一样,A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比B大,则这两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______ (A较长/B较长/一样长)。

    15.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水缸、河面都结冰了,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请你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
    16.如图所示的体温计又称为______,最小分度值为______℃,此时它的示数表示被测对象体温______(选填“健康”或“不健康”),用它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17.如图甲是小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的情形,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纠正错误后,在读数时需注意,视线应与______相平。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
    三、简答题
    18. 电风扇是一种常用家电,它在工作时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1)电风扇在工作过程中,能量主要是怎样转化的?实现这种转化的部件是什么?
    (2)当我们在炎热的夏天使用电风扇的时候,会感觉到凉爽.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19.从温度与室温(24℃)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请你分析为什么温度计取出后,它的示数会先减少,过了一段时间又升回24℃?
    20.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一层雾,使视线变得模糊;一段时间后,镜片上的雾又会自动消失.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镜片起雾随后又消失的原因。
    21.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使热水变凉,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请解释上述两个现象。________
    22.如图所示,将盛有水的试管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在1标准气压下,当烧杯里的水沸腾后仍继续加热,试管里的水能到达1000C吗?能沸腾吗?为什么?

    23.“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请问大煲内的水沸腾了,而炖盅里的水却始终不沸腾,这是什么原因?
    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计示数
    1
    2
    3
    14
    89
    79
    69
    16
    90
    80
    71
    18
    91
    81
    72
    20
    91
    82
    74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树叶上的露水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秋天大雾弥漫,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而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属于物理变化。
    【详解】
    A.馒头发霉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氧气和有机物,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冰淇淋融化只是从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物理变化,故C符合题意;
    D.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
    A.除体温计以外的温度计都不需要在测量前将液体甩回玻璃泡内,故A错误;
    B.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否则读数可能会偏大或偏小,故B错误;
    C.体温计最大测量温度为42℃,,远低于水的沸点,不可在沸水中高温消毒,故C错误;
    D.酒精的凝固点是-117.3°,南极观测到的最低气温为89.6℃,因此去南极考察可以带酒精温度计,故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
    A.因为金属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吸收的热量用来完成熔化,故B错误;
    C.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水的沸点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才是100℃,故C错误;
    D.冰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保持0℃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
    A.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凝固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树上出现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河面上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了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
    A.易拉罐中加盐后使冰的熔点降低,冰更容易熔化,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使原本温度就低的易拉罐温度更低,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湿抹布中液体的水遇冷凝固成冰,使得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易拉罐下端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要放热,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冻肉表面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冻肉凝华而成的,易拉罐底部的霜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冻肉凝华而成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详解】
    A.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刻度尺读数应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木块长度等于右端示数减去左端示数为
    2.50cm-1.00cm=1.50cm
    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停表的读数为3min37.5s。故B正确,不符题意;
    C.图中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物体的质量
    m=20g+20g+1.6g=41.6g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向上示数增大,故示数为零上,所以温度计的读数为30℃,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C
    【详解】
    A.雪花融化,雪花是固态冰晶,变成液态水,固态变液态,这是熔化,不是凝固,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的形成,这是气态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气态变液态,这是液化,不是凝固,故B不符合题意;
    C.冬季结冰的湖面,这是液态的湖水,凝固成固态冰,液态变固态,这是凝固,故C符合题意;
    D.深秋树叶凝霜,这是空气中的气态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小冰晶霜,气态直接变成固态,这是凝华,不是凝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详解】
    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豆腐冷冻时这些水分就会凝固为小冰晶,同时体积变大,这些小冰晶将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待豆腐解冻后,小冰晶熔化为水,就留下了很多小孔。故选C。
