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地理精品课件+教案+作业打包新人教版必修2专题
地理必修2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综合与测试作业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2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综合与测试作业ppt课件,文件包含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3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3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3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3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1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2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3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3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等2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800年,全球仅有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了1950年,这个数字迅速攀升到了29%,而到了2000年,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人口迁入了城市。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5%。 不可否认的是,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城市生活也越来越面临一系列挑战。为此,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1.知道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世界 城市化进程。2.理解不同国家城市化的时间差异 和地区差异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3.能够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城市化 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带来的 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参阅教材31页图2.16,看一看长三角地区城市有什么变化?
南京、上海、杭州、无锡、苏州
镇江、常州、宁波、扬州、南通、常熟
嘉兴、绍兴、湖州、泰州
1.从“1985年到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图”可看出哪些变化?
城市等级上升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扩大
乡村变为城市 学.科.网
一、什么是城市化?学.科.网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思考:城市化除了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用地发生变化外,还可能带来哪些变化?
人口向_____集聚和城市范围_______乡村变为_____的过程。
一、城市化的含义学.科.网
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过剩,加之城乡差别的存在,大量农村人涌向城市。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边陲小镇老深圳全貌 (1982)
流光溢彩的深圳(2000年)
深圳的城市化发展为什么如此迅速?
改革开放, 经济的飞速发展
城市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水平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1、带动 发展;2、带来 的变化;3、带来————、————、————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 发展的必然结果,是 的表现。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又如何呢?
1、世界城市化的时间特点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2.19 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
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分析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处于哪个阶段?
阅读P33案例4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几个阶段(以英国为例)
城市群的基本发展过程(以英国为例)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地域空间的变化。 郊区城市化: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伴随着城市中上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开始城市化的进程,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
逆城市化: 二战后,少数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趋于饱和的国家,由于交通拥堵、犯罪率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压力日渐增长,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的现象。 再城市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一个相对应的过程,使得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可使城市进一步提升功能和内涵,
城市规模小,城市问题不突出;城市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分异不明显
郊区城市化、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劳动力过剩、城市环境恶化
结合图2.19和案例4,完成P34活动:
大城市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有些国家推行再城市化)
1.发达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早:英国1800年,美国1825年前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开始的时间晚:巴西1940年,印度1910年
2.英、美、巴西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印度处于初期阶段。
3.英、美、印城市化发展速度较慢,巴西较快。
4.英、美、巴城市化发展速度趋于缓慢,印度可能加快。
5.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滞后城市化: 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 超前城市化:又称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脱节。其主要表现是: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城市建设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化的速度,从而形成了许多大都市的贫民窟。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这与其经济水平不相适应。如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是世界最贫穷的地区,但城市化水平平均为40%左右,南部非洲达到了60.9%;加勒比地区城市化水平为64.8%;中美洲为70.6%;墨西哥为77.4%;南美平均为82%。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如阿根廷第一大城市人口是第二大城市罗萨里奥的9.57倍,秘鲁是8.61倍,墨西哥是6.13倍,再如安曼占约旦人口的28%,圣地亚哥占智利人口的30%,表明这些国家的人口相当大部分集中在首都,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过大。
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聚集于少数大城市。
占阿根廷总人口的30%
占墨西哥总人口的16.8%
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
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指出,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
——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实际上,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 。
污染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人体健康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测算1995-2000年城市人口比重的年增长率,结合我国的总人数计算每年新增加的城市人口数。
根据计算,我国每年新增城市人口1200万,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城市化会给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压力,并且提出缓解这些压力的措施.
