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1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基础集训
展开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1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基础集训,共21页。
专题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情探究】
【真题探秘】
命题立意
(1)核心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2)核心素养
①生命观念:稳态与平衡观,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液体中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
②科学思维:在面对新的生物学问题情境时,能熟练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展开探讨、审视或论证。
(3)命题特点
①基础性:考查组织液的成分及其与其他体液的关系。
②综合性: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综合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指导
(1)审题关键
注意关键词的提取,如“组织液”“产生的CO2”“组织液中的O2”“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等。
(2)易混易错
①误以为人体产生CO2的场所有两个,而忽略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的事实。
②细胞呼吸只能发生在细胞内,而不会发生在内环境中。
拓展延伸
本专题的考查点主要是章节内知识的综合,也常涉及酶和ATP、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细胞呼吸,以及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等内容。
【基础集训】
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与理化性质
1.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丙分别是组织液和血浆,甲中O2浓度最低
B.细胞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是生物体的内环境
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维持丙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答案 C
2.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 C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血浆蛋白
C.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与它含有HCO3-、NO3-等离子有关
D.神经递质、消化酶、水分、血红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答案 A
4.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①为毛细血管壁,②为红细胞,③为血浆,④为细胞内液,⑤为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多选)( )
A.若肌肉细胞缺氧,会导致③处的pH显著下降
B.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
C.②中的O2被细胞④利用掉,至少需要经过6层膜
D.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而⑤中不含蛋白质
答案 ABD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5.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 D
6.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可以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的稳态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 B
7.下列不属于人体实现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 )
A.NaHCO3与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反应
B.抗体与流感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
C.血浆中K+被大量吸收进入红细胞
D.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答案 D
[教师专用题组]
【基础集训】
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与理化性质
1.(生命观念—稳态与平衡观)下列有关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液中含量最多的是细胞内液
B.热水烫后起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C.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D.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
答案 D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细胞内液,约占2/3,A正确;热水烫后起的“水泡”或手脚上磨出的“水泡”,里面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B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外侧为组织液,内侧流动的是血浆,C正确;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可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因此其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和血浆,D错误。
2.(2020安徽六安一中月考,10)如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④⑤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②⑥表示不同管道的管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③和④在成分上最为相似
C.②渗透压下降可导致③增多
D.⑤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答案 C 图中①是血浆、②是毛细血管壁、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⑤是淋巴、⑥是毛细淋巴管壁。②(毛细血管壁)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③(组织液)和⑤(淋巴)的成分最相似,B错误;①(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导致水分向③(组织液)渗透,可导致③增多,C正确;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D错误。
3.(2020河北邢台期末,27)下列关于正常人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浆中含有葡萄糖、尿素和神经递质等
B.静脉注射的药物经过体液运输到达心肌细胞
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可能会引起组织肿胀
D.神经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
答案 A 葡萄糖、尿素等物质存在于血浆中,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存在于突触间隙(组织液),A错误;静脉注射的药物经过体液运输到达心肌细胞,B正确;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血浆中的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产生组织水肿,C正确;二氧化碳产生于细胞呼吸,因此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组织液,D正确。
4.(2019广东六校一模,27)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B.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答案 D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A正确;血浆pH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等,B正确;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正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D错误。
5.(2020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期中,10)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
C.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
D.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
答案 C 综合分析:甲表示血浆,乙表示淋巴,丙表示组织液。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而甲表示血浆,其中没有血红蛋白,B错误;丙和乙中蛋白质含量均低于甲,组织液中氧气也是从血浆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的,所以也低于血浆,C正确;胰腺分泌的消化酶随胰液由导管直接送到小肠,不会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D错误。
6.(2019安徽安庆期末,21)下列变化属于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改变的是( )
A.进食后肝细胞内储存的肝糖原增多
B.饮用食醋后胃液pH下降
C.剧烈运动过后血浆pH下降
D.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因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渗透压上升
