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

    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第1页
    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第2页
    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第3页
    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第4页
    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第5页
    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第6页
    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第7页
    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第8页
    还剩5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石和地质年代表,时间顺序,层理构造,生命历史,阶段性,岩石年龄,地球的演化历程,冥古宙,二氧化碳,有机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研究地层是了解地球历史的最主要途径(1)地层:具有①___________的层状岩石。(2)沉积地层特点Ⅰ.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②___________,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
    Ⅱ.沉积岩地层中往往存在③_______。 A. 化石是指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B.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C.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④_______生物的化石。Ⅲ.地层和化石能反映地球的⑤___________和古地理环境。
    2. 地质年代表(1)划分基础: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⑥_________。(2)划分方法: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⑦___________等,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3)地质年代
    1. 前寒武纪(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包含⑧_________、太古宙、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的90%。(2)演化特点Ⅰ.海陆演化: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Ⅱ.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有氧环境。A.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⑨___________、一氧化碳、甲烷和氨;B.太古宙时期,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Ⅲ.生物演化:由原核生物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A.冥古宙:只有一些⑩_________,没有生命的迹象。B.太古宙:出现蓝细菌等原核生物。C.元古宙:蓝细菌大爆发,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Ⅳ.地质矿产: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2. 古生代——“远古的生物时代”(1)时间:距今5.41亿年—2.52亿年,可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2)演化特点
    Ⅲ. 矿产:晚古生代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Ⅳ. 物种灭绝: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 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古生代由此告终。
    3. 中生代——“中间的生物时代”(1)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⑬______。(2)演化特点Ⅰ.海陆演化: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4. 新生代——“最近的生物时代”(1)时间:距今6600万年至今,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2)演化特点Ⅰ.海陆演化A.⑮___________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B.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现在地球上一些高大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Ⅱ.生物演化A.⑯___________高度繁盛。B.草原面积扩大。
    C.哺乳动物快速发展。D.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Ⅲ.气候演化: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A.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许多生物向较低纬度迁移。B.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浸没了若干低洼的地方。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
    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化石是地层中保留的生物体。( )
    [解析] 化石是指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而不是生物体。
    (2) 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
    [解析] 越古老的地层形成时间越早,就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3) 研究地层和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
    [解析] 地层和化石可反映地质时代的自然环境的状况,所以研究地层和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4) 我们可以在大部分煤层中找到被子植物化石。( )
    [解析] 主要成煤时期是晚古生代和中生代,而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主要植物类型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不可能在大部分煤层里找到被子植物。
    (5) 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是早古生代。( )
    探究主题 地球历史的研究
    探究活动一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探究下列问题。
    (1) 三叶虫化石可能存在于_____或_____(填序号)地层。
    (2) ②地层主要可能找到_______动物化石。
    (3) 研究发现该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矿,在_____或_____(填序号)地层能找到煤。
    (4) ①地层形成时期出现了_______,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探究活动二 地球的演化历程
    2. 阅读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情境一 地质年代示意图。
    情境二 1.2亿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景秀丽、气候湿润的浩瀚湖区,水中鱼虾成群,水龟出没,蛙声阵阵,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湖岸上,银杏、松柏等高大乔木形成片片森林,林木之间遍布蕨类植物,栖息于树枝上的鸟群发出欢快的叫声。体长十几米的蜥脚类恐龙正昂起长长的脖子,漫不经心地吞食高处的树叶;个体较小的食草恐龙在草丛中咀嚼着低矮植物的叶片,一只体长1米左右,身披绒毛,前肢很短而后肢长的兽脚类恐龙,甩动两条强劲有力的后腿,疾奔几步,追上一只拼命逃跑的蜥蜴,将其一口吞下;身材很小的哺乳动物捕食着各种昆虫……正是一幅“万类竞自由”的景象!
    (1) 读材料一,说明图中①—⑥代表的地质年代及生物演化特征。
    (2) 材料二描述的地质年代是_________,说明该年代在地壳运动、生物演化和矿产形成方面的特点。
    [答案] 该年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爬行动物盛行,一些爬行动物开始向鸟类发展,出现小型哺乳动物,裸子植物极度兴盛,末期发生物种大灭绝事件;是主要的成煤期
    一、沉积岩地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空间判断法: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 2.演化规律判断法:利用生物演化规律确定地层时代的方法。(1)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因此,可以根据古生物的演化规律,利用化石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
    (2)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着一定的生物群,在生物体上会留下当时地理环境的烙印。这样,利用生物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生活时代和古地理环境。例如:在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可以形成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在森林茂密的湿热地区,可以形成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等。
    二、地质年代与生物发展阶段对照表
    三、生物演化与环境演变
    1. 生物演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记忆)。(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2. 生物演化、灭绝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生物演化对环境变迁及环境变迁后对生物灭绝的影响,可以用下面的结构图表示:
    1. 下图所示的是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地层按照由早到晚形成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④→⑤→⑥→⑦
    [解析] 正常情况下地层形成的顺序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
    (2) ①和②是否属于同一地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什么?
