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第四章声现象基础巩固(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教室里的学生们听到走廊里传来张老师亲切的声音,学生们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性判断出是张老师的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2.某同学听到室外高亢的歌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便立即判断出谁在唱歌,他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特性中的( )
A.振幅 B.音调 C.音色 D.响度
3.“女高音、男低音”和“高声呼叫、低声细语”,这两组词语中的“高、低”的物理含义( )
A.相同 B.不同,前者指音调,后者指响度
C.不同,前者指响度,后者指音调 D.不同,前者指音色,后者指响度
4.男低音歌手在引吭高歌,这里的“低”和“高”指的是( )
A.前者指响度小,后者指音调低 B.都是指音调
C.前者指音调低,后者指响度大 D.都是指响度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甲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256Hz,乙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512次,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7.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 )
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
B.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
C.高速公路、轻轨两侧安装隔音板
D.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禁止鸣笛
8.有很多成语、俗语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对描述声现象的成语、俗语解释错误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9.对远处的人说话时,为使对方听清楚,人们常会用手捂住嘴巴,如图。此现象主要说明( )
A.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
B.声音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C.声音能在不同介质中传播
D.声音的音调由频率来决定
10.如图所示,正在弹吉它的一位同学不断的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B.使吉他发出不同的音调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11.人可以依靠两只耳朵来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从而对声音世界有立体的感觉。如图,舞台上利用左右两只扬声器(喇叭)A、B来形成立体声效果,如果从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是A强B弱,人会感觉到这个声源在A、C之间某位置,这里人作出判断主要利用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12.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都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余音绕梁、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用力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时,就能够听见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先轻轻拨动橡皮筋,再用更大的力拨动橡皮筋,则听到两次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14.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王琪演唱了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他在演唱歌曲时,他的声带______发出了声音。除夕之夜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电视节目,晓丽同学不用直接看电视,只听电视的声音就知道是谁在主持节目,她是通过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判断的。
15.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男中音的______大,女高音的______高。(选填“音调”或“响度”)
16.如图,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并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改变试管内的水量,会使声音的______发生改变。
三、简答题
17.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交谈,听起来要响亮的原因是什么?
18.小林在物理活动课上用橡皮筋(粗细不同)、图钉、宽木片、纸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如图所示.制完,调节后就可以用该“四弦琴”演奏简单的“乐曲”.
(1)甲图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_____的关系.
(2)小林在乙图中依次用相同力度拨动木片左侧的“琴弦”探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是否合理:_____,原因是:_____.
(3)我国京族特有的单一琴弦的乐器独弦琴,主要是通过改变琴弦的_____,奏出的委婉如歌的曲调.
19.我国是一个民主、法制的国家,各种法律法规正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噪声污染.请你用所学的有关噪声物理知识解读此条规定:
“控制音量”是采用的什么方法来控制噪声污染?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控制噪声污染?写出两条
20.20.当你叩击自己的上下牙齿,或者咀嚼一只胡萝卜时,你能清楚地听到自己牙齿的扣击声或咀嚼声.若你用手把耳朵塞起来,这声音反会变得更响,这是为什么呢?
21.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声音就知道水是否快满了.
(1)他是怎么判断的?
(2)暖水瓶倒出一杯热水后盖上瓶塞过一会瓶塞弹起,请说出此过程发生的能量转化?
