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1 湖北)小明坐在行驶的小车中,看到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乘坐的小车B.路边的树木C.路边的房屋D.路边的行人
2.(2021 湖北宜昌)如图是我国即将建成的空间站基本构型,随着多个国家合作建造的国际空间站2024年退役后,它将成为地球轨道上唯一的载人空间站。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下列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
A.地球B.实验舱
C.对接过程中的货运飞船D.出舱行走的宇航员
3.(2021 四川绵阳)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B.10~2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
C.2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
D.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4.(2021山东德州)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B.由图像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
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
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3小时
5.(2021 广西玉林)如图所示,是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绘制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B.t1~t2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
C.t1~t2时间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D.t2~t3时间内汽车做减速运动
6.(2021 江苏宿迁)我们的生活已经步人高铁时代,长约200m的复兴号列车,若以28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约6000m的隧道,对此分析符合实际的有( )
①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 ②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是运动的
③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约为75s ④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约为72.5s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2021 江苏无锡)飞机研制中,需将飞机模型固定在“风洞”中,让风迎面吹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B.风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C.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D.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8.(2021 甘肃兰州)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B.C.D.
9.(2021·甘肃中考真题)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前2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东运动
D.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10.(2021·上海中考真题)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分别经过P点向Q点作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2(a)、(b)所示,甲比乙早3秒通过Q点,则( )
A.甲比乙早1秒经过P点B.乙比甲早1秒经过P点
C.甲比乙早2秒经过P点D.乙比甲早2秒经过P点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24分)
11.(2021 广西梧州)2021年5月29日,“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直冲云霄,飞船与火箭分离后,再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完成了“送货上门”服务,飞船直冲云霄中,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 ______的;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一起运动,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 ______的。
12.(2021 江苏淮安)如图所示,淮安马拉松比赛于2021年4月18日成功举办,展示了淮安文明向上、蓬勃进取的精神风貌。小明同学参加了全程7.5km的迷你马拉松比赛,用时45min,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km/h,悬挂在道路两旁的横幅相对于奔跑中的小明是__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13.(2021 贵州中考)、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0~5s内,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速度为________m/s;甲车在追上乙车时离出发地点_______m。
14.(2021 贵州中考)2021年2月25日晚,遵义老城区上空上演了一场无人机灯光秀,3000架无人机在空中拼出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纪念碑等图案,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空中悬停,组成了会址的图案,此时无人机相对地面是___________的;若一架无人机竖直升高200m用时20s,则该无人机上升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
15.(2021 微山县八年级月考)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16.(2020 长沙八年级月考)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秒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5m,从第一张照片到第三张照片,小车行驶所用的时间为______s,由此可以估测,小车的速度为______。
17.(2020 太原八年级月考)假期里,小明同学坐着爸爸驾驶的汽车前往太原,图甲是小明观察到的汽车速度表的示数,图乙是他看到高速公路边上的指示牌。则当时汽车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超速行驶。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标志牌到达太原至少需要___________h。
18.(2021 福建省永春八年级月考)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3,则速度之比是______;若两车的速度和时间之比分别是1:2和2:3,则两车的路程之比是______。
三、实验题(19~21题每空1.5分,共24分,22题8分,共32分)
19.(2021 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下滑,B为AC的中点,C处立有一金属片,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依据公式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目的是________(填“延长”或“缩短”)运动时间,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
(4)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5)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使用电子秒表,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0.(2021·微山县实验中学八年级月考)在“测量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小组采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搭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_(填“大”或“小”),为了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在B点放置了一片金属片,其好处是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cm,若AB段用时0.9s,则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m/s。
(3)将金属片放到C点,测量出小车从A到C用时1.6s,则小车在AC段的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在AB段的速度。
21.(2021·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八年级月考)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活动中,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红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下所示,可以看出纸锥从甲位置运动到乙的过程中在做______(选填“匀速”、“变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_。若测得纸锥在甲、乙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9.60cm,则在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_____m/s。
(2)在如图中,能正确反映出该纸锥从甲位置下落到丙位置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的是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A、 B、 C、 D、
22.(2020 山西)为了保障学生安全,交警在育才中学校门前的街道,设置了限速30km/h的标志牌。有家长反映,经常有车辆超速。在没有安装测速仪的情况下,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测量校门前行驶车辆的平均速度是否超速。
(1)实验器材: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
四、计算题(23小题8分,24小题6分,共14分)
23.(2021 微山八年级月考)今年暑假期间,小陆从济宁乘火车去北京旅游,他乘坐的火车长为500m。途中当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陆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1min5s。
(1)火车通过桥头的一根电杆的时间是多少?
