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组,选择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学是戏剧的灵魂陈彦戏剧是靠讲故事取胜的,讲故事就是文学。无论唐传奇、宋元话本,还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 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近百年来,话剧、歌剧等戏剧样式传到中国,其核心仍然是讲好一个 故事。戏剧这个靠故事安身立命的文艺样式,讲故事的能力就更需技高一筹。中国历史上的名剧《赵 氏孤儿》《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哪一个不是因故事讲得感天动地、精 彩绝伦,而放射出了永久照耀历史、社会、生命、人性的精神与思想光芒的?世界上那些久演不衰 的歌剧如《卡门》《图兰朵》《茶花女》,更是凭借优秀的故事登上了经典的位置。故事永远是戏剧的 命脉,而故事的本质是文学,文学是戏剧不可撼动的灵魂。 戏剧一旦忽视了文学的力量,立即就会苍白、缺血。忽视文学的戏剧,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表现在文本的粗糙上,也有的表现在不注重对文本的思想诠释与精神升华上。过度强调外包装 的作用,尤其是对舞台设计与声光电的倾心依赖,因而形式大于内容。不适度的包装,会破坏作品 内在精神意象的释放。有时舞台上最重要的布景道具,可能就是一棵象征无穷生命力的树木,甚至 是一株需要特别强调的小草,硬要弄出铺天盖地的森林、草句来,反倒把紧要处遮蔽了。还有些大 制作、大场面、群体舞的运用,让一些本来可以进入思考的段落,变得躁动不安、浮皮潦草起来。 戏剧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张力,很多地方是要通过留白来完成的。文学是人学,在戏剧舞台上,“人” 是通过演员来传情达意的,演员是中心的中心,一切不能为演员表演提供帮助的辅助手段,都是不 可取的。 戏剧文学是演出团队共同的努力方向,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讲好故事,塑造好人物,让故事变得 波澜起伏、情感跌宕交错,让人物变得立体圆融。在戏剧舞台上,其实每个参与者,包括导演、演 员、作曲、舞美、演奏等,同时也都是文学创作者,一旦哪个部门脱离了该剧的文学统摄,这个部 门就会出现艺术创作问题。 戏剧要在文学这个基础上下功夫,只有基础扎实,二度创作才可能飞升起来,一旦基础不牢不稳, 二度创作发挥、增生、堆砌得越多,越让作品的缺陷暴露无遗。一切文学艺术都是以动人为前提的。 动人的根本,就在于对所塑造的对象性格、心灵的精准开掘与把握。舞台剧由于受时间、空间与篇 幅限制,塑造人物尤其需要单刀直入,使性格快捷显现。因为舞台剧只能通过精彩洗练的独白、对白、旁白、咏叹、宣叙、对唱、重唱、合唱,来形成人物的生命个性、故事的起承转合、思想感情 的波澜起伏。每一句话、一句唱,都需反复推敲打磨,尽量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才是戏剧这 种独特文学样式创作的要妙。当然,戏剧文学的根本,还是要扭结在对历史和时代的责任上,任何 精致的戏剧文学,一旦脱离了社会责任,就如雕刻精巧的鼻烟壶,终不过是一种玩物而已。几乎所 有剧种都可以久演不衰的《窦娥冤》等戏曲经典,就向我们深刻地昭示了这一点。(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戏剧这种文艺样式,故事是其核心,这既体现在中国历史名剧上,也同样体现在那些优秀的外 国戏曲上。B.一旦忽视了文学的力量,戏剧不但文本粗糙,而且只注重包装,忽视对戏剧文本的思想诠释与精 神升华。C.戏剧演出团队应统一在文学的旗帜之下,无论导演,还是演员、作曲、舞美、演奏等都是文学的 创作者。D.文学艺术都以动人为前提,戏剧表演要想动人,需要对其塑造对象的性格、心灵进行精准的开 掘与把握。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今中外,传承久远的戏剧,都是从传奇、话本、小说的故事中获取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 凭借优秀的故事成为经典。B.布景道具在舞台上是不能忽视的,哪怕是一棵小草,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如果包装不适度,就会 损害作品内在精神意象的释放。C.戏剧舞台上,所有的演员、工作人员都要为讲好故事,塑造好人物,让故事变得波澜起伏,让人 物变得立体圆融而努力。D.戏剧艺术强调二度创作,这种创作的前提条件是文学基础要扎实,否则,二度创作越多,越会 让作品的缺陷完全暴露出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舞台剧受时间、空间与篇幅所限需要快捷、直白地塑造人物性格,而人物性格的塑造要靠独白、对白等来完成。B.戏剧表演的形式不能大于内容,有些大制作、大场面的运用就很不恰当地破坏了留白,忽视了人们思考的时间。C.演员是舞台的中心,他们通过表演来表现文学中的“人”,那么,一切辅助手段都需为演员表演提供服务、帮助。D.戏剧文学要扭结在对历史和时代的责任上,因为几乎所有剧种都可以久演不衰的《窦娥冤》等 戏曲经典都是这样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庄子的台阶(作者:叶春雷)所有的台阶,自然是能上也能下的,这才叫台阶。但是庄子的台阶,却只能下行不能上行,这就有点怪了。