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十章 游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十章 游泳教学设计,共4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检查人数,教学内容,水中憋气练习,模仿抱膝浮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次课:游泳教案 1 时间:9.11-12
课的任务:
1.掌握水中呼吸方法,了解熟悉水性的步骤,从思想上,克服怕水的心理因素,掌握水中抱膝浮体,展体的动作,重点掌握浮体和展体的水中站立动作,通过陆上模仿,达到熟练的程度为进一步熟悉水性做好基础。
课的部分
时间
课的内容和组织教法
练习时间
开
始
部
分
5
一、检查人数
二、教学内容
1.水中呼吸,水中憋吐气
2.仿水中呼吸,水中憋吐气练习
3.熟悉水性方法
(1)水中走动
(2)水中跳跃前进
(3)水中洗脸,打水仗
(4)水中游戏 ,水中转圈
4.水中抱膝浮体,浮体后的展体
5.浮体,展体后的水中站立方法
6.模仿水中浮体动作,及展体动作
7.模仿水中浮体动作,及展后动作后的水中站立
5
基
本 部
分
80
一、水中呼吸方法
1.对比
(1)陆上呼吸形式:可以用鼻腔吸、呼气,也可以用口腔吸中短波气,其次也可以用鼻腔吸气,口腔呼气相反之
(2)水中呼吸形式:水面上吸气后,关闭口、鼻腔后低头,下蹲至水中,在水中有一段憋气的过程,但头部出水面后,先用口腔、鼻腔吐气体内的气后,张嘴只能用口腔再深吸一口气。
(3)水中憋吐气形式:水面上吸气后,低头、下蹲至水中,停2秒后用口腔和鼻腔在水中进行吐气,同时头部在吐气过程中,上抬至水面上,到达水面上后,体内的气已吐尽,这时用口腔吸一口气再重复进行。
2.吸气的方法:用复式进行深吸气最大能力吸气,然后关闭口、鼻腔注意这耳道自然的关闭,憋气20—40秒左右,用口腔吐尽气,再进行吸气,重复做,切忌在吸气的过程中用鼻腔吸气
3.练习,在坐位上进行练习
(1)吸气——憋气——吐气
(2)吸气——憋气——水中吐气——吸气
二、熟悉水性方法介绍
1.下水后绕地慢走一圈,或来回运动,体会人体在不同水位是身体对水的感觉
走动的方法:两臂前伸,要求水至肩上,保持人体在水中的平衡
2.水中跳跃前进和快走,充分的体会水对人体的阻力
3.在浅水区域进行相互泼水,打水仗,感觉水给人带来的刺激
4.双手掬水给自己洗耳恭听脸,配合水中呼吸进行练习
三、水中憋气练习
(1)拉住固定物,吸气下蹲,低头至水中憋气
要求:头部完全在水中,这样人体才能体会到浮的感觉
(2)双人练习水中憋气
四、水中抱膝浮体,浮体后的展体动作要领
1.抱膝浮体,深吸一口气后,两膝变曲下蹲,双手从两侧抱住双腿,低头,大腿紧靠胸部水中憋气,人体在水中成球状
2.展体,当人体在水中成球状后,两臂前伸掌心向下,两腿并拢后伸直,使人体在水中盛开字形状。
3.浮体,展体后的水中站立方法:
(1)浮体:当人体在水中成球状浮体后,憋一段体会在水中浮的感觉,然后松开双臂前伸直后,向身体两侧在臂压水同时两腿向下踩,站立出水
(2)展体:当人体在水中成一字形状后,在水中漂一会后,双腿弯曲收于腹下,双臂直臂划水至身体两侧,双腿向下踩,站立
五、模仿抱膝浮体、展体,水中站立练习
1.示范:图示,动作示范
2.模仿抱膝浮体,水中站立
3.模仿浮体的展体,水中站立
4.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尽快进入角气练习,了解掌握每一个练习动作的顺序及过程,休息时进行憋气练
20
10
10
20
20
结束部分
5
1、 总结本课
2、 布置课后练习
5
课后小结
第二次课:游泳教案 2 时间:9.18-19
课的任务:复习巩固水中呼吸方法,建立口腔吸、憋、吐气的正确动作概念,熟练地掌握抱膝浮体及展体后的水中站立动作顺序,达到在岸上运用自如的程度。学习掌握蹬边滑行出发技术动作,建立蛙泳腿部踝关节屈伸动作的概念,模仿练习
课的部分
时间
课的内容和组织教法
练习时间
开始部分
5
一、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做好考勤登记工作
二、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
1.复习模仿上课次的学习内容
(1)吸气——憋气——吐气,20秒、30秒、40秒
(2)吸气——憋吐气——吸气 3—4个循环
(3)模仿练习抱膝浮体水中站立
(4)模仿练习浮体后的展体水中站立
2.学习蹬边滑行水中出发技术动作
(1)单腿蹬边技术动作
(2)双腿蹬边技术动作
(3)双手反拉,双腿蹬边技术动作
3.介绍练习蛙泳腿的踝关节屈伸动作
5
基本部分
80
一、复习模仿上次课的学习内容
1.水中呼吸模仿:吸气——憋气——吐气
20秒三组,30秒三组,40秒三组
要求:用腹式最大能力吸气,关闭口、鼻腔憋气,快速吐气,张嘴再吸气
2.水中憋吐模仿,吸气——憋吐气——吸气
要求:两臂伸直,抬头吸气,低头于两臂之间憋气2、3秒后快吐气,同时抬头部上抬,吐完气快速再吸气后低头。3—4个循环动作。
3.模仿抱膝浮体后的水中站立动作
要求:吸气下蹲成团身状,低头5秒,两臂前伸与肩同宽,掌心向下,然后直臂向身体两侧划水同时两腿站立
4.模仿浮体后的展体及水中站动作
动作顺序:预备:成单腿支撑,身体和另外一条腿成抱膝浮体状
“一”伸直手臂和伸直腿
“二”收腿与胸前下、大、小腿折叠
“三”手臂划水于体侧,同时腿向下踝成站立
要求:练习中,根据口令练习,同时建立动作顺序概念
二、学习蹬边滑行水中出发技术动作
1.蹬边技术种灶
(1)单腿蹬边
(2)双腿蹬边
(3)单臂、腿蹬
(4)单臂、双腿蹬边
(5)双臂双腿蹬边
2.蹬边技术的预备动作
背对池壁,一臂式两臂前伸与水中,掌心向下,单腿蹬边时,另一条支撑腿要求屈膝
3.蹬边技术的发力顺序
(1)吸气低头于水中憋气,身体前倾于水中
(2)单腿蹬边时,另一只手直臂由体后向前和另一手臂靠拢,两臂挟头
(3)两腿弯曲,由池底靠池壁
(4)触池壁 后,用力蹬边
(5)使人体直线在水中滑出,成一字状
(6)蹬离池边后,呈滑行过程中,手、腿不做任何附加动作
(7)采用水中站立的方法,站立于水中
4.蹬边技术种类图示
(1)单腿蹬边
(2)双腿蹬边
(3)单臂、单腿蹬边
(4)单臂、双腿蹬边
(5)双手反拉双腿蹬边
5.室内模仿蹬边滑行技术动作
(1)各种蹬边技术动作的预备姿势
(2)吸气后的低头动作前倾
(3)手臂与收支撑,或后靠池壁动作
(4)发力顺序
6.滑行中心正确姿势动作
三、学习蛙泳腿的踝关节屈伸
20
40
20
结束部分
5
1、总结本课
2、布置课后练习
5
课后小结
第三次课:游泳教案 3 时间:9.25-26
课的任务:巩固熟悉水性练习动作,在模仿练习中建立正确的表象动作概念,熟练掌握每一个练习动作的顺序,做到熟练地运用
学习蛙泳技术腿的收、翻脚的位置,及蹬水的路线,在模仿练习中建立正确地动作概念和动作节奏
课的部分
时间
课的内容和组织教法
练习时间
开始部分
5
一、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做好考勤登记工作
二、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
1.复习模仿学生的熟悉水性动作,蹬边滑行技术
(1)水中呼吸方法
(2)水中憋气吐气方法
(3)水中浮体方法,站立方法
a.抱膝浮体 站立
b.浮体后展体,站立
(4)蹬边滑行技术
a.单手、腿蹬边滑行
b.单腿蹬边滑行
c.双腿蹬边滑行
d.双手反拉双腿蹬边滑行
2.学习蛙游技术中的腿部技术动作
5
基本部分
80
、复习内容模仿
1.水中呼吸方法
(1)吸气——憋气——吐气
20秒三组,30秒三组,40秒三组
(2)吸气——憋、吐气——吸气
连续3—4个循环,二组
2.水中浮体及站立方法模仿
(1)抱膝浮体,站立练习
集体练习,个人练习
(2)浮体后展体,站立练习
集体练习,个人练习
3.蹬边滑行技术模仿练习
(1)单手、腿蹬边练习
(2)双腿蹬边练习
(3)双手反拉双腿蹬边练习
要求:注练习动作的顺序,在模仿练习建立动作的正确概念及动作节奏
二、学习蛙泳技术中的腿部技术动作
1.收腿技术(两腿伸直开始)
(1)技术要求:大、小腿弯曲,膝关节下沉,小腿上收,紧靠大腿,同时两脚掌外翻
(2)收腿节奏二拍
(3)图
2.蹬夹腿技术
(1)技术要求,两腿由两边划弧线向下方蹬夹,伸直并拢——滑行
(2)动作节奏一拍
(3)图示
3.要求:边收边翻,二拍大、小叠紧
弧型蹬夹一拍,两腿伸直
4.模仿练习蛙泳技术
