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版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评价2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人教版 试卷

    2022版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评价2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人教版第1页
    2022版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评价2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人教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版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评价2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版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评价2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膜上载体
    D.Na+、HPOeq \\al(2-,4)、葡萄糖、氨基酸
    D 解析:内环境为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过氧化氢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膜上载体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2020·广东汕头模拟)下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含量有关,与蛋白质含量无关
    B.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
    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高
    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
    D 解析:血浆渗透压主要与其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A错误;组织液a中大部分透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到血浆b,少部分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液c,B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血浆中的葡萄糖经Ⅰ端到组织液并进入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所以Ⅱ端葡萄糖含量低,C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经消化吸收的大量血糖经Ⅰ端进入a,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经图中Ⅱ端到血浆,所以Ⅱ端比Ⅰ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D正确。
    3.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A~E表示直接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相关结构,①②是相关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为呼吸系统,B为消化系统
    B.图中C为泌尿系统,②表示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C.图中D可表示皮肤汗腺对废物的排泄作用
    D.图中E表示体液,图示信息表明它可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 解析:题图中E表示内环境,D错误。
    4.(2020·山东潍坊模拟)脑脊液充满在各脑室内,能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它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并运走脑细胞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
    B.脑脊液是脑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能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
    D.脑脊液中可能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激素等物质
    C 解析:脑脊液是脑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属于细胞外液,是脑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B正确;内环境中有酸碱缓冲物质,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不会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C错误;脑脊液属于内环境,可能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激素等物质,D正确。
    5.(2020·贵州遵义模拟)2019年12月8日在重庆举行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人们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与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
    B.运动过程中,线粒体内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体温略有升高
    C.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与血浆中缓冲物质H2CO3发生中和,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
    D.大量流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A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A正确;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进行氧化分解,由于运动过程中消耗大量能量,故细胞呼吸速率加快,同时释放的热能增多,所以体温略有升高,B错误;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与血浆中NaHCO3发生中和反应,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大量流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错误。
    6.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Cl和NaOH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种实验材料
    C.从加入HCl或NaOH后的变化来看,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溶液
    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D 解析:A、B两项描述的是本实验的注意事项。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而以pH为纵轴。结果显示,生物材料中加入HCl或NaOH后的变化情况与缓冲溶液很接近。
    7.下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⑤表示某种体液,②④表示细胞,①⑤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正常情况下,在③中不会检测到淀粉酶
    C.若①中蛋白质含量升高,则会引起组织水肿
    D.与①相比,③⑤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
    B 解析:②为毛细血管壁,其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③为组织液,淀粉酶分布在消化道中,而消化道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B正确;①为血浆,若蛋白质含量升高,会引起组织液减少,C错误;③⑤分别为组织液和淋巴液,其蛋白质含量少于血浆,D错误。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
    8.(2020·山东卷)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
    B.体温维持在38 ℃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
    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
    ACD 解析:呼吸困难患者难以排出体内产生的CO2,导致患者体内的CO2浓度偏高,A正确;体温维持在38 ℃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基本相等,B错误;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会导致血浆中的水进入组织液引起肺部组织液增加,导致水肿,C正确;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重新进入内环境中的水减少,进而使排出的尿量增加,D正确。
    9.(2020·山东枣庄模拟)房水是由睫状体突产生的,充满在眼前、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含量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主要作用是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如果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房水属于内环境中的组织液
    B.泪液是房水外排形成的一种液体,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C.房水中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渗透压的平衡
    D.利用药物促进房水排出是治疗青光眼的措施之一
    ACD 解析:根据房水能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可知,房水属于内环境中的组织液,A正确;泪液是泪腺分泌的一种液体,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B错误;房水中蛋白质含量、葡萄糖含量均低于血浆中的相应含量,由此推测房水中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渗透压的平衡,C正确;若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因此可推知利用药物促进房水排出是治疗青光眼的措施之一,D正确。
    10.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③属于组织液或淋巴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减少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
    BD 解析: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高。由此可以判断②和③属于细胞外液,②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或淋巴液。④中含有较多的K+和蛋白质,因此属于细胞内液。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而不是稳定不变。
    三、非选择题
    1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其中A、B、C、D表示四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体液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填字母),属于内环境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B与C在成分上的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C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正常情况下A的渗透压一般________(填“>”“<”或“=”)D的渗透压。
    (4)如果②代表O2,其从体外进入组织细胞需要__________________(系统)协助完成。
    解析:(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占体液的2/3,因此题图中含量最多的是D细胞内液。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在图中对应的字母是C、B、A。(2)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因此B与C在成分上的最主要的区别是C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中蛋白质含量很少。(3)C血浆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有关。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为了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则A组织液的渗透压一般与D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4)O2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先经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再经过循环系统的运输到达组织细胞。
    答案:(1)D ABC (2)C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蛋白质、无机盐 = (4)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12.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_______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_______。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尿量________,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经循环系统运输到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如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造成pH下降。(2)血浆中的葡萄糖大量进入组织细胞,则血浆中溶质微粒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尿量增加。(3)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胞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也发生改变。
    答案:(1)呼吸 下降 (2)降低 增加 (3)会
    物质
    成分含量/(mml·L-1)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47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验收评价三十四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验收评价三十四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组成人体的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质量评价2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这是一份课时质量评价2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质量评价22生物的进化---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这是一份课时质量评价22生物的进化---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