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语文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5 河中石兽 习题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年语文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5 河中石兽 习题2第1页
    2021年语文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5 河中石兽 习题2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5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5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
    4.翻译下列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5.结合课文《河中石兽》填空。
    《河中石兽》选自《 》,作者是 代学者、文学家 ,字 。
    6.下列有关课文《河中石兽》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二、阅读
    7.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②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4)两文都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甲】文通过作者的议论总结出 的道理;【乙】文借卖油翁的言行告诉人们 的道理。
    参考答案
    1.yún pǐ zhà yè pá fèi yān niè sù yì
    2.(1)靠近 (2)经过 (3)寻找 (4)最终 (5)拖,拉
    (6)推究 (7)颠倒,错乱 (8)确切的言论 (9)这里意为冲激
    (10)于是 (11)一起 (12)认为 (13)划(船) (14)埋没
    3.D
    4.(1)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3)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
    (4)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5.阅微草堂笔记 清 纪昀 晓岚
    6.D
    7.(1)①倒塌②主观判断③点头④打发⑤只是
    (2)①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
    ②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
    (3)说明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联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
    (4)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熟能生巧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8/12/18 11:52:25;用户:语文;邮箱:xianwangxiang113@xyh.cm;学号:21803934纪昀
    圮于河
    棹数小舟

    铁钯
    木杮
    湮于沙上
    啮沙
    溯流逆上
    臆断欤
    (1)一寺临河干

    (2)阅十余岁

    (3)求二石兽于水中

    (4)竟不可得

    (5)曳铁钯

    (6)尔辈不能究物理

    (7)不亦颠乎

    (8)众服为确论

    (9)如是再啮

    (10)遂反溯流逆上矣

    (11)二石兽并沉焉

    (12)以为顺流下矣

    (13)棹数小舟

    (14)湮于沙上

    ①山门圮于河

    ②可据理臆断欤

    ③但微颔之

    ④康肃笑而遣之

    ⑤但手熟尔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5 河中石兽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5 河中石兽课时作业,文件包含第25课《河中石兽》原卷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第25课《河中石兽》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5 河中石兽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5 河中石兽达标测试,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河中石兽,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词语,文学常识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5 河中石兽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5 河中石兽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