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模拟试卷(四川资阳版) (解析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模拟试卷(四川资阳版) (解析卷)第1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模拟试卷(四川资阳版) (解析卷)第2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模拟试卷(四川资阳版) (解析卷)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模拟试卷(四川资阳版) (解析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模拟试卷(四川资阳版) (解析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卷(四川资阳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 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盐酸易挥发 B. 金属具有导电性
    C. 酒精易溶于水 D. 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答案】D
    【解析】解:A、盐酸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酒精易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盐酸、金属、酒精和氮气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 点燃蜡烛时,下列对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D. 燃烧时产生黑烟,熄灭瞬间产生白烟
    【答案】B
    【解析】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借助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的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B。

    3. 下列实验数据中合理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得5.67g固体食盐
    B. 用100mL量筒量得5mL氢氧化钠溶液
    C. 用100mL量筒量得89.56 mL氢氧化钠溶液
    D. 用托盘天平称得56.7g碳酸钠固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是天平、量筒的使用在中考中出现频率较高,其读数方法和误差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
    【解答】
    A.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可用托盘天平称取5.67g固体食盐,故A错;
    B.用100mL量筒量取5mL某溶液,误差太大,量程选择不合理;用量筒量取5mL某溶液,应选用10mL的量筒;故B错;
    C.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100mL量筒量取89.5mL氢氧化钠溶液,但不能精确到0.01,故C错;
    D.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可用托盘天平称取56.7g碳酸钠固体,故D正确;
    故选D。  
    4. 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若装置气密性好,可观察到(     )
    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广口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 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密性检查,难度不大。
    【解答】
    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广口瓶内的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会产生气泡。  
    5.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 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D. 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

    【答案】D
    【解析】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造成结果不准确,故 A选项正确;白磷燃烧是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故B选项正确;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以防测定结果偏小,故C选项正确;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13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130mL×1/5= 26mL,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50mL-26mL=24mL刻度线处,故D选项错误。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不慎打翻酒精灯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②为节约药品,可以将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③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④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有小水珠凝结;⑤为增加稳定性,用试管夹时必须用拇指按住短柄以防脱落;⑥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氮气可用做保护气;⑦稀有气体与其它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A. ①③④⑦ B. ②④⑤⑥ C. ①③⑥ D. ①②⑦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仪器的用途、基本实验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
    本考点考查了药品和仪器的使用等,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解答】
    ①不慎打翻酒精灯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操作正确;
    ②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试剂,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内,原说法错误;
    ③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说法正确;
    ④洗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清澈,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原说法错误;
    ⑤用试管夹时不能用拇指按住短柄,原说法错误;
    ⑥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氮气可用做保护气,说法正确;
    ⑦稀有气体与大多数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原说法错误。
    故选:C。  
    7.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应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B. 二氧化锰只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C. 加入二氧化锰可以增加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
    D.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答案】D
    【解析】解:A、二氧化锰不是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是二氧化锰,其它的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如硫酸铜溶液、氧化铁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锰也可以作其它物质反应的催化剂,如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加入二氧化锰不能增大过氧化氢分解的氧气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二氧化锰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 下列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气能支持燃烧
    B.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为无色无味气体
    C.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D. 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但是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D
    【解析】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法正确;
    B、在通常状况下,氧气为无色无味气体,说法正确;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说法正确;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法错误;
    故选: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许多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要注意氧气本身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本考点考查了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有关知识,基础性比较强,同学们应该加强记忆,难度不大。

    9. 下列实验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用足量的红磷
    B.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在集气瓶内铺一层细沙
    C. 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D.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答案】C
    【解析】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为了使氧气完全消耗,红磷应足量,故A正确;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能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故B正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会使收集的气体不纯,应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故 C错误;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故 D正确。