    不是 ①和②地层化石种类不同。
    [解析] 同一时期形成的地层在同一地域,化石种类大体相似。
    (3) 图中最有可能是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地层是哪几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什么?
    ④⑤⑥⑦ 有恐龙足迹化石。
    [解析] 中生代爬行动物繁盛,因此会存在该类生物的化石,恐龙属于爬行动物,恐龙的足迹分布在④和⑥地层中。
    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人类是通过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了解地球历史和认识已经灭绝的物种的。
    [解析] 地层是记录历史的“书页”,化石是书页中的“文字”,通过地层和化石可以了解地球历史和认识已经灭绝的物种。
    (3) 下列有关生物演化和重大事件,发生在图示时期的是(双选)( )A. 形成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B. 出现了大冰期C. 一些爬行动物开始向鸟类发展D. 在末期出现了物种大灭绝事件
    [解析] 形成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是在新生代,出现大冰期也是在新生代。在中生代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在末期出现了物种大灭绝事件。故A、B错误,C、D正确。
    (2) 图中所示的地质年代是_______代,是主要的成煤期。
    [解析] 图示的动物为恐龙,这是中生代最为典型的动物。
    1. 地壳运动剧烈,哺乳动物快速发展、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这是( )A. 元古宙B. 中生代C. 古生代D. 新生代
    [解析] 新生代又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故选D。
    2. 贵州打岱河天坑群是世界已知最大天坑群,发育地层主要为中生代碳酸盐类岩石,景区气势磅礴,规模宏大。景区内主要地层发育的地质年代,地球上繁盛的动物种群是( )
    无脊椎动物B. 哺乳动物C. 两栖动物D. 爬行动物
    [解析] 由材料可知当时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属于爬行动物的时代。故答案选D。
    3. 有关生物进化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①蕨类植物时代②被子植物时代③裸子植物时代④海生藻类时代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④→①→③→②D. ③→②→①→④
    [解析] 植物的进化历程:藻类植物→孢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可以发现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故选C。
    地球生物处于不断地进化中。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 全球陆地基本形成一个整体,森林主要由蕨类植物构成,动物从海洋向大陆发展,该地质年代是( )A. 早古生代B. 晚古生代C. 中生代D. 新生代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所述现象发生在晚古生代。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你在博物馆参观时是否看到过巨大的霸王龙骨骼化石?当古生物死后,身体被泥沙或其他沉积物迅速掩埋,经过很长时间的石化作用,最后变成化石。化石为恐龙及其他远古生物的存在提供了证据。在本实验中,你将模拟化石的形成过程。
    实验步骤:(1)剪掉塑料瓶的顶部,倒入500mL沙子。(2)在沙子中间埋一块海绵。(3)在一个500mL的烧杯中倒入250mL热水。(4)量取100mL食盐,将食盐倒入装有热水的烧杯,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5)将盐水倒入装有沙子的塑料瓶,把塑料瓶放在阳光下晒5~7天,保证它不受其他因素干扰。(6)挖出你的海绵化石。
    实验分析:(1) 描述:在你的科学笔记中,描述海绵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 海绵先被沙子压得紧实,加盐水后变湿,吸满水,最后晒完变干。
    (2) 解释:这个活动是如何模拟化石形成过程的?
    [答案] 沙子中间埋一块海绵,相当于生物体残骸埋在地层中的过程;将热盐水倒入塑料瓶中,海绵吸满水,相当于生物体残骸在地层中受到外力作用(化学溶蚀等)的影响,被矿物质填充;最后晒干海绵,相当于生物体残骸被风干和石化的过程。
    [2021湖北荆州沙市中学高一期中] 陕西省神木市发现一系列巨大脚印化石,经考古专家实地考察,初步认定这批化石是1亿年前恐龙的脚印(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 恐龙繁盛的时代是( )A. 太古宙B. 元古宙C. 古生代D. 中生代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生代是恐龙繁盛的时代,D正确。
    2. 1亿年前,该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A. 干旱环境B. 地势起伏大C. 热带海域D. 森林密布
    [解析] 恐龙在该区域能够留下脚印,说明该区域1亿年前的地理环境是比较湿润的,湿润的地理环境比较适合森林的生长,因此可知1亿年前,该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森林密布,D正确。
    3. 此时代,生物的主要特点是( )A. 裸子植物极度兴盛B. 鸟类高度繁盛C. 两栖类动物开始出现D. 出现大型哺乳动物
    [解析] 中生代生物的主要特点是裸子植物极度兴盛,A正确。
    地球的历史悠久,自形成到现在已经有大约46亿年的时间。尽管时间久远,但人类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基本上还原了地球的发展史。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4. 人类研究和还原地球的历史,主要依据的是( )A. 对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进行测量B. 当时的海陆分布状况C. 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D. 研究各地地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
    [解析] 人类研究和还原地球的历史,就要了解地层和化石,一般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且其中所含的化石就是该地层形成时期的生物。由于地球上生物的演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所以可以通过地层和化石研究出该地层形成的大致时间和当时的古地理环境。所以选C。
    5. 关于化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同一年代的地层一般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B. 不同年代的地层往往含有不同的化石C. 结构简单的化石一定在地层深D.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确定其形成的地质年代
    [解析] 若受到内外力作用的影响,较早形成的地层可能会分布在上层,故结构简单的化石不一定在地层深处,C项符合题意要求。
    6. 如果岩层是由淤泥等组成的泥质页岩,并含有芦苇化石,说明当时的沉积环境是( )A. 炎热干旱的环境B. 温湿茂密的森林C. 热带浅海环境D. 湖泊或沼泽
    [解析] 地层的特点和地层中化石的特点都能够反映当时的古地理环境。如果岩层是由淤泥等组成的泥质页岩,并含有芦苇化石,说明当时的沉积环境是湖泊或沼泽。所以选D。
