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10《竹节人》第一课时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2420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册10《竹节人》第一课时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2420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第一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阅读策略,引入新课,有目的阅读,编写说明书,回顾总结,分享有目的阅读的收获,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根据阅读任务,运用“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写玩具说明书,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2.根据阅读目的积极调整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反思意识。
3.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阅读任务,运用“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写玩具说明书,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教学难点
根据阅读目的积极调整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反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阅读策略,引入新课
(一)揭示单元主题
1.结合插图谈一谈对单元导语的理解。
今天我们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首先我们来看单元导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杨绛)
在现代作家杨绛先生的笔下,书籍好比好客的老朋友,敞开大门,欢迎大家随时拜访。通过导语,我们知道这一单元跟读书有关,它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在阅读中,我们运用怎样的策略才能使阅读更高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起来读一读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吧。
2.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明确学习重点。
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课文)
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习作)
本单元的学习聚焦在有目的的阅读这个话题上,学习并运用这样的阅读策略,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阅读效率。接下来让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中。
(二)引入新课学习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什么玩具?哦,你喜欢积木,你喜欢芭比娃娃……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传统玩具,出示竹节人图片,这是什么?(竹节人)这节课,我们跟随作家范锡林爷爷,走进他的童年,一起去感受竹节人带来的快乐 。
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指板书)——竹节人。
意图:引导学生明确单元内容及学习要求,聚焦有目的的阅读这一话题,接着出示竹节人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阅读目的,梳理思路
1. 请同学们打开书36-39页,《竹节人》一课与前两单元课文在编排上有什么不同?
这篇课文和我们平时学习的课文不一样,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了课题下的学习提示为我们明确的提出了三个阅读任务,课后还有学习伙伴的阅读方法分享。
2.学生读学习提示,明确三个阅读任务。
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这篇课文要完成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一个是编写说明书,一个是品读乐趣所在,一个是讲老师的故事。所以,这篇课文我们要带着这三个任务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3. 平时学习一篇课文,面对不同的问题,我们通常会怎么解决呢?
学习提示告诉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由于阅读目的不同,我们要关注的内容就不同,可以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都是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再找到每一个阅读目的所在的部分仔细地读,想办法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
意图:阅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回顾平时阅读经验,梳理阅读思路,为下面有目的阅读做准备。
三、有目的阅读,编写说明书
今天我们就来重点学习第一个任务,出示课后习题阅读方法分享,明确解决问题思路。
生梳理:一快速浏览全文,二找到相关段落,三品读。
1.默读全文,感知内容
计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
预设:课文主要讲了制作竹节人、和同学玩竹节人及老师没收竹节人三部分内容。
课文大约1200多字,五六年级的阅读速度要求默读时一般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如果能用四分钟左右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达到了高年级同学的水平。如果做不到,今后还要勤加练习,不断提高。
2.根据目的,找到相关段落。
那就让我们带着学习任务快速浏览课文,先有目的地找到这一部分吧。
预设:“做竹节人和玩竹节人”在3-19段,做法主要在第3段,玩法在8-19段。
3.有目的地细读,圈画文中关键信息。
(1)一般情况,制作玩具说明书需要写清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预设:材料、工具、制作方法、玩法。
(2)你能从文中圈画出制作竹节人的相关词句吗?
请同学们有目的地圈画这些内容,在此交流平台提示特别大家:
遇到和学习任务无关的段落,要加快阅读速度浏览即可;涉及任务的段落,要有目的地细读并做好圈画。
(3)学生圈画词句,提取关键信息。
预设:
材料:线、毛笔杆
工具:锯、钻孔工具
制作方法:(聚焦第3段)
①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作为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
②在上面钻一对小眼,预备装手臂;
③锯出八截短的,分别作为竹节人的四肢;
④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他们穿在一起。
注意: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玩法:(关注玩竹节人的动词,找到相应的句子)
①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
②将鞋线一松一紧,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③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找到两根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身上;剪一把偃月刀,
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蛇矛给竹节人装上;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地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④两个竹节人放一起可以玩对打游戏。
4.梳理相关信息,制作玩具说明书,并交流分享。
呈现方式:
(1)制作说明书表格
提示:课文中做法和玩法的句子不要照抄照搬,要转换成通俗简练的说明书语言,比
如“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找到两根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身上;剪一把偃月刀,
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蛇矛给竹节人装上;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地脑袋,做一套纸盔甲。”可以概括为“在竹节人的手上做些武器或头上做些装饰”。
(2)制作说明书思维导图
(3)老师出示竹节人制作的视频。
小结:完成一个任务,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呈现出结果。
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在阅读实践中,利用已知的方法来完成阅读任务,体验阅读方式的多样性。
四、回顾总结,分享有目的阅读的收获
我们带着阅读目的完成了一份实用性很强的玩具说明书。在此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预设:
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内容不用逐字逐句的细读,阅读速度提高了。
阅读目的不同,阅读关注的内容也就不同。
根据阅读目的,提取关键词,完成阅读任务。
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制作玩具说明书用表格、思维导图、小视频都是很好的方法。
小结:由于阅读目的不同,阅读时关注的内容就会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指板书)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完成了第一个阅读任务,体验了有目的的阅读这种高效的阅读策略。希望同学们也能利用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完成剩下的两个任务。
意图:学习重在获得,回顾学习过程,交流分享有目的阅读的收获。
五、作业
你们看,这就是老师根据玩具说明书制作的竹节人,不要看他现在是这样的无精打采,只要扯线,他立刻就威风凛凛。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利用咱们的玩具说明书制作一个竹节人,去感受传统游戏的乐趣吧!
板书:
10.竹节人
工具 目的
玩具说明书 材料 内容
做法 方法
玩法 竹节人制作指南
工具
材料
步骤
一
二
三
四
玩法
一
二
三
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竹节人教学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竹节人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扫清障碍,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明确任务,自由读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