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全册课件PPT+教案+练习
- 《口语交际:应对》课件PPT+教案+练习 课件 11 次下载
- 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含解析) 试卷 19 次下载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PPT+教案+练习 课件 8 次下载
- 《大雁归来》课件PPT+教案+练习 课件 8 次下载
- 《时间的脚印》课件PPT+教案+练习 课件 10 次下载
语文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5 大自然的语言精品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5 大自然的语言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课件ppt、教案doc、课时练习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大自然的语言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冰雪融化(ròng) 孕育(yùn) 翩然(piān) 农谚(yàn)B、销声匿迹(nì) 差异(chā) 物候(hóu) 纬度(wěi)C、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ào) 莺飞(yīng) 侵害(qīn)D、风雪载途(zài) 竺可桢(zhēn) 萌发(méng) 悬殊(xuán)2、选出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草木萌发 周而复始 消声匿迹 风雪载途B、天空晴朗 大地苏醒 冰雪溶化 草长莺飞C、采积种子 花香鸟语 次第开放 物候观测D、不毛之地 川流不息 丢三落四 衰草连天3、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A、说明 拟人 比喻B、叙述 拟人 比喻C、描写 对偶 拟人D、抒情 比喻 拟人4、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花开的胜景,让人在艺术品中感受花香鸟语的氛围。B、寒冬腊月,屋外衰草连天 , 大兴西甜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C、在百年风雨回眸,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的源远流长。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年年如是。5、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 )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B、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C、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6、下面对《大自然的语言》1到3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B、第二段主要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C、如果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将会影响意思的准确表达。D、如果将文中“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也是可以的。7、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倒数第二段,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完成问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l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划线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2、D3、C4、D5、C6、D7、从“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几个方面用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兑明了物候学的研究对于农业以及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8、(1)说明方法:举例子。作用: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对应植物的生长枯荣,动物的养育往来等自然现象的实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即:通过物候学“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2)说明方法:作比较。作用:通过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相比较,从而突出了物候观测仪器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作为物候观测仪器(手段)的特性。9、(1)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逻辑顺序(2)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或: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3)①“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②“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答: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4)举例多少应按需要而定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如果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例子,更具说服力,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大自然的语言备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次第开放,多音字检查,大家都来动动脑,研读探析,纬度对物候的影响,经度对物候的影响,抢答题,拓展迁移,古代农谚选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 大自然的语言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课堂小结,玉门关,春夏两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大自然的语言,自我研学,整体感知,梳理文脉,主导因素,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细读研讨,细读文本研讨课文,举例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