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共3页。
    了解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等史实。
    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知道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教学重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重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哪一年?作战双方?有关成语? 结果?影响?
    强大后的前秦(前秦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 ,共历六主,享国四十四年。)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383年,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在决战即将爆发时,东晋将领提出要前秦军队稍稍后撒,以便晋军过河交战。苻坚认为在晋军渡河时发动突然袭击,定能一举获胜,随即命令军队后撒。不料,当前秦军后撤时,有人在阵后大喊:“秦兵被打败了!”前秦军顿时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晋军乘机发动猛烈攻击,打败前秦军。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逃回北方。
    思考与判断: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南方的东晋政权又被大将所夺。420年大将刘裕称帝,国号宋,南朝开始(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城都在建康,总称为“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
    4世纪后期,东北鲜卑拓跋部首领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汉族与少数民族不但在生产技术上相互学习,而且在生活习俗上也相互影响。他们之间出现了大融合的趋势,中华民族获得新的发展。在这过程中,北魏政权起了很大的作用。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学生结合课文思考回答:
    1.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A.北魏原来的都城平城地理位置偏僻,一方面容易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另一方面又不利于对广大中地区的统治、不利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B.当时洛阳已很繁荣,北魏孝文帝要通过建都洛阳取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同时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2.为什么有些鲜卑贵族反对迁都洛阳?为什么他们无法阻挡迁都?
    (他们抱残守缺,观念落后。迁都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
    迁都洛阳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他进一步实行改革,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措施
    定都洛阳后,推行汉化。孝文帝下令鲜卑贵族改穿汉装、禁鲜卑服。按着,孝文帝规定汉语为北魏通行语言,禁鲜卑语。之后,孝文帝下令把鲜卑复姓,改成汉文的单姓。孝文帝还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还有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2.作用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种族封建化的进程,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的改革家。)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学生阅读(p95)。北方各民族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民族心理。
    意义: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魏以后,北方又经历过东魏和西魏并存、北齐和北周对立的局面。历史上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总称为北朝。577年,北周武帝亲率大军灭北齐,统一北方,这为以后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问题思考(p96)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各民族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社会习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小结:
    北魏的建立,北方的统一;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意义。
    知识拓展:阅读(p96)北魏时的洛阳。
    作业:课后活动(p96)
    1、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根据图画说一说,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丰富了汉族生活,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
    2.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相关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学设计与案例,问题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官渡之战,天下大势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