(1)分组在统一口令下进行模仿收腿,蹬夹练习
(2)教师口述动作要领,学生闭眼建立表象动作
(3)分组连续20次一组动作练习
(4)个别动作纠正练习
30
50
结束部分
5
1、 总结本课
2、 布置课后练习
5
课后小结
第4次课教案 时间:10.9-10
教学
内容
1、 恢复体力的各种练习
2、 复习所学的各种踢球、停球、头顶球技术
3、 学习正面、侧面抢截球技术
4、 素质训练
教学
任务
1. 使学生尽快适应足球教学环境
2. 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本技术
3. 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柔韧性素质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方法
次数
时间
备注
开
始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一.值日生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二.师生相互问好
三.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
四.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六.慢跑热身
热身运动
1. 踝关节绕环
要求:绕环的动作幅度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2. 膝关节屈伸
要求:动作幅度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3. 双膝关节绕环
要求:同上
4. 箭步压腿走
要求:上体尽量保持正直,不要前倾,后腿伸直。
5. 体前屈腹背运动
要求:练习时双手上举伸展要充分,弯腰伸背动作幅度要逐渐加大。
6. 小步跑
要求:练习时注意踝关节放松和支撑用力缓冲蹬地动作要灵活交替。
一、球性练习:颠球、运球练习
要求:颠球时动作自然、放松,数量有所增加;运球时注意节奏。
二、复习踢球、停球、头顶球技术
踢球的技术动作包括助跑、支撑脚的位置、踢球腿的摆动、脚与球的接触部位和踢球后的身体随前动作五个组成部分。
踢球的方法主要有正脚背踢球、外脚背踢球、里脚背踢球、脚内侧踢球,此外还有脚尖踢球和脚跟踢球。
三、脚内侧踢、停地滚球和头顶球
1. 脚内侧踢球
要领:支撑脚踏在球侧15cm左右处,大腿带动小腿加速摆动,击球前摆动腿膝盖外转,脚内侧与出球方向成90度,脚尖稍翘起,用脚内侧击球的中后部。
2. 脚内侧停地滚球
要领:支撑脚支撑住身体,接球脚小腿前引,在脚内侧触球的一瞬间,迅速回撤缓冲至脚下。
重点:迎撤动作;难点:迎撤时机。
3. 头顶球
动作要领:面对来球,两脚前后开立,膝微屈,重心放在两脚上。顶球前,上体先后仰,重心移到后腿上,两臂自然摆动,保持身体平衡,两眼注视来球。顶球用力蹬地,两腿迅速伸直,上体由后向前快速摆动,借腰腹及颈部力量,用前额正面将球顶出。顶球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后腿移到前腿(图)。
四、学习正面、侧面抢截球技术
在对方带球队员迎面而来是可采用这种抢截。
★动作要领:两脚前后稍开立,两膝稍屈,身体重心下降,并平均落在两脚上,面向对手。当对方带球脚触球即将着地或刚刚着地时,立即抢球。抢球脚的脚弓对正球,并跨出一步,膝关节弯屈,上体前倾,身体重心移至抢球脚上。如对方已有准备,在双方脚同时触球时,脚触球后要顺势向上提拉,使球从对方脚背滚过,身体迅速跟上,把球控制住。双方上体接触时,抢球人可用合理部位冲撞对方,使之失去平衡,将球控制在自己脚下(图)。
另外还可以用弓步抢球。抢球时,向斜前方跨步,两脚前后开立,重心稍下降,以维持身体平衡。先用前脚脚弓堵球,紧跟着后脚脚弓再堵球,两脚动作频率要快,使对方无法处理球(图)。
侧面抢截
当防守队员与带球进攻的队员并肩跑动,或二人争夺迎面来球时双方都可采用这种抢截。
动作要领:当与对方平行跑动争球时,身体重心要降低,两臂贴紧身体。在对方靠近自己的脚离地时,可用肩和上臂做合理的冲撞动作,使对方身体失去平衡,从而把球抢过来(图)。
五、素质训练
手触地起动跑:队员原地站立,听信号后快速弯腰用手触摸一下地面,然后快速起动跑30米。
要求:听信号后弯腰摸地起动要快速,起动要小步幅、高频率。
一、放松练习
二、小结本课
三、回收体育器械
四、宣布课后练习
队伍组织成二列横队,要求整队时做到静、齐、快。
教学内容宣布主要以讲解为主。
组织教法: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要求。
2. 学生模仿练习。
3. 学生按口令进行集体练习。
4. 教师进行集体、个别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 学生练习。
3. 教师纠错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 学生进行练习:
1)踢球动作的模仿练习。
2)二人一球,一人用脚挡球(挡球脚脚尖稍翘起脚掌对球,离球约10厘米),另一人做助跑踢球练习。
3)二人一球,对踢练习。
3. 教师进行个别与集体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 学生进行练习:
1)停球动作的模仿练习。
2)二人一球,踢停球练习。
3. 教师进行纠正。
1.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后,简单示范一下。
2. 学生进行原地模仿。
3. 练习开始,每人3次。
教师讲解,提出课后锻炼要求
8*8拍
3次/人
5min
10min
8min
8min
5min
20min
20min
9min
5min
课后小结:
第五次课教案 时间:10.16-17
教学
内容
1、 复习所学足球基本技术
2、 学习有球、无球假动作
3、 介绍掷界外球技术
4、 素质训练
教学
任务
1. 初步体会控球情况下过人技术的运用和无球队员的摆脱技术。
2. 掌握掷界外球技术
3. 发展学生的速度和柔韧性素质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方法
次数
时间
备注
开
始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一.值日生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二.师生相互问好
三.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
四.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六.慢跑热身
准备活动:行进间徒手操
1. 上肢运动
要求:手臂伸直
2.扩胸运动
要求:动作幅度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3.振臂运动
要求:同上
4.压腿运动
要求:上体尽量保持正直,不要前倾,后腿伸直。
5.体侧运动
要求:练习时手臂上举伸展要充分,弯腰伸背动作幅度要逐渐加大。
6.体转运动
要求:转体充分
7. 腹背运动
要求:前屈,手指触地。
8. 跳跃运动
要求:手脚动作协调
一、球性练习
复习颠球、踢球、运球、停球等技术。
要求:颠球的数量,踢球的部位,运球的节奏,停球的时机
二、学习有球、无球假动作技术
运球突破进攻战术中极为重要的个人战术。是突破密集防守,创造射门机会的有效手段;是冲破紧逼盯人造成局部地区以多打少,觅得传球空当,获得射门机会的有效手法;同时也是扰乱对方防线的锐利武器。
控球队员在无人接应或不利于传球的情况下,要做有意识的向左、向右运球摆脱或向前突破对手。
三、介绍掷界外球技术
对于掷界外球动作,规则上有如下规定:掷球时,队员必须面向场内,掷球队员的两脚立于边线上或边线外,任何一脚不得全部离地,要用一个连续动作,将球从头后经头顶用双手掷入场内。
掷界外球有原地的和助跑的两种方式
原地掷界外球
动作要领:两手手指自然张开,持球的后半部,两拇指靠近,虎口相对。两脚前后或平行开立,膝关节稍屈,将球举在头后,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上,上体后仰。掷球时,两脚蹬地,收腹屈体,同时两臂快速前摆,身体重心前移,手腕、手臂、腰和腹部同时用力将球掷出(图)。
五、素质训练