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对于人来说,都有一种欲望,爬到别人的头上,或者简直就是站在别人的头上,把一个人结结实实地踩在脚下,那感觉是够爽的。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拼命往上爬。鲁迅先生的杂文《爬和撞》对此有形象的描绘。对此,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所有的台阶,人生的台阶,大都只是用来上行的。元曲里有个词,“蚁阵蜂衙”,说的就是大家一窝蜂往上爬,往上挤,挤不动就往旁边乱撞的人生图景。有人被从台阶上撞倒,掉下去了,也许下面就是深渊;有人被踩在了脚下,张着嘴喘气,像涸辙之鲋;自然也有人爬上去了,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庄子站在台阶外面,冷眼看着这一番世间奇景。他不赶这个热闹,他也没力气在人窝里挤和撞。他的人生,是“游刃有余”的,他要找人世的罅隙,哪里有罅隙他往哪里钻,他才不赶这个热闹。不赶这个热闹,自然就被边缘化。因为只有顺着台阶爬上去的人,才是英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个不是这样的主儿?爬上去了,就成了尘世的主宰,呼风唤雨,吃香喝辣,世界是他们的,不是别人的。说句公道话,他们爬得也实在是累呀,好不容易坐稳了江山,恣睢一下,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但庄子只有冷眼。那种只能往上爬的台阶,他不要。他自己制造了另一种台阶,这台阶,让他从从容容往下走。于是,这世间就真有了看头。一窝蜂顺着台阶往上爬的一群人,哭爹喊娘,嘤嘤嗡嗡,宛若捅破了一个马蜂窝。然而,另一种台阶上,清清静静一个人,大布之衣,葛巾裹头,芒鞋竹杖,从从容容在那里走,往下走。台阶边上,一带清溪,缠着他的足迹,缠缠绵绵,情丝依依,叮叮当当往下流。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生的固有模式。但这种模式,终被一个人打破。一个被人打破的模式,就失去了它的庄严。就像竞技体育中,再伟大的世界纪录,一旦被人打破,就基本分文不值。庄子很促狭,他把那个被人们尊为铁律的固有人生模式打破了,这个模式一旦破碎,就变成了一地鸡毛,风一吹,就烟消云散了。庄子真是个促狭鬼。而人,也是可以往低处走的。躲开了喧嚷的一群,躲开了争先恐后的一群,躲开了你冲我撞、哭爹喊娘的一群,躲开了残酷竞争白热化的一群,我其实还是可以从从容容的,有另一条路可走。于是就有了庄子的台阶。清清静静的一条盘山小径,一条石砌的路径,两边青山如洗,碧水长流。耳中是鸟鸣啾啾,虫声唧唧。松果不时被山风吹落,砸在枯叶上,噗噗响。庄子一步步往下走,走一步,就放下一个心中的念想。名、利、势、位,声、色、犬、马,这些东西,就留在山上吧。每下行一段,就停留一下,像黛玉当年“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一样,也给这八样东西,每样筑一个冢,把它埋掉。埋在山上,也就相当于从心底用刀剜掉,彻彻底底,鲜血淋淋,在所不惜。庄子一步步走下山来,提着哨棒,像当年景阳冈上打虎的武松。欲望的大虫已经被他打死,彻彻底底留在山上。他干干净净下山来,心空得就像黄昏寺庙的一口钟。这样的一个庄子,轻轻一碰,就是金石之声,响彻天地间。那样的洪钟大吕,世间谁人能比?庄子下山了,那台阶还挂在山上。那是庄子留给我的。(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7期,有删改)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作品里写了两种台阶,一种是向上的,一种是向下的,它们代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B.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属于“拥挤人生”中的成功者,作者对他们的努力与成功表示理解。C.“庄子很促狭”是说庄子心胸狭窄,“庄子真是个促狭鬼”运用反语,表明了庄子的智慧。D.“那是庄子留给我的”表明作者深受庄子影响,也愿意用庄子的思想面对繁华的尘世。5.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中作者写到了“拥挤人生”的不同结局,将此类人与下文的庄子形成对比,突出此类人的思想浅薄。B.全文涉猎历史而不累赘,运用典故而不拘泥,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饱含现代人的思绪,是一篇文化哲思散文。C.作者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富有诗意的语言,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如“心空得就像黄昏寺庙的一口钟”。D.本文构思奇特,作者立足现实,出人古今,设喻新颖,将一个深奥难懂的话题演绎得有声有色,韵味无穷。6.请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把灯光调亮张抗抗“关店吧!”卢娜下定了决心。差不多从七八年前开始,书店的销售额就开始下降,像秋分以后的气温,一天天往下落。资金周转不灵,常常拆东墙补西墙,老公交到她手里的月工资,转眼让她垫付了员工的工资。如今已是严重亏损,真的山穷水尽了。她早早来到书店。她想让自己一个人静一静,仔细再仔细地盘点一番:店里现有的库存书、书柜书架沙发桌椅灯具电脑等所有的家当,总共能折算多少钱?……她必须速速把明光书店的“后事”料理完毕。她开锁进店,觉得光线有点暗,顺手开了灯,一时灯光亮得晃眼。她抬头,看见了天花板上前些天新换的灯泡,心里突然一阵刺痛:把灯光调亮?