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拓展训练(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469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拓展训练(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469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拓展训练(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4694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拓展训练(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暮春,露珠晶莹,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盛夏,晨雾飘渺,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深秋,雾凇洁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隆冬,大地冰封,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2.根据表中的数据,若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__________温度计;若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_________温度计。( )物质水银酒精熔点/沸点/ A.水银,酒精 B.酒精,水银 C.水银,水银 D.酒精,酒精3.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四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雕在冬天会变小,是因为热胀冷缩B.太阳出来后,大雾逐渐散去是升华现象C.小草上挂的露珠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D.冬天湖水结冰时,要放出热量4.下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物质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0-39-117-114沸点/℃1003577835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5.如图是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降低,它在逐渐凝固B.BC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它是晶体C.该物质在D点是液态D.该图像可能是液态玻璃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6.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把带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7.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35~42℃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8.新宁崀山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国家瑰宝”、“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其中八角寨景区常年云雾缭绕,这些云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A.液化 B.熔化 C.凝华 D.汽化9.打开电风扇时会感到凉快,是因为( )A.风使室内温度降低了B.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C.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空气的流动,使身上汗水蒸发加快了D.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周围空气的热10.下列图象中,反映铁的熔化过程的图象是( )A. B. C. D.11.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以下诗句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露的形成过程要吸收热量C.“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与雪的形成过程都要放出热量12.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A.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 B.热的空气遇冷发生了液化C.冷的水蒸气遇热发生了液化 D.热的水遇冷发生了汽化1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 )A.露珠逐渐消失 B.蜡烛流出“烛泪”C.樟脑丸逐渐变小 D.树叶上的霜14.关于温度计使用时的正确放法,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5.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
16.摄氏温标中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冬季某天上海郊区的最低气温为-6℃,读作_______________。人体的正常体温为____________。17.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后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并且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冰与盐混合在一起后,冰的熔点会______(填“降低”或“升高”),冰块发生了熔化而______热量,使得易拉罐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______而形成白霜。18.光纤熔接机(如图)主要用于光通信项目中光缆的对接和维护,主要是靠高压电弧放电将需要对接的两光纤断面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同时用高精度运动机构平缓推进让两根光纤融合成一根,再让光纤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凝固,即完成对接。19.2021年1月7日,成都市区今年的第一场雪不约而至。雪的形成是由水蒸气遇冷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小冰晶。冰雪消融时.会向周围环境中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三、简答题20.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中的碎冰块里,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地加热.则烧杯中的冰块温度达到熔点0 ℃后,烧杯中的冰开始熔化一段时间后(未完全熔化).试管中的冰能不能熔化,为什么?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1.冬天我们坐在密闭的小车内,时间久了,会发现小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一层小水珠,这是什么原因?为保证视野良好,司机通常会打开喷雾器,往前挡风玻璃上吹热风,很快就可以除去水雾,并阻止水雾的再次生成,说说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22.飞船返回舱的表面伤痕累累的原因是什么____?猜想科学家们是用什么方法避免出现焚毁飞船返回舱的情况的____?23.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冻鱼,放在一盆冷水中,过一段时间将鱼从水中拿出,发现鱼的表面出现了一层较厚的冰.剥开这层冰,发现鱼已经完全“解冻”.请分析说明鱼表面这层较厚的冰是如何形成的.(“解冻”过程中,鱼的温度始终低于0℃)24.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与水的质量都保持相对稳定,试证明这种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5.小东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把它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时它的示数是2℃,82℃时的示数是102℃.仔细观察,它的刻度是均匀的,(1)请以t表任意温度时的示数,以T表示这时的实际温度,导出用t表示T的公式.(2)这支温度计在示数为26℃时,实际的温度是多少?(3)在什么温度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参考答案1.B【详解】A.暮春,露珠晶莹,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盛夏,晨雾飘渺,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深秋,雾凇洁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隆冬,大地冰封,冰是水遇冷凝成的小冰晶,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B。2.B【详解】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这个温度下,水银已经成固态的了,所以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此时酒精还是液态的,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故选B。3.D【详解】A.冰雕在冬天会变小,冰由固态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错误;B.