队员在400米跑道上进行运球跑400米*2组
要求:带球跑时球的推动幅度要小,使球始终控制在脚下1米范围内;跑动时尽量抬头,使眼睛注视周围环境。
一、放松练习
二、小结本课
三、回收体育器械
四、宣布课后练习
队伍组织成二列横队,要求整队时做到静、齐、快。
教学内容宣布主要以讲解为主。
组织教法: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要求。
2. 学生模仿练习。
3. 学生按口令进行集体练习。
4. 教师进行集体、个别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提出复习要求。
2. 学生练习。
3. 教师进行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要求。
2. 学生进行练习:
两两配对练习
3. 教师进行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 学生进行练习:
3. 教师进行个别与集体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 生两两配对进行练习:
3. 教师进行纠正。
1.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后,简单示范一下。
2. 学生进行练习,每组间进行短暂休息。
教师讲解,提出课后锻炼要求
4*8拍
5min
10min
8min
12min
10min
25min
10min
5min
5min
课后小结:
第六次课教案 时间:10.23-24
教材内容
1.复习沙滩排球球传球、垫球动作方法;
2.学习沙滩排球扣球动作; 3.教学比赛;
课的任务
1.进一步掌握沙滩排球传球动作方法;
2.进一步掌握沙滩排球垫球动作方法;
课的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5
10
70
5
开始部分:
一.值日生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二.师生相互问好
三.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
四.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准备部分:
一、 绕球场慢跑两圈
二、 原地徒手操
1.双臂绕环2.体转运动
3.体侧运动4.膝关节运动5.弓步压腿
6.活动手腕、指关节及脚
基本部分
一、复习传球动作方法
传球前的准备姿势
下肢 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一脚稍前,后脚跟略提起,两膝微屈,重心落于两脚之间略偏前脚。
躯干 上体稍前倾或接近直立(但不能后仰),两肩放松,抬头注视来球。
上肢 两臂屈肘举起,手的高度在脸前。两肘自然下垂,手腕稍后仰,十指张开成半球形。
★击球前手型和击球时手指触球的部位
击球之前,手掌应略相对,置于额前,手指自然弯曲,手腕稍后仰,以稍大于球体的半球形手型去这迎击来球。当手指触球时,应在击球前手型的基础上,以手指的不同部位触及球体。
★传球动作和用力方法
正确的迎球动作是从下肢发力开始的。首先以伸膝、伸髋使身体重心上升,接着是屈踝、伸肘使两手迎向来球并在正确的击球位置击球。
击球动作:依靠全脚蹬地和手指手腕的用力将球传出。
击球后,手腕由于用力后的惯性动作而适当随球前屈。
击球点
两手应在前额的正前上方约一个球的位置击球。在这一位置上触球时,肘关节尚有一定弯曲度,便于继续伸臂用力。
二、 复习沙滩排球垫球运动作方法
★垫球的准备姿势
比赛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准备姿势。初学垫球时,由于是垫击一般的轻球,故可采取一般准备姿势。上体稍前倾,两脚开立,两脚间的距离稍宽于肩,两臂微屈置于腹前,两肘稍内收,两眼注视来球。
★击球手型、击球点和击球部位
垫击手型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叠指法两手手指上下相叠,两拇指对齐平行相靠压在上面一手的中指第二指节上,掌根紧靠,两臂伸直相夹。注意手掌部分不能相叠 。
包拳法两手抱拳互握,两拇指平行放于上面,两掌根和两小臂外旋紧靠,手腕下压,使前臂形成一个垫击平面击球点、击球部位
正面双手垫球的击球点,一般应尽量保持在腹前约一臂距离的位置。用腕上10厘米左右的两小臂挠骨内侧所构成平面击球
★垫球的动作要领
插及时移动取位,降低重心,两臂前伸插至球下,使两前臂的垫击面对准来球,并初步取好手臂的角度。
夹是指两手掌根紧靠,手臂夹紧,手腕下压,用平整而稳定的击球面去迎击球。
提由下肢蹬地,提肩、顶肘、压腕的动作去迎击来球,身体重心要随球前移,两臂在全身协调动作的配合下伴送球。
体侧双手垫球
三、 学习沙滩排球扣球动作
扣球:扣球是最主要的得分方法,要求是快、准、狠。扣球时要注意时间的拿捏,当身体跃至最高点时,以手掌的下部触球,再以全手掌盖住球体,以全身力量将球往下扣击。
准备姿势
就是助跑前的站立姿势。两脚左右开立,右脚向前迈出一小步,两脚的前后距离应稍大于左右的距离;两膝稍弯屈,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或稍靠近前脚;上体稍前倾,两臂屈肘自然垂于体侧;两眼注视球。
助跑起跳
★助跑
★两步助跑 助跑开始时,先以左脚向球的落点自然迈出第一步,其作用是确定助跑和接近球。接着向球的落点迈出第二步。第二步要先以右脚跟在起跳点着地,接着左脚迅速并上来,在右脚的左侧约与肩宽并稍靠前半脚的位置着地,准备起跳。
★助跑时的摆臂动作助跑时的摆臂配合是很重要的。它不仅保证助跑和起跳时身体的稳定性,而且有助于加快起跳速度,增加弹跳高度。
★摆臂的方法:当助跑的第一步迈出时,两臂稍臂弯屈自然前摆;当第二步迈出时,两臂以肩关节为轴,由体前经体侧斜下方向身体的侧后方迅速摆动,在右脚跟着地时后摆完成。
★起跳
起跳动作,当起跳脚完成制动后,身体即成两膝变屈(弯屈程度与腿部力量成正比,一般大小腿的夹角约为100度-110度),两膝内扣,上体稍前倾的起跳准备姿势。随即两脚迅速而有力蹬地起跳。起跳时,两臂配合由体侧下方继续屈臂向体前上方摆动,同时迅速展腹、伸膝、屈踝提踵,使身体腾空面起。
四、教学比赛
五、结束部分
小结本课
回收体育器械
宣布课后练习
组织队形:
€€€€€€€€€
€€€€€€€€€
€
要求:快、静、齐
xxxxxxxxxx
x
x △
xxxx
教学要求:
体育委员领做,其它学生跟做,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
教法:
1. 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点;
2. 师领做,学生跟做1-2次;
3. 学生自己练习,教师纠正错误;
4. 学生结合球,两人一组练习。
组织:
1. 教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点时,学生成两列横队(集合队形);
2.练习时,成两列体操队形;
3.练习4时,学生两人一组,相离4—5米做传、垫球练习;
要求:教师示范讲解时认真听;练习时注意体会;
教法:
1.教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点;
2.教师领做,学生跟做1-2次;
3.学生做原地徒手练习,教师纠正错误;
4.学生结合球,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垫球练习。
组织:
1. 教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点时,学生成两列横队(集合队形);
2.练习时,成两列体操队形;
3.练习时,学生两人一组,相离3――4米做垫球练习;
要求:注意垫球动作要合理;小臂要夹紧;手臂要伸直;垫击面要平整;
★动作方法
左侧垫球时,应先以右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左脚向左跨出一步,身体重心随即移至左脚,并保持两膝弯屈。与此同时,两臂向左侧伸出、左臂高于右臂,右肩微向下倾斜,两臂组成的击球面对准来球并拦击来球。击球时,以腰部发力,并借助左脚蹬地的力量,使身体重心微向内转,同时提肩抬臂将球垫起
教法:
1.教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点;