参考答案
1.B
【详解】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不用亲眼看到就能通过音色辨别张老师亲切的声音,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
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所以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特性中的音色来判断谁在唱歌。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音调的高低,而“高声呼叫、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即声音的响度。
故选B。
4.C
【详解】
男低音歌手的声带振动慢,发出声音的频率低,音调低;引吭高歌,说明声音大,响度大。
故选C。
5.D
【详解】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
B.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太空中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BC.频率为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乙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512次,则乙音叉振动的频率为512Hz,即甲音叉发声的频率低于乙音叉发声的频率,故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AD.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即振幅)有关,振幅与敲击音叉的力度有关,不知敲击音叉的力度,故不能确定音叉的振幅和发声的响度,故A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
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高速公路、轻轨两侧安装隔音板,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禁止汽车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
A.“隔墙有耳”是指声音能通过墙传出去,因此可以说明固体能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响鼓也要重锤敲”,敲的越重则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闻其声知其人”,通过声音能分辨不同的发声体,是因为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震耳欲聋”是指发出的声音大,这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详解】
由于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扩散,所以用手捂住嘴巴围成喇叭状,声音遇到手会发生反射,使声波聚拢往前传播,使声音传得更远。
故选A。
10.B
【详解】
吉它发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弦的长度不同,则振动的快慢就会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所以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是为了使吉他发出不同的音调。
故选B。
11.A
【详解】
声源所产生的声音通过扬声器发出的声音A强于B,则说明声源与A的距离小于与B的距离,这是因为声音的响度受传播距离的影响,传播距离越大,响度越小,所以此处人是据响度作出判断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D
【详解】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余音绕梁是回声现象;低声细语指声音的响度小;悦耳动听指声音的音色好;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大,故选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振动 响度
【详解】
[1]用力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时,橡皮筋会振动,而我们会听到振动的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
[2]先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的振动幅度较小,声音的响度较小,再用更大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的振动幅度变大,声音的响度变大。
14.振动 音色
【详解】
[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故演唱时,是声带振动发声的。
[2]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品质,听音识人是因为每个人的音色不同。
15.响度 音调
【详解】
[1][2]男中音的声带振幅较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但声带振动频率小,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低;女高音的声带振动频率大,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但声带振动幅度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16.空气 音调
【详解】
[1][2]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水,对着试管口吹气,空气柱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改变试管内的水量,会使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即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
17.见解析
【详解】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谈话听起来响亮,是因为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加强了原声,所以听起来响亮.
18.粗细 不合理 没有控制琴弦粗细相同 长度
【解析】
(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由图甲知道,橡皮筋粗细不同,因此利用图中器材可以探究四弦琴发声的音调与橡皮筋粗细的关系;
(2)小林在乙图中依次用相同力度拨动木片左侧的“琴弦”探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做法不合理,因为在弦松紧是一定的时,在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还需要控制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之所以不合理,原因是他没有控制两根弦的粗细相同;
(3)当琴弦琴弦长度改变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变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我国京族特有的单一琴弦的乐器独弦琴,主要是通过改变琴弦的长度,奏出的委婉如歌的曲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是初中物理实验中重要的思想,考试中从材料的选取、方案的设计、结论的描述、数据的分析等方面都可以考查控制变量的思想,要细心。
19.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据减弱噪声的方式可知,我们可以在房间内加隔音墙,或带上耳塞都可以减弱噪声.
【详解】
解答:(1)据题可知,“控制音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据减弱噪声的方式可知,我们可以在房间内加隔音墙,或带上耳塞都可以减弱噪声;
【点睛】
可以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两个方面来分析学校噪声的来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据此分析即可解决.
20.当叩击自己的上下牙齿,或者咀嚼一只胡萝卜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咀嚼声,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骨骼传播的,骨传导传声效果比空气效果好,因此用手把耳朵塞起来,这声音反会变得更响.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和骨传声,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效果好.当叩击自己的上下牙齿,或者咀嚼一只胡萝卜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咀嚼声,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骨骼传播的,骨传导传声效果比空气效果好,因此用手把耳朵塞起来,这声音反会变得更响.
考点: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
21.(1)他是根据音调不同判断的;灌水的时候,瓶里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这部分空气就是声源;开始的时候里边的空气多,空气柱长,它振动起来比较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也就低,水越灌越多,空气越来越少,空气柱越来越短了,振动得越来越快,即振动频率高,音调也变高了.(2)热水瓶的冷空气与热水之间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使冷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水蒸气会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把瓶塞顶出瓶口.
【解析】(1)根据题意知道,他是根据音调不同判断的;当灌水的时候,瓶里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这部分空气就是声源;开始的时候里边的空气多,空气柱长,它振动起来比较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也就低,随着水越灌越多,空气越来越少,空气柱越来越短了,振动得越来越快,即振动频率高,音调也变高了;
(2)热水瓶的冷空气与热水之间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使冷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水蒸气会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把瓶塞顶出瓶口。
北师大版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