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册 科学 第五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2464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上册22 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上册22 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教案,共2页。
设计题目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声音的传播》
教学内容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声音的传播》,是继《声音的产生》之后继续让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知识。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会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能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显著科学事物和现象,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愿意合作、动手欲强,但学生在性别、兴趣、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以“波浪”的形式通过空气传向四面八方的,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策略
本课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展示交流—拓展创新的探究过程为主线,结合使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影像播放及实物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亲身经历到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观察并研究身边问题的科学意识,有效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所用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分析
一、
交流引入,
创设情境
3分钟
1、导入课题:
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谁能传播声音”,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学生列举生活中能传播声音的物体。
激引学生的兴趣,让孩子动脑感受和体验中进行科学探究。
二、
探究活动,引学达标
15分钟
1、提示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传播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
2、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传播的实验,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3、提示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5、发放实验单,巡堂指导学生的实验。
1、对声音的传播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
2、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方案;
3、分工明确、分组合作实验;
4、实验结束,填写实验记录单,整理实验材料。
学生的猜想会有很大出处,要及时推翻或鼓励。
引导点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规范实验操作习惯。
三、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9分钟
1、组织小组汇报活动结果;
2、反馈点评学生的实验,引导学生感知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1、分小组汇报实验过程和实验发现;
2、由现象总结原因,感知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激励学生分享和交流,学会评价并与他人交换意见,培养整理、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
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7分钟
教师小结: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及声音的“波浪”传播形式。
分组讨论
学生总结
发展其对问题的总结概括能力,激励其对科学的兴趣。
五、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6分钟
1、达标检测:
2、引导制作简易电话
3、引导学生谈收获进行小结互评。
4、布置课外拓展作业。
1、思考举例声音传播在生活中的例子及应用;
2、谈收获进行集体互评。
3、记录课外拓展作业。
培养学生关心生活中科学知识的应用,关注与科技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六.
板书设计
8.声音的传播
气体
液体 都能传播声音
固体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传播的方向:四面八方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制定好探究计划以后,再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实验探究,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进行汇报交流,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参与质疑提问,让实验现象所体现的实验本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师生共同归纳结论: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取得初步探究的成果。
存在问题。个别环节设计欠合理。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23 沙漏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重 难 点,器材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动物与环境2 动物的皮肤优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活动, 拓展活动,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4 冬眠与迁徙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