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某同学对同一物体进行五次测量,其结果分别是、、、、,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
A.B.C.D.
2.下列s -t图像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B.C.D.
3.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在水平地面上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和(b)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甲和乙的机械能相等
C.甲和乙的距离保持不变D.甲和乙所受的合力相等
4.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2.56cm=12.56×10-2m=0.1256m
B.12.56cm=12.56cm×10-2m=0.1256m
C.12.56cm=12.56×102m=1256m
D.12.56cm=12.56×102cm=1256m
5.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箭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以火星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静止的
B.若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C.若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运动的
D.若以“天问一号”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6.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B.
C.D.
7.小明利用分度值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3cm、2.36cm,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5cmB.2.357cmC.2.36cmD.2.4cm
8.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
A.2微米B.2毫米C.2厘米D.2分米
9.如图 A、B、C 表示三种测量木条 ab 长度的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正确B.B 正确C.C 正确D.都有错
10.测量值1.5×106μm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
A.一个人的高度B.一张纸的厚度C.操场的长D.一栋楼的高
1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丁B.乙和丙C.乙和丁D.甲和丙
1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和④B.①和③C.②和③D.②和④
13.我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天宫二号现在距地球表面的高度最接近于下面哪个数据( )
A.393kmB.593kmC.793kmD.993km
14.选择测量工具的原则是( )
A.根据实际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选择适当刻度的测量工具
B.可以任意选择测量工具
C.尽量选用结构简单的测量工具
D.尽量选择分度值小的测量工具
二、填空题
15.如图是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当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环绕地球运行时,它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6.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位同学测量铅笔的长度时读数的视线位置,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cm;观察时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______同学(选填“甲”、“乙”或“丙”);测得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
17.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频闪照片,从图可知,甲物体做___________运动,乙物体做___________运动。
18.在一场百米赛跑比赛中,用频闪摄影技术研究甲、乙两运动员的运动情况。
(1)“频闪摄影”是一种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下物体位置的技术。如图(b)所示是甲、乙两运动员在百米赛跑时的频闪照片示意图。由图可知,_________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运动员的速度越来越快。(均选填“甲”或“乙”)
(2)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a)所示。两运动员中,_________的平均速度较大,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________较大。
(3)对乙运动员来说,甲运动员向_________(填“前”或“后”)方向运动。
19.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_______在做变速直线运动,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前2s内,________跑得较快。
三、简答题
20.我们看到联合收割机在农田忙于工作时,你会发现收割机与运载粮食的汽车都是运动的,但是我们又觉得它们是相对静止的,为什么?
21.手拿小石子,放手后,由静止开始下落,观察并回答属于哪一类机械运动.
22.厦门是一个海港城市,海港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小丽星期天到海边游玩,她见到如图所示的情景:由于风的缘故,海岸上的旗帜和海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所示的状态,已知乙船正以5m/s的速度向西行驶,从图描述的情景上推测:
(1)此时海边的风速至少有多大?
(2)甲船向什么方向航行,为什么?