2.学生原地练习,教师纠正错误;
3.学生做助跑2-3步扣球动作练习,教师纠正错误;
4.学生结合球,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扣球练习。
组织:
1. 教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点时,学生成两列横队(集合队形);
2.练习时,成两列体操队形;
3.助跑练习时,学生成一路纵队,站在指定的位置扣球练习;
要求:开始时不要过度发力,先把动作练习好,跳起要有腾空时间,动作舒展;
★空中击球
★击球前身体在空中的姿势:当起跳使用全身体腾空后,左臂摆至身体前方(或前上方),击球臂屈臂置于头侧,肘高于肩,展腹、挺胸、敞肩,身体呈反弓形。眼睛注视球。
击球臂挥臂方法:击球时,大臂前旋肘节向前上方小臂放松迅速后振(似有失重的感觉),手腕放松。随之,小臂借后振加速之势上摆,整个手臂甩直并成弧形前摆至击球点击球。击球时整个手掌要包住球,并有一个向前推压的动作。
★击球后和击球部位:击球点对发挥扣球力量关系很大。正确的击球点应在右肩的前上方,击球臂与躯干的夹角约为160度的位置。正确的击球部位,是击球的后中上部。
★落地
扣球后要求平稳落地。因此应力争用双脚同时着地。
组织与教法:
教师说明比赛方法,由体育委员组织比赛;
要求:集合“快、静、齐”
小结
第七次课教案 时间:10.30-31
教材内容
1.学习沙滩排球发球动作方法;
2.介绍沙滩排球比赛方法;
课的任务
1.初步步掌握沙滩排球发球动作方法;
2.了解沙滩排球比赛方法;
课的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5
10
70
5
开始部分:
一.值日生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二.师生相互问好
三.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
四.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准备部分:
三、 绕球场慢跑两圈
四、 原地徒手操
1.双臂绕环2.体转运动
3.体侧运动4.膝关节运动5.弓步压腿
6.活动手腕、指关节及脚
基本部分
一、 学习沙滩排球发球(正面下手发球)动作方法
正面下手发球的动作要领
是指发球队员正面对网,手臂由后下方向前摆动,在体前腹部高度击球过网的一种发球方法
★准备姿势 面对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膝弯屈,上体前倾,左手持球于腹前。
★抛球 左手将球垂直上抛在右肩的前下方,离手约20-30厘米高度即可。在抛球的同时,右臂伸直后摆,身体重心适当后移。
★击球 以肩为轴,手臂由后经下方向前摆动,身体重心也随时之前移,在右肩的前下方腹前高度用全掌、掌根或虎口击球后下方。
四、 介绍沙滩排球比赛方法
国际排联组织的正式比赛,采用两人制。除此之外,还有组织女子四人制,男女混合四人制,男女混合两人制,男女混合三人制的沙滩排球比赛。
沙滩排球的比赛方式有两种:
方式A:一局制。胜一局的队胜一场。比赛采用发球权得分制,即只有拥有发球权的队才能得分,否则只能得发球权。一个队先得1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即获得该场比赛的胜利,当比分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一队领先2分(16:14、17:15)为止。比赛限最高分为17分,即16:16时,先获17分的队,即取胜这场比赛。
方式B:三局两胜制。胜两局的队胜一场。前两局比赛采用发球权得分制(同方式A),但当一个队先得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为胜一局。当比分11:11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一队领先2分(13:11、14:12、15:13)为止。但比赛最高分限为15分,即当比分为14:14时,先获15分的队,即使仅领先1分,也取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第三局即决胜局,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即任一队胜一球得1分。决胜局中,一个队必须先得1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才能获胜。当比分为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直至某队领先2分为止。第三局比赛没有最高分限。
五、 教学比赛
六、 结束部分
小结本课
回收体育器械
宣布课后练习
组织队形:
€€€€€€€€€
€€€€€€€€€
€
要求:快、静、齐
xxxxxxxxxx
x
x △
xxxx
教学要求:
体育委员领做,其它学生跟做,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
教法:
1范动作,讲解动作要点;
2.做,学生跟做1-2次;
3.己练习,教师纠正错误;
4.结合球,两人一组练习。
组织:
1. 教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点时,学生成两列横队(集合队形);
2.练习时,成两列体操队形;
3.练习4时,学生两人一组,相离8—10米做发球练习;
要求:教师示范讲解时认真听;练习时注意体会;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学生认真听;
2. 教师作简单的演示,学生分组比赛实践练习、体会;
组织:
1. 讲解时,学生成两列横队(集合队形);
2. 比赛练习时,学生分成若干组,在球场按要求练习;
教学比赛由体育委员组织
€€€€€€€€€
€€€€€€€€€
€
要求:集合“快、静、齐”
小结
第八次课教案 时间:11. 6-7
教学
内容
1、 复习足球基本技术及假动作和掷界外球技术
2、 学习守门员技术与个人进攻摆脱、跑位
3、 教学比赛
教学
任务
1. 提高学生的基本技术和掌握假动作及掷界外球技术
2. 初步了解守门员技术和逐步掌握摆脱、跑位个人进攻战术
3. 通过比赛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方法
次数
时间
备注
开
始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一.值日生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二.师生相互问好
三.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
四.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六.慢跑热身
热身运动:徒手操(略)
要求:用前脚掌起跳,向上跳时两脚要充分蹬直;头上击掌时,颈部要正直,大臂靠近耳部。
一、球性练习
踢球、颠球等练习
复习要求:踢球的准确性、颠球的随意性
二、复习假动作及掷界外球技术
要求:假动作逼真,掷界外球符合规则及掷远掷准,并能够结合停球及运球技术进行练习。
三、学习守门员技术
准备姿势
守门员的准备姿势是完成下步技术动作的基础。
动作要领: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两膝自然弯屈,身体略向前倾,两脚跟稍提起,重心放在前脚掌上,两臂自然弯屈,掌心向下,两眼注视来球(图)。
接球
接高球:包括跳起接球和不跳起接球。
手形:守门员能否将球接牢,接球的手形有很大作用。
动作要领:接球时,两手自然张开,拇指相对,食指与拇指成一“桃形”,要接触球的后中部,触球部位以手指为主,手掌上端轻微触球(掌心不能触球)。在接球的一刹那,两手要有缓冲动作,将球牢牢接在手中(图)。
四、个人摆脱、跑位进攻技术
★摆脱
摆脱的方法可以采用突然起动、冲刺跑、急停、突然变速和假动作等。
下面例举几种摆脱的方法:
★示例(图):突然起动摆脱。⑧号在原地或在慢跑中突然快速起动,甩开防守⑥号,接⑦号的传球。
★跑位
跑位可以起到接应、策动、牵制、突破等作用
四、素质训练
教学比赛:发展速度耐力练习
一、放松练习
二、小结本课
三、回收体育器械
