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课件PPT+教案
- 7.2《等差数列》2个课件+教案 课件 8 次下载
- 7.3《等比数例》3个课件+教案 课件 7 次下载
- 8.1《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坐标公式》2个课件+教案 课件 9 次下载
- 8.2《直线的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3个课件 课件 9 次下载
- 8.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2个课件+教案 课件 10 次下载
高中数学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下册7.1 数列的概念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下册7.1 数列的概念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71《数列的概念》ppt课件1pptx、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71《数列的概念》ppt课件2ppt、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71《数列的概念》ppt课件3ppt、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71《数列的概念》教案Word版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3页, 欢迎下载使用。
7.1数列的概念一、学习目标: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理解与的关系,培养观察能力和化归能力.二、自主学习:1.数列、、2、…,则2是该数列的( B )A.第6项 B.第7项 C.第10项 D.第11项2.已知,则.3.在数列中,且,则.【考点梳理】1.在数列{an}中,前n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为: (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未完,待续)方法1——观察归纳法:先观察哪些因素随项数n的变化而变化,哪些因素不变;初步归纳出公式,再取n的特珠值进行检验,最后用数学归纳法对归纳出的结果加以证明;方法2——由an与Sn的关系求通项公式。方法3——归纳、猜想、证明法:有的数列求出通项公式时,常先由递推公式算出前几项,发现规律、归纳、猜想出通项公式再加以证明。方法4——递推关系法:先观察数列相邻项间的递推关系,将它们一般化,得到的数列普遍的递推关系,再通过代数方法由递推关系求出通项公式.3.数列与函数的关系:研究数列可联系函数的相关知识,如数列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公式法等)、数列的分类(有限和无穷、有界无界、单调或摆动等).应注意用函数的观点分析问题.1)判定数列{an}的单调性考查的是an+1与an的大小关系.2)待定系数法:解读:1)比差法或比商法。2)使用待定系数法的一般步骤是:①确定所求问题含待定系数的解析式;(2)根据恒等条件,列出一组含待定系数的方程;3)解方程(组),使问题得到解决。三、合作探究:题型1 归纳(从特殊到一般)、猜想、证明的思想方法——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例1 已知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法1:由得…… 猜想:再由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①等式成立②假设时等式成立,即那么即时等式也成立综合①②对任意都有成立。解法2: 变式训练1 已知数列{}中=1,(1)写出数列的前5项;(2)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 答案:(1)略;(2),证明略。小结与拓展:有的数列用一般方法不易求出通项公式,常先由递推公式算出前几项,发现规律、归纳、猜想出通项公式再加以证明。“归纳——猜想——证明”的思想方法是通过观察、尝试、探索规律,从而对命题的结论予以猜测,然后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归纳猜想是探索发现真理的重要手段。题型2 周期数列例2 数列{an}中,a1=3,an-anan+1=1(n=1,2,…),An表示数列{an}的前n项之积,则求A2005。解:可求出a1=3,a2=,a3=-,a4=3,a5=,a6=-,…,数列{an}每3项重复一次,可以理解为周期数列,由2005=668×3+1且a1×a2×a3=-1,则A2005=(a1×a2×a3)…(a2002×a2003×a2004)×a2005=(a1×a2×a3)668a1=3.变式训练1 在数列{an}中,a1=1,a2=5,an+2=an+1-an(n∈N*),则a1000=( D )A.5 B.-5 C.1 D.-1解:由a1=1,a2=5,an+2=an+1-an(n∈N*),可得该数列为1,5,4,-1,-5,-4,1,5,4,….此数列为周期数列,由此可得a1000=-1.小结与拓展:1)周期数列是无穷数列,其值域是有限集;2)周期数列必有最小正周期(这一点与周期函数不同)。题型3 数列与函数、方程的融合——单调性等例3 已知函数=2x-2-x,数列{an}满足=-2n,求数列{an}通项公式.解:得变式训练3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其中a、b均为正常数,那么an与an+1的大小关系是 ( B )A.an>an+1 B.an<an+1C.an=an+1 D.与n的取值有关解:=÷==<1, ∵an+1>0,∴an<an+1.变式训练4(待定系数法) 已知数列{}满足=1,=c+b,且=3,=15,求常数b、c的值。 答案:b、c分别为6、-3或1、2.小结与拓展:把an看成关于n的函数,其图象是离散的点。可用研究函数的方法研究数列,数列也具有它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与周期性等。同样Sn也是这样。四、课堂总结:(以学生为主,师生共同完成)1.递推关系包含两种:一种是项和项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项和前n项和Sn之间的关系.要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是数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解题策略,Sn和an的转化,可给出数列,问题总是在一步步的转化过程中得到解决,在运用转化的方法时,一定要围绕转化目标转化.2.重视函数与数列的联系,重视方程思想在数列中的应用.五、检测巩固: 1. 求下面各数列的一个通项:;数列的前项的和 ;数列的前项和为不等于的常数) .解:(1).(2)当时 , 当时 ,显然不适合∴.(3)由可得当时,,∴,∴ ∵ ∴,∵,∴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又当时,,∴,∴.2.根据下面各个数列的首项和递推关系,求其通项公式:(1);(2);(3).解:(1),∴,∴(2),∴ =.又解:由题意,对一切自然数成立,∴,∴.(3)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说明:(1)本例复习求通项公式的几种方法:迭加法、迭乘法、构造法;(2)若数列满足,则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3.设是正数组成的数列,其前项和为,并且对所有自然数,与的等差中项等于与的等比中项, 写出数列的前三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推证过程);令,求.解:(1)由题意: ,令,,解得令,, 解得令,, 解得 ∴该数列的前三项为(2)∵,∴,由此,∴,整理得:由题意:,∴,即,∴数列为等差数列,其中公差,∴(3)∴.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数学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下册6.1 数列的概念精品备课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高教版2021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61数列的概念课件PPTppt、高教版2021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61数列的概念教案doc、高教版2021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教学大纲定稿pdf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数学7.1 数列的概念完美版练习题习题ppt课件,文件包含高教版2021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二下册71数列的概念课件pptx、高教版2021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二下册71数列的概念教案docx、高教版2021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二下册71数列的概念课内习题答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教版(2021)拓展模块二 下册第7章 数列7.1 数列的概念精品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提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