23.试证明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是恒定不变的.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由测量五个数据知:明显高于测量的其他四个值,舍去;其他四个数据的平均值即为物体长度
故选C。
2.A
【详解】
根据可知, 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
由图可知,甲车速度为
乙车速度为
A.由计算可得,甲乙两车速度相同,故A错误;
B.甲乙两车质量未知,甲和乙的机械能不确定是否相等,故B错误;
C.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速出发,不确定速度方向是否相同,因此距离不确定,故C错误;
D.甲乙两车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合外力都为0,故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
由可得,A正确;
故选A。
5.C
【详解】
A.若以火星为参照物,“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以火星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运动的,故A错误;
B.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表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天问一号”相对于地球表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运动的,故C正确;
D.运载火箭相对于“天空一号”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以“天问一号”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刻度尺的刻度要紧靠被测物体,故A错误;
BCD.要将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0刻线对齐,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C
【详解】
4个测量值数据中,由于2.63cm与其余3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说明此测量数据是错误,计算平均值时去掉,所以,物体的长度是
故C正确,符合题意。AB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详解】
中学生大拇指的宽度约2cm,我国一元硬币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2cm左右。
故选C。
9.D
【详解】
A.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故A错误;
B.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B错误;
C.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故C错误;
D.由以上分析知道A、B、C图都有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
测量值
1.5×106μm=1.5×103mm=1.5m
A.中学生的高度在1.5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一张纸的厚度在75μ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操场的长一般在400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栋楼的高度在15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详解】
甲图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
乙图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也在变大,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丙图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做加速运动;
丁图表述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乙图和丁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D
【详解】
由题中图像可知①是随时间的变化路程不变,说明①的速度是0,静止不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②图像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③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④图像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匀速直线运动。综上所述,②和④为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13.A
【详解】
天宫二号在离地高度约为393km的轨道上进行作业,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A
【分析】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
②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③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
④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
⑤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
⑥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详解】
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并依据此准确程度和测量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选择测量工具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准确程度较高,要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准确程度要求不高,长度较大,选用分度值是1cm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故A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长度测量的掌握程度,在生产实践中,测量长度的方法很多,同学们要抓住学科特点,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多做实验,用最巧妙的方法达到测量目的。
15.运动
【详解】
根据图中卫星运动的轨迹可知,该卫星绕地球为椭圆轨道。从远地点到近地点,卫星与地面的高度减小,位置发生变化,即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16.0.1 乙 3.50
【详解】
[1]由图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2]使用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所以乙同学读数正确。
[3]图示,铅笔是由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开始,那么其长度为3.50cm。
17.匀速直线 变速直线
【详解】
[1][2]频闪照片是闪光灯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由图甲可知,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表明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乙可知,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表明物体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18.甲 乙 乙 通过的路程 后
【详解】
(1)[1][2]由图(b)可知,甲在相同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相等,乙在相同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且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甲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运动员的速度越来越大。
(2)[3][4]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a)所示。两运动员中,乙在前,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甲、乙用的时间相同,所以乙的平均速度较大,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通过的路程较大。
(3)因为乙的平均速度较大,对乙运动员来说,甲运动员向“后”方向运动。
19.小华 5m/s 小华
【详解】
[1]由图可知,小明的s-t图象是正比例图像,故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s-t图像不是正比例图象,故小华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2]他全程的平均速度
v===5m/s
[3]前2s内,小华的运动的路程更远,故小华的速度更快,即小华跑的更快。
20.因为联合收割机与运载粮食的汽车运动的方向与运动的快慢是一样的,如果以其中的任一个运动体为参照物,另一方是静止的,所以我们觉得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解析】收割机与运载粮食的汽车相对地面是运动的。联合收割机与运载粮食的汽车运动的方向与运动的快慢是一样的,如果以其中的任一个运动体为参照物,另一方是静止的,所以我们觉得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点睛::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请况往往不同。
21.变速直线运动
【详解】
放手后,小石子受重力作用向下运动,受力不平衡,速度越来越大,是变速直线运动.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石子的运动性质,知道小石子受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是解题的关键.
22.因为河岸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乙船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乙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乙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而题目中已知乙船正以5m/s的速度向西行驶,所以乙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则此时海边的风速至少有5m/s.(2)如果甲船静止不动,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同,而现在的旗帜的方向明显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反,如果甲船向右运动,旗帜只会更加向左展.所以,甲船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右飘动的情况.
【解析】
【详解】
因为河岸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乙船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乙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乙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而题目中已知乙船正以5m/s的速度向西行驶,所以乙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则此时海边的风速至少有5m/s.(2)如果甲船静止不动,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同,而现在的旗帜的方向明显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反,如果甲船向右运动,旗帜只会更加向左展。所以,甲船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右飘动的情况。
【点睛】
图中河岸上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左飘,说明此时有向左吹的风.乙船上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乙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乙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对于甲船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左刮,要使甲船的旗帜向右飘,只有使甲船向左运动.
23.见解析
【详解】
反设: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是变化的.由于速度大小是变化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由反设推出的结论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相矛盾,所以反设是错误的,则原命题是正确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