    10.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气态碘、固态碘和液态碘都能使淀粉变蓝,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 端午节时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
    D.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D
    【解析】解:A、气态碘、固态碘和液态碘都能使淀粉变蓝,是因为它们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端午节时节粽子飘香,是因为粽子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粽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当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相互组合而形成水分子,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沸腾时,掀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说明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B. ①④均表示离子
    C. ③④化学性质相似 D. ②和③可形成化合物AlCl3
    【答案】C
    【解析】解:A.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③④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选项说法正确;
    B.①④中,质子数均不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均表示离子,选项说法正确;
    C.③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而④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二者化学性质不同,选项说法错误;
    D.②的质子数为13,是铝元素,在化合物中显+3价,③的质子数为17,是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根据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来分析;
    C.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D.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的种类、并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
    本题主要考查了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有关知识,并应用知识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2. 下列叙述中的“一定”肯定成立的个数有(    )
    (1)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一定属于金属原子。
    (2)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3)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4)原子一定是最小的粒子。
    (5)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6)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原子的定义,纯净物和混合物,氧气的性质,催化剂,物质的构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
    (1)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而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属于非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
    (2)同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一种物质,则一定是纯净物,故说法正确;
    (3)空气中含有氧气,但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说法错误;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本身还能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说法错误;
    (5)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改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故说法错误;
    (6)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可能为分子、原子、离子,故说法错误。
    因此只有(2)叙述正确。
    故选A。  
    13.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 自来水澄清透明,属于纯净物
    C. 给水加热,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 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答案】B
    【解析】解: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说法正确;
    B、自来水澄清透明,但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说法错误;
    C、给水加热,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说法正确;
    D、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水循环分析;
    B、根据自来水的组成分析;
    C、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回答;
    D、根据防范水污染分析判断。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4. 2020年6月以来,中国南方多地暴雨引发洪涝灾害,8月12日,受上游暴雨影响,遂宁涪江段迎来最大洪峰过境,最高水流量近每秒12300m3。此次洪峰过境也给我们的饮水造成一定困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判断下列净化水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将河水蒸馏后长期饮用
    B. 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溶解的色素和异味
    C. 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河水里的泥沙
    D. 加入明矾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答案】A
    【解析】解:A、蒸馏水中不含有矿物质或含有的矿物质很少,长期饮用不利于身体健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异味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C、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泥沙等物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D、明矾能使水中悬浮物沉降,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河水蒸馏后的水中不含有矿物质或含有的矿物质很少;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泥沙等物质;
    D、明矾能使水中悬浮物沉降。
    不同主要考查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15.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这种物质的是(    )
    A. O B. Mg2+ C. Ar D. N
    【答案】C
    【解析】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O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符号是镁离子符号,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Ar于可表示氩元素,表示一个氩原子,还能表示氩气这一单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D.N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16.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______。
    (2)从表中看出O、S排在同一纵行(族)是因为______(填“质子数”“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He和Mg的化学性质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4)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5)一个磷原子含有______个质子,一个NH4+含有______个电子。
    【答案】Be  最外层电子数  不相似  Ne  15  10
    【解析】解:(1)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Be。
    故填:Be。
    (2)从表中看出O、S排在同一纵行(族)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故填:最外层电子数。
    (3)He和Mg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是因为氦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极不活泼,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故填:不相似。
    (4)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N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故填:Ne。
    (5)一个磷原子含有15个质子,一个NH4+含有10个电子。
    故填:15;10.
    (1)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处在同一族;
    (3)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4)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是指电子层数和每层上的电子数都相同;
    (5)每个铵根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核外电子数是10.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7. 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四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硫+氧气 二氧化硫
     ②碳+氧气二氧化碳
     ③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④铜+氧气+水+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看,它们的共同点是          ,这类反应属于          反应,再写一个符合这个特点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与上述 ① ② ③三个反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它们可以归为一类反应,即           。
    【答案】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化合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或其他合理答案)
    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甲烷燃烧的生成物有两种
    氧化反应
    【解析】(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看, ① ② ③ ④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均属于化合反应;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也属于化合反应。
    (2)甲烷燃烧的反应与反应 ①  ② ③均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均属于氧化反应,不同点是甲烷燃烧的生成物有两种,而 ① ② ③三个反应的生成物均只有一种。