    10.A
    【详解】
    ①干冰升华过程中能够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温度进行食品保鲜,故①正确;
    ②冰箱制作的冰棒从液体变成固体,是凝固过程,凝固过程出现的是放热现象,故②正确;
    ③冷冻的牛排表面的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变成固体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过程出现的是放热现象,故③错误;
    ④当水烧开时,从壶口是冒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放出热量,液化形成小水珠,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壶口的“白气”,故④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
    火箭的头部涂有的特殊材料在高温下熔化,是由固态变成液态,需要吸收热量;然后汽化,是由液态变成了气态,也需要吸收热量。这种材料在熔化和汽化过程中吸收大部分热量,从而使火箭头部不会因温度升的太高而被损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2.C
    【详解】
    A.“碳纳米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30℃——490℃,说明金属镓在 30℃-490℃之间是液体,体积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金属镓就是利用 30℃-490℃的范围内体积的变化而制成的温度计,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这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30℃——490℃,说明低于30℃,可能是固体,高于490℃可能就是气体,故金属镓的熔点低于 30℃、沸点高于 490℃,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高
    【详解】
    (1)[1][2]由图可知,湿球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液柱在以上第6条刻度处,温度为;干球温度计示数为,则干球温度计示数更高。
    (2)[3]若相对湿度是,由表格中信息可知,干球温度计示数比湿球温度计示数高1℃,湿球温度计示数为,干球温度计示数为20℃。
    14.热胀冷缩 -4 A 较长
    【详解】
    [1]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由图知道,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温度计的分度值都为1℃;甲温度计上液柱最高处在0℃以上,说明温度高于0℃,为4℃;乙温度计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说明温度低于0℃,为-4℃。
    [3]A、B两支酒精温度计,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A的玻璃泡容积比B的大,因此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A温度计酒精膨胀或收缩的体积大,所以,A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B的要长。
    15.盐水的凝固点与水中含盐量有关吗
    【详解】
    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水缸、河面结冰,说明外界温度到达了水的凝固点;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说明因为盐的原因导致盐水没有到达凝固点,因此可以探究盐水的凝固点与水中含盐量是否有关。
    16.医用温度计 0.1 不健康 不能
    【详解】
    [1][2][3]图示的体温计又称为医用温度计。它的最小分度值为0.1℃,此时体温计的示数为37.5℃,超过正常体温,所以是不健康的。
    [4]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这远远高于体温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所以不能用它测量沸水的温度。
    17.温度计玻璃泡接触杯底 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16
    【详解】
    [1]由甲图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这是一种错误操作。
    [2]温度计在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的液面相平。
    [3]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温度计的示数为16℃。
    18.(1)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这个转化的是电动机;(2)电风扇工作时,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因而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故人们会感觉到凉爽.
    【解析】
    (1)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这个转化的是电动机;(2)电风扇工作时,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因而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故人们会感觉到凉爽.
    点睛:根据电风扇做功时的能量转化回答.空气流动时,加快了汗液的蒸发.
    19.温度计被取出,液泡上的酒精蒸发吸热,液泡温度降低,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减少;待酒精蒸发完毕后,外界空气温度高,将热量传给液泡,直到空气与液泡温差为0,所以温度计的温度又回到与室内相同的温度24℃。
    【解析】温度计被取出,液泡上的酒精蒸发吸热,液泡温度降低,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减少.
    待酒精蒸发完毕后,外界空气温度高,将热量传给液泡,直到空气与液泡温差为0,所以温度计的温度又回到与室内相同的温度24 ℃.
    20.见解析
    【详解】
    冬天,天气寒冷,室外气温低,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镜片的温度还较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镜片后,液化为雾状小水珠,使视线变得模糊;一段时间后, 镜片温度升高,小水珠又蒸发,雾随之消失。
    21.详见解析
    【详解】
    蒸发吸热可以制冷,所以“吹气”能加快热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蒸发,蒸发吸热,可使热水的温度降低,故夏天用口吹气使热水变凉;“哈气”时,从嘴中哈出有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手就会液化,液化要放热,故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
    22. 能 不能 因为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试管中的水最后虽然达到沸点但无法吸热,因此无法沸腾
    【解析】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达到沸点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水的沸点不再升高,而小试管中的水是靠从大烧杯中吸热升温,所以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点睛:本题考查了液体的沸腾条件和热传递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握住沸腾条件是温度不但达到沸点,而且还能不断吸热及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存在温度差异。
    23.见解析
    【详解】
    因为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当煲中的水达到沸点后,炖盅内的汤水也达到沸点,但由于煲中的水和炖盅内的汤水温度相同,汤无法继续吸热,所以炖蛊内的汤水不会沸腾。

    相关试卷

    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解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解答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一、温度、温度计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一、温度、温度计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