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第一部分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2405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第三节第一部分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2405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第三节第一部分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24055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数学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会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2.会求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能利用配方法解决二次函数的问题;
3.了解待定系数法的概念,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要点梳理】
要点一: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1.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关于二次函数的性质,主要从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函数值的增减性以及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几个方面来研究,下面结合图象将其性质列表归纳如下:
要点诠释:
函数中的系数a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1)当a>0时,开口向上,a越小,开口越大,在(-∞,0)上单调递减,在(0,+∞)上单调递增;
(2)当a<0时,开口向下,a的绝对值越小,开口越大,在(-∞,0)上单调递增,在(0,+∞)单调递减.
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如下表:
(2)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幂和的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不等式和等式、求函数最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对任何二次函数都可通过配方化为:
.
其中,.
(3)关于配方法要注意两点:
①要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法是提取二次项的系数;
②找准一次项的系数,加上它的一半的平方(目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再减去这个平方数(目的是保持恒等).
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一般式:.
(2)顶点式:,顶点(h,k).
(3)交点式:,x1,x2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应根据已知条件的特点,灵活地运用解析式的形式,选取最佳方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之.
二次函数的图象画法与平移
(1)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画法:
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的基本特征:①有顶点;②有对称轴;③有开口方向.所以,画二次函数的图象通常采用简化了的描点法——五点法,其步骤如下:
(i)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顶点坐标和对称轴,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顶点时,并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ii)求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
当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描出这两个交点A、B及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C,再找到点C的对称点D.将这五个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连起来,并向上或向下延伸,就得到二次函数的图象.
当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或无交点时,描出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C及对称点D.由C、M、D三点可粗略地画出二次函数的草图.如果需要画出比较精确的图象,可再描出一对对称点A、B,然后连线,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二次函数的平移规律.
任意抛物线都可转化为的形式,都可由的图象经过适当的平移得到,具体平移方法,如图所示.
即上述平移规律“h值正、负,右、左移”,亦即“加时左移,减时右移”;“k值正、负,上、下移”,即“加时上移,减时下移”.
5.二次函数的最值求解
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可以从函数解析式的变形和函数的图象两方面去理解.
(1)从函数的解析式来研究,对于,通过配方可化为的形式,再对进行研究.
一般地,对于二次函数,
当a>0时,y有最小值;
当a<0时,y有最大值.
(2)从函数的图象来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又称抛物线,一般描出五个点可画出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它的顶点恰是抛物线的最低点,显然纵坐标y有最小值,最小值是;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它的顶点恰是抛物线的最高点,显然纵坐标y有最大值,最大值是.
6.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及其应用
根据教材中例题知道对称轴为x=-4,由此推导出.反过来,如果已知,则可得该函数的对称轴为x=-4.现总结如下:
(1)若某函数(不一定是二次函数)满足(a为常数),则该函数的对称轴为x=a.
(2)若某函数(不一定是二次函数)满足(a为常数),则该函数的对称轴为x=a.
(3)若某函数(不一定是二次函数)满足(且a,b为常数),则该函数的对称轴为.
实际上(2)与(1)是等价的,在(1)中令a+x=t,则x=t-a,
∴ ,∴ ,即.
要点三、待定系数法
1.待定系数法的定义
(1)一般地,在求一个函数时,如果知道这个函数的一般形式,可先把所求函数写为一般形式,其中系数待定,然后再根据题设条件求出这些待定系数.这种通过求待定系数来确定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2)根据题设求待定系数的方法——列方程组
①用特殊值法列方程组;
②根据多项式恒等定理列方程组;
③利用定义本身的属性列方程(组);
④利用几何条件列方程(组)。
(3)待定系数法的理论根据是多项式恒等定理,即
如果则。
2.待定系数法求解题的基本步骤
(1)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
(2)根据恒等条件,列出含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
(3)解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的值,从而写出函数解析式.
【典型例题】
类型一: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例4.已知二次函数与x轴相交于点A(-3,0),对称轴为x=-1,顶点M到x轴的距离为2,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答案】或
【解析】 解法一:∵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x=-1,顶点M到x轴距离为2,
∴ 顶点的坐标为M(-1,2)或M′(-1,-2).
故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或,
又∵ 抛物线经过点A(-3,0),
∴ 或,
分别解出或,
∴ 所求函数的解析式是或.
解法二:∵ 点A(-3,0)在抛物线上,
∴ 0=9a-3b+c, ①
又∵ 对称轴是x=-1,
∴ , ②
∵ 顶点M到x轴的距离为2,
∴ 或. ③
解由①②③组成的方程组:
或
分别解得 或
∴ 所求函数的解析式是:
或.