她气呼呼地顺手把灯关掉了,能省一点是一点。这家昏暗的书店里,只剩下她的心里,还有一朵小火苗,那么小,那么弱。而今,这朵风里雨里挣扎太久的小火苗,也终于快要熄灭了……不怪我不怪我,她对自己说,我实在是已经尽力了哦……手机铃声响起,她走到窗口去拿包取手机,顺手把窗帘刷地拉开了。顷刻间,书店里洒满了亮晃晃的阳光,一格格在书架上跳跃,把书店染得一片金黄。还是太阳好啊,她对自己说。把灯光调亮,就算再亮,也是夜里。她自嘲地笑了笑。手机里传来一个爽快的声音。电话是文化局的人打来的,就是上次让她填申请表的那个干部,让她赶紧到局里去一趟,要办手续——什么手续?就是省政府的那笔书店奖励基金,明光书店评上了!你变百万富翁了……卢娜站在窗口一动不动,然后肩膀轻轻地抖动起来,身子开始颤栗。她伸出双手捂住了脸,泪水透过指缝,从脸颊上哗哗淌下来。她似乎意识到什么,往前挪移了一步。是的,她想躲开那堆书,怕自己的泪水把书弄湿了。一百万是多大的一笔钱啊?这么说,明光书店就要起死回生了?可以把这几年累计的债务亏空都补上了,早就想添置的新书柜,也有了着落。老公的工资不用再贴补书店了,积攒起来给儿子上大学交学费。退一万步说,假若书店继续赔钱,一年赔几万块,这笔补贴的钱,也够她再亏损十几年了……她一直想着能把隔壁那家闲置的小阳台买下来,和自家书店打通,在二楼的咖啡吧旁边,再扩建一个儿童书屋,孩子们放学了,尽管可以到这里来读书嬉戏做梦。卢娜从文化局回到店里,已近中午。她从街上的灯具店里,买了一盒40瓦的飞利浦灯泡——把灯光再调亮一点!她要让明光书店的老顾客们,老远就看到书店的灯光。如果她的资金宽裕,最好把书店临街的窗户也扩大一倍,等到夜幕降临,玻璃窗内的灯光雪亮雪亮,明光书店就像一座透明的水晶宫,所有的书都在闪闪发光……这么多年,书本没有改变我的命运,但改变了我。我办了明光书店,我的书店给人送去知识,知识可以帮别人改变命运。这么一想,卢娜的眼泪又流下来了——不对!不是知识改变命运,是文化!不对,文化也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人!我不再是那个高考落榜的自卑女孩,我活得对人有用,我充实、我知足。就在这天晚上,明亮的灯光下,出现了一个人影。卢娜眯起眼打量,忽然想起他就是几个月前那个买了二十多本书并建议她把书店灯光调亮一点的省城顾客。他快步朝她走过来,抬起头环顾天花板的灯池,笑容满面地说:“嗬,灯光调过了?书店亮了许多哦!我老远就看见了。”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出乎卢娜的意料。这个人对卢娜说了很多话,她好像听见他说,县城新区的整体规划中,需要有一家中等规模的书店。他想到了明光书店,他推荐了明光书店,明光书店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开在新区再恰当不过了。新区将为书店预留五百平方米门面房,作为公益书店,房租优惠到可以忽略不计。他还提到了城市发展战略,提到了公民的文化权利,提到了热爱、尊重、介入什么的,卢娜下意识嗯嗯地点头,只觉得他的话音一声声落下,头顶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来。那天晚上,卢娜回到家,和老公一五一十地说了今天书店里发生的一连串怪事。老公开口说:“卢娜,我晓得你开书店十多年,没一天好日子过。但是,假如你从此不开书店,恐怕就活不成了。命总比钞票要紧,你年纪还轻呢,我要你活着!”卢娜鼻子一酸,眼圈就红了。心里那朵奄奄一息的小火苗,呼地一下蹿上来,燃成了一蓬金红色的火焰。隔着一条街,隔着几道墙,卢娜看见“明光书店”四个字,在夜空里通体透亮。(选自张抗抗《把灯光调亮》,有删节)7.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明光书店可以看成众多民营书店的缩影,小说开头就写明光书店生意萧条,处境艰难,折射出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实体书店和卖书人的困境,发人深思。B.小说主要通过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塑造了一个在困境中坚守梦想的女主人公形象,尤其是通过大量的心理独白展示了卢娜丰富的内心世界。C.小说三次写到卢娜流泪的细节,第一次是因为接到文化局的电话后为书店有了转机喜极而泣,第二次和第三次则是感动于自己的坚守和执着。D.“‘明光书店’四个字,在夜空里通体透亮”,小说结尾含蓄蕴藉,“通体透亮”不仅写出了卢娜明朗的心灵世界,也暗示着书店的美好前景。8.小说标题“把灯光调亮”意味深长,请理解其丰富的意蕴。9.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主人公卢娜在困境中坚持的动力源泉。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三年,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即绝河津,反为楚。汉王使郦生说豹,豹不听。汉王遣将军韩信击,大破之,虏豹。遂定魏地,置三郡,曰河东、太原、上党。汉王乃令张耳与韩信遂东下井陉击赵,斩陈余、赵王歇。其明年,立张耳为赵王。汉王军荥阳南,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与项羽相距岁余。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遂围汉王。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项王不听。汉王患之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于是项羽乃疑亚父。亚父是时劝项羽遂下荥阳,及其见疑,乃怒,辞老,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而死。