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五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含解析新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2431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五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含解析新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2431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五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含解析新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24313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版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共41份)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五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五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含解析新人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3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1·长沙模拟)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B.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接受更多神经递质进行信息传递C.叶绿体内类囊体膜堆叠使膜面积增大,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D.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有利于有氧呼吸快速进行【解析】选B。生物膜系统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A正确;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形成突触小体,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而神经递质受体蛋白位于突触后膜,B错误;叶绿体内类囊体膜堆叠使膜面积增大,有利于附着更多的光合色素,从而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C正确;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向内折叠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有氧呼吸酶,从而有利于有氧呼吸快速进行,D正确。2.(2021·十堰模拟)生物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多样的,但其结构与功能总是相适应的,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小肠绒毛细胞形成很多微绒毛,其膜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有利于物质交换的高效性B.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只在真核细胞中存在C.有些重要的细胞器具有双层膜,如线粒体、细胞核、叶绿体等D.癌细胞分裂异常旺盛,故游离的核糖体较少【解析】选A。小肠绒毛细胞形成很多微绒毛,有利于增大相对表面积,从而提高物质交换效率,A正确;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B错误;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不属于细胞器,C错误;癌变的细胞分裂异常旺盛,需要合成大量蛋白质,故游离的核糖体较多,D错误。3.如图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多肽合成时,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3种C.多肽通过胞吞的形式进入细胞核D.进入细胞器a的多肽,部分具有催化作用【解析】选D。多肽合成时,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2种,分别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多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细胞器a是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4.(2021·开封模拟)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的好氧细菌和蓝藻类原核细胞,它们最早被原始的真核细胞吞噬后未被消化,而是与宿主长期共生而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细胞器。以下事实不能支持这一学说的是 ( )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的组成成分都有磷脂B.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具有双层膜结构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 DNA,并能够自我复制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核糖体,能自行合成部分蛋白质【解析】选A。除了线粒体和叶绿体,其他细胞器中也含有磷脂,不能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A项符合题意;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由题干信息可推测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双层膜一层是原始的好氧细菌和蓝藻类原核细胞的细胞膜,另一层可能是原始的真核细胞吞噬它们时形成的囊泡膜,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B项不符合题意;线粒体和叶绿体内都含有DNA和核糖体能够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原始的好氧细菌和蓝藻类原核细胞内含有DNA和核糖体能够进行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C、D项不符合题意。5.(2021·福州模拟)哪怕一个简单的细胞其结构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体的有无可作为区别动植物细胞的依据B.生物膜中磷脂分子的磷酸基团具有疏水性C.细胞骨架是指由生物膜相连形成的网状支撑结构D.活细胞中线粒体可以定向运动到代谢旺盛的部分【解析】选D。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中心体的有无不可作为区别动植物细胞的依据,A错误;磷脂分子头部含有磷酸基团,磷酸基团是亲水基团,尾部是脂肪酸链,具有疏水性,B错误;细胞骨架是指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状结构,C错误;线粒体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D正确。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B.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有利于有氧呼吸的进行C.没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简单D.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均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解析】选B。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A错误;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增大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的进行,B正确;分泌蛋白的空间结构在内质网形成,胞内蛋白不一定需要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所以没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一定简单,C错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不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如性激素属于脂质,其合成场所是内质网,D错误。7.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解析】选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含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A错误;高尔基体不含DN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DNA,B错误;高尔基体不能合成ATP,C错误;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膜结构,其膜上都含有蛋白质,D正确。8.(2021·安阳模拟)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根瘤菌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无高尔基体的参与B.用14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在细胞内含14C最多的结构最可能是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是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的细胞器D.高尔基体与细胞内的氨基酸脱水缩合有关【解析】选D。