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年安徽省铜陵市初一(下)入学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安徽省铜陵市初一(下)入学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综合读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4)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写风助水威,展现大海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蕴含羁旅他乡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景色之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读写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我家的园中有两棵树,一棵是杨树,一棵是海棠。因为杨树它 zhē 挡园中蔬菜的阳光,不受家人喜欢,母亲总说砍了算了,我们也随声附和。父亲总是不同意就那样让它夭折,迫于大众的压力,父亲无奈之下就勤修枝杈。杨树也好像是要为父亲争口气似的,它小心瑾慎地生长,努力向上。海棠是家人的宠儿,在母亲的庇护下,它生命力 péng 勃,可以随意地扩充领地。有好几次,父亲拿着剪子要“修理”它,都被母亲拦住了,父亲无奈地摇摇头,又去修剪那“倒霉”的杨树去了。
(1)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zhē 挡( )枝杈( )庇护( )péng 勃(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_____”。
(3)“随声附和”中“和”的意思是( )
A.平静B.声音相应C.融洽D.平息争端
(4)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政通路中学七年级将于2021年1月2日上午8点在阶梯教室举行“青春校园赛诗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设计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2)某同学打算选择下面这首诗歌参赛,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假如你不够快乐
也不要把眉头深锁
人生本来短暂
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打开尘封的门窗
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
走向生命的原野
让风儿熨平前额
博大可以稀释忧愁
深色能够覆盖浅色
(选自汪国真《假如你不够快乐》)
①请给下面诗句划分停顿。(划2处)
让 阳 光 雨 露 洒 遍 每 个 角 落
②朗读这首诗,比较适合的语调是( )
A.低沉悲痛 B.轻快喜悦 C.舒缓深沉 D.激昂高亢
③仿照画线诗句,续写两句诗。
(3)本次活动将会邀请安徽青年诗人张培亮参加,下面是邀请函,请你根据提示进行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张老师:
“青春校园赛诗会”将在我校阶梯教室举行。我们谨代表本年级全体同学诚邀您光顾现场,并担任本场比赛评委。届时我们还将敬赠礼物一份。请您务必抽出时间参加,对此我们深表感谢。
团委、学生会
2020年12月30日
①画线句子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一词应改为“_______________”。
②邀请函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__”,可删去。
③邀请函的内容有欠缺,请提出修改意见。
三、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睖睖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大圣纵朵祥云,跳出园内,竟奔瑶池路上而去。正行时……
那赤脚大仙觌面撞见大圣,大圣低头定计,赚哄真仙,他要暗去赴会,却问:“老道何往?”大仙道:“蒙王母见招,去赴蟠桃嘉会。”大圣道:“老道不知。玉帝因老孙筋斗云疾,着老孙五路邀请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礼,后方去赴宴。”大仙是个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诳语作真,道:“常年就在瑶池演礼谢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礼,方去瑶池赴会?”无奈,只得拨转祥云,径往通明殿去了。
大圣驾着云,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赤脚大仙模样,前奔瑶池。不多时,直至宝阁,按住云头,轻轻移步,走入里面。……那里铺设得齐齐整整,却还未有仙来。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忽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槽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他就弄个神通,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你看那伙人,手软头低,闭眉合眼,丢了执事,都去盹睡。大圣却拿了些百味珍馐,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吃勾了多时,酕醄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君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
(1)选段记叙了与大圣有关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大圣却拿了些百味珍馐,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
(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孙悟空的形象。
(4)“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结合原著说一说,大圣惊动玉帝后发生了什么事?