四、宣布课后练习
队伍组织成二列横队,要求整队时做到静、齐、快。
教学内容宣布主要以讲解为主。
组织教法: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要求。
2. 学生模仿练习。
3. 学生按口令进行集体练习。
4. 教师进行集体、个别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提出复习要求。
2. 学生练习
3. 教师进行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复习要求。
2. 学生进行练习:
1)假动作练习
2)掷界外球练习
3)掷界外球配合停球、运球练习
3. 教师进行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 学生进行练习:
1. 教师进行个别与集体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 学生进行练习:
3. 教师指导评判。
教师讲解,提出课后锻炼要求
4*8拍
5min
10min
15min
15min
30min
10min
5min
课后小结:
第九次课教案 时间:11.13-14
教学
内容
1、 复习所学的足球基本技术
2、 学习各种脚法的射门技术与比赛方法
3、 教学比赛:裁判员实习
教学
任务
1. 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足球射门技术和比赛方法
2. 通过教学比赛,达到足球裁判的实习目的。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方法
次数
时间
备注
开
始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一.值日生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二.师生相互问好
三.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
四.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六.慢跑热身
脚踝关节活动
游戏:跨下滚球接力
目的:培养集体配合精神
活动方法:分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一列纵队;足球经排头的双手向排尾滚,信次经过每个人的跨下;排尾同学接球后跑到排头依次进行。
规则:若干循环后,完成速度快的队为胜且球都经过每个人的跨下。负者罚俯卧撑10下。
一、球性练习:
踢、停球、颠球、运球等练习
二、复习踢、停、运球技术
1.复习踢球技术
要求:踢球部位准确、有一定的高度和远度。
1)脚内侧踢球
2)脚背内侧踢球
3)脚背正面踢球
4)脚背外侧踢球
2.复习停球技术
要求:主动迎球,尽量不要把球停在原地。
1)停地滚球
2)接反弹球
3)接空中球
3.运球、踢球、停球的综合练习
要求:放松抬头带球,准确传球,行进间停球。
三、射门技术练习
1.脚内侧射门
练习方法:队员在门前成一纵队,教师从侧面给射门队员传地滚球,射门队员跑上前用脚内侧直接射门。
要求:脚内侧射门时小腿后摆要充分,触球时踝关节要紧张固定,增强对球的控制力。
2.脚背正面射门
练习方法:同上,唯射门部位不同。
要求:射门时小腿后摆要充分,触球时踝关节要紧张固定,脚尖下扣,踢球腿正直向出球方向摆腿,控制出球方向。
3.脚背内侧射门
练习方法:同上,唯射门部位不同。
要求:射门时小腿后摆要充分,触球时踝关节要紧张固定,增强对球的控制力。射门时要保持技术动作的正确和有效。
4.直接射门
练习方法:两名队员在门前前后站立,另一队员从侧面给射门队员传地滚球,射门队员跑上来用脚背正面直接射门,射门后返回由另一队员射门。依次交替。
要求:射门时小腿后摆要充分,触球时踝关节要紧张固定,脚尖下扣,踢球腿正直向出球方向摆腿,控制出球方向。注意要改变传球的方向。
5.个人运球射门
练习方法:两个球门,两组队员各自在门前成一纵队,射门队员运球后快速用脚背正面射门。射门后交换到另一侧拿球再继续运球射门。反复轮转。
要求:射门时小腿后摆要充分,触球时踝关节要紧张固定,脚尖下扣,踢球腿正直向出球方向摆腿,控制出球方向运球时要结合假动作进行。
四、素质训练
教学比赛:裁判员实习
要求:严格执行裁判规则及裁判法
一、放松练习
二、小结本课
三、回收体育器械
四、宣布课后练习
队伍组织成二列横队,要求整队时做到静、齐、快。
教学内容宣布主要以讲解为主。
组织教法: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要求。
2. 学生模仿练习。
3. 学生进行练习。
4. 执行罚则。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 学生练习:
3. 教师进行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提出复习要求。
2. 学生进行不同部位的踢球练习。
3. 教师进行指导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提出复习要求。
2. 学生进行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练习。
3. 教师进行指导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 学生进行练习:
1)脚内侧射门练习
2)脚背正面射门练习
3)脚背内侧射门练习
4)直接射门练习
5)个人运球射门练习
3.教师进行个别与集体纠正
1.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提出要求。
2. 学生练习。
3. 教师指导与评判。
教师讲解,提出课后锻炼要求
5min
10min
10min
20min
30min
10min
5min
课后小结:
第十次课教案 时间:11.20-21
教学
内容
1、 复习所学足球基本技术
2、 学习盯人、补位个人防守战术和“二过一”战术
3、 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教学
任务
1. 提高学生的足球基本技术
2. 初步了解盯人、补位个人防守战术和“二过一”战术
3. 提高裁判规则的学习和实践裁判能力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方法
次数
时间
备注
开
始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一.值日生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二.师生相互问好
三.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
四.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六.慢跑热身
热身运动
1. 踝关节绕环
要求:绕环的动作幅度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2. 膝关节屈伸
要求:动作幅度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3. 高抬腿跑
要求:大腿上抬要保证至少与地面保持平行。动作频率逐渐加快,幅度逐渐加大。
4. 大腿触胸运动
要求:前摆时尽量向上摆动大腿以使膝关节及大腿前面与胸部接触。上体保持正直,大腿前摆上抬时上体略前倾,支撑腿伸直。
5. 大腿触肩运动
要求:慢跑中小腿屈曲侧前上摆,侧前上摆时尽量向上摆动大腿以使膝关节与肩部接触。上体保持放松,大腿侧前上摆时上体略前倾,支撑腿伸直。
6. 左右跳跨步
要求:注意跨跳步法要轻松灵活,富有弹性。
一、球性练习:
踢、传、停球练习、颠球练习、运球练习。
二、复习已学的踢、停、运球技术练习
1.复习脚内侧踢、停地滚球
要求:踢球时摆动腿外展充分,脚尖翘起;停球时撤引动作到位,注意缓冲技术。
1)相对固定距离的两人传、接球练习。
2)行进间运球后传、接球练习。
2.复习正脚背、内脚背踢高远球和停反弹球技术相结合练习
要求:踢球部位准确,脚踝有紧张固定,脚尖下扣,球要有一定的高度和远度;停反弹球时要把握反弹的时机,摆动腿有下压动作。
1)相对固定距离的两人传、接球练习。
