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01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02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碳循环,生物富集,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0课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程标准要求

    学业质量水平

    2.2.3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规律

    2.2.4 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2.2.6 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富集的现象

    1.通过分析物质循环的过程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及生命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观。(生命观念)

    2.通过分析物质循环过程图解培养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维)

    3.通过碳循环过程的学习认识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形成减少碳排放的生活意识。(社会责任)

    一、碳循环

    1(1)碳循环及存在形式

    在非生物环境中:主要以CO2碳酸盐的形式存在。

    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2)碳出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2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

    (2)范围: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3)特点:全球性;循环往复运动。

    (4)意义:对于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1)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二、生物富集

    1概念: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

    2特点

    (1)随食物链延长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越

    (2)全球性:有害物质可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

    三、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实验原理

    (1)土壤中存在种类、数目繁多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主要为分解者

    (2)分解者的分解速度与环境中的温度、水分等生态因子相关。

    (3)土壤微生物能分泌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还原糖(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色。还原糖遇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2实验流程

    项目

    案例1

    案例2

    实验假设

    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

    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实验设计

    实验组

    对土壤进行60

    1 h处理

    A烧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出液+淀粉糊

    对照组

    对土壤不做处理

    B烧杯中加入30 mL蒸馏水+与A等量的淀粉糊

    自变量

    土壤中是否含微生物

    溶液中是否含有土壤中的微生物

    实验现象

    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腐烂程度小于对照组

    A

    A1

    不变蓝

    A2

    产生砖红

    色沉淀

    B

    B1

    变蓝

    B2

    不产生砖

    红色沉淀

    结论分析

    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注:A1、B1中加入碘液,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1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

    (2)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化能合成作用等。 (√)

    (3)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大力植树造林都可以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 (√)

    2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碘液和斐林试剂可以相互交换使用。 (×)

    (2)土壤中更多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

    (3)一般来说热带雨林中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大于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能力。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下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并简述判断的理由。

    答案:甲和丁之间有双向箭头且其他几种成分都有箭头指向丁所以丁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甲为生产者;甲和乙都有箭头指向丙所以丙为分解者则乙为消费者。

    (2)碳在甲、乙、丙之间的流动形式是什么?在甲(或乙或丙)与丁之间的流动形式又是什么?

    答案:碳在甲、乙、丙之间的流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在甲(或乙或丙)与丁之间的流动形式是CO2

    (3)图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什么过程?

    答案:b代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d和c代表细胞呼吸,f代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代表捕食,e和g代表动植物的遗体、排遗物等提供给分解者。

    1运用单、双箭头判断生态系统碳循环图中的成

    说明:在碳循环中只有生产者与大气中的CO2库(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之间是双箭头。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有箭头指向大气中的CO2库。除大气中的CO2库外生产者、消费者都有箭头指向分解者。

    (1)图甲——先根据双箭头判断:A和B应分别为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O2库。再根据A→C→D,AD判断:D为分解者,C为消费者。

    (2)图乙——根据A与C之间的双箭头判断:A是生产者,C是大气中的CO2库。根据A、B、D的箭头都流向E可进一步判断:B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E是分解者。

    (3)图丙——根据A与E之间的双箭头判断:A为大气中的CO2,E为生产者。然后观察剩余的几个成分其中其他生物部分的箭头都指向C所以C是分解者剩余的B、D、F则为消费者。图解中的食物链是E→F→D→B。

    2碳循环的破坏——温室效应

    项目

    温室效应

    形成原因

    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大气中的CO2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主要影响

    使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解决思路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植树造林;开发清洁能源

    考向1| 碳循环过程

    1下图为生物圈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⑦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⑤⑥表示细胞呼吸

    B.和②的速率基本相等

    C.甲→丙→丁构成捕食食物链

    D.③④⑦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 解析:①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②⑤⑥表示细胞呼吸;若碳循环能保持平衡则①和②⑤⑥的速率之和基本相等;丁是分解者不能和其他生物构成捕食食物链;③④⑦是群落内部的碳的流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方法规律】“三看法”快速确认碳循环的各环节

    考向2| 生物富集现象

    2(多选)(2020·山东模拟)某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网)主要有甲、乙、丙、丁、戊五个种群且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为食各种群生物体内某种重金属含量如下表所示:

    种群

    重金属含量/(μg/kg鲜重)

    0.002 7

    0.002 5

    0.026

    0.025

    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五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网)最可能为甲

    B甲、乙、丙、丁、戊五个种群的所有生物个体统称为一个生物群落

    C.在甲、乙、丙、丁、戊生物种群之间碳的流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D.据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的甲与乙、丙与丁分别处于同一营养级

    CD 解析: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营养级越高重金属含量越多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和乙是生产者(第一营养级)丙和丁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戊处于第三营养级。由于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为食所以五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为A错误;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地域中所有的生物B错误;在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主要流动形式是有机物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与乙、丙与丁分别处于同一营养级D正确。

    (1)题中各种群构成一个食物网而不是简单的一条食物链原因是题中丙、丁、戊不只以一种生物为食物甲和乙不仅被一种生物捕食

    (2)丁到戊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5%低于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什么?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与丁位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还有丙

     