根瘤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高尔基体,A正确;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故用14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在细胞内含14C最多的结构最可能是高尔基体,B正确;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所以高尔基体是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的细胞器,C正确;细胞内与氨基酸脱水缩合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与高尔基体无关,D错误。9.(2021·贵州模拟)根据细胞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判断,下列与人体某些细胞中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较为发达的事实,不符合的是 ( )A.骨骼肌细胞合成大量ATPB.吞噬细胞合成细胞内的水解酶C.肝细胞合成细胞表面受体D.浆细胞合成抗体分泌到胞外【解析】选A。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有关。骨骼肌细胞合成ATP的途径是细胞呼吸,与有机物氧化分解有关,与事实不符,A项符合题意;吞噬细胞合成细胞内的水解酶、肝细胞合成细胞表面受体和浆细胞合成抗体,它们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它们由核糖体合成后,均需内质网的加工和运输,与事实相符,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10.(2021·丽江模拟)下列有关分泌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B.线粒体能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C.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D.分泌蛋白从细胞内排出时,囊泡的膜可与细胞膜融合【解析】选C。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依次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排出细胞外,在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以囊泡的形式进行转移。该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错误。11.(综合性·实验观察)黑藻属于单子叶多年生沉水植物,叶片小而薄。某同学利用黑藻叶片进行下列生物学实验,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A观察叶绿体蒸馏水B观察线粒体健那绿染液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0.3 g/mL的蔗糖溶液、清水D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解析】选B。由于叶绿体本身有颜色,所以观察叶绿体时直接制作临时装片就可以观察,所用试剂是蒸馏水,A正确;观察线粒体时需用健那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但由于黑藻叶片为绿色,所以不宜用黑藻叶片观察线粒体,B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时,滴加0.3 g/mL的蔗糖溶液,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然后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将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C正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是为了溶解色素,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使研磨充分,D正确。【知识总结】高考常见颜色归纳12.(创新性·膜结构之间的联系)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如图所示,其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及膜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氧型生物细胞中均含有结构eB.所有细胞均能发生膜流现象C.膜流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发生了膜流D.细胞膜蛋白的更新与f→h→c途径有关【解析】选D。需氧型生物细胞中不一定含有结构e(线粒体),如好氧细菌,A错误;不是所有细胞都能发生膜流现象,如原核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B错误;膜流可体现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但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没有膜结构的转移,没有发生膜流,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f→h→c途径表示内质网膜通过囊泡转化为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通过囊泡转化为细胞膜,所以该途径能够使膜成分得到更新,D正确。【易错警示】(1)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囊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2)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的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13.(20分)(素养提升——科学探究)如图所示线粒体蛋白的转运与细胞核密切相关,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从细胞质中分离出线粒体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然后放在________(填“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即可。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发生在________期,需要脱氧核糖核苷酸、酶、ATP等物质从细胞质经____进入细胞核。 (3)图中M蛋白可进入线粒体,最终结合到________上,这说明M蛋白与有氧呼吸第________阶段密切相关。 (4)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T蛋白明显增多,推测该药物最可能抑制了________(填序号)过程。 【解析】(1)从细胞质中分离出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观察线粒体时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就可观察到。(2)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酶、ATP等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3)M蛋白通过TOM复合体转运,通过线粒体外膜,结合到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故M蛋白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关系密切。(4)T蛋白与线粒体外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形成TOM复合体。若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T蛋白明显增多,说明该药物抑制T蛋白与线粒体外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即④过程。答案:(1)差速离心法 光学显微镜(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 核孔(3)线粒体内膜 三(4)④14.(20分)(创新性·蛋白质的分类)(2021·昆明模拟)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够有条不紊地被运送到各自的目的地,关键是蛋白质在合成时带有分选信号,而目的地就是能够识别分选信号的受体,分选信号取决于氨基酸序列中的信号序列,如图所示。分析回答:(1)由图可知,线粒体所需的蛋白质一部分来自过程⑥,另一部分是在__________指导下合成的。某些蛋白质 经过程⑧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__________,这一过程具有__________性。 (2)经过程②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在内质网中折叠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在内质网中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在内质网中大量堆积,此时细胞通过改变基因表达减少新蛋白质的合成,或增加识别并降解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相关分子,从调节机制上来说,这属于__________调节。 (3)送往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需的。 【解析】(1)线粒体含有DNA,可以通过转录、翻译过程,合成自身的部分蛋白质。蛋白质要进入细胞核,需经核孔进入,核孔可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2)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中大量堆积,会引起细胞通过改变基因表达减少新蛋白质的合成,从调节机制上来说,这属于反馈调节。(3)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够有条不紊地被运送到各自的目的地,关键是蛋白质在合成时带有不同的信号序列,可以与目的地识别分选信号的受体特异性结合。答案:(1)线粒体基因(DNA) 核孔 选择 (2)反馈 (3)不同的信号序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本06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 (含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作业(不定项)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