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测试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2447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测试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2447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测试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24475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测试题 一、单选题1.下列对公证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证活动具有法律效力②实施公证制度能够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利益③有利于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④公证机构在公证后可以不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公民在乘车时要遵守乘车规则,学生在上课时要遵守课堂纪律,读者在阅览室里要保持安静 、不随意走动……这主要说明( )A.法律是最严格的规则 B.遵守规则是文明素养的体现C.规则只是为了限制人们的行为 D.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3.《元史·许衡传》中记载:夏日外出时,众人争相摘取路边的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要积极改进和完善规则B.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奖惩等外在约束D.遵守规则需要我们自律,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4.王某因为故意杀人被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判决中属于主刑的是( )A.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B.死刑C.缓期两年执行 D.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5.电影《流浪地球》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A.孝敬父母B.参与志愿服务C.遵守社会秩序D.友善待人6.刘某因非法狩猎野生动物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刘某承担的是( )A.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民事责任 D.一般责任7.有一位男子把蛋壳剥了扔在大街上,环卫女工看到后,边扫边劝阻。而这位男子却说:“我想丢就丢,你就是扫大街的!”这位男子的言行( )A.没有尊重他人的劳动和人格 B.做到了自爱自重,言行得体C.说明人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D.说明社会分工不同,职责不同8.下面漫画《都得奖》说明( )①见义勇为历来受到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②国家只表彰不顾一切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公民 ③作为青少年见义智为比见义勇为更合理 ④见义勇为者嘲笑见义智为者胆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9.城市市民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文明程度。市民老谭认为“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也是我们行动的准则。这是因为文明有礼( )A.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B.体现不了国家形象C.不能促进社会和谐 D.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10.“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一古训揭示的道理是( )A.制方要有矩,无矩制不出方 B.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C.画圆要有规,无规画不成圆 D.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11.2021年2月19日,南京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网民“辣笔小球”在新浪微博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言论,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警方侦查发现情况属实,后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将博主仇某某刑事拘留 ,该案例告诉我们( )①每个人都必须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②只要违法行为,就应承担刑事责任③英雄与烈士铸就民族之魂,不容任何诋毁曲解④遵守法律与道德,是参与网络活动的基本要求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阅读下面内容,从中可以看出( )新修订的刑法第240条明文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①法律必须随时随地修改完善②青少年是积极参与规则改进完善的主力军,我们必须使规则更符合自身的利益③卖妇女、儿童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④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A.①② B.①② C.③④ D.③④13.小莆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用人单位却拒绝为其支付医疗费用。他想为父亲讨回公道,可以( )A.通过行政诉讼起诉用人单位B.通过网络造谣来抹黑用人单位C.到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帮助D.纠集亲朋好友到用人单位闹事14.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遵守学校规则才能保证我们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下面几个同学的做法,守规矩的是 ( )A.总是在老师到堂后才走进教室 B.在课堂上随意的讲话C.在教室内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D.在图书馆一边看书一边吃零食15.小朱捡到小明的贵重手表不还,两人吵了起来。随后,小明动手将小朱打成重伤,小明被刑事拘留。这起事件中,小朱捡到手表不还的行为和小明打伤他人的行为分别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16.社会公共秩序是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要从小事做起。下列行为中属于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是( )A.小丽经常帮妈妈收拾房间B.小雨见到老人摔倒了,主动扶起老人C.乘坐地铁时,人们排队上下车,有序进出站D.司机阻止满身汗渍的农民工乘坐公交车17.诗句“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囫囵悔方迟。”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②小错可不断,大错不能犯③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8.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上发布了针对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的研究成果。其中,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群体的研究表明,法制意识淡薄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64.7%的未成年人在犯罪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这警示我们( )①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②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③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9.一对教师夫妇装修婚房,因担心施工噪音会影响邻居休息,便手写小卡片提前告知,还温暖的给邻居们送上耳塞。此举一出,邻居们纷纷称赞,小卡片和耳塞不仅能获得大家的理解,还能密切邻里关系。