太阳出来后,大雾逐渐散去,是从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B错误;C.小草上挂的露珠是空气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D.冬天湖水结冰时,属于凝固现象,要放出热量,故D正确。故选D。4.C【详解】AB.我国寒冷地区的气温会达到-50℃,低于水和水银的凝固点-39℃,故AB不符合题意;C.我们各地区气温最高不会超过78℃,最低也不会低于-117℃,故酒精在我国各个地区不会凝固成固态,也不会沸腾变成气态,故C符合题意;D.有的地区气温超过40℃超过了乙醚的沸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B【详解】A.AB段表示该物质的温度在逐渐降低,还没有开始凝固,故A错误;B.BC段表示该物质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所对应的温度为该物质的凝固点,这个过程为晶体凝固过程,故B正确;C.BC段为凝固过程,C点刚好凝固结束,故D点处于固态,故C错误;D.玻璃为非晶体,没有固定凝固点,该图像为晶体凝固图像,故D错误。故选B。6.B【详解】如果直接把小镜子放入口腔中,口腔中的水蒸气会在冷的镜面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面上,使镜面变模糊。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7.C【详解】A.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B.该温度计是体温计,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B错误;C.该温度计是用于测量人的体温,它的量程是35~42℃,故C正确;D.该温度计分度值为0.1℃,此时的示数为37.8℃,故D错误。故选C。8.A【详解】云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发生了液化现象,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9.C【详解】打开电风扇时会感到凉快,加快空气流动,加快汗水的蒸发,蒸发吸热,故C正确。故选C。10.C【详解】AB.图A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图B是晶体的凝固图像,故AB错误;CD.铁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1.D【详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液化放热,故B错误;C.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错误;D.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凝固放热,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凝华放热,故D正确。故选D。12.A【详解】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是因为镜片的温度较低,进入室内时,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片发生了液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D【详解】A.露珠逐渐消失为蒸发现象,而蒸发是吸热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蜡烛流出“烛泪”为熔化现象,为吸热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樟脑丸逐渐变小为升华现象,为吸热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 D.树叶上的霜为凝华现象,为放热过程,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D【详解】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于液体中,而且不能碰到容器底或者壁,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热胀冷缩 36.5 【详解】[1]物体材料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不同温度下,体积会发生变化,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当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不同温度下,体积不同,根据对应的体积和温度关系,标记出对应温度即可测量温度。[2]图中温度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读数为36.5。16.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零下6摄氏度 36.5℃ 【详解】[1]摄氏温标中,我们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2]-6℃读作:零下6摄氏度或负6摄氏度。[3]一般来说,人体正常的温度在36℃到37℃之间。17.降低 吸收 凝华 【详解】[1]冰与盐混合在一起后,熔点会降低,因此盐可以用来除雪。[2]物体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凝华现象而形成白霜,凝华过程中放出热量。18.熔化 放热 【详解】[1]高压电弧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使断面温度升高,发生熔化形成液态。[2]对接时光纤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19.凝华 吸热 【详解】[1]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2]冰雪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20.试管中的冰不能熔化,因为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后不能持续吸热,故不能熔化。【详解】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块温度达到熔点0℃后,还能从酒精灯火焰上吸收热量,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可以达到熔点,但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21.冬天,前挡风玻璃上出现一层小水珠,是车内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并且附着在玻璃内侧;利用暖风往玻璃上吹热风,使玻璃上的水雾汽化为水蒸气,同时挡风玻璃的温度提高了,水雾不能再次生成. 【解析】由题,冬天我们坐在密闭的小车内,车外温度较低,前挡风玻璃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是车内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并且附着在玻璃内侧.往前挡风玻璃上吹热风,加快了小水珠的蒸发,使玻璃上的水雾汽化为水蒸气,同时挡风玻璃的温度提高了,水雾不能再次生成.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先液化后汽化,由于挡风玻璃的温度提高了,不再具备液化的条件,可以防止水雾的再次生成.22. 返回舱表面与大气层剧烈摩擦,是克服摩擦做功的过程,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巨大的热量会使飞船表面烧毁,致使返回舱的表面伤痕累累; 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无机复合材料,此材料的熔化、汽化或升华过程,即可吸收所产生的热量,以起到保护返回舱的表面的作用。【解析】(1). 返回舱表面与大气层剧烈摩擦,是克服摩擦做功的过程,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巨大的热量会使飞船表面烧毁,致使返回舱的表面伤痕累累; (2). 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无机复合材料,此材料的熔化、汽化或升华过程,即可吸收所产生的热量,以起到保护返回舱的表面的作用。23.见解析【详解】将冻鱼放到水中时,鱼上的冰开始从水中吸热,而且冰也达到了熔点,故鱼上的冰开始熔化,即鱼的温度升高;盆中的冷水,向鱼上的冰放了一部分热量,而且水也达到凝固点,盆中的水一部分会凝固成冰,附在鱼表面上.24.见解析【详解】设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于,那么冰水混合物的冰将会熔化,这就和已知条件“冰和水的质量相对稳定”相矛盾.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于是不可能的.设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那么冰水混合物的水将会结冰,这就和已知条件“冰和水的质量相对稳定”相矛盾.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是不可能的.即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既不可能高于,又不可能低于,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25.(1)T=0.8t+0.4 (2)21.20C (3)20C【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根据题中实际温度范围2-82摄氏度时,分布在2-102之间的上,所以可以求得这只表的实际的分度值,所以实际温度就等于基础温度加上温度差.实际应用时,代数即可.【详解】(1)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为t时,这种液体的实际温度为:T=×(t-2)+2℃=0.8t+0.4.(2)当t=26℃时,代入关系式,解得:T=21.20℃(3)根据实际温度和显示温度相等,即t=T,则有:T=0.8t+0.4=0.8T+0.4,解得:T=2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北师大版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