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案
展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举例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能力目标:
1.学会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的方法。
2.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和小组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自然、保护环境、团结协作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列举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2.举例说明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
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准备收集动物运动的视频资料;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内容:收集有关水螅、蜗牛、蝙蝠鱼、鲫鱼、小飞鼠、兔、麋鹿、大象等动物以及它们的运动方式的相关资料;PPT课件的制作等。
学生准备:留心观察周围动物的运动方式,并收集老师布置的资料;预习课文内容观察课本图片。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流程
六、板书设计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情景创设 )
展示动物图片,进行提问: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能说一说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吗?
(引入课题) 15.1动物运动的方式
说出动物生活的环境。
讲授新课:
【活动:请同学们展示你们收集的有关动物运动的资料。】
播放一段多媒体片断,画面中出现:飞跑的麋鹿、飞翔的大雁、横行的螃蟹、慢悠悠运动的水螅、悠然的水母、游戈的鱼群,行走的北极熊、跳跃的白兔。
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动物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把大家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并按其栖息环境的特征进行分类。
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按其栖息环境的特征进行分类。
请举例说出哪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
小组讨论:
1.举例说出哪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
2.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如水、陆地、空中)有什么关系?
通过观看影像资料分析得出结论:不同的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运动方式不同,同种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的运动方式也不相同。 运动方式有:游泳、飞行、跳跃、行走、奔跑、爬行等。
学生通过投影展示课前收集和整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师生共同完成课本上的问题。
进行小组活动填写表格,然后分组、讨论、汇报,得出结论。
多数学生认为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1.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2.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水中以游泳为主,陆地上以行走、爬行、奔跑、跳跃为主,空中以飞行为主。
(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
展示气球、乌贼、火箭的运动,提出问题:
你能找出气球升空、火箭升空与水母倒退运动的相似之处吗?
展示水中生物运动的图片
1.海蜇、水母图片(海蜇、水母的身体能在海水中漂浮,随波逐流)。
2.乌贼、扇贝图片(乌贼、扇贝等以其身体躯干的特殊构造,将水向后喷出,将生物能转化成前进的动能。)
3.草履虫
4.虾
5.金鱼
6.鳖、海龟
【总结】:水中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以游泳为主。
【讨论】:鱼类游泳的动力
师生共同归纳:
一是利用躯干和尾部肌肉的收缩摆动使身体前进。
二是利用鳍的摆动拨水前进。
三是利用鳃孔向后喷水的冲力使身体前进。
【思考】:水生动物有哪些特殊的运动器官?
展示昆虫的游泳、海龟的运动、水螅的运动、贝类动物的运动、海星的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总结】:
1.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2.游泳是动物适应水中生活最主要的运动方式。
3.每种动物都有与自己的运动方式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注意观看时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并总结水中生物运动的方式。
漂浮。
倒退。
依靠纤毛划水。
依靠附肢划水。
用鳍游泳。
依靠附肢划水。
讨论交流,进行说明,归纳总结。
不少昆虫用划动法游泳,例如龙虱后足特化成桨状的游泳足,各节扁平,胫节和跗节的边缘有长毛,适于划水。
海龟在游泳时,它们的鳍状肢体形成水翼(水生动物的流线型运动器官)。
以触手代足,交替打转,慢慢向前移动,俗称“翻筋斗”。
贝类动物也是有“脚”的——斧足。依靠斧足上的肌肉交替伸缩完成运动。
海星等通过管足的伸缩来实现运动。
(二)动物在陆地上运动方式
展示陆生动物的运动图片,请归纳陆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并概括爬行、行走、跳跃的概念。
1.展示蛇的爬行、昆虫的爬行、多足的爬行、壁虎的爬行图片和介绍,归纳爬行的概念。
2.展示哺乳动物的行走、人的行走图片和介绍,归纳行走的概念。
3.展示哺乳动物的奔跑、人的奔跑图片和介绍,归纳奔跑的概念。
4.展示蛙和蟾蜍的跳跃、昆虫的跳跃、袋鼠的跳跃图片和介绍,归纳跳跃的概念。
【想一想】:动物在陆地上还有其它运动方式吗?
