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降水空间分布,二、降水的时间分配,三、我国的干湿地区,四、我国降水特点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图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难点: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提问讲解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活动:图文互释,动画突出本节学习内容: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展示学习内容:一、降水空间分布;二、降水时间分配;三、我国的干湿地区;四、我国降水特点影响,继而切入本节学习之中。
新课讲授:
【一、降水空间分布】
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
(一)分布特点
活动1:图文互释,动画直观看降水变化现象。
讲解1: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活动2:图文互释,动画直观看降水差异大现象。
讲解2:西北内陆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多在 1600毫米以上。
1.南多北少
活动:图文互释,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图中信息。
讲解: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一淮河一线分布,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下;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
2.东多西少
活动:图文互释,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图中信息。
讲解: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大兴安岭一张家口一兰州一拉萨一线为界。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
(二)形成原因
活动:图形互释、图表说明。
讲解:
(三)降水极值点
活动:图文互释,景观图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解:①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6558毫米。1912年更创下年降水量8409毫米的纪录。
②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有些年份滴水不见。
【二、降水的时间分配】
(一)季节分配
活动:图文互释
讲解:我国降水的时间(季节)分配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
1、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活动:图文互释,指导学生读降水量柱状图,读取图中信息。
讲解: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这期间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
2、南北方雨季长短不同
活动:图文互释,指导学生读降水量柱状图,读取图中信息。
讲解:在不同地区,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二)年际变化
活动:图文互释,指导学生读降水量柱状图,读取图中信息。
讲解: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有的年份降水多,有的年份降水少,往往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三)形成原因
活动:图形互释、图表说明。
讲解:
【三、我国的干湿地区】
(一)划分依据
活动:图形互释、图表说明。
讲解:气候的干湿状况,即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如图:
(二)各干湿地区概况
活动:图文互释,指导学生读中国干湿地区分布读图,读取图中信息。
讲解: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区为主。
1.湿润区
活动:图文互释,指导学生读中国干湿地区分布读图,读取图中信息。
讲解:列表介绍清晰明了
2.半湿润区
活动:图文互释,指导学生读中国干湿地区分布读图,读取图中信息。
讲解:列表介绍清晰明了
3.半干旱区
活动:图文互释,指导学生读中国干湿地区分布读图,读取图中信息。
讲解:列表介绍清晰明了
4.干旱区
活动:图文互释,指导学生读中国干湿地区分布读图,读取图中信息。
讲解:列表介绍清晰明了
【四、我国降水特点影响】
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会影响建筑、饮食、民俗、农业生产、植被等许多方面。
活动:图文互释,景观图贴近生活,直观。
讲解:列表讲解、说明
课堂练习:
1.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趋势是( )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C.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
D.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解析】答案:D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是造成我国降水的主要原因,我国东部靠海近,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富,而西部内陆离海较远,海洋气流在西进的过程中受到重重山岭的阻挡,加上沿途降水,致使到达西部的气流水汽含量少,所以西部降水稀少。
读下图,回答2-3题。
2.这幅图展示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的( )
A.温度带 B.行政区划 C.地形地势 D.年降水量
【解析】答案D
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分布特点和所标注的数据可知,这幅图展示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的年降水量分布图。
3.图中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口密度【解析】答案:D
根据年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可知,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我国的降水不仅有南北的差异,也有东西的差异。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分布,懂得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
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2.小调查:看看家乡民居建筑有什么特点?与降水有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降水的空间分配不均匀
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
降
水
半湿润区
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干湿地区
降水的年际变化
北方雨季短,南方雨季长
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
→
气候的
干湿状况
依据
→ →
干湿状况
主要天然植被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年降水量>蒸发量
森林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分界线大致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
干湿状况
主要天然植被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
年降水量>蒸发量
森林、草原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分界线大致是400mm年等降水量线
干湿状况
主要天然植被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
年降水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湘教版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小组展示,班级交流,问题训练,评价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1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