措施: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的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市绿化程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绿化意识;分散大城市的职能。
3、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
(1)、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
四、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生物栖息地减少, 影响生物多样性.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 水质、水量及其运动 发生改变.使得局部的气候条 件发生变化.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 差、就业困难 ……
.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化进程与社 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市绿化程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环 保意识.分散大城市职能 ……
1、A模式优点是可以净化从郊区流入城市的空气,缺点是无法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中心污染物不易稀释,尤其是遇到大气稳定少动时更是如此。改进意见:城市内部开辟一些绿地
2、B模式优点是在A模式基础上,绿地向城市中心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缺点是城市中心地区其他用地面积比重大,向城市中心延伸的绿地在调节、净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改进意见:在城市中心建一些绿地
3、模式优点是在B模式基础上,绿地在城市中心形成网状,进一步减小了城市热岛效应。而且由于绿地从城市边缘伸到中心地区,使空气流动较通畅,有利于降低城市大气污染,缺点是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率降低。改进意见:在城市各用地间进行道路建设
1.关于城市化的错误叙述是( )
A.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 )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人口数量增加
3.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 )
A.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空前的程度
B.中小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发展慢
C.由于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用地规模不断缩小
D.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13.3%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 )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多;⑤水旱灾害频繁;⑥水土流失加重;⑦社会秩序混乱;⑧人口老龄化加快。
A.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⑧ D.①②③④⑦
7.上海市提出限制新建楼房高度的规定,其目的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中的 ( )A.城市住房紧张 B.城市热岛效应C.城市水体污染 D.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6.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①城市规模无限扩大;②城市人口迅猛增长;③城市管理水平落后;④城市设施很不完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1)城市化是指 向城镇集聚和 范围不断扩大、 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2)由图可知,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①(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阶段是 ( ) A、① B、② C、③ D、②③ (4)、二次大战后,为何发展中国 家的城市化发展迅速?
二次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1)根据城市化水平,表示发达国家的是 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 曲线。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是:(3)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反映了其 的发展水平。
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9.读“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然后分析回答。
原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例1] (2012·山东高考)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1.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2)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例2] (2011·江苏高考)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 )A.兴建污水处理厂B.疏浚河道 C.加强道路建设 D.完善排水系统
(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
2.孟买和洛杉矶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城市的发展,孟买市在老城区之外建设了一座新 城区,主要是为了缓解哪些城市问题?
(2)洛杉矶市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化”现象突出。分析其今后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
(2)①节约用地;②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合理分区);③改造老城区;④优化环境(建设生态城市)。
(1)①交通拥堵;②环境污染;③居住拥挤;④用地紧缺;⑤治安恶化等问题。
(2013安徽卷)图7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7-9题。7.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处于(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8.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海域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9.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2012福建卷)图2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6-17题。16.图中代表中国城市进程的折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17.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2011年高考广东卷)19.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平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的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2011年高考浙江卷)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20-21题。表1
20.甲、乙、丙、丁一次代表的国家是( )A. 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 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C. 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 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21.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出生率低 B. 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C. 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 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印度尼西亚馆:用竹子盖房子