汉军绝食,乃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被甲,楚因四面击之。将军纪信乃乘王驾,诈为汉王,诳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诸将卒不能从者,尽在域中。周苛、枞公相谓曰:“反国之王,难与守城。”因杀魏豹。汉王之出荥阳入关,收兵欲复东。袁生说汉王曰:“汉与楚相距荥阳数岁,汉常困。愿君王出武关,项羽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荥阳成皋间且得休。使韩信等辑河北赵地,连燕、齐,君王乃复走荥阳,未晚也。如此,则楚所备者多,力分,汉得休,复与之战,破楚必矣。”汉王从其计,出军宛叶间,与黥布行收兵。项羽闻汉王在宛,果引兵南。汉王坚壁不与战。是时彭越渡睢水,与项声、薛公战下邳,彭越大破楚军。项羽乃引兵东击彭越。汉王亦引兵北军成皋。项羽已破走彭越,闻汉王复军成皋,乃复引兵西,拔荥阳,诛周苛、枞公,而虏韩王信,遂围成皋。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驰宿修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乃使张耳北益收兵赵地,使韩信东击齐。汉王得韩信军,则复振。(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患之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B.汉王患之/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C.汉王患之/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D.汉王/患之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谒归,指告假归里。与“致仕”“致事”“致政”等意义不一致。B.甬道,指两旁有墙或其他障蔽物的驰道或通道。C.赐骸骨,古代大臣请求致仕的婉辞。有时也可称“乞骸骨”。D.坚壁,指加固壁垒,也可指隐藏物资不使落到敌人手里。此处指第二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派人劝说魏豹投降自己,魏豹不从,于是刘邦就派韩信攻打并俘虏了魏豹,最后又令周苛、枞公杀死了魏豹。B.刘邦采用陈平的计策,派其离间楚国君臣之间的关系,最终项羽对亚父范增起了疑心,范增一气之下请求告老还乡。C.刘邦逃出荥阳进入关中后,本打算收兵向东进军,可听了袁生的计策后,又转而出兵宛县、叶县之间,与黥布沿途收集人马。D.彭越率领的汉军在下邳打败了项声、薛公率领的楚军,项羽闻信引兵攻打彭越,刘邦借机进驻成皋,最后项羽又率兵包围了成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被甲,楚因四面击之。(2)使韩信等辑河北赵地,连燕、齐,君王乃复走荥阳,未晚也。 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注释] ①造口: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南六十里。赣江由此流入鄱阳湖。②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内。③清江:赣江和袁江合流处称清江。④长安:即今西安市,汉唐时的京城。这里借指北宋国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14.下列关于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起笔不凡,词人由眼前的“清江水”联想到“行人泪”,将无限哀痛、满腹幽怨巧妙地传达出来。B.三、四句写词人遥望汴京,眼前无数峰峦让他触目伤怀,自感年华巳逝,功名难就,因而心生恨意。C.五、六句中“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倒,“毕竟”二字使表达的情感更为深沉复杂。D.这首词以眼前景道心上事,寓悲愤之情于宏阔之景,丰厚蕴藉,沉郁顿挫,颇有“老杜”之风。15.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此词“结二句号呼痛哭,音节之悲,至今犹隐隐在耳”,请结合全词,简述结尾二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情景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带弟子沂河沐浴,舞雩拂风,咏而归之志受到孔子赞许。舞雩拂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2)贾谊在《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女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荀子《劝学》中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4)韩愈在《师说》中,阐述正确从师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吴冠中的美育,以启发想象、培养美感为目标,而非以统一的精准模仿为标准。吴冠中说:“我向往表现一片丛林,但不模仿每一棵树,正如不刻画每一个具体人物,表现人群之欢腾或怒潮。”