(5)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孙行者”“齐天大圣”“美猴王”“斗战胜佛”等名号。请结合下列情节,将与之相对应的名号填在横线上。
在花果山他率先进入水帘洞,被众猴拜为“_______________”;后因不满在天庭做“弼马温”,他打出南天门,回到花果山,接受独角鬼王的建议,自封为“_______________”;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唐僧路过此地救出孙悟空,又给他起个混名,即“_______________”;西天取经归来,他又被佛祖封为“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雪豹这只猫
杨俊富
①家养有一猫,父亲叫它懒猫。父亲叫它懒猫,是因为它喜欢大白天睡觉。其实,懒猫真的很懒。早上,我打着哈欠起床吃早饭时,它睡在竹篾编织的粮囤盖子上。吃过饭后,我背起书包去上学,瞟一眼粮囤盖子上的猫,它把身子蜷成一团,还在呼呼大睡。让我羡慕嫉妒得不行。
②哼,等到了星期天,我也要好好地睡个懒觉。我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可是到了星期天,我最多睡到十点就不想睡了。也许是因为肚子饿,也许是想找玩伴去水沟里捉鱼,或者上后山林子里掏鸟窝。总之,我是不会在床上睡一整个上午的。
③懒猫却能睡一整天,只是会更换睡觉的地点。中午一般会走出粮食囤子的那间房,悄悄地去到院门外,夏天睡在那棵枣树的阴凉处,冬天则会睡在院门口的狗窝里。狗在的时候,就与狗狗挨着睡,相互取暖。狗狗出外会友或巡视去了,它就蜷成一团,独自取暖。到黄昏,它又会换地点,睡在堂屋门旁边。那里,放有它的猫碗。它在等晚饭。
④懒猫的晚饭是丰盛的。父亲收工回来,会从檐檩垂下的一个铁钩上取下半截风干了的黄鳝或者一条小鱼,放到灶膛的草木灰烬里烧熟,再在一个小石碓里舂成粉剂,拌在饭里给猫吃。父亲对懒猫情有独钟。尽管父亲嘴里一口一个懒猫,但在他呼唤懒猫时,我能感觉到语气里的深爱。
⑤懒猫虽然懒,我从没见到过它抓捕老鼠,但我家的粮食、种子从没被老鼠偷吃过。这就怪了。这也是父亲疼爱懒猫的原因。
⑥等我结婚生子分家立户之后,为保我家粮食平安,我也买回一只猫。那只猫很漂亮,一圈一圈黄白相间的细毛从头缠绕到尾,像一只生猛的小豹子,因而,我给它取了一个威风的名字:雪豹。
⑦雪豹美丽又活泼。它喜欢与我家那只黄斑土狗在院坝里戏耍,也喜欢与鸡鸭子在院坝里逗乐。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我喊一声雪豹,它就会跳上床,偎到我身边陪我睡觉。尤其在冬天,我还在看电视,它就会早早地钻进被窝,给我暖床。这么懂事的猫,我对它越来越爱护有加,像惯养儿子一样惯养着它。
⑧可是,家里的粮食、种子还是经常被老鼠偷吃,衣服也偶尔被老鼠咬烂。冬天了,妻子喜滋滋地买回一件羽绒服,准备第二天回娘家穿。吃过早饭,从衣柜里拿出羽绒服,后背上却多了几个小洞洞。妻子沮丧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偏偏这时,雪豹喵喵地叫着来到妻子脚边。死猫,就只晓得吃,就只晓得叫,长这么大个儿,连耗子都吓不住。妻子骂着,就是一脚。雪豹疼得喵喵地丧叫几声,蔫蔫地滚一边去了。
⑨妻子买回硫化锌涂抹在几片腊肉上,分别放在几间屋的门缝边。第二天早上,捡到两只死老鼠,雪豹也硬翘翘地躺在床底下。
⑩雪豹的死,让我很悲伤。后来我想,懒猫那么懒,整天睡大觉,咋家里就没老鼠呢?而雪豹与我们同吃同乐,整天生龙活虎,游来荡去,咋家里的老鼠就不怕它呢?
⑪后在宋朝学者、诗人陈傅良为周伯寿画猫图集作的跋语里,读到这样的论述:“人曰猫之善捕鼠者,日常睡。”是说,善于捉老鼠的猫,白天会抓住一切时间睡觉,是为晚上有足够的精力捉老鼠。这不正是我父亲那只懒猫的写照吗?陈傅良又说:“余家有数猫,终日饱食相跳踯为戏而不捕鼠。”这不正是对我家那只雪豹的写照吗?
⑫文天祥曾经把自己比喻成他家喂养的那只懒猫。我以前不明就里,现在明白了,他是在用懒猫激励自己。
⑬我也想对自己和朋友们说,做只懒猫吧。
(《意林》彩版2019年8期)
(1)仔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2)赏析语句中画线的词的表达效果。
①父亲收工回来,会从檐檩垂下的一个铁钩上取下半截风干了的黄鳝或者一条小鱼,放到灶膛的草木灰烬里烧熟,再在一个小石碓里舂成粉剂,拌在饭里给猫吃。
②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我喊一声雪豹,它就会跳上床,偎到我身边陪我睡觉。
(3)第⑪段引用陈傅良的话,有什么作用?