有着几百年使用竹子历史的印度尼西亚,其场馆使用了近100吨的竹子。通过采用竹子。木头等一系列天然环保材料,展示了其对自然资源的良性利用。
在印尼村庄,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竹子制成的桌椅或屋棚,竹子、木头、棕榈、橡木等是印度尼西亚传统的建筑材料。
印尼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印尼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以及雨林气候带来的充沛雨量,是竹子生长理想的生态环境,使印尼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意大利馆:屋顶种上片片麦田
在意大利馆中,游人可看到这样美妙的景象——倒种空中的麦子布满整个天空,内板上种着真实尺寸的橄榄树。油绿色的橄榄树和麦子相称,两旁展示着葡萄酒,扁的、长的、盘成卷的各种意大利面布满一面墙,令人回味无穷,把地道的意大利农业文化带到世博会。
意大利面,是国人最容易接受的西餐品种,其使用的面粉是用一种叫“硬杜林”的小麦制成的,是最硬质的小麦品种,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质、高筋度等特点,正宗的原料是意大利面具有上好口感的重要条件。除了普通的直身粉外,还有螺丝型、弯管型、蝴蝶型、贝壳型等各种形状。
欧洲是葡萄酒的故乡,意大利是继法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葡萄酒生产国,酿酒历史超过3000年,意大利人一直为拥有最好的葡萄酒而自豪。所以葡萄酒是意大利人离不开的饮料,不论男女几乎每餐都要饮酒,甚至喝咖啡时,也要掺上一些酒。
瑞士馆:城乡和谐发展 展现美好生活
瑞士馆的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左为“城市空间”,右为“自然空间”,以互动性的展览介绍瑞士在城乡互动方面的创新力量和瑞士的典范实例。“城市空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茵的屋顶,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瑞士“欧洲屋脊”“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而这条缆车线路也是城乡之间的连接元素。
瑞士人很早就注重城乡平衡发展,现以成为没有城乡差别的国家。星罗棋布的交通运输网络将瑞士的城市与最偏远的高山村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瑞士的公共交通舒适、快捷、准时,人们甚至可以根据车站的时刻表来对时。这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出行和商贸需求,而且让“乡村生活,城镇工作”成为现实,瑞士也是世界上人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最多的国家。
瑞士政府鼓励城市人到乡村生活,“乡村人”每月可从政府 领取以“工资”形式支付的补贴。瑞士人信守的理念是:“土地需要人来照管”,由于瑞士山区占国土面积的3/4,如果乡村或牧区没有人居住,就没有人维护草场和农田,如此一来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使自然环境恶化。
阿联酋馆: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坡面”高达20米的阿联酋馆,模仿真实的沙丘,呈现着由于风力作用而早就的一面粗糙、一面光滑的质感;不锈钢面板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幻着沙漠特有的玫红和热浪。从炎热的“沙丘”进入展厅,一阵清凉扑面而来。溪涧、花床、树木,另一番迥异的景致梦幻般出现,在树阴下休息、在溪涧旁漫步,在视听互动中和阿联酋人一同享受这样的惬意,似乎让人忘却了这是沙漠中的国度。
阿联酋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临波斯湾。境内除东北部有少量山地外,绝大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洼地和沙漠。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一片片沙漠上覆盖着一层层白花花的盐碱。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没有一颗树,没有一棵草,几乎是一片不毛之地。但恶劣的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让沙漠里变出了美丽的绿洲。
迪拜是阿联酋第二大城市,有“阳光之城”之称,海湾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重要港口和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迪拜酋长国首府。迪拜的建筑堪称世界上最前沿最另类的建筑了。
酋长国宫殿酒店 (Emirates Palace)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 (Abu Dhab) 的西北的海岸边,迄今为止最为奢华、最贵的酒店,斥资 30 亿美元修建,该酒店被认为"简直是为国王而建的"。远远看去,它有点象清真寺,也有点象传说中的辛巴德或阿里巴巴时代的皇宫。每座宫殿都有一个传说的故事,具有很浓的民族色彩。
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人工岛,“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式的惊人想象力和古阿拉伯富豪奢华气派的结合”。棕榈岛工程由朱迈拉棕榈岛、阿里山棕榈岛、代拉棕榈岛和世界岛等4个岛屿群组成,所有的岛屿均由人工填海完成,计划建造1.2万栋私人住宅和1万多所公寓,还包括100多个豪华酒店以及港口、水主题公园、餐馆、购物中心和潜水场所等设施。此外,一个海底酒店、一栋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一处室内滑雪场、一个与迪拜城市大小相当的主题公园,也在计划之内。
巴西馆主体由数千根不对称放置的绿色木条组成,喻义巴西茂盛的森林。在巴西馆中,主要布展材料为可回收利用的环保木材,一系列与树木相关的环保举措也借世博会舞台向全球宣传,这在世界各国中都是很难得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城镇化课文配套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练习,课标定位,素养阐释,世界城镇化进程,问题引领,探究一城镇化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作业ppt课件,文件包含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3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3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3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3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2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2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1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2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1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2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等2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综合与测试作业ppt课件,文件包含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3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3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3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2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3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1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2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3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1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2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3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等2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