2)脚背内、外侧、正脚背运球后行进间踢高远球进行传、接反弹球练习。
3.复习正脚背、内脚背踢高远球和脚内侧停空中球技术相结合练习。
要求:踢球部位准确,触球时脚踝紧张固定,脚尖下扣,球要有一定的高度和远度;停空中球要注意触球时腿下落的时机。
1)相对固定距离的两人传、接球练习。
2)脚背内、外侧、正脚背运球后行进间踢高远球进行传、停空中球练习。
三、学习盯人、补位个人防守战术
个人防守战术
★选位:防守队员选择位置,原则上是站在对手与本方球门中心的所构成的一条直线上,与对手的距离要根据场区以及球所处的位置来决定(图)。
★盯人:是指防守者本身所处的位置能够限制,看守对手的活动达到及时地封堵对手接球或传球路线。
四、“二过一”配合进攻战术
比赛中两个进攻队员通过传球与跑位配合,突破一个队员的防守,称为“二过一”配合。这是突破对方,打开缺口最有效的方法。在比赛中,任何位置任何区域都可运用。譬如(图1①号队员向6号防守队员带球,在对手刚上来抢截时将球传给同伴10号,10号直接向前斜传,9号直线插入得球射门。这叫横、斜传直插“二过一”。又如横、直传斜插“二过一”(图2):8号带球时遇对方4号阻截,立即将球传给同伴7号,并快速斜线切入,7号传直线球;8号得球突破。
五、素质训练:
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一、放松练习
二、小结本课
三、回收体育器械
四、宣布课后练习
队伍组织成二列横队,要求整队时做到静、齐、快。
教学内容宣布主要以讲解为主。
组织教法: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要求。
2. 学生模仿练习。
3. 学生按口令进行集体练习。
4. 教师进行集体、个别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 学生练习:
3. 教师进行纠正
1. 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要求。
2. 学生进行练习。
3. 教师进行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4. 学生进行练习:
5. 教师进行个别与集体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 学生进行练习:
3. 教师进行纠正。
1. 教师讲解比赛规则。
2. 分配裁判员
3. 比赛开始
教师讲解,提出课后锻炼要求
4*8拍
5min
10min
10min
7min
7min
7min
20min
14min
5min
课后小结:
第十一次课教案 时间: 11. 27-28
教学
内容
理论:学习足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教学
任务
1. 使学生能够了解足球的基本竞赛规则和做好裁判员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方法
次数
时间
备注
一、足球竞赛规则(具体参见2001年足球裁判规则)
第一章:比赛场地
第二章:球
第三章:队员人数
第四章:队员装备
*第五章:裁判员
*第六章:助理裁判员
第七章:比赛时间
第八章:比赛开始和重新开始
第九章:比赛进行及死球
第十章:计胜方法
*第十一章:越位
**第十二章:犯规与不正当行为
直接任意球(10种):裁判员认为,如果队员草率地、鲁莽地或使用过分的力量违反下列10种犯规中的任何一种,将判给对方踢直接任意球:
1. 踢或企图踢对方队员;
2. 绊摔或企图绊摔对方队员;
3. 跳向对方队员;
4. 冲撞对方队员;
5. 打或企图打对方队员;
6. 推对方队员;
7. 为了得到对球的控制而抢截对方队员时,于触球前触及对方队员;
8. 拉扯对方队员;
9. 向对方队员吐唾沫;
10. 故意手球(不包括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
在犯规发生地点踢直接任意球;如队员在本方罚球内违反了上述10种犯规中的任何一种,应被判罚球点球。
第十三章:任意球
第十四章:罚球点球
第十五章:掷界外球
第十六章:球门球
第十七章:角球
二、足球裁判法
1.裁判员与助理裁判员的跑动和选位
1)裁判员的跑动与选位
2)现代足球运动对裁判员跑动与选位的要求
3) 跑动方法与跑动路线目前国内外均采用对角线裁判制,其基本要求如下:
(1)裁判员的位置保持在球的左侧后方距球10~15米,与助理裁判员保持密切的联系。(2)裁判员所选的位置避免与双方队员的位置重叠。
(3)裁判员不应影响队员的活动与传球路线。
(4)裁判员要快速通过中场。
对角线裁判制是沿球场的对角线方向活动,但并不意味着裁判员的活动不能离开这条线,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跑动路线。根据目前国内外的不同跑动路线可以归纳为四种:大S形跑、跟踪跑、小S形跑和直线跑。
4) 提高判罚后跑动与选位的能力
2. 助理裁判员的跑动与选位
3. 裁判员与助理裁判员的配合
1) 越位的配合
2) 定位球的配合
3) 掷界外球的配合
4) 球出界的配合
5) 球进门的配合
6) 比赛时间的配合
7) 决胜期罚球点球的配合
8) 场上运动员发生突发事件的配合
4. 裁判员的哨声、手势及助理裁判员的旗示
1) 裁判员的哨声
2)比赛进行中必须鸣哨的几种情况
3)裁判员执哨的方法
4)裁判员的手势
5)助理裁判员的旗示
6)使用红黄牌
组织教法:
1. 课堂教学,教师讲解为主,示范为辅。
2. 竞赛规则参2001年规则书,另外补充2002年最新更改内容。
3.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组织教法:
1. 课堂教学,教师讲解为主,示范为辅。
2. 针对比赛要求,对裁判法进行简单讲述。
3. 学生与教师进行讨论。
45min
45min
课后小结:
第十二次课教案 时间: 12.4-5
教学
内容
1. 复习所学足球基本技术
2. 学习( 踢墙式\回传返切等“二过一”战术
3. 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教学
任务
1. 提高学生的足球基本技术
2. 初步了解盯人、补位个人防守战术和“二过一”战术
3. 高裁判规则的学习和实践裁判能力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方法
次数
时间
备注
开
始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一.值日生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二.师生相互问好
三.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
四.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六.慢跑热身
热身运动
一、球性练习:
踢、传、停球练习、颠球练习、运球练习。
二、复习已学的踢、停、运球技术练习
1.复习脚内侧踢、停地滚球
要求:踢球时摆动腿外展充分,脚尖翘起;停球时撤引动作到位,注意缓冲技术。
1)相对固定距离的两人传、接球练习。
2)行进间运球后传、接球练习。
2.复习正脚背、内脚背踢高远球和停反弹球技术相结合练习
3.复习正脚背、内脚背踢高远球和脚内侧停空中球技术相结合练习。
要求:踢球部位准确,触球时脚踝紧张固定,脚尖下扣,球要有一定的高度和远度;停空中球要注意触球时腿下落的时机。
1)相对固定距离的两人传、接球练习。
2)脚背内、外侧、正脚背运球后行进间踢高远球进行传、停空中球练习。
三、或传球路线。
四、“二过一”配合进攻战术
比赛中两个进攻队员通过传球与跑位配合,突破一个队员的防守,称为“二过一”配合。这是突破对方,打开缺口最有效的方法。在比赛中,任何位置任何区域都可运用。譬如(图1①号队员向6号防守队员带球,在对手刚上来抢截时将球传给同伴10号,10号直接向前斜传,9号直线插入得球射门。这叫横、斜传直插“二过一”。又如横、直传斜插“二过一”(图2):8号带球时遇对方4号阻截,立即将球传给同伴7号,并快速斜线切入,7号传直线球;8号得球突破。
五、素质训练:
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一、放松练习
二、小结本课
三、回收体育器械
五、 宣布课后练习
队伍组织成二列横队,要求整队时做到静、齐、快。
教学内容宣布主要以讲解为主。