(4)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5)学习本文,说说你受到的启示。(至少两点)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疑邻盗斧
人有亡斧①者,意②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斧:斧头。②意:同“疑”,怀疑。
(1)请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及其家穿井 及:_______________
②国人道之 道:_______________
③闻之于宋君 闻:_______________
④人有亡斧者 亡:_______________
⑤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 复:_________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②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
(3)两文都说明了一个相同的道理,那就是:_______________。
(4)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六、写作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的过程里总会有些意外的惊喜和意外的悲伤跳跃在眼前。——无名氏
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 ——爱因斯坦
最明亮的欢乐火焰大概都是由意外的火花点燃的。——塞缪尔·约翰逊
你对上面文字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思考?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意外”的感悟和经历?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②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安徽省铜陵市初一(下)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一、默写题
1.
【答案】
(1)随君直到夜郎西
(2)江春入旧年
(3)自古逢秋悲寂寥
(4)正是江南好风景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秋词(其一)(刘禹锡)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论语》十二章(《论语》)
观沧海(曹操)
夜雨寄北(李商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君”的书写。
(2)注意“旧”的书写。
(3)注意“寥”的书写。
(4)注意“景”的书写。
(5)根据“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可推知答案,注意“浮”的书写。
(6)根据“风助水威,展现大海气势”可推知答案,注意“萧、瑟”的书写。
(7)根据“蕴含羁旅他乡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景色”可推知答案,注意“涨”的书写。
二、综合读写
【答案】
(1)遮,chà,bì,蓬
(2)小心瑾慎,小心谨慎
B
(4)比喻,拟人
【考点】
注音
根据拼音写字词
常见易错字
词义解释
修辞手法的辨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zhē 挡”的“zhē”应写作“遮”;“枝杈”的“杈”应读作“chà”;“庇护”的“庇”应读作“bì”;“péng 勃”的“péng”应写作“蓬”。
(2)“小心瑾慎”应写作“小心谨慎”。
(3)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和:声音相应。
故选B。
(4)“海棠是家人的宠儿”将“海棠”比作“家人的宠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随意地扩充领地”将海棠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
(1)示例:①让青春在诗歌中飞扬。②诗歌沟通你我,青春成就梦想。
(2)①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②C,③示例:迎接早晨的太阳,让希望常驻心间
(3)①光顾,光临,②务必,③补添上“青春校园赛诗会”的时间:2021年1月2日上午8点。
【考点】
宣传标语
停顿与节奏
句式仿写
朗读与语调
病句修改
拟写应用性短文
语言得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标语,所拟写的宣传标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比喻等修辞。拟写时应围绕“青春校园赛诗会”的特点,用一两句话简洁地表述出来,注意要通俗易懂。如“让青春在诗歌中飞扬”“诗歌沟通你我,青春成就梦想”等。
(2)①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要理解句意,弄清句子成分。“阳光雨露”作“洒遍”的主语,应在其间停顿;“每个角落”作“洒遍”的宾语,应在其间停顿。故句子停顿应为: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
②诗中“假如你不够快乐”,是想帮读者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不能用悲伤的语气,假如读者不快乐,也不能用欢快的语气来表达,本诗风格优美偏向散文化,自然也不能读的很激昂。故选C。