答案 C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肝糖原存在于肝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胃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剧烈运动过后血浆pH下降,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C正确;尿液属于外分泌液,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易错警示 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7.(2020吉林长春联考,1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是血浆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血浆中的蛋白质直接经跨膜运输进入淋巴中进行循环
C.淋巴回流受阻、过敏反应等都可能导致组织水肿发生
D.激素与靶细胞外膜上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只发生于内环境
答案 B 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进行物质的双向交流,绝大多数的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成分是组织液,所以组织液是血浆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不能直接进入淋巴中进行循环,B错误。毛细淋巴管堵塞,淋巴回流受阻,会使组织蛋白增多,导致组织水肿;过敏反应可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导致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激素与靶细胞外膜上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只发生于内环境(组织液)中,D正确。
8.(2020上海浦东一模,3)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2浓度
答案 B 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A、C错误;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渗透压与组织液接近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形态,B正确;人体组织细胞内氧气浓度比组织液低,D错误。
9.关于人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不是淋巴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B.膀胱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
C.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D.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
答案 C 淋巴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回流进血浆,故血浆也可以是淋巴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A错误;尿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正确;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D错误。
10.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维持在7.35~7.45,其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答案 C 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血浆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浆后,会与血浆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不能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构成缓冲对。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11.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代谢中的生化反应大都不发生在内环境中
B.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成分相似,故都可以相互渗透形成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体内细胞的正常生活依赖于内环境,但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答案 A 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A正确;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进入淋巴,而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它只能进入血浆,B错误;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保持不变,C错误;体内细胞的正常生活依赖于内环境,同时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错误。
12.(2020福建龙岩一中一模,1)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在寒冷环境中会出现寒颤现象表明内环境稳态失调
B.运动后Na+、K+排出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C.血浆中的物质可以进入组织液中,而组织液中的物质不能进入血浆
D.抗原与抗体的结合过程及葡萄糖分解丙酮酸的过程均发生在内环境中
答案 B 人在寒冷环境中会出现寒颤现象,属于体温调节下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的反应,内环境稳态并没有失调,A错误;运动后Na+、K+排出较多,但机体通过水盐平衡调节,仍可以使内环境维持相对稳定状态,B正确;血浆中存在可以进入组织液中的物质,组织液中也存在能进入血浆的物质,C错误;抗原与抗体的结合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而葡萄糖分解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D错误。
13.(2020海南调研,7)下列关于动物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
B.组织液中的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
C.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其化学成分处于恒定不变的状态
D.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 B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组织液中的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少部分进入淋巴,B正确;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错误;葡萄糖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内环境,D错误。
14.(2019黑龙江鹤岗一中月考,25)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①中渗透压过低时,会导致组织水肿
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
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的渗透压会上升
答案 B 根据物质转换的箭头走向可判定①代表血浆,②代表淋巴,③代表组织液,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共同构成的,不属于细胞外液,A错误;血浆渗透压过低会导致血浆中的水分过多地进入组织液中,从而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长期蛋白质供应不足,会使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D错误。
15.(2020河北张家口一模,2)某人在运动时血液中乳酸含量变化情况如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肌细胞的无氧呼吸在20~25min时开始明显增强
B.肌细胞生成乳酸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C.细胞中的乳酸进入血浆被缓冲物质CO32-中和以维持pH的稳态
D.在这35min内,肌细胞生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答案 D 人的无氧呼吸生成乳酸,所以血液中乳酸浓度(相对值)可以表示无氧呼吸强度,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肌细胞的无氧呼吸在10~15min时开始明显增强,A错误;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细胞中的乳酸进入血浆,血浆中的缓冲物质HCO3-中和乳酸维持pH的相对稳定,C错误;在这35min内,肌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生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正确。
16.(2020安徽皖江联盟高三联考,19)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稳态
C.“空调病”“高原反应”和“过敏反应”都由内环境稳态失调所致
D.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不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答案 D 内环境稳态保证了细胞代谢过程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条件,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而实现的,B正确;“空调病”“高原反应”和“过敏反应”都由内环境稳态失调所致,C正确;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D错误。
17.(2019河南名校联盟一模,4)人体稳态的维持是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会使细胞外液的pH显著降低
B.突触前膜本质上属于细胞膜,分泌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细胞外液中K+和Cl-的浓度
D.人体处于稳态时,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稳定不变
答案 B 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不会使细胞外液的pH显著降低,A错误;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细胞膜,分泌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C错误;人体处于稳态时,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稳定不变,D错误。