组织教法: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要求。
学生模仿练习。
学生按口令进行集体练习。
教师进行集体、个别纠正。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学生练习:
教师进行纠正
要求:踢球部位准确,脚踝有紧张固定,脚尖下扣,球要有一定的高度和远度;停反弹球时要把握反弹的时机,摆动腿有下压动作。
1)相对固定距离的两人传、接球练习。
2)脚背内、外侧、正脚背运球后行进间踢高远球进行传、接反弹球练习。
1.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要求。
2.学生进行练习。
3.教师进行纠正。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进行个别与集体纠正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进行纠正。
4. 教师讲解比赛规则。
5. 分配裁判员
6. 比赛开始
教师讲解,提出课后锻炼要求
5min
10min
10min
7min
7min
7min
20min
14min
5min
课后小结:
第十三次课教案 时间 :12.11-12
教学
内容
1. 复习沙滩足球的基本技术
2. 学习整体技战术
3. 沙滩足球比赛
教学
任务
1.提高学生的沙滩足球学习兴趣和提高其基本功水平。
2.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沙滩足球的整体技战术。
3.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丰富比赛经验。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方法
次数
时间
备注
开
始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结
束
部
分
一.值日生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二.师生相互问好
三.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
四.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六.慢跑热身
热身运动:
一、球性练习:
1.揉球练习
要求:练习时,揉动球体划圆先小后大,先慢后快;另外要逐渐将眼睛从注视球过渡到用余光看球甚至不看球。
2。脚内侧横向交替拨球
动作要领:队员用左右脚脚内侧来回横向拨球,拨球时脚尖稍向上翘,踝关节向内转动并适当紧张,保持触球时的脚形。
要求:注意控制触球时踝关节适当紧张保持一定的脚形。动作幅度逐渐加大。
3.颠球练习
要求:触球前摆动腿保持放松,触球时踝关节适当紧张固定。动作频率可逐渐加快。颠球数目逐渐增加。
4.各种传、接球练习
要求:部位准确、接球缓冲,接球后与运球、过人、射门动作相结合。
二、复习已学的足球技术
1.复习抢截球练习
要求:抢球时出脚快,抬脚不易过高;冲撞时不能用手或肘、肩推对手。
1)二人配对固定抢球
2)二人配对移对抢球。
2.复习假动作练习
要求:假动作要逼真,下肢的过人动作与上体的虚晃相结合。
无球假动作:
1)二人配对,变速假动作练习
2)二人配对,变向假动作练习
3)二人配对,假抢练习
有球假动作:
1)二人配对,踢球假动作练习
2)二人配对,停球假动作练习
3)二人配对,运球假动作练习
三、学习整体技、战术
全队进攻战术:包括边线进攻、中间进攻和转移进攻。这里只介绍边线进攻。
当由守转攻时,获球者可将球传至边锋,发动边线进攻。经过局部配合突破后,将球传到中央,由其他进攻者包抄射门(图)。比赛中,中间地区防守队员比较集中,边线地区防守队员相对少些,因此从边线进攻比较容易突破对方防线。
★包括区域防守、紧逼盯人防守、混合防守等。
四、战术比赛:四人制比赛
要求:队员场上进行跑位、假动作、踢、传、接球等技术动作运用。
一、放松练习
二、小结本课
三、回收体育器械
四、宣布课后练习
队伍组织成二列横队,要求整队时做到静、齐、快。
教学内容宣布主要以讲解为主。
组织教法: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要求
2. 学生模仿练习。
3. 学生按口令进行集体练习。
4. 教师进行集体、个别纠正。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学生练习:
1)前脚掌划圆揉球
2)脚掌、脚内外侧左右揉球
3)脚内侧横向交替拨球
4)颠球练习
5)各种传、接球练习。
3.教师进行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要求
2. 学生进行练习:
1)二人配对,变速假动作练习
2)二人配对,变向假动作练习。
3)二人配对,假抢练习
4)二人配对,无球假动作综合练习。
5)二人配对,踢球假动作练习。
6)二人配对,停球假动作练习。
7)二人配对,运球假动作练习。
8)二人配对,有球假动作综合练习。
3.教师进行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 学生进行练习:
。
3.教师进行纠正。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后,简单示范一下。
2.学生进行练习
3.教师进行指导与纠正。
教师讲解,提出课后锻炼要求
4*8拍
5min
10min
15min
15min
15min
25min
5min
课后小结:
第十四次课教案 时间: 12. 18-19
教学
内容
1. 复习所学足球基本技术
2. 学习全队攻守战术、比赛阵型、边中进攻
3. 教学比赛
教学
任务
1.提高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基本的攻守战术
3.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方法
次数
时间
备注
开
始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一.值日生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二.师生相互问好
三.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
四.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六.慢跑热身
热身运动:
一、复习已学的足球技术和练习考核内容
1.复习各种传、接球练习
要求:部位准确、接球缓冲,接球后与运球、过人、射门动作相结合。
2.复习抢截球练习
要求:抢球时出脚快,抬脚不易过高;冲撞时不能用手或肘、肩推对手。
3.复习直传斜插、斜传直插二过一战术
要求:传球准确、跑位积极,配合默契。
4.运球过杆练习
按考核要求:设置好标杆进行运球绕杆练习
三、学习踢墙式二过一战术
要求:控制球队员用运球或其它动作诱使对手上前阻截,为传球创造条件。运球队员向做墙的同伴脚下传球时,要用力适当,传球准确,便于“做墙”队员直接传递,传球到位。
三、战术
全队防守战术:
★包括区域防守、紧逼盯人防守、混合防守等。
比赛中采用区域防守和紧逼盯人结合的混合防守较多。人盯人防守的优点在于对进攻队员紧逼,使其活动困难。但往往由于进攻队员在意识地交叉换位和策应而造成防守上较大的空隙,而结合区域防守可以弥补这个缺点。当进攻队员交叉换位时,防守队员可以交换看人而位置不变。
全队战术:
★全队进攻战术:包括边线进攻、中间进攻和转移进攻。这里只介绍边线进攻。
当由守转攻时,获球者可将球传至边锋,发动边线进攻。经过局部配合突破后,将球传到中央,由其他进攻者包抄射门(图)。比赛中,中间地区防守队员比较集中,边线地区防守队员相对少些,因此从边线进攻比较容易突破对方防线。
四、教学比赛:四人制比赛
要求:队员场上进行跑位、假动作、踢、传、接球等技术动作运用。
一、放松练习二、小结本课
三、回收体育器械四、宣布课后练习
队伍组织成二列横队,要求整队时做到静、齐、快。
教学内容宣布主要以讲解为主。
组织教法: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要求
2. 学生模仿练习。
3. 学生按口令进行集体练习。