这提示我们( )①送出小小礼物,就能收买人心②人际交往中要换位思考、尊重他人③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④相互尊重利于减少摩擦,化解纠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社会秩序要靠规则来维护,但是社会生活中有许多人不守规则,追求“自由”。不守规则的原因很多,有的是从小没有养成守规则的习惯;有的出于侥幸心理;还有的特权思想严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规则是给别人定的;更多的是随大流,看到别人不守规则,自己也跟着不守规则。如果用纪律条例法律法规来保障规则,不守规则的人就会少。据此完成下列题。20.社会秩序要靠规则来维护的原因在于( )①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②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④社会秩序是为了维护社会规则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2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处理好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下列能够从某一方面说明自由与规则关系的是(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③自由就是不受规则的约束④遵守规则和享有自由是相互矛盾的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22.如果要劝导身边不守规则的人,你应该( )A.语言文明、晓之以理、适可而止 B.态度强硬,维护规则的尊严C.不惜一切手段惩罚不守规则的人 D.调动身边的人施压不守规则的人23.没有规则,就无法上课;没有规则,就没有正常的体育比赛;没有规则,就没有有序的交通;没有交通秩序,我们甚至连按时上学都得不到保障。这说明( )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②凡是有规则的地方人们就会没有行动自由③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需要人们自觉遵守规则④有了规则就一定有良好的秩序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诉讼俗称“打官司”,对诉讼的正确表述是( )A.提起诉讼的人都是违法的人 B.诉讼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常用手段C.必须向公安机关提起诉讼 D.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保障25.下列关于违法行为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违法就是犯罪 B.违法行为就是一般违法C.所有的犯罪都是违法行为 D.所有的一般违法都是犯罪 二、简答题26. 列车即将发车,两位乘客却堵住车,不让列车启动。原来,他们的同伴还未赶到。面对乘务人员的劝阻和其他乘客的谴责,两人不以为然,态度蛮横,导致发车延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1)你如何看待这两位乘客的做法?(2)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3)为避免类似高铁“扒门事件”的再次发生。作为公民应该怎样自觉遵守规则?27. 2020年4月"17岁女孩骑车刮蹭轿车"的事件引发网友热议:4月16日晚,珠海一位17岁女孩骑车帮父亲买药,为避让飞速驶来的大货车,不慎刮到路边小车,女孩主动报警,哭着向车主道歉,称攒够钱就赔给他。一位路人站出来说明原委,安慰女孩。车主没有要求女孩赔偿,还让她注意安全。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人物行为的看法。28. 材料一:小强有爱耍小性子的毛病,在与同学交往时往往不肯吃亏,不尊重别人,所以也难以从同学那里得到温暖。他的内心很痛苦,很希望克服这个性格弱点。材料二:重庆市80后“豆浆哥”巫大永设计改装的流动豆浆摊总能受到游客的关注。他的流动豆浆摊生意很红火,老主顾都知道他有些“规矩”:从不偷工减料;从不自己收钱,顾客把钱丢进竹筐里,全靠顾客自己给钱、找零;遇到老人、小孩便宜1元,80岁以上的老人还免费。这一独特的经营方式,让巫大永拥有众多回头客。一些人慕名而来,不惜一大早赶来排队,只为买一杯豆浆。巫大永说,他靠的是勤劳,卖的是一份诚信。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一的小强应如何做到尊重他人?(2)材料二中“卖的是一份诚信”,你认为诚信有什么意义呢?(3)社会生活中要讲道德,生活中道德体现在那些方面?29. 材料一:待人以礼,人心所向。生活中,谁也不愿与人相处或相交是找气受、找罪受,更不是要去垒一堵墙、树一个对立面,让自己无路可走、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礼,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不息的长河,有势有态有容。材料二:很多人会自以为是地认为:别人很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于是,他们越来越不尊重别人了,渐渐地他们也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了。后来,他们终于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1)为什么说待人以礼是“人心所向”?(2)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4点即可)(3)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尊重他人?30. 材料一:2020年2月15日,没有佩戴口罩的杨某拒不配合工作人员检测体温,还朝工作人员吐口水。公安机关依法对杨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材料二:2020年2月2日,候某酒后乘坐他人驾驶的车通过疫情防控点,不接受防控点工作人员的检查,还将防控点工作人员赵某推倒在地进行殴打。经鉴定,赵某损伤程度为轻微伤。人民法院以妨害公务罪判处候某有期徒刑6个月。(1)从违反法律的类别来看,杨某的行为和侯某的行为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2)侯某的行为和杨某的行为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3)青少年要从这两个案例中吸取什么教训,预防违法犯罪呢?
参考答案1.A2.D3.D4.B5.C6.A7.A8.D9.A10.D11.C12.C13.C14.C15.C16.C17.A18.D19.D20.D21.C22.A23.A24.D25.C26.(1)这两位乘客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缺乏规则意识,属于违法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应受到法律的制裁等。(2)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④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3)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7.①女孩骑车帮父亲买药,用行动关爱父母,弘扬了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②女孩主动报警道歉,践行了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时改正错误,承担责任。③路人安慰女孩,热心助人,与人为善,履行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④车主没有要求女孩赔偿还让其注意安全,展现了他的宽容大度。28.(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3)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29.(1)①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③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④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2)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⑤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3)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30.(1)杨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候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2)侯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4)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