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第1单元 第1讲 走近细胞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2406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第1单元 第1讲 走近细胞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2406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第1单元 第1讲 走近细胞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24068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共39份)
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第1单元 第1讲 走近细胞
展开
这是一份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第1单元 第1讲 走近细胞,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讲 走近细胞
‖A级·基础练‖
一、选择题
1.(2019届衡阳模拟)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
A.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它有纤毛可以运动
D.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解析:选A 蛋白质和核酸是病毒的化学组成成分,但并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宿主细胞中代谢和繁殖,如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因此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以逃避有害刺激能说明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人的生殖通过细胞的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人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所以说明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南京古生物所等在瓮安生物群动物胚胎化石的细胞中发现“核状”结构,下列研究结果中最能支持该生物群是真核生物的证据是( )
A.多数细胞中只有一个核状结构
B.未分裂母细胞中有两个核状结构
C.核状结构位于细胞中央
D.核状结构具有膜
解析:选D 由题意知:该动物胚胎化石的细胞中发现“核状”结构,说明存在核膜,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原核生物无核膜。
3.(2020届南陵县期中)2019年7月,《自然》发表的一项新研究首次指出,微生物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之间有功能联系,有11种肠道细菌似乎会影响到ALS的严重程度。有关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成分只有蛋白质和核酸
B.不含蛋白质与核酸的复合物
C.表面物质有可能出现在人体细胞表面
D.增殖过程中有核膜和核仁的消失和重现
解析:选C 细菌的成分有蛋白质、核酸、糖类和水等物质,A错误;细菌细胞中含有核糖体,而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B错误;细菌作为病原体,侵入人体发生感染时,吞噬细胞会吞噬消化病原体,其上的抗原分子可以与吞噬细胞的某些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复合体,该复合体会移动到人体细胞的表面,C正确;细菌无细胞核,D错误。
4.在细胞学说创立过程中,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红细胞、精子和细菌等
B.马尔比基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并为之命名
C.施莱登和施旺共同证明了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魏尔肖的著名论断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解析:选B 在17世纪,荷兰著名磨镜师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红细胞、精子和细菌等,A项正确;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但没有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第一个用“细胞”命名的是英国科学家虎克,B项错误;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这个学说的基本论点是: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项正确;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个著名论断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D项正确。
5.如图是细菌的结构模式图,甲~戊是细胞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戊是细胞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将其破坏
B.丙是质粒,可以作为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蛋白
C.甲是核糖体,是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合成的部位
D.乙是细菌基因的主要存在部位
解析:选D 分析题图可知,戊是细胞壁,由于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非纤维素和果胶,所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不能将其破坏,A错误;丙是质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载体,但质粒是DNA,不是蛋白质,B错误;甲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部位,C错误;乙是拟核,细菌的基因主要存在于拟核中,D正确。
6.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人肝细胞都为真核细胞,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颤藻与发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D.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等
解析:选D 有些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壁,如支原体,有些真核细胞也没有细胞壁,如动物细胞,A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错误;发菜属于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C错误;细菌和蓝藻都属于原核细胞,二者在结构上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等,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下面是两类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内填编号,________上填名称):
(1)甲、乙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异是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细胞共有的结构:都有__________(填细胞器),除此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
(3)甲、乙细胞均能进行的一项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与此功能相适应的是甲有[⑤]、乙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生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甲为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图乙为植物细胞,属于真核细胞,两类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差别是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2)蓝藻细胞唯一的细胞器为核糖体,与植物细胞相比,两者共有的结构还有细胞膜和细胞壁。(3)蓝藻细胞含有[⑤]光合作用片层,而植物细胞有[⑪]叶绿体,甲、乙细胞均能进行光合作用。(4)甲、乙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生产者。
答案:(1)无成形的细胞核(或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核糖体 细胞膜 细胞壁 (3)光合作用 ⑪ 叶绿体 (4)生产者
8.(2019届长沙模拟)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7 mm、0.5 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显微镜的________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应先用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镜观察。
(2)图二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图三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据图回答:
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______________(填字母),此时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
②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________(填编号)。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
②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一有螺纹,表示显微镜的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在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2)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应使用高倍镜观察且使放大倍数为最大,所以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b、c、A,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600倍。②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d。③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异物存在于目镜上。(3)①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视野中的黑边圆圈是制作装片时产生的气泡。②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气泡位于视野右上方,所以换高倍镜观察前,应向右上方移动标本将气泡移到视野的中央。
答案:(1)物 甲 (2)①b、c、A 600 ②d ③B (3)①气泡 ②右上方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
‖B级·提升练‖