4. 教师进行集体、个别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要求
2. 学生进行练习:
1)传、接球练习,重点是远、高球练习。
2)二人配对,抢截球练习
3)二人配对,二过一战术练习。
4)三人配对,二过一战术练习
5)运球过杆练习。
3.教师进行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 学生进行练习:
1)二人配对,一人运球传后再跑位,一人做墙直接传球。
2)三人配对,一人运球传后再跑位,中间一人担任防守队员进行堵截,一人做墙直接传球。
3.教师进行纠正。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后,简单示范一下。
2.学生进行练习
3.教师进行指导与纠正。
教师讲解,提出课后锻炼要求
4*8拍
5min
10min
10min
25min
10min
25min
5min
课后小结:
第十五次课教案 时间: 12. 25-26
教学
内容
1. 复习所学的基本技术和“二过一”战术
2. 学习定位球、角球战术(直接与间接)
3. 教学比赛
教学
任务
1.提高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和提高其基本功水平。
2.了解掌握定位球、角球战术。
3.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丰富比赛经验。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方法
次数
时间
备注
开
始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一.值日生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二.师生相互问好
三.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
四.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六.慢跑热身
热身运动:
一、球性练习
二、复习已学的足球技术
1.复习各种传、接球练习
要求:部位准确、接球缓冲,接球后与运球、过人、射门动作相结合。
2.复习抢截球练习
要求:抢球时出脚快,抬脚不易过高;冲撞时不能用手或肘、肩推对手。
3.复习直传斜插、斜传直插二过一战术
要求:传球准确、跑位积极,配合默契。
4.运球过杆练习
按考核要求:设置好标杆进行运球绕杆练习
3. 30米冲刺跑练习
要求:站立式起跑。
4. 定位球射门练习
要求:罚球弧内任何一点进行踢球,脚法不限。
三、复习二过一战术
要求:抓住战机,注意起动时机;避免越位;用力适当,传球并准确、到位;尽量快传。
1)横、斜传直插“二过一”配合
2)踢墙式“二过一”配合
四、学习定位球、角球战术
★直接传至球门前,同队员包抄攻门。
★短传配合
一般是在对方身材高大,争顶球队能力强,而本方队员身材矮小,头顶球较差或碰到较大的逆风时运用。
四、教学比赛:七人制比赛及裁判实习
要求:队员场上进行跑位、假动作、踢、传、接球等技术动作运用。
一、放松练习
二、小结本课
三、回收体育器械
四、宣布课后练习
队伍组织成二列横队,要求整队时做到静、齐、快。
教学内容宣布主要以讲解为主。
组织教法: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要求
2. 学生模仿练习。
3. 学生按口令进行集体练习。
4. 教师进行集体、个别纠正。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学生练习:
3.教师进行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要求
2. 学生进行练习:
1)传、接球练习,重点是远、高球练习。
2)二人配对,抢截球练习
3)二人配对,二过一战术练习。
4)三人配对,二过一战术练习
5)运球过杆练习。
6)30米冲刺跑练习
7)定位球射门练习。
3.教师进行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 学生进行练习:
1)二人配对,斜传直插二过一练习。
2)二人配对,直插斜传二过一练习。
3)二人配对,踢墙式二过一练习。
4)三人配对,综合练习。
3.教师进行纠正。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后,简单示范一下。
2.学生进行练习
3.教师进行指导与纠正。
教师讲解,提出课后锻炼要求
4拍
5min
10min
10min
25min
10min
25min
5min
课后小结:
第十六次课教案 时间: 07.1. 1-2
教学
内容
术课考试:变向运球过竿等
教学
任务
了解学生的运球能力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方法
次数
时间
备注
开
始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一.值日生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二.师生相互问好
三.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
四.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六.慢跑热身
热身运动: 行进间徒手操
一、球性练习:
1.揉球练习
要求:练习时,揉动球体划圆先小后大,先慢后快;另外要逐渐将眼睛从注视球过渡到用余光看球甚至不看球。
2。脚内侧横向交替拨球
动作要领:队员用左右脚脚内侧来回横向拨球,拨球时脚尖稍向上翘,踝关节向内转动并适当紧张,保持触球时的脚形。
要求:注意控制触球时踝关节适当紧张保持一定的脚形。动作幅度逐渐加大。
3.颠球练习
要求:触球前摆动腿保持放松,触球时踝关节适当紧张固定。动作频率可逐渐加快。颠球数目逐渐增加。
二、练习考核内容
变向运球过竿
要求:运球过竿速度快,球要控制住。
三、考核
变向运球过竿:
场地设置:取任意一点为起点,左五米,右五米对角线上插一标竿,再右五米,左五米插一标竿,共插五根标竿。
测验方法:受测者从起点开始运球,脚触球立即开表讲时,运球逐个过竿到达终点后停表。
评分标准:以计时时间为评分标准。参见大纲(略)
一、放松练习
二、小结本课
三、回收体育器械
四、宣布课后练习
队伍组织成二列横队,要求整队时做到静、齐、快。
教学内容宣布主要以讲解为
组织教法: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并提出要求
2. 学生模仿练习。
3. 学生按口令进行集体练习。
4. 教师进行集体、个别纠正。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 学生进行练习:
1)揉球练习
2)脚内侧横向交替拨球
3)颠球练习
3.教师进行纠正。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后,简单示范一下,提出要求。
2.学生进行练习
3.教师进行指导与纠正。
1. 教师讲解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2. 学生进行考核。
3. 教师按要求进行评分。
4. 考核完毕的同学可进行教学比赛。
教师讲解,提出课后锻炼要求
4*8拍
5min
10min
50min
15min
10min
课后小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十章 游泳优质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自由泳,学练自由泳,自我评价,合作探究,课堂练习,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九章 游泳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岸上准备活动与熟悉水性,学练蛙泳,自我评价,课外知识补充,合作探究,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体育八年级全一册第十章 游泳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