解法三:∵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
又∵ 图象经过点A(-3,0),
∴ 点A(-3,0)关于对称轴x=-1对称的对称点A′(1,0),
∴ 设函数解析式为y=a(x+3)(x-1),
由题意得抛物线的顶点M的坐标为(-1,2)或(-1,-2),
分别代入,得
2=a(-1+3)(-1-1)或-2=a(-1+3)(-1-1),
解关于a的方程,或,
得所求函数解析式为:
,或.
例5.(1)已知二次函数满足,,且,试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二次函数对任意实数t满足关系f(2+t)=f(2-t)且有最小值-9.又知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为6,求函数的解析式.
【答案】(1)(2)
【解析】
(1)由,知的两根为2和-1,
可设,
即,
∵ ,∴ ,
解得a=-4,
∴ .
(2)∵ 函数图象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且又知x=2为其对称轴,由|AB|=6,知x1=2-3=-1,x2=2+3=5,于是可设,由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知,当x=2时,,故以f(2)=a(2+1)(2-5)=-9,解得a=1,因此,.
【变式1】已知二次函数满足=-1,=-1,且的最大值是8,试确定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析】
解法一:利用二次函数一般式,设,
由题意得解之得
∴ 所求二次函数为.
解法二:利用二次函数顶点式,设,
∵ ==-1,∴ 抛物线对称轴方程为=.
∴ ,又根据题意函数有最大值为,
∴
∵ =-1,∴
∴ .
解法三:利用两根式 由已知,+1=0的两根为x1=2,x2=-1,
故可设+1=a(x-2)(x+1),即=ax2-ax-2a-1.
又函数有最大值ymax=8,即 =8,
解之得a=-4或a=0(舍),∴所求函数解析式为=.
例6.作出下列函数图象并写出其值域.
(1);
(2).
【答案】(1)[0,+∞)(2)[-5,3)
【解析】 (1)由得x≤0或x≥2;
由得.
由
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y∈[0,+∞).
(2)
如图所示,得y∈[-5,3).
例7.求二次函数在[t,t+1]上的最值.
【答案】
【解析】 ,对称轴x=1,
∵ 区间[t,t+1]不固定,要讨论:
①当t+1≤1,即t≤0时,函数在[t,t+1]上为单调减函数,
当x=t+1时,有最小值,
当x=t时以有最大值;
②当,即时,
,;
③当t≤1≤,即≤t≤1时,
,;
④当t>1时,区间在对称轴的右侧,此时函数在[t,t+1]上是单调增函数,
当x=t时,,
当x=t+1时,.
综上所述:当t≤0时,
,;
当时,
,;
当≤t≤1时,
,;
当t>1时,
,.
【变式1】求函数在[0,2]上的值域.
【解析】 由已知可知,函数的对称轴为x=a.
①当a<0时,.,所以函数的值域为[-1,3-4a].
②当0≤a≤1时,.,所以函数的值域为[-(a2+1),3-4a].
③当l<0≤2时,.,所以函数的值域为[-(a2+1),-1].
④当a>2时,,,所以函数的值域为[3-4a,-1].
综上所述,当a<0时,值域为[-1,3-4a];当0≤a≤1时,值域为[-(a2+1),3-4a];当1<a≤2时,值域为[-(a2+1),-1];当a>2时,值域为[3-4a,-1].
类型三:待定系数法
例8.已知直线AB过x轴上的一点A(2,0)且与抛物线y=ax相交于B(1,-1)、C两点.
(1)求直线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问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或
【解析】 (1)设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 直线过点A(2,0),B(1,-1),
∴ 解得
∴ 直线的解析式为.
又∵ 抛物线过点B(1,-1),∴ a=-1.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B、C两点,故由 解得C点坐标为C(-2,-4).
由上图可知,.
假设抛物线上存在一点D,使,
设D(m,-m2),∴ ,
∴ ,或,
即存在这样的点或,使.
函数
图象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单调性
最大(小)值
y=ax2
(a>0)
向上
(0,0)
y轴
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当x=0时,
y=ax2
(a<0)
向下
(0,0)
y轴
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当x=0时,
函数
二次函数
图象
a>0
a<0
性质
抛物线开口向上,并向上无限延伸
抛物线开口向上,并向下无限延伸
对称轴是直线,
顶点坐标是
对称轴是直线,
顶点坐标是
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抛物线有最低点,当时,
y有最小值,
抛物线有最高点,当时,
y有最大值,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思路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B必修12.2.3待定系数法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