    18.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汞元素          ;
     ②2个五氧化二氮分子          ;
     ③铵根离子          ;
     ④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
    (2)写出符号“3SO2”中数字的含义:
    ①“3”表示          ;
     ②“2”表示          。
    【答案】Hg
    2N2O5
    NH4+
    H+12O
    3个二氧化硫分子
    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解析】解:(1) ①汞元素可表示为:Hg;
     ②2个五氧化二氮分子可表示为:2N2O5;
     ③铵根离子可表示为:NH4+;
     ④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H+12O
    (2)①“3SO2”中“3”表示3个二氧化硫分子;
    ②“3SO2”中“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
    19. (一)甲图是小青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物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__;
    (2)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少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3)若将红磷改为镁条,发现进入的水的体积大约为集气瓶容积的70%,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实验前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以代替水。请推测氢氧化钠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二)小竹同学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量筒内加入100毫升水。③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且调节到集气瓶和量筒中液面相平,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51毫升。
    (5)小竹实验测得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
    (6)图乙与图甲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P2O5
    (2)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没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读数等)
    (3)①镁与空气中的氮气能反应;②镁条的量不足,不足以消耗完瓶内的氮气
    (4)能和二氧化硫发生反应或能溶解二氧化硫
    (5)19.6%
    (6)更环保、测定结果更精确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等,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1)点燃红磷,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所以实验中生成物的化学符号为P2O5;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没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读数等);
    (3)若将红磷改为镁条,发现进入的水超过集气瓶体积70%,可能原因是:①镁与空气中的氮气能反应;
    ②镁条的量不足,不足以消耗完瓶内的氮气;
    (4)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实验前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以代替水,推测氢氧化钠具有的性质有:能和二氧化硫发生反应或能溶解二氧化硫;
    (5)小竹实验测得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为:;
    (6)图乙与图甲相比较,其优点是防止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导致的部分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同时防止了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故填:更环保、测定结果更精确。  
    20. 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图1                                                               图2

    (1)甲同学用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如图1所示,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                     ,该实验中烧杯B的作用是          。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做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了                                         。

                     图3                                     图4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          (选填“高”“低”或“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                                               ,同时还可以说明                                         。
    【答案】实验一:  (2)溶液变红; (3)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对照作用
    实验二:滤纸条上的C、B、A点依次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
    实验三: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运动
    【解析】实验一:(2)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3)氨分子不断运动到烧杯A中,使A中酚酞溶液变红;烧杯B放在大烧杯外,可以起对照作用。
    实验二:棉花上蘸有浓氨水,氨分子不断运动,会观察到滤纸条上的C、B、A三点依次变红。
    实验三:分子之间有间隔,故糖块消失后,总体积小于糖和水的体积之和。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1. 绿色植物不但能美化环境,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一块面积为6000m2的绿化区域,种植了夹竹桃、垂柳、大叶黄杨等绿色植物,晴天时,通常每天每平方米叶片约吸收2.5g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请回答:
    (1)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试计算,一个月(以30天晴天计)这片绿化区域能吸收多少吨的有害气体?(要有计算过程)
    【答案】(1) NO2  
    (2) 6000m2的绿化区域30天能吸收有害气体为6000m2×2.5g/m2×30=450000g=450kg=0.45吨
    答:一个月这片绿化区域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0.45吨。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以及相关的计算,依据题干叙述的内容利用数学方法作答。
    【解答】
    (1)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两类: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二氧化氮的化学符号为NO2;
    (2)6000m2的绿化区域30天能吸收有害气体为6000m2×2.5g/m2×30=450000g=450kg=0.45吨。  

    相关试卷

    2022届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化学模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届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化学模拟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模拟试卷(湖南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模拟试卷(湖南版)(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模拟试卷(四川资阳版)(原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期中模拟试卷(四川资阳版)(原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