一、选择题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均具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 ②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③都具有蛋白质和mRNA组成的核糖体 ④遗传物质均储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 ⑤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相同 ⑥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
A.①②③ B.①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选C 细胞均具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①正确;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②正确;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③错误;真、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分子,④正确;密码子具有通用性,⑤正确;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⑥正确。
2.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病毒表面覆盖有两种不同的纤突,纤突具有抗原特性。纤突中的一种是红细胞凝集素(HA),现已发现十几种,另一种是神经氨酸酶(NTA),至少有9种,它们都是蛋白质。禽流感有H5N1、H7N9、H9N2等多种类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A及NTA出现多种类型是单链RNA发生改变的结果
B.H5N1、H7N9、H9N2等多种类型的出现与染色体变异无关
C.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侵染人体后,可在人体内环境中繁殖
D.禽流感病毒和其他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解析:选C HA及NTA出现多种类型是单链RNA发生改变的结果,A正确;禽流感病毒没有染色体,虽有H5N1、H7N9、H9N2等多种类型,但与染色体变异无关,B正确;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C错误;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D正确。
3.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生物所含核酸,都由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组成
B.蓝藻和金鱼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所含光合色素与金鱼藻相同
C.b中生物的遗传物质都存在于拟核中
D.c中生物都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蛋白质
解析:选D 图中衣藻和金鱼藻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烟草花叶病毒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烟草花叶病毒只有RNA一种核酸,由4种碱基和4种核苷酸组成,A错误;蓝藻和金鱼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不含叶绿体,所含光合色素中有藻蓝素,但金鱼藻不含藻蓝素,B错误;b中生物有原核生物和病毒,拟核是原核生物的结构,病毒中不存在,C错误;c中生物都有细胞结构,都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蛋白质,D正确。
4.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尿道炎较难治愈。如图是支原体细胞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支原体是原核生物,通过无丝分裂而增殖
B.细胞膜和核膜构成支原体的生物膜系统
C.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D.青霉素能抑制细胞壁的形成,可用于治疗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
解析:选C 支原体是原核生物,通过二分裂增殖,A错误;支原体无核膜,B错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的限制,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C正确;青霉素能抑制细胞壁的形成,由图可知支原体没有细胞壁,D错误。
5.(2020届朝阳区期中)下列不能作为细胞统一性证据的是( )
A.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B.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
C.细胞生物都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D.细胞生命活动一般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解析:选C 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A不符合题意;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B不符合题意;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为二分裂,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除有丝分裂外,还有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符合题意;细胞的生命活动一般都以ATP作为直接的能源物质,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D不符合题意。
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中,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
解析:选D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神经细胞树突多,有利于兴奋从上一个神经元传递过来,C错误;心肌细胞线粒体多,能提供较多的能量,有利于节律性的收缩活动,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连续内共生理论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诠释了细胞进化的历程,认为细菌被吞噬到宿主细胞的细胞质,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成为宿主细胞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释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1)与需氧细菌比较,原始真核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比________。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核糖体沉降系数显著不同,表现在前者是80 S,后者是70 S;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存在方式显著不同,表现在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是环状裸露的DNA。科学实验证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和遗传物质印证了连续内共生假说,但基因结构有无内含子没能印证该假说。据此推测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________S;线粒体基因表达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对DNA转录出的前体mRNA进行剪切与拼接。
(3)据图示“连续内共生”学说,光合作用真核生物比需氧真核生物出现的________。
解析:(1)由示意图可以看出,原始真核细胞的体积比需氧细菌的体积大,所以相对表面积即表面积与体积比比原始真核细胞的小。(2)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规则的双螺旋链状结构,并且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没有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科学实验证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和遗传物质印证了连续内共生假说,即叶绿体和线粒体内的核糖体和原核生物相似,沉降系数应该为70 S;基因结构有无内含子没能印证连续内共生假说,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结构和真核细胞类似,所以线粒体基因表达需要对DNA转录出的前体mRNA进行剪切与拼接。(3)根据图示,光合作用真核生物是由需氧真核生物与光合作用蓝细菌进化而来的,所以光合作用真核生物比需氧真核生物出现的晚。
答案:(1)小 (2)链状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染色质) 70 需要 (3)晚
8.诺维氏芽孢杆菌—NT由于对现有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成为“超级耐药菌”。如图为该种细菌耐药策略模式图(①为抗生素,②为药物作用目标),请分析回答([ ]中填序号):
(1)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图中④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
(2)目前,用来治疗疾病的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细菌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如蛋白质合成、DNA复制时的解旋、细胞壁的合成等,这些抗生素对著名的埃博拉病毒是否起作用?____________。
(3)这些耐药基因的产生是细菌基因经过随机________产生的,也可以通过基因交换从其他变异的细菌那里获得,若③④均为细菌的DNA,耐药基因通常位于[ ]________上。
解析:(1)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细胞核,但具有大型环状DNA(即拟核)和小型的环状DNA(即质粒)。图中④为质粒,③为拟核。(2)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细菌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如蛋白质合成、DNA复制时的解旋、细胞壁的合成等,而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独立的代谢,抗生素对其不起作用。(3)细菌耐药基因经过随机突变产生,也可通过基因交换从其他变异的细菌那里获得,通常细菌的耐药基因位于质粒上,而非拟核中。
答案:(1)质粒 拟核 (2)不起作用 (3)突变 ④ 质粒
细胞种类
形态结构
功能
A
浆细胞
细胞膜面积增大
有利于识别抗原、发挥作用
B
成熟的红细胞
两面凹的圆饼状
有利于携带O2进行有氧呼吸
C
神经细胞
树突多
有利于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D
心肌细胞
线粒体多
有利于节律性的收缩活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选修1 第35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第7单元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高三统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第6单元 第20讲 基因的表达,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