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学校 班级 学生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一)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炫耀(xuàn) 称职(chèn) 妥当(tuǒ) B.勋章(xūn) 缥缈(piā) 鲛人(jiā)
C.女娲(wō) 掺合(shèn) 澄澈(chēng) D.孪生(luán) 霹雳(lì) 庇护(bì)
(二)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赅人听闻 眩目 头衔 B.大声急呼 精致 妥当
C.莽莽榛榛 呈报 陛下 D.通霄达旦 烦躁 腥臊
(三)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言语、动作丑陋)
B.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C.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暗淡的光线)
D.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四)比较寓言和童话,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两者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的。
B.两者都采用拟人、夸张和比喻的手法,都有劝戒、歌颂或讽刺的作用。
C.童话更富于幻想,寓言一般只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用明确的比喻把道理显示出来。
D.在篇幅上,童话往往要长于寓言。
(五)下列句自选自童话,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
B.“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
C.“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D.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六)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人云亦云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耸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夸夸其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汽车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
B.我国的棉花产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C.太阳虽然早已下山,但暑气并没有收敛。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八)文学常识填空:(8分)
1.《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______(国别)的________,他的优秀作品还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请试举一例)
2.《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_________(国别)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九)综合性学习活动:(9分)
1.一间蜂蜜工厂的仓库里洒了很多蜂蜜,吸引了许多苍蝇飞来吃,因为蜂蜜太香了。不久这些贪吃的苍蝇都因脚被蜂蜜粘住而飞不走了。当它们快溺死时,很难过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2分)
2.汉语中涉及自然景物的成语很多,比如“春色满园”、“山重水复”、“风起云涌”,
请你再写出两个与自然景物有关的成语(不能抄用试卷中出现的成语)。(4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3.删改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3分)
清风明月本无价,临近的水渺远的山,皆有情意。
改后为:清风明月本无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62分)
(一)(24分)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的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
“上帝呀,你听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A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衣服更骄傲的神气。B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根据“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所说的话,请你用两个词语形容一下他们当时说话的
神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上帝呀,你听听这个天真的声音!”请说说“爸爸”的言外之意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文章安排小孩子说出真话的用意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中的“实在”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引文最后一段铪线的A句对“皇帝”作了哪些方面的描写?刻画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
点?(5分,描写角度2分,分析性格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引文最后一段划线的B句对“内臣们”作了哪些方面的描写?又表现了他们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说真话需要勇气,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为什么?(不多于2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展开合理的想象,设想皇帝回到宫中会有什么言行表现?(不多于2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8分)
①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②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③“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④“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加快了。
⑤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瞄。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⑥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⑦“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⑧“我少,就是我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⑨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太多余了。
1.第③段划线句,母亲因为什么而感到“喜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母亲剥豆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快与慢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划线句刻画了“儿子”输了之后的神情,请你描写一下他此时的内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很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⑨段中的“瞻前顾后”一词能否换成“优柔寡断”?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的主旨可以从多角度去领悟,请你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不超过30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②,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③,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④,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⑤,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⑥,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请写一个与“杞人忧天”近义的成语(2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身亡所寄( ) ②天,积气耳( )
③其人曰( ) ④奈地坏何( )
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又有忧彼之所忧也
②天果积气,日、月、星辰,不当坠邪?
4.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3分)
5.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作什么样的评价?(5分)
参考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38分)
(一)C (二)C (三)A (四)A (五)A (六)C (七)C
(八)①丹麦 安徒生 《海的女儿》②郭沫若 《女神》③古希腊④《淮南子》⑤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⑥一山放过一山拦。⑦惊起一滩鸥鹭。⑧为有源头活水来。
(九)(1)贪得无厌的人。(2)略(3)近水远山皆有情。
二、现代文阅读(42分)
(一)
1.眉飞色舞、高兴、开心、满足等。
2.说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保护孩子。
3.讽刺了官员与市民们的虚伪、做作,表现了小孩子心地纯真、无私无畏。
4.不能去掉,“实在”强调了皇帝的一丝不挂,说明小孩子的“真话”得到了人们普遍的承认,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5.心理、神态描写;愚蠢、虚伪、蛮横。
6.动作描写;写出了他们的愚蠢、虚伪与可悲。
7.略 8.略。
(二)1.儿子有竞争意识,好胜心鲜明,进取心强烈。
2.①怜爱孩子,欲增强孩子的自信心。②让儿子知道竞争靠实力,不给他虚假的胜利。
3.“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平静而坦然。
4.(勇于)竞争,(做事)认真。
5.不能。因为用“瞻前顾后”恰好表明母亲做事考虑周全谨慎,若换用“优柔寡断”则变成母亲办事迟疑,没有决断,与文意不符。
6.略。
三、文言文阅读部分(20分)
1.示例:庸人自扰 点拨:只要与“杞人忧天”意思相近即可。
2.①通“无”,没有 ②罢了 ③那 ④怎么办 点拨:结合句子解释,注意通假字。
3.①另有一个为这杞国人的忧虑而担忧的人。②如果天真是一股积聚的气体,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就要掉下来了吗? 点拨:注意句子的语气。
4.怕天会塌下来。嘲笑那些为本来不用担忧的事而去担忧发愁的人。
5.这个故事,表现了他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和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点拨:根据课文,言之成理即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古诗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