18.(2020山东青岛二中期末,7)如图描述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相关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②⑦⑧依次可代表分泌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的过程
C.④不能表示抗原对免疫系统的刺激
D.炎热时机体维持体温不需要过程⑤的参与
答案 B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②为神经系统的产物进入内环境,⑦为内分泌系统的产物进入内环境,⑧为免疫系统的产物进入内环境,故②⑦⑧依次可代表分泌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的过程,B正确;④为内环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可表示抗原对免疫系统的刺激,C错误;炎热时机体维持体温既有神经调节的参与,也有体液调节的参与,D错误。
19.(20205·3原创题)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升高时,垂体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
B.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将电信号转变为激素信号
C.过敏反应和风湿性心脏病都是由机体免疫过强引起的,后者属于自身免疫疾病
D.人体摄入高糖食品时,胰岛素分泌量会增加,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答案 A 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场所在下丘脑,垂体只是将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释放到血液中,A错误;受到寒冷刺激时,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将兴奋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支配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样将电信号转变为激素信号,B正确;过敏反应和风湿性心脏病都是由机体免疫力过强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C正确;人体摄入高糖食品时,会使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D正确。
综合篇
【综合集训】
提升 “模型法”分析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转化
1.(2021届江苏苏州吴江月考,28)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图甲是内环境的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体液中的不同成分,图乙表示体液中这几种成分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乙中的a、b、c、d
B.b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流到c
C.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③④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l-
答案 C
2.(2021届江苏无锡期中,16)如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⑤表示某种体液,②表示组织,④表示细胞,①⑤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
A.①中含有Na+、肾上腺素、血红蛋白等物质
B.过敏反应引起②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组织水肿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消灭抗原
D.正常情况下,只有⑤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答案 ACD
3.(2020江苏苏北联考,26)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 ] 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水肿,其水的来源为 (填字母)。
(2)图乙中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 ;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3)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 ] 。
(4)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
答案 (1)B 组织液 A和C (2)④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蛋白质和无机盐 (3)⑦ 细胞内液 (4)⑤→④→③→⑥→⑦
[教师专用题组]
【综合集训】
提升 “模型法”分析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转化
1.(科学思维&生命观念)如图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B.如果淋巴回流受阻,则会导致乙的积累
C.甲和乙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D.人体内四种体液的pH和温度相近
答案 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乙、丙分别表示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A正确;淋巴循环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等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少,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丰富,C错误;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主要指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稳定的状态,故人体四种体液的温度和pH接近,D正确。
2.(科学思维&生命观念)图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体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组织细胞为胰岛A细胞,则人体饥饿时①比④处血糖浓度高
B.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①比④处CO2浓度高
C.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
D.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则a可代表甲状腺激素
答案 A 若组织细胞为胰岛A细胞,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①比④处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高,A错误;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由于新陈代谢,脑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多,①比④处CO2浓度高,B正确;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进入血液,b可代表乳酸,C正确;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当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其可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垂体,则a可代表甲状腺激素,D正确。
3.(2020浙江七彩阳光联考,4)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丙中可能存在一些白细胞
B.甲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甲、乙、丙共同构成了人体的体液
D.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在甲处含量一定高于丙处
答案 A 根据题图判断,甲为血浆,乙为淋巴,丙为组织液。皮肤破损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白细胞则会从毛细血管中钻出,进入组织液,A正确;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溶胶,B错误;甲、乙、丙是人体内环境的主要成分,而体液还包括细胞内液和其他内环境成分,C错误;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胰岛素含量在分泌部位应为丙处高于甲处,在其他作用部位则是甲处高于丙处,D错误。
4.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
B.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答案 B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B错误;神经递质可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所以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A正确;血浆(①)中含有的蛋白质比组织液(②)和淋巴(④)中含有的蛋白质多,C正确;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渴觉,D正确。
5.(2019天津南开中学月考,1)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①④⑥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图中的③
B.若某人患肾炎,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⑥含量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图中细胞③和⑦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图中的⑥
答案 C ①是淋巴,②是淋巴壁,③是红细胞,④是血浆,⑤是血管壁,⑥是组织液,⑦是组织细胞。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其体内③红细胞形态发生了变化,A正确;若某人患肾炎,则其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③是红细胞,其内环境是血浆,⑦是组织细胞,其内环境是组织液,C错误;皮肤烫伤部位形成的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D正确。
6.(2020河北邢台一模,17)如图表示,甲、乙、丙三种细胞生活的液态环境,分别用A、B、C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中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B中液体的量增多