(2)该隧道的长度为多少m?
(3)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多少s?
(4)若该火车通过一座长为0.8km的大桥时,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11.5s,则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2021 青岛八年级月考)小田一家国庆节期间从成都东站出发乘火车去阆中旅游,已知成都到阆中铁路全程 293km,他们乘坐C5804 次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求
(1)该次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若将来成都到阆中有条件开通运行平均速度为293km/h的高铁,运行时间将比现在节约多少分钟?(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s
14.2
13.7
13.9
车站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成都东
发站
06∶30
遂宁
07∶36
07∶38
南充北
08∶13
08∶16
南部
03∶45
08∶48
阆中
09∶00
终点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小明坐在行驶的小车中,只有相对于小车而言,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故小明选择自己所乘坐的小车作为参照物,故A正确;
B C D.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这是研究的对象,而若以树木为参照物,则树木静止,同理路边的房屋、行人都是如此,以谁作为参照物,谁就静止,不可能向后运动,故BCD错误。故选A。
2.B
【详解】
A.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地球相对于核心舱的位置是变化的,因此地球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实验舱相对于核心舱的位置是不变的,因此实验舱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C.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对接过程中的货运飞船相对于核心舱的位置是变化的,因此对接过程中的货运飞船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出舱行走的宇航员相对于核心舱的位置是变化的,因此出舱行走的宇航员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C
【详解】
A.由图可知,0~10min,乙的路程大于甲的路程,由可知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B.10~20min,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车平均速度不等于乙车平均速度,故B错误;C.20~30min,乙的路程大于甲的路程,由可知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故C正确;D.0~30min,甲乙运动的路程相等,由可知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C。
4.A
【详解】
AB.由图像可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即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s甲=180km时,t甲=2h,当s乙=120km时,t乙=3h,甲乙两车的速度
则,甲乙速度之比v甲∶v乙=90km/h∶40km/h=9∶4
故A正确;B错误;
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行驶,故C错误;
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
s甲1=v甲t1=90km/h×2h=180km
乙车需行驶的时间
故D错误。故选A。
5.C
【详解】
A.0~t1时间内汽车的s-t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汽车的速度不变,即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BC.t1~t2时间内,汽车的路程没有变化,说明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正确;
D.t2~t3时间内汽车的s-t图像是直线,说明汽车的速度不变,即做匀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①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的位置在变化,故列车相对于隧道是运动的,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的位置在变化,故隧道相对于列车是运动的,故②符合题意;
③列车在隧道中匀速运动的速度v=288km/h=80m/s
列车完全通过隧道运行的路程s1=6000m+200m=6200m
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通过的路程s2=6000m-200m=5800m
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为
故④符合题意。故选D。
7.C
【详解】
A.风相对于风洞的位置改变了,是运动的,故A错误;B.风相对于飞机模型的位置改变了,是运动的,故B错误;C.飞机模型相对于风的位置改变了,是运动的,故C正确;D.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洞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C。
8.B
【详解】
A.由图像可知,随着时间的增长,路程保持不变,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像可知,物体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C.由图像可知,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在增大,是加速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像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不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详解】
A.由图可知,乙物体在0~2s内作匀速直线运动,在第2s末以后物体乙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物体的位置不再发生变化,保持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甲物体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第4s末,甲是匀速直线运动,乙静止,此时两物体运动的路程相等,故B错误;C.前2s内,在相同时间内,乙物体运动的距离大于甲,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西运动,故C错误;D.前4s内,相同时间内,甲、乙物体运动的距离相等,根据,所以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D。
10.A
【详解】
根据s-t图像可知,甲车通过PQ两点时间为3s,乙车通过PQ两点的时间为5s。由于甲比乙早3秒通过Q点,则乙通过Q点时,乙共走