    考向3| 碳循环的应用

    3(2020·山东德州模拟)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进行了调查并绘制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物质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流动据图分析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通过过程①____________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固定在农作物体内。土壤碳库中的有机物由分解者通过过程②________转变成无机物重新被植物利用。

    (3)碳元素在大气碳库、植物碳库和土壤碳库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人类活动________(填“加速”或“减缓”)了碳循环的进程。

    (4)有同学认为生态系统物质是循环利用的无须不断向农田中施加肥料。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________请给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题图中看出输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有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种子和有机肥中含有的能量。(2)过程①是光合作用;过程②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或呼吸作用)。(3)碳元素在大气碳库、植物碳库和土壤碳库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人类作为消费者可以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以人类活动加速了碳循环的过程。(4)由于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中输出其中的元素不能归还土壤因此需要不断地施加肥料这与物质循环不矛盾故不同意该同学的观点。

    答案:(1)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种子和有机肥中含有的能量 (2)光合作用 分解作用(或呼吸作用) (3)CO2 加速 (4)不同意 因为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中输出,其中的元素不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不断地施加肥料,这与物质循环不矛盾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1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区别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过程

    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

    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循环

    范围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全球(生物圈)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全球性、循环往复

    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联系

    (1)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2)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

    1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

    D.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A 解析:题图中Ⅰ是非生物环境代表大气中的CO2、Ⅲ是消费者是分解者。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即题图中①⑦⑧)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碳在生物群落内部(即题图中②③④⑤⑥)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A正确;题图中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B错误;根瘤菌是消费者因此它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应该来自②而不是⑥C错误;题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可以构成食物链而分解者Ⅳ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D错误。

    2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元素

    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

    B 解析:题图中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c为生产者d为大气中的CO2e为化石燃料;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基本技术要求

    (1)探究活动最好在实验室中进行以便控制变量避免环境中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

    (2)各地气候与环境等因素不同微生物分解落叶的功能不同分解的时间也有差异一般需要适宜的温度、湿润的条件等。

    2实验组、对照组的确定

    接受自变量处理的或实验结果是未知的为实验组;未接受自变量处理的或实验结果是已知的为对照组。

    考向1| 实验原理考查

    1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 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该实验能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C.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进行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组和3组

    D.预期结论是1组、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组、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

    C 解析:该实验中1组、2组是湿润土壤3组、4组是较干燥土壤2组与4组对照可以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A正确;该实验中对土壤采取了灭菌和不灭菌的处理这是对自变量的处理落叶上存在的微生物属于无关变量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将各组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B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进行灭菌处理及土壤的湿度实验中的对照组是2组和4组C错误;由于1组、3组的土壤进行了灭菌处理土壤中没有微生物1组、3组中的落叶不被分解而2组4组中有微生物但由于土壤湿度不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一定差异因此2组、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D正确。

    考向2| 实验拓展应用

    2为了解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个容器中,a组高压灭菌,b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a、b组中喷入等量的“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

    B.检测“敌草隆”的消失情况预计a组的“敌草隆”全部消失,b组的基本不变

    C.只用砂土实验效果比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

    D.再增加c组作为对照不喷入“敌草隆”其他处理与a、b组相同

    A 解析:实验组为a组对照组为b组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土壤微生物而“敌草隆”的使用量和培养条件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所以应a、b组中喷入等量“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A正确;a组的“敌草隆”应该是不变b组的“敌草隆”可能会部分减少B错误;因为典型土壤中含微生物多所以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效果好C错误;没有必要再增加一个对照组D错误。

    生活实践情境

      下图是近年在某县试验成功并大范围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方式大大提高了农田的经济效益。

    命题生长点1 碳循环过程

    (1)鸭体内的有机物的来源有哪几个?

    答案:鸭摄食的叶片;鸭捕食的昆虫;鸭摄入的饲料。

    (2)螺、昆虫、鸭等作为消费者在碳循环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该稻田中还需要施用含N、P、K等元素的化学肥料吗?为什么?

    答案:需要。因为该稻田中的大米等农产品输出了该生态系统。

    命题生长点2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多选)关于该生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BC)

    A.微生物能利用水稻、野草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水稻能利用鸭子粪便中的能量

    C.水稻秸秆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鸭、螺、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为水稻等提供二氧化碳

    解析:水稻、野草的叶片和鸭子的粪便中的能量均来自光合作用可被分解者利用水稻不能利用鸭子粪便中的能量A正确B错误;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鸭、螺、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为水稻等提供二氧化碳D正确。

    碳循环过程中各生物成分的作用

    (1)生产者:利用光能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物。

    (2)消费者:可通过呼吸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3)分解者: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关系分析

    (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伴而行但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由光能→化学能→热能而物质在循环中由无机物(CO2)→有机物→无机物(CO2)。

    (2)能量流动的终点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非生物环境中不能循环利用。而物质循环产生的CO2又被重新利用所以没有终点。

     

     

    相关学案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课人与环境学案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课人与环境学案新人教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态工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8课群落及其演替学案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8课群落及其演替学案新人教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群落的结构,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群落的主要类型,群落的演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8讲第1课时群落的结构学案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8讲第1课时群落的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群落的研究及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及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及生态位,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