【思考与讨论】:
1.蜗牛是怎样运动的?
2.为什么龟、鳖等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速度较慢?
3.当猫、狗、鹿、马等哺乳动物漫步行走时,四肢是如何变化的?当缓慢跑动时,四肢是如何变化的?当快速奔跑时,四肢变化又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青蛙、袋鼠等善于跳跃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与这种运动方式相适应?
【总结】:陆地动物的运动方式: 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学生观察并分析图片,概括概括爬行、行走、跳跃的概念
动物依靠肌肉或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这种运动方式称为爬行。
动物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前进,这种运动方式称为行走。
当动物行走速度加快时,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这种运动方式称为奔跑。
动物依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跨越较大距离,这种运动方式称为跳跃。
思考并回答。扬子鳄爬行、熊猫攀爬。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蜗牛以足部肌肉伸长的部分固定在物体表面,足的其余部分伸展而前进。
2.四肢不发达,不能完全将身体抬离地面。
3.漫步行走时,前后肢交替前伸和后推;缓慢跑动时,这种交替加快;快速奔跑时,交替更为加快,甚至跨步时脚不着地而身体腾起。
4.青蛙的后腿较长,能跳到自身长度的12倍处;袋鼠的后肢很发达,能够连续跳跃,最多能跳到自身长度的5倍远处。
(三)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
展示飞行动物的运动方式,请归纳飞行生活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及其特点。
总结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总结】:
形态特点:
体型——流线型(减少飞行阻力)
前肢特化为翼——飞行器官
体表被羽——(飞行、隔热、保温)
结构特点:
胸肌发达——(动力)
骨骼中空——(坚而轻、减重)
有喙无牙齿——(减重)
生理功能:
直肠短、无膀胱
食量大、消化能力很强
双重呼吸(一次呼吸过程中,空气两次经过肺部,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提供更多氧气。
小组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的运动方式与栖息环境有什么相适应的特点?其形态特点与其栖息环境又存在什么因果关系?请分别举例说明。
(2)请举例说明动物运动有什么意义。
(3)请举例说明动物的运动在仿生学上的应用。说出动物与人造的运动机器(如飞机、汽车、轮船)的运动有什么异同?
鼓翼飞行是飞行动物依靠双翼(或翅)快速、有力上下扇动空气而获得上升和前进动力的一种基本(主要)方式。滑翔则是借助大气流动顺势前进的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学生回忆讨论的话题,再次印证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结合上述分析,从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三个方面总结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思考并回答问题。
(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如鸟类在空中生活为主,因此运动方式为鼓翼飞行和滑翔。而鸟类的形态结构又与它在空中生活是相适应的。如鸟类的前肢特化为翼。鱼类生活在水中,水有较大的浮力。故鱼类不用脚走路,因此用鳍游泳。
(2)动物通过运动主动改变自己身体的位置,有利于寻找和获取食物,有利于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环境中,有利于有效躲避天敌的危害。
(3)蛙人潜水——游泳、火箭升空——倒退运动、船桨(橹)——鱼胸鳍(尾鳍)、滑翔机——滑翔、极地越行汽车——企鹅滑雪、智能行走器、智能机器鱼、智能潜行器、智能爬行器、智能飞行器等。
现代的各种交通工具,均需要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才能工作,若在崇山峻岭或沼泽中则无法工作。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其运动器官和体形都进化得适应某种恶劣环境,并有着惊人的运动速度。
动物运动需要氧化分解有机物,利用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人造机器的运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源于燃料。
课后总结
老师请学生谈谈本节课收获。
学生谈收获,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
练习
老师展示相关题目。
学生思考完成相关作业。
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骨与骨的连接方式,拓展运用,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