③解答此题,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词语运用、句式结构、修辞运用、语意表达等方面。根据画线的例句,可以提取出“动词+ 名词+‘的’+名词,‘让’+名词+动词+名词”的格式。在仿写时,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3)①光临:敬称他人来访的敬辞;也有君临、荣誉所及的意思。光顾:主人对宾客来访时讲的敬语,后来多用作商店或服务性行业欢迎顾客上门时讲的客套话。根据语境应改为“光临”。
②“务必”有命令语气,用于邀请他人过于强硬,故删去。
③邀请函应告知活动具体时间,如:2021年1月2日上午8点。
三、名著阅读
【答案】
(1)孙悟空定住了七仙女;调弄了赤脚大仙;喝了“玉液琼浆”;吃了“百味珍馐”;嚼尽了太上老君的“金丹”。
(2)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描写大圣尽情享受珍馐佳肴的情景,表现了大圣洒脱不羁、无所畏惧的性格。
(3)①机智顽皮。大圣定计赚哄赤脚大仙,并且变作赤脚大仙的模样去瑶池赴宴。②神通广大。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就把七衣仙女定住了。③勇敢无畏。大圣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毫无顾忌。
(4)玉帝彻底被激怒,派十万天兵前去捉拿孙大圣。天庭无人能降服孙大圣,玉帝又请来了西天如来佛祖,孙大圣和如来打赌斗法,结果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
(5)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
【考点】
情节内容
课内名著阅读
《西游记》
赏析文章语言
名著人物形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选段主要讲述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情节,依据选段内容概括即可。根据原文第一段可概括出“定住了七仙女”;根据原文第二段可概括出“调弄了赤脚大仙”;根据原文第三段可概括出“喝了‘玉液琼浆’,吃了‘百味珍馐’”;根据原文第四段可概括出“嚼尽了太上老君的‘金丹’”。
(2)赏析语言,可以从词语的使用、修辞手法的运用、描写方法的使用等角度入手,结合人物形象、情节内容进行分析。这段语句是对孙悟空动作的描写,“拿”“走”“就着”“挨着”“痛饮”等动词,描写出孙悟空尽情享受珍馐佳肴的情景,表现了大圣洒脱不羁、无所畏惧的性格。
(3)结合选文相关内容,原文第一段“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睖睖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体现了他的神通广大;原文第二段“大圣低头定计,赚哄真仙”,原文第三段“大圣驾着云,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赤脚大仙模样,前奔瑶池”体现他的机智顽皮;原文第四段“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体现他的勇敢无畏,毫无顾忌。
(4)结合原著可知,孙悟空惊动玉帝后,玉帝大怒,派十万天兵捉拿孙悟空,还出动了二郎显圣真君,虽然捉住了孙悟空,却奈何不了他,后被太上老君拿到八卦炉中,练成火眼金睛,铜头铁脑,法力更胜从前。孙悟空一路打到通明殿,被护殿的王灵官挡住,两人一通好杀,不分胜负。此时玉帝着人宣西方如来佛祖降服孙悟空,最终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这才算告一段落。
(5)结合“在花果山他率先进入水帘洞,被众猴拜为”可知,这一情节是在他拜师学艺之前,并且此时已经被其他猴子封为首领,因此应称为“美猴王”。结合“自封”可知,这是一个孙悟空给自己的称号,只能是“齐天大圣”。结合“唐僧救出,给他起个混名”可知,此时应该是“孙行者”。结合“西天取经归来,他又被佛祖封为”可知,此时是“斗战胜佛”。
四、现代文阅读
【答案】
(1)①像一只生猛的小豹子,②慵懒,③“我”对雪豹爱护有加;妻子讨厌雪豹
(2)①画线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父亲给懒猫做猫食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懒猫的宠爱之情。
②画线词写出了雪豹的乖巧,表达了“我”对雪豹的喜爱之情。
(3)①引用陈傅良的话,交待了懒猫白天睡懒觉家里却无鼠和雪豹白天跳踯为戏家里却鼠多为患的原因,解开了悬念;②同时,通过对比,分别表现了两只猫的似懒实勤、似勤实懒的形象,给人启示。
(4)文中的“我”是两只猫的见证者,作者借“我”之口叙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同时便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便于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的共鸣。
(5)①要发掘真相,不能被事物的表象迷惑;②万事皆有因果;③做事要勤奋。
【考点】
散文阅读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赏析文章语言
表现手法及作用
分析作者写作意图
记叙人称
记叙文阅读开放问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从第⑥段“那只猫很漂亮,一圈一圈黄白相间的细毛从头缠绕到尾,像一只生猛的小豹子,因而,我给它取了一个威风的名字:雪豹”一句可知“雪豹”得名的原因;从第①段“懒猫真的很懒”,第③段“懒猫却能睡一整天”等语句可知懒猫性情慵懒;从第⑦段“这么懂事的猫,我对它越来越爱护有加,像惯养儿子一样惯养着它”一句可知“我”对雪豹的态度,从第⑧段“死猫,就只晓得吃,就只晓得叫,长这么大个儿,连耗子都吓不住。妻子骂着,就是一脚”等句子可知妻子对雪豹的态度。稍加整合,意思对即可。