面对自然,他打开诗意的想象,以抽象的点、线、面去呈现——“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他说:“印象主义和立体主义拓宽了人们的审美___________。中国人开始对此不接受,不理解,一向只习惯图画中的逼真区别作品优劣。因为追求逼真,‘___________’便成为最高评价。其实,中国传统绘画中亦要求表达意境,技法中讲究虚实,写实中结合写意。追求‘虚实’‘写意’‘气韵生动’‘超以象外,得其寰中’等表现手法,本质上也就是不再___________于描画孤立的物象之逼真,而着眼于物象与物象间的相互关系、整体关系,分析到底,这与印象主义及立体主义的探索颇有___________之处。到达艺术高峰时:中、西艺术必定相晤,拥抱,相见恨晚。”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境界 惟妙惟肖 局限 殊途同归 B.领域 栩栩如生 拘泥 异曲同工C.领域 惟妙惟肖 拘泥 殊途同归 D.境界 栩栩如生 局限 异曲同工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人对此开始不理解、不接受,因一向只习惯于依据所描绘对象的逼真来区别作品优劣。B.中国人对此开始不理解、不接受,因一向只习惯于所描绘对象的逼真与否来区别作品优劣。C.中国人对此开始不理解、不接受,因一向只习惯于依据所描绘对象的逼真与否来区别作品优劣。D.中国人对此开始不接受、不理解,因只一向习惯于依据所描绘对象的逼真与否来区别作品优劣。 七、选择题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远离了书的滋养,学生精神的土地就会板结,情感的田园就会荒芜,心灵的泉眼就会枯竭,最终难免视野狭窄,境界不高。B.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富有生活趣味、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深受同学们所喜爱。C.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关键在于人在生活中拥有感受生活的乐趣和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D.每一件青铜器如果说都铭记着一段尘封的历史,那么青铜器修复工作便是将这些破碎的记忆重新拼补起来。 八、语言表达2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②③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安检门又被称为金属探测门,是专用于检测人身上是否夹藏携带金属物品的设备。安检门探测金属所用的原理是磁场感应技术,在其工作时,安检门内部会形成稳定的磁场分布,如果有金属物质经过这道门,①____,从而被金属探测门感应到,金属探测门发出报警声。同时,②____,比较常见的为六区、八区,还有更高的,如十二区、二十八区等,当人体携带金属通过安检门时,③____,相应区域的报警声就会响起,如此一来,安检人员就可以更快速、精准地找到人身体所携带的金属物品。 九、材料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个理论名词,而是具体的、实在的。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现代杂文诗歌;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民族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情怀,到时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传承,到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美德的传颂,都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文化自强的优势所在,是追梦路上最充沛的养分所在、最强大的力量所在。 请用心体会这段话的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题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2.A3.D 4.C5.A6.①设喻新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形成文章的线索,使文章紧凑、连贯。③点明叙事主体——庄子,突出庄子的智慧与高韬人格。 7.C8.①“灯光”是相对黑暗而言的,傍晚的明光书店光线暗淡,把灯光调亮是为了改善环境方便顾客。②“把灯光调亮”,作为一种建议,传达的是一种鼓励与期待;作为一种行为,表达的是经营者在困境中的坚守。③ “把灯光调亮”表达了一种希望,希望读书改变命运,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 。9.①对书籍、书店的热爱:阅读书籍和经营书店给了卢娜自信与满足;②对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开办书店是卢娜的事业,更是她的人生梦想,书店是她实现人生价值获得人生意义的地方;③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和担当:怀着一份美好的情怀,她坚信书籍能传播知识与文化,甚至能改变人的命运,她的坚守体现了一份责任和一种担当精神。④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卢娜能够在艰难处境中坚持不舍,还在于老公的理解和默默支持。 10.C11.D12.A13.