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6 太阳随堂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
1.“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十几年。”这个句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列数字、作比较B.列数字、举例子C.举例子、作比较
2.对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用“闭月羞花”来形容她的美丽,真是恰如其分。(标示特定称谓)
B.有了太空“清洁工”,外层空间会干净很多,航天器的运行也安全多了。(标示特殊含义)
C.当这批塑料袋漂洋过海运到乌鲁木齐时,细心的人发现“乌”字多了一点。(标示着重强调)
D.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标示直接引用)
3.关于下列语段中画“___”部分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明,①你还是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校庆给我们《幼林文学社》写篇稿件吧!体裁不限。还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②我们班已有十个同学连我在内交了稿子。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件交给我,③我请老师学习一下。④请注意交稿日期截止到本月底为止。
A.句①中的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B.句②的“连”改为“包括”
C.句③的“学习”改为“润色”
D.句④删去“为止”
4.下列各组句子中,改写前后意思差异最大的一项是( )。
A.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风是从哪儿吹来的呢?我们怎能知道风是从哪儿吹来的呢?
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是个大火球,会发光,会发热。
C.我们不能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不能被我们用来换金山银山。
D.谁又能否认他说得没有道理呢?没有人承认他说得有道理。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吃的食物与太阳有关,穿的衣物与太阳无关。
B.有了太阳,地球上的植物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C.太阳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是一样的。
D.读完短文后,我知道了太阳离我们近、很大、会发光发热。
二、填空题
6.巧填同音字。
shū (_______)理 (_______)适 运(_______)
xiá (_______)窄 云(_______) 山(_______)
zhí 繁(_______) 价(_______) (_______)树
7.形近字组词。
抵(_______) 殖(_______) 杀(_______) 菌(_______) 炭(_______)
低(_______) 值(_______) 希(_______) 茵(_______) 碳(_______)
氏 (_______) 植(_______) 刹(_______) 茴(_______) 恢(_______)
8.课文运用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 等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关系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太阳<节选>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9.本文开头引用传说的好处不包括( )
A.引出说明的对象B.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引出说明的中心
10.选文的第一~三自然段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
12.第二自然段加点的“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的作用,“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节选)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4.用横线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15.这段话写了太阳的三个特点分别是______ 、 ______、 ______。
16.第一自然段中的“其实”一词与第二自然段中的______一词意思相近。
17.“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给这句话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8.百字练笔
如果有一天太阳消失了,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请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B
4.A
5.B
6.梳 舒 输 狭 霞 峡 殖 值 植
7.抵住 繁殖 杀菌 细菌 煤炭 高低 值日 希望 绿茵 碳酸 摄氏 植树 刹那 茴香 恢复
8.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远 大 热 非常密切
9.C
10.第一自然段从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方面介绍了太阳“远”的特点;第二自然段从体积方面介绍了太阳“大”的特点;第三自然段从温度方面介绍了太阳“热”的特点。
11. 举例子 用具体的事例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太阳表面的温度高
12.不能去掉。“约”表示大概、大约,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去掉后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13. 承上启下 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靠太阳,人类的吃穿、用也离不开太阳
14.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15. 距离远 体积大 温度高
16.实际
17.这么远,箭不能够射得到。
18.如果有一天太阳消失了,我们就没有了光明,没有了光明剩下的自然是黑暗。没有了光明,人心会开始腐朽。没有了光明,人与人会产生代沟。没有了光明,国家会灭亡或许世界也会灭亡。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太阳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太阳课堂检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拼读,选择题,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按要求改写句子,课文回忆录,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太阳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太阳课堂检测,文件包含16太阳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原卷版docx、16太阳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太阳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小学太阳精品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