3s+3s=6s
所以甲比乙早1秒经过P点。
故选A。
11.运动 静止
【详解】
[1]飞船直冲云霄中,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发生改变,飞船是运动的。
[2]对接成功后,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二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天舟二号飞船是静止的。
12.10 运动
【详解】
[1]由题意可知,小明跑过的路程为s=7.5km,所用时间为
t=45min=0.75h
故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悬挂在道路两旁的横幅相对于奔跑中的小明,位置发生了改变,故是运动的。
13.4m/s 20m
【详解】
[1]由图像知, 0~5s内,乙车速度为
v===4m/s
[2]由图像知,在15s时,甲车在追上乙车,此时离出发地点20m。
14.静止 10
【详解】
[1]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此时无人机相对地面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
[2]无人机竖直升高200m用时20s,则该无人机上升的平均速度
15.乙 相同路程比时间
【详解】
[1][2]由题意知: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路程相同,因此用时少的跑的快;由表中数据知:乙用的时间最少,所以跑的最快;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方法是路程一定,比较时间。
16.2 9m/s
【详解】
[1]因为每隔1秒拍摄1次,从第一张照片到第三张照片,一共拍摄两次,所以用时2s。
[2]由图中照片可知,轿车照片长,而轿车本身总长4.5m,轿车从第一张照片到第三张照片图片长为4cm,轿车经过的实际长为
所以轿车速度为
17.是 1.2
【详解】
[1]由图乙知道,此路段限速100km/h,由图甲可知,当时汽车的速度为105km/h,所以汽车超速。
[2]由图知道,从此标志牌到太原的路程是120km;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的最快速度为100km/h,由知道,汽车抵达太原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18.3:5 1:3
【详解】
[1] 速度之比是
故速度之比为3:5。
[2] 则两车的路程之比是
故两车的路程之比是为1:3。
19. 小 延长 0.2 0.24 变速 大
【详解】
(1)[1]测速度的实验公式为。
(2)[2][3]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可以延长时间,便于测量时间;目的是延长时间。
(3)[4][5]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4)[6]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速度越变越大,故是变速运动。
(5)[7] 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时间偏小,那么速度偏大。
20.小 便于测量时间 45.0 0.5 大于 C
【详解】
(1)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便于测量时间;为了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需要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故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由表图知,刻度尺分度值为厘米,AB点对应的刻度分别为0.0cm、45.0cm,AB段的路程: SAB=45.0cm-0.0cm=45.0cm,测得AB前半段用时0.9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3)将金属片放到C点,测量出小车从A到C用时1.6s, SAC=100.0cm,则AC段的平均速度
小车在AC段的速度大于小车在AB段的速度。
21.变速 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 C
【详解】
(1)[1][2][3]从图可以看出,纸锥是变速运动;因为相同的时间内纸锥的路程不同;在甲、乙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9.60cm,则在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故纸锥的速度为。
(2)[4]从图可以看出,相同的时间内,路程越变越大,故速度是变大,而只有C图像的速度是越变越大,最后不变的,故C符合题意,图像A速度越变越小,而B速度不变,是匀速,故不符合题意,D的速度是先减小后增大,与题意不符,故选C。
22.停表、刻度尺 见解析 若则超速,若则不超速
【详解】
(1)[1]根据知,要测量平均速度需要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路程,所以需要停表和刻度尺;
(2)[2]实验步骤:
①在校门口前的街道边标识、两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路程;
②让一名同学站在点,另一名同学站在点;
③汽车车头行驶至点时,点处的同学举手示意,同时点处的同学用停表开始计时,汽车车头行驶至点时,点处同学停止计时,记录汽车从点到点行驶的时间;
④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3)[3]实验结论:若则超速,若则不超速。
23.(1)25s;(2)1300m;(3)90s;(4)26.1m/s
【详解】
解:(1)火车速度为
v=72km/h=20m/s
火车通过桥头的一根电杆的时间
(2)小陆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
t=1min5s=65s
则隧道的长度为
s隧道=vt=20m/s×65s=1300m
(3)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的路程为
s=s隧道+s车=1300m+500m=1800m
所需时间为
(4)火车完全在桥上的路程为
s″=s桥-s车=800m-500m=300m
则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
答:(1)火车通过桥头的一根电杆的时间为25s;
(2)该隧道的长度为1300m;
(3)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90s;
(4)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26.1m/s。
24.(1)117.2km/h;(2)90.0min
【详解】
解:(1)已知全程的路程s=293km,由表知C5804次列车从成都到阆中的运行时间
t=09∶00-06∶30=2h30min=2.5h
该次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2)高铁的运行时间为
开通高铁时运行时间将比现在节约
Δt=t-t′=2.5h-1h=1.5h=90.0min
答:(1)该次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17.2km/h;
(2)若将来成都到阆中有条件开通运行平均速度为293km/h的高铁,运行时间将比现在节约90.0分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实验与探究,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