(1)就趁夜把两千多名身披铠甲的女子放出东门,楚军从四面追赶围打她们。(2)派韩信等去安抚黄河北面的赵地,联合燕国、齐国,那时大王再去进攻荥阳也不晚。 14.B15.答案要点: (1)追怀当年国事艰危的沉痛; (2)对金兵入侵下百姓们流离失所的同情; (3)对失去的国土的深情怀念; (4)重山阻隔,故园难回的悲愤; (5)未能恢复中原壮志难酬的抑郁和苦闷; (6)对当权者一味妥协不思光复的愤懑。16.风乎舞雩 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学不可以已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17.B18.C19.A20.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21.就会破坏门自身的磁场 安检门被划分成不同区域 金属在身体的哪个位置 22.例文:文化自信助力青春梦、中国梦仓颉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伏羲画八卦,河图洛书,天人感应,古老神秘的土地,勤劳智慧的人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做好文化传承,坚定文化自信,构筑文化认同,是新时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民族强大的前进定力,来源于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智慧传承的结晶,《周易》象天法地,是我们认识世界、沟通自然、提升自我的经典准则。传统文化里蕴含着中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感召着一代代炎黄子孙,立德修德,拼搏进取。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鲧禹治水,我们的祖先面对逆境灾难,不畏艰险,愈挫愈勇,奋勇向前。新时代青年理应传承中华文化里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实干创新,担当奉献。做好文化传承 坚定文化自信。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影响各国,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国人更应从历史文化中借鉴智慧,汲取力量。四书五经,立德之本,《弟子规》《孝经》修身之基。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谦恭让,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二十四史严谨信实,唐诗气势磅礴而委婉含蓄,宋词一唱三叹而雅俗共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现实主义的《诗经》流淌着浪漫气息;“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浪漫的《楚辞》洋溢着现实的忧思。昔日的曹雪芹穷困潦倒,今天的《红楼梦》却养活了一大批人,“红学”成为世界性学问。新时代青年应该厚积薄发,博观约取,不断学习,坚持积累。坚定文化自信,构筑文化认同。青少年喜爱支持民族文化产品的人减少,折射的是文化认同的缺失。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方能构筑文化认同。四大发明和丝绸之路改写了历史,“一带一路”引领着世界,开放、包容、共享、共建,体现的是文化自信。《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是文化自信的创新。风靡一时的李子柒展示了文化的诗意,她的悠闲、从容表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开放包容、诗意美丽的中华文化影响了世界。我们要理性工作,诗意生活,在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里,放慢脚步,淡泊名利,顺其自然,文化支撑梦想起舞,经典引领诗意人生。认为祖国很快就会引领世界,“万国来朝”的历史即将成为现实,是文化自负。以华人在海外受到歧视为由,认为祖国还不够强大,未来发展前途未卜,是文化自卑。疫情背景下,美欧等国的围堵打压,本质上是文化隔阂、文化歧视。面对逆境,依靠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一定能应对挑战,化危为机,脱贫攻坚,决胜小康,曙光在望。文化自信和认同助力青春梦中国梦。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助推了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天眼”阅读浩瀚宇宙 ,“北斗导航”傲视珠峰,5G创新人类生活,“一带一路”沟通欧亚,女排夺冠振奋民族精神,建国70周年国庆阅兵震惊世界。让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激发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让我们铭记历史,融入时代,传承创新,实干拼搏,让青春梦、中国梦的绚烂之花,在美丽迷人的中国文化中绽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4页。
这是一份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