B.B中有含有气体,乙细胞不一定消耗和产生气体
C.A、B、C的渗透压和酸碱度都与其中的某些离子有关
D.A、B、C是甲、乙、丙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 A 图中A为淋巴,B为血浆,C为组织液,组织液没有血浆蛋白,A错误;在人体血浆中生活的成熟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B正确;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酸碱度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C正确;淋巴、血浆、组织液等组成的细胞外液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正确。
7.(2020湖北天门、仙桃、潜江联考,11)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⑤血浆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量增加
C.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细胞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②
答案 A 图中①是毛细血管壁细胞,②是组织液,③是组织细胞,④是淋巴,⑤是血浆,⑥是血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组织液增加,出现组织水肿,B正确;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红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对应图中的⑥细胞,C正确;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即图中的②,D正确。
8.(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⑤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⑥
B.④和⑥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换,两者的成分及组分的含量相同
C.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④的pH变化不大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是指⑦
答案 C 题图中⑤是血管壁细胞,其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④血浆和⑥组织液,A错误;④和⑥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换,但两者成分及组分的含量有差异,B错误;剧烈运动产生的大量乳酸不会使血浆中的pH明显改变,因为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C正确;人皮肤烫伤后,产生的水泡中的液体是⑥组织液,D错误。
9.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①含有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
B.②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剧烈变化
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 A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都可存在于血浆中,A正确;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会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错误;正常情况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细胞外液中存在缓冲物质,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会引起内环境pH发生剧烈变化,C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10.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一般情况下,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D.若该组织为胰岛,则进食后短时间内左侧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低于右侧
答案 C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淋巴、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A错误;血红蛋白属于红细胞中的物质,一般情况下,不应存在于血浆中,B错误;②血浆中的氧先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③组织液,再经细胞膜进入④细胞内液,C正确;进食后短时间内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应增加,所以血液由右向左流经胰岛后左侧胰岛素含量比右侧高,D错误。
11.(2019江苏南师附中、天一、海门、淮阴四校联考,10)图中a、b、c为相应部位的细胞外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三种细胞外液中,a中蛋白质含量较多,渗透压最高
C.健康人体中三种细胞外液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保持稳定不变
D.a、b、c中HCO3-的浓度对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思维中的模型分析。结合题干信息分析题图,可判断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血浆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A错误;三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当,其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B错误;健康人体中三种细胞外液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稳定不变,C错误;a、b、c中HCO3-的浓度对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误区警示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三种成分间的渗透压相当,在组成成分上血浆中含有蛋白质含量较其他内环境高。
12.(2019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适应考,6)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依次为淋巴、组织液和细胞内液
B.葡萄糖、氨基酸、水、脂肪酸都可由肠进入①
C.蛋白质、糖原、激素都可通过①和②进入③
D.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③中的K+大量进入②
答案 B 根据图示中的箭头方向和所占体重的百分数,可以推测图中①②③依次为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A错误。图中箭头表示血浆与肠之间发生的物质交换,食物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多种营养物质由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肠部毛细血管内的血浆中,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以及水和无机盐等,B正确。部分蛋白质(如抗体)和激素(如蛋白质类的激素)等可通过①进入②中,但通常不能进入③;糖原是存在于细胞中的物质(如肝糖原和肌糖原),只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而细胞是利用葡萄糖合成糖原的,所以糖原不能通过①和②进入③,C错误。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②中的Na+大量进入③,形成动作电位;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③中的K+外流,进入②,D错误。
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
备考指导
考点
考向
1
内环境的组成与理化性质
内环境的组成
考查内容:(1)本专题为低频考点,考查内容包括内环境的组成、理化性质和稳态,已出现的高考试题内容集中在对内环境的物质组成与理化性质的考查。(2)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考查时多将两个考点内容综合在一起或者与其他专题一起进行考查。
命题规律:(1)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2)重视基础知识与知识应用的综合考查,涉及的重要内容有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作用、稳态及相关平衡调节的机制和意义等。(3)对能力的考查多集中在判断、比较、分析解释等方面,体现了生命观念中的稳态与平衡观。
命题趋势:(1)命题时多以基础判断呈现,或结合实例分析。近5年的试题多集中在对血浆、组织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分析、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分析等内容。(2)对能力的考查多集中在分析与判断、归纳与概括等方面
在复习备考中,考生要注意梳理教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构建模型,理解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联系、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特点、组织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等。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理解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应用性
内环境的成分与理化性质
2
内环境的稳态
内环境的稳态
人体血浆pH稳态的维持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血液中乳酸
浓度(相对值)
5
5
5
38
71
90
82
6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1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应用集训,共4页。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21群落 —基础集训,共10页。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16神经调节 —基础集训,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