(2)①画线词“取下”“放到”“烧”“舂”“拌”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父亲给懒猫做猫食的过程,表现了父亲对懒猫的宠爱。
②画线词“只要……就……”是表示充分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写出了雪豹的乖巧可爱,表达了“我”对雪豹的喜爱。
(3)第⑪段引用陈傅良的话有二句,“人曰猫之善捕鼠者,日常睡”这句是说,善于捉老鼠的猫,白天会抓住一切时间睡觉,是为晚上有足够的精力捉老鼠。“余家有数猫,终日饱食相跳踯为戏而不捕鼠”这句是说白天跳踯为戏的猫,晚上是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捉老鼠的。陈傅良的话交待了懒猫白天睡懒觉,家里无鼠,而雪豹白天跳踯为戏,家里却鼠多为患的原因。第一句话表现了懒猫似懒实勤的形象,第二节话表现了雪豹似勤实懒的形象,两句话形成对比,给人启示。
(4)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也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同时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心情,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引起读者的共鸣。
(5)①文章中,懒猫白天睡懒觉,家里却无鼠;雪豹白天跳踯为戏,家里却鼠多为患,而“我”却喜欢雪豹。从中我们可以明白要发掘真相,不能被事物的表象迷惑。②懒猫白天睡懒觉,是为了养足精神晚上捕鼠,所以家里无鼠,父亲也很宠爱懒猫。从中告诉我们万事皆有因果。③雪豹最终被妻子嫌弃,吃硫化锌涂抹的腊肉而死去,告诉我们做事要勤奋,否则害人害己。言之有理皆可。
五、文言文阅读
【答案】
(1)①待,等到,②讲述,③使听到,④丢失,⑤又
(2)①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②不久,(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地时,掘出了那斧子。
(3)为人处事要实事求是(或要尊重客观事实)
(4)【甲】文中的国人轻信传言,而宋君尊重事实,派人前去向丁氏打听真相,国人和宋君构成鲜明对比。【乙】文中的亡斧者丢失斧头时怀疑邻人之子窃斧,得其斧后又觉得邻人之子行为正常,前后构成了鲜明对比。
【考点】
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实词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文言翻译
分析评价文章哲理或思想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析】
【乙文参考译文】
有一个人丢失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家的儿子偷走了,看他邻居儿子走路的姿势,像是偷斧子的;面部表情,像是偷斧子的;言谈话语,像是偷斧子的;所有的动作态度,无不像是一个偷斧子的人。不久,(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地时,掘出了那斧子,第二天,他又看见邻家的儿子,动作和态度再也没有一点像偷斧子的人了。
【解答】
(1)①句意为:等到他家挖了井。及:等到。
②句意为:国家里的人都讲述这件事。道:讲述。
③句意为: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闻:使听到。
④句意为:有一个丢失了斧子的人。亡:丢失。
⑤句意为:第二天,他又看见邻家的儿子。复:又。
(2)①第一个“若”:像。第二个“若”:及,比得上。
②俄而:不久。掘:挖掘。
(3)【甲】文中,人们以讹传讹,所以文章说明的道理是:为人处事要实事求是,不经过验证的道听途说的消息是不可靠的。而【乙】文中主人公则是受自己的主观思想操控,对其邻之子的怀疑毫无道理。所以两篇文章都说明了一个相同的道理:为人处事要实事求是(或要尊重客观事实)。
(4)【甲】文中,国人听到丁氏的话后,并没有分析这句话的意思,就以讹传讹,说丁氏家挖井挖出一个人,而宋君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轻信而是派人前去向丁氏打听真相,这样国人的轻信和宋君对事实的探求就构成鲜明对比。【乙】文中亡斧者丢失斧头时怀疑邻人之子窃斧,邻人之子的一举一动都像偷了斧子,当他的斧子找到后,又看邻人之子的一举一动都不像偷了斧子,前后两种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六、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材料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得名原因
性情
家人对猫的态度
懒猫
它喜欢大白天睡觉
②_______________
父亲对懒猫情有独钟
雪豹
①_______________
活泼
③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安徽省淮北市初一(下)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名著阅读,综合读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安徽省淮北市初一(下)期初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综合读写,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安徽省淮北市初一(下)期末错题语文试卷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单选题,名著阅读,综合读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