    [2021山西运城景胜中学高一月考] 锦州龙是禽龙类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约1亿2500万年前的早白垩纪,为纪念我国古脊椎动物学之父、中国恐龙研究第一人杨钟健先生,同时为肯定锦州人对国家古生物化石研究做出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将其命名为“杨氏锦州龙”。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 白垩纪属于( )A. 前寒武纪B. 古生代C. 中生代D. 新生代
    [解析] 中生代主要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故C正确。
    8. 恐龙灭绝后的地质年代,繁盛的植物是( )A. 孢子植物B. 裸子植物C. 被子植物D. 藻类植物
    [解析] 恐龙灭绝后的地质年代是新生代,繁盛的植物是被子植物,故C正确。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界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2) 考察工具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
    [解析] 野外考察应有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等,回答合理即可。
    (1) 考察名称:___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解析] 命名时应突出生物化石这一关键主题。
    (3) 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 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_代。
    ② 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解析] 应熟知地质年代表,知道一些典型化石出现的年代。
    ① 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___环境向_______环境的演变。
    ② 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解析] 结合现在青藏高原的环境,以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2021山东威海高一期中] 生物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产生,同时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 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为( )A. 干燥、冷热多变B. 全球气候分带明显C. 湿润、森林茂密D. 寒冷、冰雪广布
    [解析] 煤的形成要有大量的植物。石炭纪、二叠纪气候温暖潮湿、植物茂盛,是地球上重要的成煤期。故C正确,A、B、D错误。
    11. 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所处的地质年代是( )A. 太古宙末期和元古宙末期B. 元古宙末期和古生代末期C.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D. 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
    [解析]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所处的地质年代。故C正确,A、B、D错误。
    下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球发展史的五个地质年代,回答下面三题。
    12. 关于五个地质年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①到⑤的名称依次是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B. 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的是②C. 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的是③D.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在④
    [解析] 首先根据时间的划分判断出各序号所代表的地质年代,⑤—新生代、④—中生代、③—古生代、②—元古宙、①—太古宙。然后依据所学的知识作出判断。
    13. 在自然环境的演化史中,恐龙绝迹于( )A. ①末期B. ②末期C. ③末期D. ④末期
    [解析] 恐龙繁盛于中生代,灭绝于中生代末期。
    14. 下图a、b、c、d所代表岩层与地质年代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 a—①B. b—②C. c—④D. d—①
    [解析] 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大羽羊齿是古生代的陆生植物,裸子植物在中生代空前繁盛。
    [2021山东滨州高一期末] 山东诸城是中生代地层较为发育的小型盆地,被古生物专家誉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下图是诸城发掘出土的角龙科恐龙化石。据研究,该类恐龙体型较大,多以植物的嫩枝叶和多汁的根、茎为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 推测该类恐龙存在时期诸城的气候特征为( )A. 温暖湿润B. 炎热干燥C. 寒冷干燥D. 低温湿润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类恐龙体型较大,多以植物的嫩枝叶和多汁的根、茎为食。故推测其存在时期应植被茂密,气候温暖湿润。
    16. 推测该类恐龙存在的地质时期( )A. 联合古陆形成B. 是重要的成煤期C. 现代海陆位置形成D. 两栖类出现
    [解析] 该类恐龙存在的地质时期为中生代,而联合古陆形成于古生代;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现代海陆位置形成于新生代;两栖类出现在古生代。
    1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大型动物是曾经称霸地球的_______,但后来在地球上销声匿迹。
    [解析] 图示大型动物是中生代曾经称霸地球的恐龙。
    (2) 图示景观为地质历史上距今_________年至_________年的_______代,此时,动物界正是_______动物的时代,植物界为_______植物的时代。
    [解析] 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回答。
    (3) 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物种灭绝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环境的变迁在短时间内超过了物种进化的速度,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环境的污染和外来物种的侵入,等。
    [解析] 可从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两大方面分析原因。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2页。

    高中地理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作业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演练精准突破,核心素养综合探究,地理思维科学建模,学业质量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